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语文高级研修班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华容县语文高级研修班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华容县语文高级研修班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幽径悲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初步理解标题的蕴含意义2.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特色教学难点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调控一整体感知。熟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 文章第六段说:“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幽径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1.这条幽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名著红楼梦有关。2。地处北大名园,浸染了厚重的文化习气3.环境美艳优雅,能颐养人的性情2. 文章为什么要大肆渲染径之幽美神奇?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写径之幽美,继而写人之喜乐,都是为下文写幽华容县语文高级研修班导学案设计乡镇宋家嘴 学校宋市中学 姓名陈应芳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控径悲剧作铺垫。这样,以美衬丑,以喜衬悲,以乐衬哀,更加突出了幽径的悲剧意味3. 综观全文,你觉得标题“幽径悲剧”有哪些蕴含的意义?幽径悲剧的意义由浅到深大抵有如下四个方面:藤萝的悲剧 作为生命的个体,藤萝往往在这里吸天地日月之精华,枝繁叶茂,灿烂无比,生活达数百年之久。何曾想到会在某一天遭遇刀斧之祸,生命之花就此夭折呢?幽径的悲剧 曲折的小径,幽雅的环境,徜徉其中的人们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静享着生活的快乐,一旦藤萝被伐,风景不再,“我”只能从昔日的幽径仓皇而过!文化的悲剧 不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无视这一历史文化的积淀物,浮躁短视的人们将尖刀利刃挥向了藤萝,这是对文化的蔑视与恣意的破坏!人性的悲剧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贪婪,粗暴,总是向大自然索取而从不回馈,漠视自然界中的万千生命。在藤萝面前,人性的这些弱点暴露无遗,砍伐藤萝就是对生命的肆意践踏!二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1.比较阅读文章的前六段与后三段(11.13.14),看它们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差异前六段写小径的优雅静美,以描写为主;后三段表达对人们践踏生命,破坏文化传承的愤慨之情,以议论抒情为主。2.“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试品味句中“闯”与“袭”字的表达效果此句诉诸嗅觉和听觉,突出了我穿行小径的独特感受。“闯”字强调花香之浓郁,已经到了不容分说,非接受不可的地步了;而“袭”则准确地表达了嗡嗡的蜜蜂声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控伴随着藤萝花的幽香由远到近、由弱到强、由淡到浓传入人耳中的过程,极富有层次感,堪称炼字的典范。3.找出文中描写藤萝的句子,探究其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这几句话从气势落笔,写出了藤萝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苦也没有地方了。 这一段文字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藤萝人格化,形象的描摹了藤萝被砍伐后的可悲境遇,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悲剧意味。4.品读文章的11.12.13.14.段,思考:“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真的是古藤 在哭泣吗? (实际上是我心声的流露,传统文化卫士对野蛮行径的控诉)14段中三个“决不会”四个“偏偏”有什么表达作用? 这段话以排比张势,极富有感染力。 三个“决不会”以无比肯定的语气突出了人性的冷漠;四个“偏偏”句子,则又强调机缘巧合让一个对传统文化有这深刻认识的人却“碰上”了践踏、毁灭传统文化之事,虽极力保护却因势单力薄而无可奈何!这里再一次突出了悲剧意味。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控三探究疑难,进一步理解本文的主旨1.“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 “愚氓”可能是指哪些人?此处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结合语境,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实际思考)“愚氓”可能指:漠视、践踏生命的人,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人,目光短浅,破坏文化传承的人、此处情感较为复杂:痛心于传统文化之失,愤恨于部分民众(往往控制了某个单位或部门,有一定的权力)之愚,哀伤于无处诉说之苦。2.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十字架”有何蕴含意义?为什么连用两个“奈何”? “十字架”很自然地让人想到耶稣受难,这里是作者代替那些破坏传统文化的人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圣贤忏悔,请求赎罪;也有民族文化流失之痛让我苦不堪言如同背负“十字架”受难一样的意思。“十字架”表现了作者深深地历史责任感。两个“奈何”运用反复强调了我的无能为力,使悲剧意味更浓。(前文三个“哭泣”也属反复,它强调的是藤萝花的无助、可悲)四困惑与建议1.文章的第9段第10段中,先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后面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似乎前后有些矛盾:前句已经肯定了人生有荆棘,也有鲜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