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3试卷.doc_第1页
高一数学必修3试卷.doc_第2页
高一数学必修3试卷.doc_第3页
高一数学必修3试卷.doc_第4页
高一数学必修3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下期期中五校联考高中一年级 数 学 申云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2页。第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程序框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 )A B C 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B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C 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3.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是“IF A THEN B ELSE C”,其中B表示的是 ( )A 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 B 条件语句 C 条件 D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内容4.从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1/5,已知袋中红球有3个,则袋中共有除红色外完全相同的球的个数为( )A 5个 B 8个 C 10个 D 12个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A、3=A B、M= M C、B=A=2 D、x+y=06.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如果连续抛掷1000次,那么第999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A. B. C. D.7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n不是质数n不是质数是否r=09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三件产品至少有一件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与C互斥 B任何两个均互斥 CB与C互斥 D任何两个均不互斥10如右图,是某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逻辑结构为 ( ) A. 顺序结构 B. 判断结构 C. 条件结构 D. 循环结构11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 =抽到二等品,事件C =抽到三等品,且已知 P(A)= 0.65 ,P(B)=0.2 ,P(C)=0.1。则事件“抽到的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A. 0.7 B. 0.65 C. 0.3 D. 0.3512如下图所示,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 )A -1 B0 C1 D2第3题图开始输出结束第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3.一个公司共有240名员工,下设一些部门,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体员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已知某部门有60名员工,那么从这一部门抽取的员工人数是 。14如右图,在正方形内有一扇形(见阴影部分),扇形对应的圆心是正方形的一顶点,半径为正方形的边长。在这个图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它落在扇形内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15有5条长度分别为1,3,5,7,9的线段,从中任意取出3条,则所取3条线段可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平均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受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影响;抛掷两枚硬币,出现“两枚都是正面朝上”、“两枚都是反面朝上”、“恰好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一样大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过程中,样本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则该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是古典概型。三解答题(共6题,满分70分)17(10分)把“五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再把它转化为“八进制”数。18.有100张卡片(从1号至100号),从中任取一张,计算:(1)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有多少种?(2)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3)取到卡号不是7的倍数的概率.19(12分)下面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算法过程,其算法如下:第一步 输入工资x(注x=5000);第二步 如果x=800,那么y=0;如果800x=1300,那么 y=0.05(x-800);否则 y=25+0.1(x-1300) 第三步 输出税款y, 结束。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请根据程序框图写出该算法的程序程序。(注意:程序与程序框图必须对应)20(12分)为了参加奥运会,对自行车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的数据如表所示:甲273830373531乙332938342836分别求出甲乙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并判断:谁参加这项重大比赛更合适,并阐述理由。21. (12分)如图,在边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