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研究1 实验目的无线电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微波(超高频),由于它的波长短、频率高、方向性强,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雷达、遥控、电视、射电天文学、接力通讯和卫星通讯等方面。微波通常指分米波、毫米波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极高,一般在300300000兆赫,所以有关微波的产生、放大、发射、接收、测量、传输等和一般的无线电波不尽相同。在微波技术中,需要微波电子管、晶体管、波导、同轴线和一些诸如衰减器,谐振腔等特殊元件。从电磁波的本质来说,微波也具有波动的共同特点,如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我们根据它们的这种共同的通性,以及微波波长接近光波波长的特点,模仿光学实验的方法,来做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以微波作波源,用模拟光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波所具有的传递能量和波动的特性。2 微波实验主要仪器简介1) 三厘米固态信号源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携带使用方便。主要技术指标:工作频率范围:937050MHz 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20mW工作模式:等幅波、方波输入电源:220V10%2) 微波分度计其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部分。1、发射部分它是由固定臂及臂上的发射喇叭和可变衰减器组成,其微波信号是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经同轴电缆馈电送至发射天线。2、接收部分它由可绕中心轴转动的悬臂和臂上端的接收喇叭,检波器组成。3、在两喇叭之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的圆形小平台,平台被均分为360等分。图1-1(一) 电磁波的反射实验1、 实验目的任何波动现象(无论是机械波、光波、无线电波),在波前进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波就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就是要研究微波在金属平板上发生反射时所遵守的波的反射定律。2、 实验原理电磁波从某一入射角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波总是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如图(1-2)所示,微波由发射喇叭发出,以入射角设到金属板,在反射方向的位置上,置一接收喇叭,只有当处在反射角约等于入射角时,接收到的微波功率最大,这就证明了反射定律的正确性。图1-23、 实验仪器本实验仪器包括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微波分度计,反射金属铝制平板,微安表头。4、 实验步骤1) 将发射喇叭的衰减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它处于最大衰减位置;2) 打开信号源的开关,工作状态置于“等幅” 旋转衰减器看微安表是否有显示,若有显示,则有微波发射;3) 将金属反射板置于分度计的水平台上,开始它的平面是与两喇叭的平面平行。4) 旋转分度计上的小平台,使金属反射板的法线方向与发射喇叭成任意角度,然后将接收喇叭转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位置,缓慢的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显示有足够大的示数(50)。5) 熟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读取方法,然后分别以入射角等于30、40、50、60、70度,测得相应的反射角的大小。6) 在反射板的另一侧,测出相应的反射角。5.数据的记录预处理记下相应的反射角,并取平均值,平均值为最后的结果。入射角的平均值6.问题讨论为什么要在反射板的左右两侧进行测量然后用其相应的反射角来求平均值。(二) 电磁波的偏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来进一步熟悉电磁波的偏振特性2 实验原理喇叭天线的增益大约是20分贝,当发射喇叭口面的宽边与水平面平行时,发射信号电矢量的偏振方向是垂直水平面的直线偏振波,假设该直线偏振波在接收喇叭处强度为 其中是与之间的夹角,这就是光学中关于光强分布的马吕斯定律。本实验所用接收喇叭是和一段旋转短波导连在一起的,从而可在旋转波导的轴承环的范围内旋转,当接收喇叭与发射喇叭之间的夹角为,则接收的信号强度是。因此,转动接收喇叭,就可得到转角与微安表的一组数据,并可与马吕斯定律相比较。3 实验步骤1) 首先把发射喇叭和接收喇叭调到一条直线上,旋转平台上的定位销,使悬臂固定,此时,使波导的指示在零度处。2) 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的指示足够大(60)作为。3) 然后旋转接收喇叭, 每隔记下相应的电流强度。4) 然后从每隔记下相应的电流强度。5)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项目。1(I)2(I)I的平均值(三) 电磁波的衍射实验1.微波单缝衍射实验1) 实验目的熟悉电磁波具有波的绕射通性,测试微波的衍射强度随衍射角的变化规律。2) 实验原理微波的衍射原理与光波完全相同,当一束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以比拟的狭缝时,它就要发生衍射现象。设电磁波波长为,如图(1-3)所示,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到宽度为的夹缝上,当衍射角符合如下条件时图1-3 (A)在狭缝后面出现衍射波的强度极小。当 (B)(1、2、3)时,则在缝后面出现衍射波的强度极大。介于上述两条件之间的衍射波,衍射波的强度在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变化,其相对衍射强度与衍射角之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4)所示(纵坐标为相对衍射强度,横坐标为衍射角)I图1-44)实验步骤1 首先将发射喇叭与接收喇叭的中心和分度计上小平台的中心三者调到同一个垂直平面内,并且保证发射喇叭和接收喇叭处于等高。2 将铝制板缝的宽度调为7厘米,然后使狭缝平面与两喇叭的连线成正交方向固定在分度计的小平台上3 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的显示足够大。4 从衍射角为零度开始在单缝的两侧,衍射角每改变1度去读取一次示数,并添入数据表。5 根据公式(A)和(B),并由已给微波波长3.2厘米,缝宽7.0厘米,计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 项目级数衍射角 理论值衍射角 测量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一级极小二级极小三级极小一级极大二级极大三级极大(四) 用微波的布拉格衍射实验测定模拟晶体的晶格常数1) 实验目的仿照X射线入射真实晶体发生衍射的基本原理,我们用制作的放大的晶体模型代替真实晶体,以微波代替X射线。让微波向模拟晶体入射,观察波在“晶体”的不同晶面上反射时,其反射波产生干涉所符合的条件与微波的波长,“晶体”的晶格常数以及掠射角之间的关系。2) 实验原理如图(1-5)所示,设原子之间的距离为,当一束微波以角掠射到100晶面,一部分微波将为表面层的“原子”所散射,其余部分的微波将为“晶体”内部的各“晶面”上的原子所散射。各层晶面上“原子”散射的本质是因“原子”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做与微波同频率的受迫振动,然后向周围发出微波,按反射定律的方向反射的微波强度最大。由图(1-5)可知,波束和波束是分别由表面层和第二层所反射,其波程差为显然,当符合下列条件时 K=1,2,3反射的微波是干涉加强。上式就是晶体衍射的布拉格公式。本实验使用的微波波长厘米;晶格常数厘米。图1-53) 实验步骤1、 首先将发射喇叭和接收喇叭置于等高度,然后调在同一垂直面内。2、 用以给的和用公式计算出是对应的掠射角。3、 将“晶体”放在转动的小平台上,掠射角从零度测起,每改变2度测一读数,然后记下电流表的数值,以电流表的值为纵坐标,以掠射角为横坐标,做出的关系曲线。掠射角024681012141618掠射角20222426283032343638掠射角40424446485052545658(五) 麦克尔逊实验(用介质测波长)麦克尔逊实验基本原理如图1-6所示,在电磁波前进的方向放置45度半透射板,由于板的作用,将入射波分成两束;一束向A方向传播,一束向B方向传播,由于A、B两处反射作用,两束波就再次发射到半透明板,并到达接收喇叭,由于接收喇叭接受两束波同频率,振动方向一致的两个波。如果两个波相差为的整数倍时,则干涉加强,当相位差为的奇数倍时,则干涉减弱。因此移动B处的反射板,当表头指示从一个极小值变到另一个极小值时,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