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doc_第1页
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doc_第2页
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doc_第3页
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doc_第4页
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闵行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本试卷共6页。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雨非雨,雪非雪在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什么!你听过这个故事?没错,是史努比写的。这句话是老套中的老套,早在大家喜爱的史努比立志当作家之前,这句话就是小说开头的 词 调。譬如维多利亚时代的畅销小说家布沃里顿,笔下某篇作品的开头就是:“在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真的是一字不差: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作家要让大雨倾盆而下 狂风呼啸而过 教疲惫的旅人在风雨中踽踽独行 让农舍在风雨中飘摇 你可能会说,每个故事都有每个故事的背景,而天气正是背景的一部分。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样的回答还是不够完整,依然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我是这样想的:天气绝对不只是天气,雨也绝对不只是雨。依此类推,冷不只是冷,热不只是热,雪不只是雪,太阳不只是太阳问题来了:雨水有什么特别的吗?自从我们的老祖宗上陆以来水在我们眼里就一直是感化的力量。洪水定期会发生,摧毁我们的文明,将我们拉回水中。你知道诺亚的故事吧?大雨、洪水、方舟、鸽子、橄榄枝、彩虹。我认为在古人的心中,这则圣经故事最有安定人心的效果,因为上帝在故事的结尾以彩虹跟诺亚立约,保证再也不会让洪水覆灭大地,这听在古人耳里,多么令人欣慰呀。身为陆生动物,溺死是我们最大的恐惧,水淹万物更是放大我们对溺死的恐惧;因此,雨水会勾起我们古老的回忆,撩拨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基本上,洪水的故事就是人类生存的故事。在劳伦斯的少女与吉普赛人中。有一段描写大水冲垮家园的段落,劳伦斯当年下笔时,心里想的一定是诺亚的故事;创世纪那场洪水既是毁灭的凶手,也是新生的源头。不过,雨水的功用不仅于此。据我推测,在路灯和霓虹灯普及之前,狂风暴雨的夜晚很可能伸手不见五指,在那样的时空下,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可以创造出迥然不同的氛围。哈代是另一位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而且是布沃里顿望尘莫及的作家。他写过一篇轻松诙谐的短篇叫三个陌生人,内容讲述一名死刑犯(在逃中)、一位刽子手和死刑犯的哥哥,三个人在一位牧羊人家中撞见,引发一连串爆笑的捉拿行动,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一个夜黑风高、雷电交加的夜晚。哈代为什么要写这场雨呢?一来是因为情节需要,二来是因为气氛使然,三来则讲求人人平等。首先,如果不是这场大雨,这三个陌生人也不会在这么尴尬的情况下相遇。第二,相对于其他天气状况,雨天显得神秘、朦胧、孤寂。如果觉得下雨不好,起雾当然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凄惨”是很重要的,在下雨和起雾之间,哈代当然会选择让角色愈凄惨愈好在这方面,雨水傲视群雄。只要飘点雨刮点风,就足以让人冷死在温暖的七月中。第三,下雨使人人平等。不管你代表的是公平正义还是不公不义,雨水总是大公无私地落在所有人的身上。因为下雨,刽子手和死刑犯不得不找地方避雨,两人因此在无形间缔结友谊。雨水还有什么功能呢?雨水有洁净的功能:雨水矛盾就矛盾在落地之前明明很干净,落地之后却变成满地泥泞。所以,如果你想(象征性地)净化某个角色,就让他从甲处穿过雨中走到乙处。淋了一场雨,他火气也消了,头脑也清醒了,甚至幡然悔悟也不是不可能,你希望他变成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身上的污点也可借此涤除。相反地,如果他在雨中跌倒了。就会沾得满身泥泞,污点会变得更多。雨水还有复原的功能,主要原因是因为雨水让人联想到春天,次要原因则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不无关联。雨水可以让大地恢复生机,让万物复苏,让世界回春。雪呢?雪跟雨一样意涵丰富,但是两者的意象又有不同:雪是荒凉的、沉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同时又好像在招手邀你去玩耍,雪既洁白又污秽(落地隔一阵子之后),既严寒又温暖,随你怎么写就怎么写。史蒂文斯在诗作雪人中利用雪来表现抽象、疏离的思想,特别是用来象征“虚无”的概念,正如诗尾所述:“永远无我不为虚无所动始能洞见虚无的处所”这真是严寒彻骨的意象。在死者的结尾,乔伊斯让主角贾柏瑞顿悟;他在整篇小说中自以为高人一等,然而,他的自信却在情节推演中一点一点瓦解,最后,他看着窗外“大雪纷飞,铺满整个爱尔兰岛”,这幅景象宛如当头棒喝。他顿时明白:原来雪和死亡一样,不分贵贱彼此。正如小说美丽的结语所言:“落在所有的生者与死者身上。”往后探讨季节时,一定还会再提到天气?天气的意象太多了,就算写一本书也写不完。现在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好:下次读诗或看小说时,别忘了看一看天气。1第段“ 词 调”一处,应填入的两字依次为 词 调。(1分)2在第段画线处,依序填入标点符号。(2分)3第段“将我们拉回水中”在文中的意思是_。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来源:学|科|网 A布沃里顿之所以成为畅销作家,在于其作品的开头善于制造悬念。 B诺亚的故事,反映了古人对洪水的恐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哈代在三个陌生人中,着重用“雨”来推进凄惨的故事情节。 D史蒂文斯用荒莽、沉闷的“雪人”意象,来隐喻严寒彻骨的冬天。5“雨”和“雪”这两个意象,有着相同的内涵,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4分)6请联系学过的课文(如在烈日与暴风雨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举例说明“雨非雨,雪非雪”。(举出一例,具体说明一个方面即可)(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人情似纸刘心武不要续上一个“薄”字。不是那意思。把许多复杂的事物归结为一个简单意思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离开了简单的归结,许多人又不知如何面对复杂。其实,从来都复杂。难道以前不复杂吗?也许,从前无论如何不如今天这般复杂。但细想,从前也复杂。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我曾到那问小屋子去看他。其实根本不是一间小屋子。只有门,没有窗,甚至没有透气孔,因此,人进去以后便必须把门敞着。那是个储藏室。空间极狭小。气息极窒闷。但我们交流得很畅快。至少在我这方而是这样想。有的话还得压低嗓门。眼波的流动中也有许多的情谊。但现在他有了二十、三十倍大的空间,许多的门,许多的窗;门紧闭着,窗半开着;“硬件”好,“软件”更棒,我却不去迈进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进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本位”、“情本位”。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神瓦解后应运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纸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小船,放到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飘向远方。转眼一年整了。一年多以前正在美国。记得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花瓶,小小的花束还有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从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到,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 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的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冀心外的扶持。人类在进步而人情在萎缩。真的么?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移向真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最省事的“雅移”法是寄情山水,最省事的“俗移”法则是坐到打开的电视机前剥食着花生米不分节目好赖地一直看到荧屏上现出“再见”的字样。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丝一缕几缕一片几片的对活生生的人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绪:最后可能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呵,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7第段加点词“薄”,在文中是指_。(2分)8第段作者以两个“据说”展开论述,其目的是_。9简析第七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10作者第段写道“桌上有小小的花瓶,小小的花束,还有小小的卡片”。在后文中与此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加以摘录并说明理由。(4分)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首句开门见山,点出本文的题旨在于批判“人情似纸薄”的现象。B第段通过叙述“他”的前后变化,阐明如今“说真话”的不易。C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一一反衬中使主旨逐步得以凸显。D作者在段提及“移情”,是主张人应“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E整散结合、多用长句、善用借代和反问,是本文语言的鲜明特色。F“纸”在文-扣具有多义性。既指小小卡片,又指轻薄寡淡的人情。12全文以“曼哈顿的灯火呵,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一句作结,这样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溯洄从之, 。(诗经)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韩愈师说)(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6题。(8分)夜到渔家唐张籍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14从诗中“江口”、“柴扉”、“竹深”等词,可见“渔家”的偏僻和_。(1分)1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全诗主要写夜宿渔家之前的经过和见闻,语言晓畅,意境清远。B潮水涨到了屋舍,月上中天,“行客”久候的“主人”仍未归来。C尾联借蓑农吹动,勾勒了一位独钓寒江、出没烟波的渔人形象。D诗中写了两个人,“行客”是实写,而渔家的“主人”则是虚写。16 结合全诗意境展开合理想象,就行客“欲投宿”时的心理活动,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惊喜再拜。前磬折称:“新吕布衣彭几,幸获拜谒。” 既罢,熟视曰:有奇德者,必有奇形。”乃引镜自照,又捋其须曰:“大略似之矣,但只无耳毫数茎耳。年大,当十相具足也。”又至庐山太平观,见狄梁公像,眉目入鬓。又前再拜,赞曰:“有宋进士彭几谨拜谒。”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剃其眉毛,令作卓枝入鬓之状。家人辈望见惊笑。渊材怒曰:“何笑!吾前见范文正公,恨无耳毫;今见狄梁公,不敢不剃眉;何笑之乎?耳毫未至,天也。剃眉,人也。君子修人事以应天,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吾每欲行占道,而不见知于人。所谓伤古人之不见,嗟吾道之难行也。”【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鹅折:形容毕恭毕敬。狄梁公:即狄仁杰。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熟视曰( ) (2)乃引镜自照( ) (3)当十相具足也( ) (4)奈何儿女子以为笑乎(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奇德者 B君子修人事以应天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而不见知于人 D所谓伤古人之不见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呼刀镊者,使剃其眉毛。(2)吾每欲行古道,而不见知于人。20彭渊材“剃眉”,是因为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1用两个成语概括彭渊材的性格特点: , 。(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1分)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四方无事。道曰:“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忧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上又问道:“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唯农家为然。臣记进十聂夷中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语虽鄙俚,曲尽出家之情状。农于四民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上悦,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注】四民:即士、农、工、商。22首句中的“年谷屡登”,意思是_。(1分)23冯道说“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这句中的“是”具体是_。(3分)24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话虽然粗俗浅白,却间接地道尽了农民生活的艰辛。B话虽然粗鄙了些,但巧妙地描摹了农家的田园生活。C话即便有些粗俗,却隐隐地传唱出农民真实的心声。D话即便说得鄙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