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谷里中学八年级语文组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词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荒谬(mi) 褶(zh)皱 捆扎(zh) 锐不可当(dng)B. 鲫鱼 (j) 伎(j)俩 伧(cng)俗 惟妙惟肖(xio)C. 寒噤(jn) 殷(yn)红 归咎(ji) 风雪载(zi)途D. 煞(sh)风景 濒临(pn) 嶙(ln)峋 销声匿(n)迹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向是是( )A. 竹蒿 云霄 世故人情 名符其实B. 狼藉 惟幕 不可明状 眼花缭乱C. 击磬 琐屑 微不足道 张皇失措D. 粗绌 屹立 自出新裁 迥然不同3.对下面词性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再是副词,往是介词) B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倘若是介词) C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往往是副词) D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里是名词)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两三个圈,就匆匆飞走了。 B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C“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的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D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其人格的形成、健全和完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我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6.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部分西方组织的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12”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B. 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C.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D.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7.下面诗文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C.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8.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2) 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雪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3) 柳树在小河边听着春之歌,微风一吹它摇动起像小辫子那样的枝条,好像在说:“天真美!”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A.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B.拟人 排比 夸张 比喻C.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D.比喻 排比 拟人 夸张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德国著名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B.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代表作品是小说围城。 C. 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口技亦出于此)。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朝散文家。D.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谈家桢。二、阅读说屏,完成10-13题。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项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10、对文中加点“咏”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赞美 B、声调抑扬地念,唱 C、依着一定腔调缓慢诵读 D、用诗词等来叙述11、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了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语言生动形象,表达对屏风的喜爱之情。B、引用了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并说“其情景真够令人销魂的了”,这样突出了屏风的地位,给全文“造势”,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C、引用牡丹亭“游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承上启下,既介绍了屏“缓冲一下视线的作用”,又顺势介绍了屏风因建造材与装饰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各种种类。D、引用牡丹亭“游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承上启下,既介绍了屏“缓冲一下视线的作用”,又顺势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12、屏的什么特点赢得了外国人的“齐声称道”,正确的一项是( )A、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 B、功能与美感相结合C、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 D、可以挡风,空间上还是流动的13、对选段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打比方 B、引用、分类别 C、作诠释、打比方 D、摹状貌、引用三、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几段文字,回答14-17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B.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C.物候现象的特征D.物候的研究意义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B.“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D.“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16.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句诗与选文中意思一致的一句是A.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B.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C.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D.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7. 对选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打比方 C.举例子 作比较 D. 举例子 引用四、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18-21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8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9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总分的写作顺序,描绘了富阳到桐庐的优美景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山水的景色,并突出了山水的特色是“奇”和“异”。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了了水的清澈;而在空谷传响蝉猿之声则正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D文章表达了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C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D文中“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21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B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C作者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D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22-25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2、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2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寄居在旅馆里,主人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B、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C、略无慕艳意(稍微有点羡慕他们的心意)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若人也(以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知道吃的穿的不如人)24、选出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25、选出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第二卷(表述题 共70分)6、 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 封识(zh):封存的标记。 利:贪图。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其人感谢而去 俟他日来取 尝教书于宦官家 略不动心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_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_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_28. 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_7、 (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9-33题。“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因专注于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安全培训会课件
- 初二八校联考试卷及答案
- 棒球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族风课件教学课件
- 算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关联
-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策略
- 文旅产品融入新质生产力探索
- 民族的课件教学课件
- 陕西新质生产力十大产业榜单
- 2025版全新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离婚后财产保全合同范本
- 石油钻井知识课件
- “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职业院校实习生考核评价标准
- 水果保鲜的秘密课件
- 无人机公开课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 仓库维修协议书
- 城管协管员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