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50道试题答案.doc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50道试题答案.doc_第2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50道试题答案.doc_第3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50道试题答案.doc_第4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50道试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1)反应中生成的CI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MnO2+4HCL=CL2+MnCL2+2H2O87 22.4 8.70 X X=22.48.70/87=2.24(L) 。2)10.0ml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原先n(HCl)=100mL1.19g/cm337%/36.5g/mol=1.2mol ,剩余n(HCl)=1.2mol-2.24L/22.4L/mol2=1.0mol ,取出10ml溶液后,n(HCl)则为0.1mol;AgNO3+CL-=Agcl+NO3- 35.5 143.5 0.135.5 yy=143.50.1 35.5/35.5=14.35(g)。三、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解析此题估算即可。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四、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五、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阴极:4Mx+4xe=4M阳极:4xOH-4xe=2xH2O+xO2设M的原子量为y六、分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跟水反应的反应式关系分别是:2M+2H2O=2MOH+H2 M2O+H2O=2MOH 此题有多种解法。有以下特殊解法: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七、解析:由I中公式可得:由I中公式可得:。选B、C项。八、解析:2.7g铝溶于100mL 溶液中生成,余NaOH ,加入盐酸时,NaOH需消耗盐酸0.2 mol。生成沉淀的质量是由0.1 mol 和0.2 mol盐酸反应而得到的。根据II中公式可得:九、解析:由II中的公式和可得:(1)(2)因溶解Mg、Al消耗的与完全沉淀消耗的的物质的量相同,故:(3)B点处,m(沉淀)十、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可知:向明矾中加,当沉淀完全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此时,则;当沉淀完全时,沉淀质量最大,此时,即。根据IV中公式可得:十一、解析:(1)加入35mL NaOH时,沉淀最多,溶液为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又根据元素守恒有。解得(2)沉淀所耗的量是使溶解所耗的3倍,即沉淀所耗NaOH溶液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3)由,设剩余0.9g全部为或,采用极值法不难求出a值的范围为:;a值越大,的质量分数越小。十二、解析:列表对比如下:组别甲(mL)乙(mL)沉淀的物质的量(mol)4401200.021204400.021204000.04对比两组数据,甲用量相同,乙的用量比多而生成的沉淀反而比多,根据NaOH能溶解的性质,可推知甲为,乙为NaOH;再对比两组数据可知组中NaOH不足量,故NaOH的物质的量为;组中NaOH部分溶解,设浓度为,则有:,。十三、解析:铝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若在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分别投入足量的铝粉,则产生的的体积比为1:3。现在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对盐酸来说是过量的,而对NaOH是不足量的,与盐酸反应的铝粉是2.7g,与NaOH反应的铝粉应是盐酸的2倍,所以投入铝粉的质量应为5.4g。答案为A项。十四、解析:(1)本题涉及以下两个反应:(2)设混合物中含x mol和y mol ,则有解得:则。十五、解析:CO2与NaOH反应有以下两种情况:CO2不足时:CO2足量时:根据反应和可知,当时,CO2和NaOH全部反应,所以本题中的反应物全部耗尽。设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碳原子守恒得:由钠原子守恒得:联立解得:x=0.2mol,y=0.6mol。故选A项。十六、解析:其中涉及反应:设混合物中含x mol 和y mol2mol 56gxmol 28 xg2mol4gymol2yg所以:解得:x=0.1,y=0.2,故混合气体中含0.1 mol和0.2 mol。十七、解析:当涉及由与NO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的计算时,由方程式:可得到如下规律:(1)V(CO2):V(NO)1:1时,反应后气体减半(NO2或NO2与O2的混合物)。(2)V(CO2):V(NO)1:1时,反应后气体大于原来的一半(NO和NO2)。答案为C项。十八、解析:混合物溶于水后,首先发生反应:因此,溶液中含有等离子,溶液中均转化为沉淀,所以生成沉淀。发生的反应为:由和得:由和得:由以上两个总反应看,NaOH实质没有参加反应,蒸干后,仍为NaOH;CaO与NaHCO3反应生成CaCO3和NaOH,所以蒸干后,质量不变;CaO与Na2CO3反应中水参与了反应,增加的质量是这一步反应增加的水的质量。设混合物中含x mol Na2CO3,则解得:x=0.1mol答案为A项。十九、解法一:(常规法)(1)溶质的质量2Na + 2H2O = 2NaOH + H2 46 36 80 22.3g ?=1.8g ?=4g ?=0.1g(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m(溶液)4(1001.8)102.2g(3)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NaOH)1003.9解法二:(系统分析法) m(溶液)2.31000.1102.2g (NaOH)1003.9二十、解析:明确水有双重作用,一部分用于跟钠反应;另一部分用于跟Na满足配比 Na + H2O 关系式为 Na (50+1)H2O Na+ 50H2O 23 5118 2.3g m(H2O) m(H2O)91.8g二十一、解析:(1) 2Na + 2H2O = 2NaOH + H2 (2) 4Na + O2 = 2Na2O 46 2 92 124 m(Na) 0.02g m(Na) 0.31g m(Na)=0.46g m(Na)=0.23g m(Na20)=0.77-0.46=0.31g m(Na原有)0.230.460.69g(3)2Na + 2H2O = 2NaOH + H2 Na2O + H2O = 2NaOH 46 80 62 80 0.46g ?=0.8g 0.31g ?=0.4g (NaOH)10011.2二十二、解析: MgCl2 + 2NaOH = Mg(OH)2+2NaCl 80 58 1.16g m(NaOH)1.6g 2Na + 2H2O = 2NaOH + H2 46 80 1.6g m(Na)0.92g二十三、解析:(1)2Na2O2 + 2H2O = 4NaOH + O2 156 160 32 7.8g m(O2)1.6g (2)m(NaOH)1001010818g (NaOH)10017二十四、解法一:常规法 设NaHCO3质量为x克,则Na2CO3质量为2.74x克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168 106 x 剩余物质为Na2CO3 (2.74x)2.12 x1.68 m(Na2CO3)2.741.681.06g (Na2CO3)10038.7 解法二:设原Na2CO3质量为x克,则NaHCO3的质量为2.74x克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168 106 2.74-x 2.12-x x1.06g (Na2CO3)10038.7解法三:差量法从方程式中进行分析 此法最实用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m(CO2、H2O) 168 106 62 ? 2.742.12 m(NaHCO3)1.68 m(Na2CO3)2.741.681.06g (Na2CO3)10038.7二十五、解析: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m(CO2、H2O) 168 106 62 ? a-b m(NaHCO3)克 (NaHCO3)100二十六、解析:本题中没有给出CO2的体积,而是给出混合气体总体积的变化。所以,若用常规法解题较麻烦。CO2和Na2O2的反应是一个体积减小的反应,用体积差较简单。设原混合气体中CO2所占体积为x可由反应前后的体积差求解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V 2 1 21 x 13/4 x21/40.5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5/110050二十七、解析:(1) Na2O + H2O = 2NaOH (2) 2Na + 2H2O = 2NaOH + H2 62 80 46 80 2 x m(Na) 10020 x9.8g m(Na)6.9g二十八、解析: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 2CO + O2 点燃 2CO2 2H2 + O2 点燃 2H2O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2H2O + 2Na2O2 = 4NaOH + O2 + CO + Na2O2 = Na2CO3 可知“CO”全部被Na2O2吸收 + H2 + Na2O2 = 2NaOH 同样,“H2”全部被Na2O2吸收 由知,Na2O2增重的质量,就是CO和H2的质量二十九、解析:设钠的质量为x克,则钾的质量为23x克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46 2 78 2 x 23-x m(H2)()x (0x23) 这是一个增函数,当x越大,则m(H2)越大 当x23时,m(H2)max1 当x0时,m(H2)min23/39 0x23 23/39 m(H2)1方法二:极端假设法 若23克合金全为Na,则m(H2)1克 若23克合金全为K,则m(H2)23/39克 是钠、钾合金,23/39 m(H2)1三十、解析:(Na)=58% 无论是NaOH还是Na2O2,其中NaO = 2316 (O)=40 (H)2 B三十一、解析: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 + 2H2O = 2NaOH + H2 2H2 + O2 点燃 2H2O 找关系式:2H24Na O22Na2O2 4Na 2Na2O2 三十二、C 三十三、解析:设Na2O质量为x,Na2O2质量为y Na2O + H2O =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62 80 156 160 32 x 80x/62 y 160y/156 32y/156x + y = 70 x = 31 10050 y = 39三十四、解析:首先要分析产物13.7克是Na2CO3,还是NaHCO3,还是两者的混合物。分析的方法是以Na+ 守恒为依据,利用极值法去讨论产物的成分。(1)确定产物的成分: 若生成的盐为Na2CO3,则: 若生成的盐为NaHCO3,则: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OH + CO2 = NaHCO3 80 106 40 84 1008% ? 1008 ? m(Na2CO3)10.6克 m(NaHCO3)16.8克 现得到的盐是13.7克,介于10.6克和16.8克之间 产物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2)解法一:设共通入(x+y)mol的CO2,其中生成x mol的Na2CO3,生成y mol的NaHCO3,则: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OH + CO2 = NaHCO3 x x y y 2x + y = x = 0.05 106x + 84y = 13.7 y = 0.1 共通入CO2为n(CO2)0.050.10.15(mol) m(CO2)0.15mol44g/mol6.6(g) 解法二:2NaOH + CO2 = Na2CO3 + H2O NaOH + CO2 = NaHCO3 80 44 106 40 44 84 x 106x/80 y 84y/40 x + y = 1008 x = 4 13.7 y = 4 m(CO2)6.6 g三十五、解析:加入的1.06克无水Na2CO3不但不溶解,而且它析出是还要结合水生成Na2CO310H2O,使原溶液中的一部分溶质也形成结晶(Na2CO310H2O)三十六、解析:混合物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总方程式为:NaHCO3 + NaOH 250 = Na2CO3 + H2O计算的第一步是判断混合物在加热反应时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还是哪种物质过量,判断方法有三种。方法一:假设18.4克混合物恰好按8440比例混合,则加热后剩余固体为Na2CO3,设为x克,则有: x15.7(g)(18.4-16.6)g,因NaOH受热不分解,所以NaOH过量方法三:由方程式可知,当40gNaOH与84gNaHCO3混合加热时,质量减少18g,而实际减少18.416.61.8g,则设需按4048比例混合的混合物x克,有,x=12.4(g)即形成1.8克差量只需12.4克混合物,所以多余18.412.46克,这6克不是受热易分解的NaHCO3,而是受热不分解的NaOH,说明NaOH过量。第二步,NaOH过量,说明质量减少是产生的水汽所致,故可利用方程式求解,设NaHCO3质量为y克,则有:NaHCO3 + NaOH 250 = Na2CO3 + H2O 84 18 y 18.416.61.8 y8.4(g),m(NaOH)18.48.410(g) (NaOH)10054.3三十七、思路探索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和。根据反应前后铁和铜的质量和相等得: 5612641302025156126 再由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得: 320251 联立解得01,02。因此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L1和0.1L1。 思维拓展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常可得出下列解题时实用的等式: (1)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3)反应体系中固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等于气体质量的减少(或增加) 三十八、思路探索因滤液显酸性(即盐酸过剩),所以,残留固体只可能是铜,据题意可得反应物和生成物变化的“纲要信号”图: 由元素守恒可得: ()()128641002 由氯元素守恒可得: 2(2)(余)(总)044 即2(2)008044,则(2)018。 又由氢元素守恒可得: 2(生成2)2(2)(余) (总)044,解得反应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生成2)014。 由氧元素守恒可得: 3(23)()(生成2), 解得:(23)004 最后由铁元素守恒可得: ()2(23)(2) 解得:()01 综上可知,原混合物总质量为: 561011601004801002136 思维拓展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在反应过程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必定保持两种守恒关系(均体现出原子个数相等):(1)原子的质量守恒;(2)原子的物质的量守恒。 三十九、思路探索由题供信息可知:2的还原性强于的还原性;因此,通入2后2应该全部被氧化成了3。据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3、,且()()2(2)233622412015。据电荷守恒原理,必有: 3(3)()1()1解得:(3)02 又由铁元素守恒知(2)(3)02。故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0121 思维拓展在电解质溶液里或在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必定相等(电中性原理),即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的电荷数。 四十、思路探索按常规解本题需先判断出反应中同时生成了+2、+3价的铁,然后再根据方程式求解。若运用守恒原理则可避开繁琐的讨论和方程式的书写。 假设铁单质在反应中被氧化成+n价,由题意有: (3)3(反应中作酸用的) 1 (1456)025025 由题意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486,物质的量为630102。则有3(反应起氧化剂作用的)3 131 020602 据电子的守恒原理可得02506;又由氮元素守恒原理可推知,反应中共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250208 故选C。 四十一、思路探索设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知,2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应等于2和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则有: 22422412011(013)21 解得12。因此,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1。 思维拓展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原子间的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必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在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尤其是涉及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题)时,运用电子守恒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十二、思路探索加热时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