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五柳先生传.doc_第1页
导学案五柳先生传.doc_第2页
导学案五柳先生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浆中学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日期: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课型:新授 设计:彭花桃 审核:陈尔明学习内容五柳先生传课时三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义。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3、品味作品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4、体会作者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学习重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学习难点1、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2、体会课文中“不”字的妙处。学 习 过 程学 习 内 容 及 步 骤措施要求第一课时一、练习反馈二、自主学习【题目解说】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走进作者】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背景链接】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他所处的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的时代。这种精神上的大解放、大自由,造就了魏晋时代特有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们潇洒、浪漫、旷达、真率,这就是魏晋风度,也叫魏晋风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是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士。 班级: 姓名: 自主 合作 探究学 习 内 容 及 步 骤措施要求三、合作讨论生难字注音嗜( ) 吝( )赋( )瓢( ) 蔽( ) 屡( )晏( )戚( )兹( ) 欤( ) 汲( ) 颇( )虚词以:因以为号焉 以此自终之:或置酒而招之 葛天氏之民欤其: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亲旧知其如此古今异义:每有会意 古: 今: 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 今:造饮辄尽 古: 今:赞曰:黔(qin)娄之妻有言 古:今:一词多义: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如:晏如也 亲旧知其如此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志:以乐其志 处处志之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亲旧知其如此:以乐其志:性嗜酒: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成语:不求甚解:8、通译全文四、展示交流五、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自主 合作 探究学 习 内 容 及 步 骤措施要求第二课时一、练习反馈二、自主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4、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三、合作讨论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嗜酒”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2“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3“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五、与作者对话,走进一种境界。1、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2、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评价)四、展示交流五、拓展迁移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班级: 姓名: 自主 合作 探究学 习 内 容 及 步 骤措施要求第三课时(巩固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环堵萧然: 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2、翻译(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 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5、阅读课文做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环堵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