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网络重难点聚焦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2、三种性质力的分析,尤其是摩擦力的分析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4、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知识要点回扣一、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注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所研究的问题中,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2、位移与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一般情况下,路程不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3、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要特别注意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是不同的:v大,不一定大;大,a也不一定大。反之亦然。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a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前1T、前2T、前3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49第1T、第2T、第3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通过前1x、前2 x、前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通过第1x、第2x、第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只需将v0=0,a=g带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即可。三、质点运动规律的图象描述用图象表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图象具有简明、直观等特点对于物理图象需要从图象上的轴、点、线、面、斜率、截距等方面来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因为不同的物理函数图象中,这几方面所对应的物理意义不同,下表给出了xt 图和 vt 图在这几方面的具体物理意义图象内容 坐标轴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点 表示某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 表示某时刻质点的速度 线 表示一段时间内质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表示一段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情况 面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位移 图线的斜率 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图线在y轴的截距 表示质点的初始位置 表示质点的初速度 两条图线的交点 表示两质点相遇的时刻和位置 表示两质点在此时刻速度相同 四、三种性质力1重力(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G=mg。(3)物体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游泳圈。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或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a)如果两物体的接触面是平面,弹力将垂直于此平面;如果是一个点和一个面接触,则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那个平面或曲面在该处的切平面。如图中杆AB架于半球形的碗状容器中,O是球的球心,杆与碗边相接触于C点,杆AB在接触点A、C两处要受到两个弹力F1和F2作用,C点处为点面接触,接触面与AB平行,弹力F2方向与AB相垂直;A点处为点与曲面接触,接触面是过点A的球的切平面,因此F1的方向指向球心,与该切平面垂直。(b)绳子的拉力方向:绳子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因为绳只能发生拉伸形变。(c)杆弹力的方向:杆可以发生各种形变,故杆作用在物体上的弹力可以是沿杆方向的拉力和支持力,也可以是不沿方向的弹力。(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弹簧的弹力可用胡克定律 F=kx 表示。式中的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3摩擦力(1)摩擦力分为以下两种: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且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发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随着外加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存在一个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之间相对运动。(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且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 (4)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先判断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用相应方法求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 =N,式中的叫动摩擦因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f=N计算,而要从物体受到的其它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出。五、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应合力,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对应两个分力。2、进行力的分解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3、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根据等效原理进行的,实际上在合成过程中的合力和分解过程中的分力不是真实存在的力,在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与真实力的区别和联系。六、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3)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所以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相同。表达式为。(2)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与矢量性对于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来说,它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只由它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当它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这便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含义。(3)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指明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关系,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决定的。但是物体究竟做什么运动,不仅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比如一个正在向东运动的物体,若受到向西方向的外力,物体即具有向西方向的加速度,则物体向东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后,物体再在向西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向西做加速运动。由此说明,物体受到的外力决定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而不是决定了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所受的合外力以及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共同决定的。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关系类 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大小相等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作用点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性质相同不一定相同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个力的变化,不影响另一个力的变化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有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加速度是解决问题的桥梁。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画出被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求出合力;(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建立方程并求解。3、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分析、求解力学问题的关键,受力分析就是要明确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的性质力的方向,并画出力的示意图。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是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力的概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般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从力的概念出发,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判断力是否存在以及力的方向等;其二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具体方法是:(1)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所研究的问题中,要研究的是哪一个物体;(2)隔离研究对象;(3)分析物体受力: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次序依次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漏力和添力;(4)画好受力图。说明:所有的力都是周围物体给研究对象的,而不是研究对象给周围物体的。不要错把其他物体受到的力画在该物体上;注意不要多画力。常见的错误有:将不存在的力画入;合力或分力重复画入等。如分析斜面上向下滑动的物体受力时,在画了重力时,又画出了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该力不存在),或者在分析了重力时,又分析了它的两个分力即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斜面的力(合力和分力重复画出)。要知道,分析受力时,考虑了合力就不要再考虑它的分力,若考虑了分力就不要再考虑它的合力。防止“缺力”和“多力”的方法是:牢记研究对象,按正确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是“一重,二弹,三摩擦”的顺序,所画的每一个力都必须同时找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三种常见的力中,较难分析的是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由求出,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正压力是两接触面之间的弹力。静摩擦力分析较为困难的原因是它的大小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变化,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而相对运动的趋势又必须通过物体所受其他外力的状况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因此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静摩擦力更容易些,即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去分析物体受力或根据物体的受力去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就是动力学的基本思路,也是对“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这句话的深刻理解。4、超重和失重引起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原因是系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决定着是超重还是失重。在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时,对加速度方向的分析是关键。运动情况超重、失重视重平衡状态不超重、不失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超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失重向下的加速度为g完全失重F=05、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为共点力。(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或。(3)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选取研究对象。对所选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对研究对象所受力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建立平衡方程,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的代数式列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联立列出方程组。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4)解题方法当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等值反向。当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这两个分力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用力的正交分解法解答时,尽量选取坐标轴的方向与尽量多的作用力的方向重合,可以减少需要分解的力的个数。八、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x1、x2、x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x=x2-x1=x3-x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 (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再算出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用图象求加速度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图象,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研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原理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在发生关连变化时,可以控制某个或某些量不变,只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即为控制变量法,这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本实验中,研究的参量有,在实验时,可以控制参量一定,研究与的关系;控制参量一定,研究与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研究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2)注意事项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如遇个别特别偏离的点可舍去。高一物理期末练习题班级:高一()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12小题,16小题每题2分,712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一个正方形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 B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关于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力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 B平衡力可以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D作用力施加之后才会产生反作用力,即反作用力总比作用力落后一些3.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只有在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时才有惯性 物体的质量越大或速度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 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内的物体,其惯性因物体失重而消失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每一个力都涉及到两个物体,即施力体和受力体物体的运动一定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的关系是( )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总是相同的B加速度跟合外力总是同方向,但速度方向与它们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速度跟加速度总是同方向,但合外力的方向与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物体的速度是由合外力产生的,所以速度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6. 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介于这两力大小之和与两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之间B大小均等于F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也可能等于FC一个10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大小都为500N的分力D分力一定要比合力小7. 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中,不可能平衡的是( )A 30N、40N、80N B20N、20N、20N C 20N、30N、50N D40N、70N、80N8.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从开始下落的那一时刻起,它在第1秒内、第2秒内和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2:3 B1:4:9 C1:3:5 D13:23:33 9. 如图1所示,小球用手托住使弹簧处于原长。突然放手后,从放手起到小球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10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7ms B5ms C. 6ms D5.5ms11. 某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的位移为 s 时,速度大小为 v。那么,当该质点的位移为 ns 时,其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2如图2所示,一只光滑小球被一竖直挡板夹在斜面上,设挡板对小球的弹力为F1、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F2。当挡板OA 从图示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绕转轴O缓慢转动,直至OA板转到水平位置止。此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保持不变 B.F2一直增大 CF1先减小后增大 D. F1与 F2的合力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有7小题,除第1316题每空1分外,其余每空分,共24分)13. 如图3所示,某质点沿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在此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方向 ,路程的大小为 。 14. 如图4 所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出发点离原点 m,第2s末质点的速度是 m/s,质点头4s的位移为 m。15. 如图5所示,三块相同的砖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一个水平拉力F向右拉砖块B,此时三块砖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A砖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砖块C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 。16. 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 图5速度为4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速度达到10m/s时位移 m。17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某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将该工件轻放到传送带上,此时工件的加速度为 m/s2,经过时间 s工件的速度达到2.0m/s。(g取10ms2)18图6所示,表示一个质量为2.0kg的重物在竖直悬线的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从图象可知,悬线拉力的最大值为 N;悬线拉力的最小值为 N。(g取10ms2)19如图7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两根弹簧连接后,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下面的一根弹簧剪断,在剪断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为 。三、实验题(4小题,除22题作图和23题加速度各2分外,其余每空2 分,共15分)20.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构造如图8所示,图中1是接线柱,通入频率是50Hz的低压交变电流,2是;9是。实验时在纸带上打了许多点,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1如图9所示,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某钢管内径的读数示意图,从该图可知,用该游标卡尺测量可以精确到 mm,钢管的内径为 cm。 图92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像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把像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0所示。(1)由图可读出,这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 N。(只须读到0.1N)(2)在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拉力及它们的合力。 图102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1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了标为05的6个记数点,相邻的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0点对齐,由图读出1、2、4、5各点到0点的距离和,填入表中,并由此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图11距离测量值d/cm四、计算题(有4小题,共3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4. (7分)如图12所示,有一根重G =17.3N的均匀直木棒,一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一根细绳系着悬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铁投集团春季社会公开招聘4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人才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河源市连平县政务数据服务中心招聘就业见习人员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事业单位招聘6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协议样本:销售人员劳动合同书试用版范本
- 酒铺货协议书
- 安阳三全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协议书组价原则
- 雨季行车安全培训
- 2025年青海海东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终端与业务)高、中级考前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档案职称考试(档案高级管理实务与案例分析)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景区接待培训课件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
- 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120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桑叶收购协议书
- 2025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综合能力测评题库(附答案)
- 儿科哮喘护理个案
- 电力设备质量管理方案及保证措施
- 陪诊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