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线路()第1章 绪论1.1 历史回顾1.2 电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3 通信信道及其特征1.4 本课程的特点第2章高频电子电路基础2.1 高频电路中元、器件的特性2.1.1 高频电路中无源元件的特性2.1.2 高频电路中有源器件的特性2.2 谐振回路2.2.1 串联谐振回路2.2.2 并联谐振回路2.2.3 并联谐振回路的耦合联接、接入系数2.2.4 串、并联阻抗的转换与滤波匹配网络2.3 谐振回路的相频特性群时延特性2.4 耦合回路2.4.1 电容耦合双回路的谐振特性2.4.2 互感耦合双回路的谐振特性 1.谐振曲线 2.串联形式 3.并联形式 4.反映阻抗2.4.3 双谐振回路的典型举例2.5 其它形式的滤波器第3章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3.1 概述3.2 半导体三极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3.2.1 共发射极混合型等效电路3.2.2 混合型参数与网络y参数的转换3.2.3 半导体三极管的几个频率参数3.3 谐振放大器3.3.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3.3.2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3.3.3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3.3.4 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3.4 宽频带放大器3.4.1 共基极宽频带放大器3.4.2 组合电路宽频带放大器3.4.3 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及其应用3.5 放大器中的噪声3.5.1 噪声的来源和特点3.5.2 噪声系数的计算与降低噪声的措施第4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4.1 概述4.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4.2.1 高效率需具备的条件4.2.2 谐振功放的功率关系4.3半导体三极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4.3.1 三极管特性曲线的理想化及解析式4.3.2 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4.3.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及负载特性4.3.4 三个电压量对谐振功放性能影响的定性讨论4.3.5 工作状态的分析和计算举例4.4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组成4.4.1 直流馈电电路4.4.2 输入、输出与级间耦合回路4.4.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4.5丁类(D类)和戊类(E类)谐振功率放大器4.6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4.7功率合成器4.7.1 功率合成与分配网络应满足的条件4.7.2 功率合成网络原理4.7.3 功率合成电路举例4.8半导体三极管倍频器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1概述5.2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2.1 起振和平衡条件5.2.2 稳定条件5.2.3 基本组成及其分析方法5.3LC正弦波振荡器5.3.1 互感耦合振荡器5.3.2 三端式振荡电路5.3.3 差分对管振荡电路5.3.4 振荡电路的分析举例5.4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5.4.1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基本措施5.4.2 改进型三端式振荡电路(1. 克拉泼振荡器 2. 西勒振荡器)5.5石英晶体振荡器5.5.1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5.5.2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5.5.3泛音晶体振荡器5.6RC正弦波振荡器5.6.1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5.6.2移相式振荡电路5.6.3双T选频网络振荡电路第6章 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分析方法6.1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频谱搬移电路的分析方法)6.2 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及特性6.3 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和模拟相乘器第7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7.1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7.1.1振幅调制电路的组成模型7.1.2振幅解调和混频电路的组成模型7.2混频电路7.2.1通信接收机中的混频电路7.2.2双差分对平衡调制器组成的混频电路7.2.3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7.2.4 三极管混频电路7.2.5 混频中的失真7.3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7.3.1振幅调制电路 1.高电平调制 2.低电平调制7.3.2二极管包络检波器7.3.3同步检波电路第8章 频谱的非线性变换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8.1调制波的基本特性8.1.1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的概念8.1.2调频波和调相波8.1.3调角波的频谱和频带宽度8.2调频电路8.2.1概述8.2.2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8.2.3其它的直接调频电路 1.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 2.张弛振荡直接调频电路 3.电容话筒调频电路 4.电抗管调频电路的原理8.2.4间接调频电路调相电路8.2.5扩展最大频偏的方法8.3调频波的解调8.3.1限幅鉴频实现方法概述8.3.2斜率鉴频电路8.3.3相位鉴频电路8.3.4比例鉴频器8.3.5移相乘积型鉴频电路8.3.6脉冲均值鉴频电路8.3.7锁相环鉴频器8.4数字调制与解调电路8.4.1数字信号的再生8.4.2数字调相与解调电路8.4.3数字调频与解调电路第9章 通信系统中的反馈控制电路9.1 概述9.1.1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9.1.2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9.2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9.2.1AGC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9.2.2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可控制增益电路9.2.3AGC控制电压的产生电平检测电路9.2.4AGC电路举例9.3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9.3.1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9.3.2AFC电路的应用举例9.4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锁相环路PLL)9.4.1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9.4.2锁相环的跟踪性能锁相环路的线性分析9.5集成锁相及其应用9.5.1集成锁相环路9.5.2集成锁相环路的应用9.5.3锁相环在频率合成器中的应用第10章 软件无线电方法10.1软件无线电结构及其功能概述10.1.1 软件无线电结构及其系统功能10.1.2 软件无线电系统信道流程模块划分10.1.3 软件无线电关键资源需求的估计10.2实现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几项关键技术10.2.1宽带智能无线技术10.2.2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AD转换10.2.3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DSP技术10.2.4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总线标准10.2.5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DDC技术10.2.6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10.3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10.3.1软件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10.3.2软件无线电在民用通信中的应用10.3.3软件无线电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10.3.4软件无线电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 大致分工:金伟正老师:第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