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煤金海洋五家沟煤矿 回采作业规程编号:JHY-WJG-ZF-2012-01五家沟矿5203综放工作面 回 采 作 业 规 程编制单位:编 制 人:施工负责人: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批准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概况4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4第二节 煤层4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5第四节 地质构造6第五节 水文地质6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7第七节 储量及工作面回采期8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8第一节 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8第二节 采煤工艺9第三节 设备的配置12第三章 顶板管理17第一节 支护设计17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18第三节 运输巷和回风巷及上下端头管理20第四节 矿压观测21第四章 生产系统21第一节 运输21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22第三节 供水、排水31第四节 供电系统31第五节 通讯照明39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0第一节 劳动组织40第二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第六章 煤质管理42第七章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42第一节 一般规定43第二节 顶板44第三节 防治水48第四节 爆破49第五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51第六节 运输56第七节 机电59第八章灾害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64附图:综合柱状图(1:200)、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两巷剖面图、工作面巷道断面图(1:50)、端头斜切进刀示意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设备布置图、工作面支护示意图、工作面生产系统图、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工作面供水及排水系统示意图、供电系统示意图、通讯照明信号系统示意图、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喷洒阻化剂示意图、煤体注水钻孔布置图、顶煤预爆破炮孔布置图等。回采作业规程会审表规 程五家沟矿5203综放工作面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主 持 人会审意见:会审部门签字生产技术部机 电 部地 测 部通 风 队调度室安 监 站煤质管理通防副总地质副总掘进副总安全副总总工程师作业规程贯彻学习和考试(补考)记录作业规程名称:负责人:贯彻人:班次:贯彻时间参加人员参加人员年月日姓名工种成绩签名姓名工种成绩签名班次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缺席人数缺席人姓名夜班中班早班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5203工作面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与山4-1号煤层平均间距85.42m。位于五家沟井田二采区,工作面南部为5201工作面采空区保安煤柱,北部为未开拓区,西部为胶轮车大巷,东部为昌平井田边界。工作面为5层煤,位于1383水平,标高1354米1417米,走向长度为1994.5米,倾向长为300米,面积为583350平米。二、地面相对位置5203工作面位于五家沟工业广场东北,地面为低山丘陵区,河床冲沟发育,地貌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广布、沟壑纵横,地表植被稀少,地形冲沟、陡坎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原始地形标高1617.5m,相对差为117.5m。相应地表为农田及荒山土岭。三、井下位置及四邻关系采掘情况5203工作面位于五家沟井田二采区,工作面南部为5201综放面采空区,北部为未开拓区,西部为胶轮车大巷,东部为昌平井田边界。四、回采对地面的影响地面塌陷,有裂口,对部分农田作物有一定影响。五、相邻工作面采动情况及老硐影响范围工作面南部为5201工作面采空区保安煤柱,回采时工作面主运顺槽压力大、不会出现下隅角悬顶面积超过规定。北部为未开拓区、在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可能会出现悬顶,应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确保悬顶面积不超标。工作面正前方400米处、有一老硐巷道从主运到辅运,贯穿整个工作面。回采时提前加强支护。第二节 煤层一、煤层厚度 该工作面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与山4-1号煤层平均间距85.42m,煤层厚度10.0m12.0m,平均厚10.5m,全井田夹矸普遍发育,含夹矸04层,夹矸层厚01m,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厚度平均为1m左右,其上为厚度10m以上的中粗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平均为1m左右。二、煤层产状该面煤层结构较简单,标志层有三层高岭土,厚度0.10.3m,平均每层厚约0.2m。夹矸有两层厚约0.40.8m,局部有缺失。 三、 煤质特征表表1:煤质特征表Mad(%)Ad(%)Vdaf(%)St.d(%)Qb.daf(MJ/Kg)(%)容重t/m31.1824.6338.811.7125.661.37四、煤种、煤质情况5煤为黑色烟煤,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树脂玻璃光泽,局部裂隙较发育。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一、 煤层顶底板岩性情况表2:煤层顶底板岩性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中粗砂岩510灰白色砂岩,多位石英砂岩富水性强直接顶砂质泥岩01.00黑灰色,泥质胶结,含砂不均直接底泥岩、中砂岩1.00黑灰色,泥质胶结,隔水性较好第四节 地质构造一、本井田位于山西断裂隆起区北段中部、云岗向斜南西端之东翼。东有鹅毛口断裂,西有偏关隆起,南西为平鲁向斜。本工作面及外围巷道构造简单,小型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基本无影响。二、该面走向为NW87NW93,倾向为SW,倾角为16,平均3.5。影响回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为断层,影响较大的断层产状要素如下。(落差1.0m)表3:断层情况表构造 名称性质产状(褶曲轴面)对回采影响的程度走向()倾向倾角 ()落差 ()5203辅运EN1正断层 1525651.2 有一定影响。 第五节 水文地质1、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南部,平鲁向斜东翼的东部的边缘地带。二叠系的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洪积、冲洪积物。2、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沟谷中才有流水,地表水沿沟谷流入马营河。区内各主要含水岩组之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特点是受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影响较大。3、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由于井田内所有可采煤层底板标高均在奥灰水位之上,奥灰水不会对开采构成威胁,井田内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为太原组、山西组裂隙含水层组,富水较弱,井田及附近无地表水体,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构造不发育,且不具有导水性。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4、该面上部没有开采,东盘区含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型,无承压含水层,5煤距奥陶灰岩还有136m左右,无奥陶水突水可能。5203辅运顺槽开始掘进过程中,断层水对掘进巷道有一定影响,涌水量最大为15m/h,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顶板砂岩水。预计520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正常涌水量为8m/h,最大涌水量为15m/h。5、在5203主运顺槽和辅运顺槽两道安装相应的排水管路,保持水沟畅通,配备相应的排水泵,保证正常排水。目前正在探放顶板砂岩水。主运顺槽探放南部5201工作面老空水,回采结束后进行抽放防治。5203工作面回采前,疏干放完后方可回采。6、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南侧采空区与5203距离较近,从5203运输顺槽掘进巷道实际揭露情况看,未发现异常情况,局部出现顶板滴水现象,主要为顶板砂岩水,为防止工作面回采期间出现水害威胁,在下石井深入工作面的地点和5203运输顺槽D10点东44m处进行了超前探放水工作,每处布置了两个探放水钻孔,帮上钻孔垂直运输机道中心线,仰角2,顶部钻孔仰角70,孔深均为80m,两处钻孔均未出水。后又在顶板滴水地点向上对顶部补打了一个探水钻孔,未出水。预计工作面生产期间正常涌水量8m3/h。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该面地温1015左右,地温正常。瓦斯相对涌出量小于10m/h,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Vdaf(%)=38.81%,具有爆炸危险性,应加强防尘。自燃发火期为34个月,着火温度为345385C。二、5203工作面开始掘进时受北部大断层的影响,局部顶板破碎,应加强顶板支护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确保安全回采。 三、矿压观测资料1、本矿井未发生过冲击地压,5-1号煤顶板及煤层较硬、较碎,根据周边矿井回采经验,目前无冲击地压倾向特征,故本工作面暂定无冲击地压倾向性。2、同煤层邻近采区矿压资料根据同煤层相邻采区5201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统计,工作面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6770m,周期来压步距为17m。第七节 储量及工作面回采期工作面几何尺寸、储量计算:(1)工作面倾斜长度300m,走向长度1994.5m,煤层平均厚度10.5m (2)工作面储量:1994.530010.5(平均煤厚)1.37(比重)=860.7万吨。工作面回采期:按照中夜班各采煤3刀、早班2刀,每天8刀、每刀截深0.8米、每月按30天计算,一月回采192米,工作面回采期:1994.5/19210.39个月。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第一节 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一、进、回风巷及切眼布置方式1、工作面上下顺槽两条巷道及切眼均沿5号煤底板布置,两道相互平行,按中线掘进,主运顺槽通过盘区皮带与二采区储煤仓连接。2、进回风及切眼断面、形状、支护形式:、辅运顺槽:巷道断面为矩形。掘进净断面:宽高=5.0m3.5m=17.5m2。顶板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采用181800 mm左旋无纵筋等强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1000 mm,顶部锚杆每排5根,肩窝锚杆距左、右帮各300mm。锚索按2-1-2布置,间排距为40004000mm,锚深11000mm。巷道两帮布置三根1818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锚杆。、运输机道:巷道断面为矩形,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净断面:宽高=5m3.5m=17.5m2。巷道顶部锚杆采用:L=1800mm,18mm左旋无纵筋等强锚杆,每排五根,间排距1000mm1000 mm,锚索按2-1-2布置间排距为40004000。、切眼:顶板采用锚、网、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巷道断面为矩形。掘进净断面:宽高=9.5m3.5m=33.25m2第二节 采煤工艺1、采煤方法的选择根据工作面地质资料和采煤技术手段与设备条件,确定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2、采高的确定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现有装备的技术性能,确定工作面使用ZF10000/23/37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194架,工作面上下端头各使用ZFG10000/23/37型过渡液压支架4架。上端头配置ZFT13500/25/37左右置式端头液压支架一组,下端头配置ZFT33570/24.5/38左右置式超前液压支架一组。综合考虑煤厚、支架支护最大允许高度和采煤机最低通行高度,确定采高为2.7-3.6m。3、回采工艺(一)落煤(1)、落煤方式工作面采用MG650/151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沿工作面双向割煤,前滚筒割采高范围内的顶煤,后滚筒割采高范围内的底煤。(2)、采煤机进刀方式为自开缺口、端头斜切进刀,即采煤机运行至工作面端头时,采煤机后方输送机约为有15m20m一段未能推进至煤壁。这时采煤机反刀斜切进刀切入煤壁,其斜切进刀流程如下:调整上下滚筒的相对位置,采煤机沿运行方向经过输送机的弯曲段进入直线段,滚筒切入煤壁。 推移输送机弯曲段并将机头(机尾)输送机推直。 调整两滚筒的相对位置,向工作面端头运行,同时割三角煤。 再调整两滚筒的相对位置,反向运行割煤,在采煤机后1520m推移输送机,开始下一刀截割。 (二)装煤采煤机割下的煤借助于滚筒上的螺旋叶片自行装入刮板输送机内,在推移刮板输送机时,铲煤板将煤帮遗煤铲入输送机内。 (三)运煤设备 1、工作面煤壁采用一部SGZ1000/2000型(中双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为平巷式运输,输送机总长度为300m。2、工作面后部放顶煤采用一部SGZ1200/2000型(中双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为平巷式运输,输送机总长度为300m。3、运输机道内选用SZZ1200/700型转载机一部,长度为50m。4、运输机道使用一部DSJ/140/25/3450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四) 层位控制:沿5#煤层底板回采,使工作面割煤层位合理。(五)工艺要求割煤:割煤采用MG650/151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采用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自行装煤。煤机沿煤层底板割煤时,顶底板要割平,不得出现台阶,煤壁要齐要直,不得出现割底矸或留底煤、留伞檐现象,如因掘进时巷道留底煤或破底板时,必须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留底煤或破底板现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移架:工作面移架必须配备专职人员,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在割煤时滞后煤机后滚筒46架进行,追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当顶板破碎或片帮时,能移超前架的提前移超前架,不能移超前架的必须及时打开支架护帮板,并在煤机前滚筒割煤后,追机带压擦顶移架,必要时停机移架。支架要移成直线,移架步距为0.8m。支架要移到位,接顶要严实有力。移架时不准停止后部运输机。推前部运输机:在煤机割煤后,滞后煤机后滚筒1520m开始推前运输机,并依次推移,严禁由两头向中部推移。 采煤机的速度控制:(150060)(3.30.801.40)=6.76m/min。(按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验算)综合考虑工作面生产能力和运煤系统综合运输能力,确定煤机的割煤速度为5.0m/min较为适宜。回采顺序:割煤移架推前部输送机放煤拉后部输送机清理。(六)放煤:采用一刀一放、专职放煤工双轮顺序放煤,煤机割煤一刀,放煤一次,利用放煤支架后尾梁和插板进行放煤。放煤由专职放煤工负责,采用采放平行作业、一采一放双轮顺序放煤方式。初次放顶煤要在工作面老顶初次跨落后进行,机头机尾各4架不放煤,放煤工必须做到第一轮放出煤的1/3,第二轮放到见矸关门,两轮放煤工间距不得小于10架。当后运输机中煤量较大时,应暂缓放煤。放煤步距由割煤步距、采高、煤层厚度、架型来共同确定:该面割煤步距为0.8m,每割煤一刀放煤一次,确定放煤步距为0.8m。 放顶煤管理: 初次放顶煤时,应在工作面试采、老顶初次跨落后进行,严禁提前放煤。 放煤时,应加强责任心,放煤过程中应时刻观察煤流情况,遇到矸石急剧增加时应及时停止放煤,并将后插板打出,尾梁抬起。放煤含矸率符合灰分要求。 放煤时,若遇到大块煤不易放出,可反复伸缩插板,并上下摆动尾梁使顶煤破碎、充分冒落。放煤时要加强煤质管理,见矸即停止放煤;放煤严禁漏架不放,顶煤要放干净,严禁随意丢失顶煤。加强顶煤的回收,提高回收率。严格控制割煤和放煤的速度,确保运输煤量均衡,设备运转正常。工作面机头机尾各留4架支架不放煤,保护上下端头顶板和设备。(七)清理:工作面前部运输机推过之后,支架工要将支架底座箱前方、架间、电缆槽的浮煤清理干净。(八)拉后运输机:拉后运输机在第二轮放完煤滞后放煤点10m15m进行拉移。拉后运输机,煤机从机头向机尾割煤时先拉后运输机机头,依次从机头向机尾在运行中拉后运输机,煤机从机尾向机头进刀时与之相反,运输机弯曲长度不得小于15m。拉移步距0.8m,拉移步距要到位并保持平直,严禁由两头向中部拉移,运输机停止时不得拉移。(九)拉移转载机和端头支架:工作面每推进一个循环,必须及时拉移转载机和端头支架,不得滞后,以避免转载机尾进入隅角采空区侧过多,造成隅角难以维护。(十)采放比:该工作面煤厚10.012.0m,平均煤厚为10.5m,煤机一次采高3.3m,放煤7.2m,采放比为1:2.18。第三节 设备的配置(一)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4:采煤机主要技术参数表适应煤层采高范围(m) 2.03.68(2.0m滚筒)适应倾角() 40煤质硬度 硬或中硬总体参数机面高度(mm) 1660摇臂回转中心距(mm) 8120摇臂回转中心距底板高度(m) 1.385滚筒水平中心距(m) 13.172过煤高度(mm) 680卧底量(mm) 329(2.0m滚筒)摇臂摆角() 14.542.85整机重量(t) 85牵引牵引形式: 机载交流变频调速、一拖一、齿轮销轨式无链牵引牵引速度(m/min): 017.18牵引力(KN): 960575截割摇臂形式: 分体直摇臂冷却: 壳体水套冷却,内部强迫冷却润滑电动机截割电机 型号: YBC650G1 功率(KW): 2650 电压(V): 3300牵引电机 型号: YBC90B1 功率(KW): 290 电压(V): 460抬高泵电机 型号: YBCB30G1 功率(KW): 30 电压(V): 3300(二)前部运输机主要技术特征表5:前部运输机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技术指导技术参考说明1型号SGZ1000/2000型2长度300m3输送量2500t/h4电机型号YBSS-10005功率21000kw6电机转速1490r/min7电压3300V8圆环链规格48152mm9刮板间距912mm10破断拉力3550KN11中部槽1500m1000mm372mm12水平弯曲1013垂直弯曲30(三)后部运输机主要技术特征表6:后部运输机主要技术特征表序号技术指标技术参考说明1型号SGZ1200/2000型2长度300m3输送量2500t/h4输送机链速1.537m/s5电机型号YBSS-10006功率21000KW7电机转速1490r/min8电压3300V9圆环链规格48152mm10刮板间距912mm11破断拉力3550KN12中部槽1500mm1200mm376mm13水平弯曲1014垂直弯曲30(四)转载机主要技术特征表7:转载机主要技术特征表序号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说明1型号SZZ1200/700型2长度50m3输送量3000t/h4输送机链速1.86m/s5电机型号YBSD-700/350-4/8(抚顺)6电机功率700/350KW7电机转速1484/738r/min8电压3300V9减速器型号:60JS-700A速比:25.5610圆环链规格38137mm11刮板间距500mm12破断拉力F2200KN13爬坡角度100(五)PCM400型破碎机一台,其主要技术特征表8: PCM400型破碎机技术特征表序号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说明1型号PCM400型2破碎能力4000t/h 3电动机转速1485r/min4破碎锤头冲击速度22m/s5机器重量19550千克6破碎主轴转速403r/min7电动机功率400KW8最大输入块度1200mm1350mm(六)顺槽皮带技术特征表9:顺槽皮带技术特征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运量t/h25002运距m21003带速m/s44带宽mm14005驱动装置主电机型号YB630S2-4功率千瓦3450转速转/分1485电压千伏10重量公斤减速机型号ML3PSF120数量台重量公斤耦合器型号YOX7506储带张紧装置型号数量套1储带长度m1007托辊直径mm133上托辊槽角度35下托辊槽角度08传动滚筒直径mm1030宽度mm1600第三章 顶板管理第一节 支护设计(一)工作面选用ZF10000/23/37型支撑掩护液压支架194架。1、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10: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序号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说明1型号ZF10000/23/372支护初撑力7758KN3支护工作阻力10000KN4支护强度1.21.25MPa 5支护高度23003700mm6中心距1500mm 7支架宽度14201590mm8采煤范围23003700mm 9支架对底板比压1.432.21MPa10推溜力360KN11移架力633KN12拉后部溜力306KN13支架移架步距800mm14操作方式本架操作15顶梁外型尺寸32401380620mm16掩护梁外型尺寸20501358638mm17底座外型尺寸291014001240mm18连杆:前连杆外型尺寸1630270250mm19后连杆外型尺m20前梁外型尺m21护帮板外型尺寸8501200170mm22顶梁侧护板外型尺寸3090280650mm23掩梁侧护板外型尺寸1660360700mm24尾梁外型尺寸12901400470mm25插板外型尺寸10801330170mm26推溜框架外型尺寸3000340300mm27支架重量30337kg28泵站压力31.5MPa(2) 工作面主运顺槽超前支护使用DW42200/110型单体支柱配合1.2m金属铰接顶梁支护DW42200/110型单体支柱技术特征:工作阻力:200KN最大高度:4.2m最小高度:2.2m工作行程:2m(3) 辅运顺槽超前支护:使用一组ZFT33570/24.5/38左右置式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左右迈步前移。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一)工作面采用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1、支架选型ZF10000/23/37型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为7758KN (P=31.5MPa),工作阻力为10000KN(P=40.7MPa)G=KHR其中:G顶板对支架的压力 K采高倍数 R上覆岩石密度2.4t/m3G=10.53.32.49.8=815KN/m2故支架支护强度满足要求。支架工作阻力验算如下:F=P(LK+LD)B其中:F支架工作阻力(KN) P支架支护强度取1000KN/ m2 LK架前空顶距0.376m LD顶梁长度4.71m B支架宽度1.5mF=1000(0.376+4.71)1.5=7629KN故支架的工作阻力符合要求,最后确定支架的型号为ZF10000/23/37型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该工作面安装液压支架203架(含8架过渡支架,1架端头支架)。2、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最小控顶距:7.0m,最大控顶距:7.8 m,放顶步距:0.8m。3、工作面支架支护顶板的基本要求:要求煤机割煤后,及时移架支护新暴露出的顶板,缩小顶板暴露面积,以防造成片帮、漏顶、冒顶事故。支架初撑力24MPa,支架接顶要实要平。所有支架为本架操作,在移架时两相邻支架首先推上劲,再移本架。出现端面距大时要及时移超前架或打出伸缩梁和护帮板。降架时,掌握好降架高度,做到少降快移,严禁大降慢移,确保支护质量和控顶效果。2、 工作面支架布置示意图:(见附图3-2-1)第三节 运输巷和回风巷及上下端头管理一、工作面端头及出口支护方式和要求1、工作面上、下出口必须安全畅通,巷道高度不低于1.8m,行人宽度不小于0.8m。2、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采用ZFG10000/23/37型过渡和排头液压支架,上、下端头各布置4架过渡架,上端头配置ZFT13500/25/37左右置式端头液压支架一组,下端头配置ZFT33570/25/38左右置式超前液压支架一组。端头和超前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3、上出口超前支护使用DW42-200/11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B12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4、工作面下隅角悬顶面积超过20m2时,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强制放顶时,提前在新切断线处沿工作面倾向钻孔装药放炮处理,炮孔深度根据顶部煤层厚度为准,眼距1.0m,打眼装药必须在有支护的顶板下作业并严格执行爆破作业各项管理规定。二、工作面出口超前支护方式和要求(1)工作面上出口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线起向外20m,使用HDJB1200型金属铰接顶梁配合DW42-200/110型单体液压支柱扶双排走向架棚,柱距1.2m,排距3.5m,支柱打在铰接顶梁的中间,顶板不平需在梁子上方垫小木块,小木块厚度不少于200mm。超前支护保留到工作面煤壁向外不大于2m,不得提前回撤。超前支护的支柱必须向采空区方向迎山3左右。所有支柱必须拴好防倒绳。所有超前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2)工作面前溜头与支架之间必须增设安全防护栏与转载机进行隔离,前溜子司机负责安全护栏的关闭,生产期间不允许任何人通过转载机。检修期间转载机停电闭锁。(3)要求:根据工作面推进度,如果巷道矿压显现明显或顶板破碎,必须在巷道压力较大或顶板破碎处加强支护,届时另行制定措施;遇底板较软时支柱必须穿柱鞋(即单体支柱钻底量超过100mm时);所有支柱三用阀方向必须和巷道走向一致,即卸液口朝向采空区;所有支护的单体必须拴防倒绳,防倒绳在柱帽下0.2m处,防倒绳使用2分的钢丝绳;超前范围内不得存放备用支护材料及配件设备等。 三、溜头出口安全管理措施1、工作面前、后溜子与转载机均要实行闭锁。2、转载机、前后溜子检修和其它原因停车人员进入转载机时必须将设备停电,切断电源并闭锁,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设专人看管开关。检修开关时,检修开关所带设备内严禁有人。3、前溜头与转载机之间必须增设防护栏与转载机进行隔离。前溜子司机负责防护栏的关闭,正常生产期间禁止人员通过进入转载机。4、工作面前、后溜子、转载机司机必须专职,严禁兼职其它工作。5、工作面前、后溜子、转载机、皮带均设固定操作位置,严禁司机在减速箱、电机、设备边沿上方开车,严禁人员站在运行中的电机、减速箱等设备边沿上方。6、工作面前、后溜子出现较大炭块、矸石需要处理时,必须停机并闭锁,将转载机停止运转后,方能处理。7、综采工作面人员特殊情况下确需进入运输机道时,必须与前溜子司机联系好,转载机及溜子必须停止运行,并闭锁后人员快速通过。其他未尽款项:端头支护工按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煤分册端头支护工操作规程执行。第四节 矿压观测1、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和监控,每一个支架必须安装1个测压表对支架前后立柱进行矿压观测,从端头支架开始每10架设一测点,由验收员观测支架工作阻力并填写监测报表。2、工作面每10架安装一个KJ21型矿压观测传感器、传感器可以把数据传输到生产技术部矿压组,随时掌握工作面压力情况。第四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运输 一、材料运输系统1、工作面材料下井路线地面料场胶轮车副斜井胶轮车大巷5203综放面辅运顺槽工作面。地面料场胶轮车副斜井胶轮车大巷5203综放面运输机道工作面。2、老料回收路线5203工作面5203辅运顺槽胶轮车大巷胶轮车副斜井地面。5203工作面5203运输机道胶轮车大巷胶轮车副斜井地面。二、运煤系统1、采区运煤路线5203工作面5203运输机道皮带盘区皮带集中主运皮带西盘区皮带主井煤仓主井皮带地面。机械设备布置及名称(见附图)工作面前部使用SGZ1000/2000型、后部使用SGZ1200/2000型刮板运输机,长度分别为300m。运输机道内铺设SZZ1200/700型转载机一部,长度50m,安装PCM400型破碎机一台。运输机道选用DSJ/140/25/3450型胶带运输机一部,铺设长度为2000m。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通风系统1、通风路线地面2#副井运输大巷5203主运顺槽5203工作面5203辅运顺槽5203回风联络巷总回风大巷风井地面。2、风量计算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照瓦斯、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和爆破后有害气体产生量及工作面的气温、风速和人员等规定进行分别计算,然后取最大值作为工作面的需要供风量,因此根据矿井通风技术和徐矿司【2005】164号文计算综采工作面需要风量如下。(1)按气象条件计算Q采1=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式中:Q采1采煤机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的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倾斜长调整系数;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Q基本=60V采1S采max70%(m3/min)式中:V采1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从防尘角度考虑,取V采=1m/s S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制时净断面积,m2。 S采max=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输送机、支架等所占的面积,m2。工作面最大控顶距7.8m,最小控顶距7.0m,实际采高3.5m,面长300m,本工作面气温取12。输送机宽高=(1.550.345)+(1.250.345)=1.05m2。支架所占面积=顶梁前梁占面积+掩梁占面积+尾梁着面积+座箱占面积+立柱着面积=(3.560.61+1.60.30)+(1.8151)+(1.450.36)+(3.0451.37)+(1.50.282)=2.17+0.48+1.815+0.52+4.1+0.84=9.92 m2。S采max=7.83.5-1.05-9.92=16.3m2Q基本=60116.370%=685m3/minK采高按表1取1.46;K面长按表2取1.0;K温 按表3取1.0;Q采1=6851.461.01.0=1000(m3/min);(2)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采2=100q采kcll4 (m3/min) 式中:Q采2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日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Kcll4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 100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所换算的常数。q采=1.72m3/min;Kcll4=2 Q采2=100 1.722 =344m3/min;(3)按工作面适宜风速计算Q采3=60V采S采平均 式中: V采3采煤工作面风速,m/s; S采平均采煤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净断面积的平均值,m2。 V采3按表3取1.6m/s; S采平均=(S采max+S采min)/2 。S采min最小空顶距采高-输送机、支架等所占的面积, m2S采min73.5-(1.05+9.92)13.5m2S平均(16.3+13.5)/214.9 m2Q采3601.614.91430 (m3/min)(4)按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Q采44N (m3/min)式中: N采煤工作面最多人数; 4每人每分钟需要风量,m3/minQ采=504=200 (m3/min)工作面需要风量取1000m3/min。(5)验算15 S采平均Q采240 采平均1514.9Q采24014.9223.510003576m3/min,符合标准要求。回采期间,该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将根据工作面的顶板管理、瓦斯涌出量及空气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随时进行风量调整。工作面第一次顶板来压期间,即空顶区顶板未冒落之前,应采取措施,确保工作面空顶区风速不小于0.5m/s。(二)防尘系统1、防尘供水系统地面蓄水池2#主井盘区皮带运输大巷运输大巷5203主运顺槽机道泵站煤机工作面支架。地面蓄水池2#主井盘区皮带运输大巷5203辅运顺槽5203工作面2、防尘设施该综采面回采前必须安装好以下防尘设施:主运顺槽敷设一趟规格100mm的防尘铁管供水管路,且每5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辅运顺槽敷设一趟规格为100mm的防尘铁管供水管路,且每50m留设一个“三通阀门”。工作面两道防尘管路,必须每4个甩茬(每200m)设置一趟不能低于25m、直径不低于10mm的防尘软管,整齐吊挂在防尘主管路上,防尘软管一端必须与与防尘管路甩茬搭接。工作面两道距相应出口约3050mm处必须至少安装一道风流净化雾障。沿途输送机转载点各安装一套喷降尘雾装置。工作面每一架顶梁下安装一道架下喷雾。采煤机必须具备内外喷雾系统。工作面距两道出口各配置25m防尘软管。顺槽内供水管每100m设闸阀各一个。(三)防火系统1、供水路线同防尘供水路线。2、防火设施(1)供水管路在胶带输送机头处设一个消防专用“三通阀门”,并备有长度不小于25m长消防软管。(2)胶带运输机机头配备两个灭火器,一个沙箱(沙箱容积不小于0.2m3),一把铲子等消防器材。(3)工作面两道防尘管路末端各配置2寸消防甩茬一个,并各配置2寸消防水龙带180m及消防枪头等灭火器材。(四)隔爆设施工作面上下两道距工作面200m之间,按集中式分别安装一组隔爆水槽。其安装规格不得低于200L/m2,每200m增设一组隔爆水槽。(五)安全监测监控采用KJ78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5203工作面瓦斯浓度及工作面回风一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进行连续监测监控。当瓦斯、一氧化碳浓度及温度值超过设定报警值时,现场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发出声光报警,地面监控服务器及各监测终端同时发出报警信号;当瓦斯浓度超过设定断电值时,现场瓦斯传感器发出声光报警,地面监控服务器和各监测终端发出断电报警信号,同时KJF83A煤矿监控分站执行断电指令,控制断电器切断断电范围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瓦斯浓度低于复电值时,KJF83A煤矿监控分站执行复电指令解除闭锁,才可以人工恢复供电。一、设备型号及技术参数:1、分站(1)分站类型:基本分站(2)分站型号:KJF83A(3)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4)防爆标志:ExibI(5)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40C,相对湿度:95,大气压力:80106Kpa。2、电源箱(1)电源箱型号:KDW53(2)工作条件:煤矿井下具有甲烷气体爆炸危险的环境,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金属的气体环境中以及无显著震动与冲击的场合。环境温度:0C40C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C)大气压力:80106Kpa。(3)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安型(4)防爆标志:ExdibI3、甲烷传感器(1)瓦斯传感器型号、名称:GJ4型甲烷传感器(2)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兼隔爆型(3)防爆标志:ExibdI(4)工作电压:1218VDC(5)测量范围:04.0CH4(6)输出信号:频率:2001000Hz,断电输出:5VDC/20mA的直流信号,或光电隔离输出。(7)报警方式:声、光;其中声级强度80dB(A);光可见度:20m处清晰可见。(8)响应时间:20s(9)报警点:可调,出厂设定在1%CH4,报警误差0.05% CH4(10)断电点:可调,出厂设定在1.5%CH4,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布置情况1、运输大巷安装1台矿用分站、1台电源箱,2#井中央变电所安装1台断电器。2、传感器安装位置及控制参数5203工作面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垂直吊挂在距巷道上帮、上隅角切顶线向外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处。参数:报警浓度0.8%, 断电浓度1.2% ,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5203工作面、5203工作面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203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垂直吊挂在距面出口10m范围内,距巷道上帮2001000mm处,距顶板不大于300mm。参数: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 ,复电浓度1%断电范围:5203工作面、5203工作面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203工作面回风甲烷传感器垂直吊挂在距回风出口1015m处,距巷道上帮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参数:报警浓度0.8%, 断电浓度0.8% ,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5203工作面及回风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203工作面回风一氧化碳传感器垂直吊挂在距回风出口1015m处,距巷道上帮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参数:报警浓度24ppm5203工作面回风温度传感器垂直吊挂在距回风出口1015m处,距巷帮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参数:报警值30三、监测监控设备、电缆管理1、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加强对5203工作面监测监控设备、电缆的管理,确保监测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安全生产。2、施工单位在5203工作面回采前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或技术安全措施提出“安装申请单”,分送生产技术部、通风安全部、辅助工区。生产技术部在工作面回采前,按照5203工作面监测监控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把需要安装的设备安装到位。在安装配电系统时,施工单位或辅助工区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在连接时必须有监测人员在场监护,生产技术部负责安全监测监控装置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3、分站、电源箱入井前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测试调校,各项技术指标应与说明书相符,接入系统运行48小时,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能下井。入井前应按照要求核查防爆性能和完好情况,取得“防爆电气设备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入井安装。4、分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防护施工方案
- 混凝土窗台施工方案
- 法院书记员招聘2023年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中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备考攻略完美版
- 沥青模型施工方案
- 工程项目授权委托书的风险管理3篇
- 分公司设立风险评估3篇
- 国际快递公司运输驾驶员聘用协议3篇
-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3篇
- 二手商铺买卖合同模版3篇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演练语文试卷(含答案)
- 民法典知识竞赛课件
- 绞车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基层法治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 学校广告公司合同协议
- 2025年升降机司机作业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200题)附答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024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3课 我们小点儿声
- 呼吸护理新进展课件
- 2025年网络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网络安全专题)实战试题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政府智慧政府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G市为例
- 卫星星座设计与组网策略-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