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四统考考试.doc_第1页
高一历史四统考考试.doc_第2页
高一历史四统考考试.doc_第3页
高一历史四统考考试.doc_第4页
高一历史四统考考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颍上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四统考”历史试题(2012.05.10)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北宋有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诗中描绘的是哪项农业灌溉工具 A 水排 B 翻车 C 筒车 D 曲辕犁2.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3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 B C D4.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 阶级矛盾缓和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 B. C. D. 5.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6.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7“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7世纪下半叶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8.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9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10.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 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11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12今年是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100周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豪华游轮,由于该船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通信方式,一千余人中有六百多人获救。当时最有可能采用的通信技术是 A有线电报技术 B无线电报技术 C无线电话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3D 泰坦尼克号剧照13.在历史上,奥运会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情况。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可能见到的现象有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 运动服使用人造纤维面料各国代表团乘坐飞机参赛 运动员获得的荣誉可以通过长途电话与家人分享A B C D14.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15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16最能反映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17、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两幅漫画,它们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A、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B、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C、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D、片面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水平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 B、 C、 D、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下列城市开放的先后顺序是上海 厦门 合肥 芜湖A、 B、 C、 D、20.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是哪次会议的召开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1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2.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 B. C. D.2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D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24.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A实现李白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屁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B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C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D开发商品房市场,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5.互联网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 青少年上网成瘾 互联网欺诈贸易 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A B C D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三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明范濂云间据目抄材料四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据材料三,指出“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4分) 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2分)与材料三相比,分析其特点。(2分)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了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各种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2)材料二中使女王在位期间取得“最显著的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这些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导者有何变化?(2分)(4)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经材料二: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改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蒋良骐东华录卷五材料三:盖欲除满清之藩蓠,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张枬论辫发原由材料四: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中国女性越来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2分)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6分)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颍上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四统考”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