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复习题(2015年1月)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听力10分 (1-5题)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24分)(一)字义字形1、听写下列词语,掌握字音、字形燠热 奖券 寂寞 婀娜 阡陌 宁谧 花蕊 绽开 健硕 酷寒 皱褶 寥寂 尸骸 苍穹 砂砾 栖息 寒伧 孱头 玄虚 国粹 自诩 剥啄 岑寂 慰藉 遒劲 稠密 卑鄙 吸吮 虔诚 惆怅 笨拙 誊写嗜好 战栗 娇嗔 怂恿 逶迤 憩于枝头 残羹冷炙2、看拼音写汉字我的母亲 家p(谱) 折(zh)扣 p(脾)气 f(敷)衍 遗(y)留 灌gi(溉) zh(秩)序 刮sh(痧) chu(筹)划 su(搜)索凄cn(惨) din(惦)念 gu(轨)道 yn(殷)勤nin(廿)位 cu(撮)土 fn(份)子钱 好雪片片 油n(腻) y(燠)热 家dng(当) shn(慎)重疑hu(惑) 污hu(秽) zhn(崭)新 笨zhu(拙) 我的空中楼阁 眉di(黛) pin(翩)然 宁m(谧) 寂m(寞)婀nu(娜) 花ru(蕊) zhn(绽)开 点zhu(缀)z(姿)态 阡(qin)陌离太阳最近的树 sh(疏)忽 皱zh(褶) 健shu(硕) 沙l(砾)q(栖)息 lu(镂)空 zhn(斩)断 苍qing(穹) 项链 寒chen(伧) su(琐)碎 感ki(慨) wi(帷)幕 tng(誊)写亲n(昵) yu(幽)静 Pi(赔)偿 宽 chng(敞)sh(奢)华 请jin(柬) o(懊)恼 账b(簿) 债qun(券) 租ln(赁) 哦,香雪 j(给)予 (隧)道 呼(啸) (挽)留 贪(婪) 娇(嗔) (虔)诚 胭(脂)(惆)怅 计(较) 磨(蹭) 凛(冽)吸(吮) (怂)恿 (黯)淡 (蠕)动掩(饰) (纤)细 梳(妆) (挨)骂爱情诗两首 攀Yun (援) xun (炫)耀 ch(痴)情 qun(泉)源chn (衬)托剑j(戟) 流ln (岚 ) 虹n (霓 ) 崎q(岖 ) 稠(chu) o(懊)丧 雾i (霭) 慰ji (藉 ) 珊h(瑚)3、例题: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2分)A.账簿(b) 私塾(sh)誊写(tng) 宁谧(m)B.睿智(ru) 雾霭(i) 遒劲(qi jn)jng 臀部(tn)C.凛冽(li)訇然(hng) 栖息(q) 卑鄙(b)bD.沙砾(l) 狭隘(i) 奖券 (jun)qun 上溯 (s)例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慰藉 殷勤 健硕 蠕动 B、刮痧 斩新 崭新 搅扰 坚困 艰困C、痴情 炫耀 怜悯 羞涩 D、暗淡 皱褶 才俊 蹲坐例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2分)A刮痧 怂恿 黯淡 往哲先贤B沉陌 沉默 退辟 退避 婀娜 刀枪剑戟C油腻 晌午 粗陋 撼天动地D岑寂 臀部 埋怨 门当户对(二) 词语解释 燠热:炎热、闷热。 燠,暖、热。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这里指沙丘边缘曲折、绵延的样子。 岑寂:寂静 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大抵: 大多,大都,基本上。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宁谧:安宁平静 流岚: 流动的雾气遒劲:雄健有力。 雾霭:雾气 (三)近义词辨析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D )区本练习册P5-3、P851看到左邻右舍的孩子上大学的上大学,参军的参军,王阿姨心里就难受,从小娇惯了的“宝贝儿子”,小学毕业后就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实在不 。2.你们不是夸奖他很有能耐吗?怎么这回又说他办事 呢?3.每次交代任务,他总是找借口 。A成材 不利 推托 B.成才 不力 推脱C成才 不利 推脱 D.成材 不力 推托成才:指成为“有才能的人”。成材:本义是指成为某种材料,也可用来比喻成为“有用”的人。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推托: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推脱:推卸责任、错误等,侧重指推的结果。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D )。区本练习册P17-3、P871)报考这所学校必须具有高中毕业证书或具有高中毕业的同等 。2)每当有敌情,绵延的长城上便 相望,军士和百姓随之准备战斗。3)他对教育事业始终怀着挚爱之情,一生 名利,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身上。4)这个滥杀无辜、不可一世的地头蛇已于昨日 。 学力风烟淡薄伏法学历烽烟淡薄服法学力风烟淡泊服法学力烽烟淡泊伏法学历: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习经历或者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烽烟:指火台报警之烟,指战争。风烟:风与烟(或雾气);指朦胧的景物;比喻战乱。淡薄:既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又可以用于抽象事物,有多项词义。淡泊:只用于抽象事物,多用于书面语,指不追求名利。伏法:指罪犯被执行死刑。服法:指有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四)、关于成语学习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B )。(2分)区本练习册P64-5A. 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B. 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C.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D. 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应,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区本练习册P78-5A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B做学问的人要甘于寂寞,舍得力气,吃得辛苦,方能升堂入室,取得成绩。C.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极少。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D. 他想到这次试验成功后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效益,就是每顿饭都啃方便面也甘之如饴。(五)标点符号1、下列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B )。区本练习册P2-7、P84顿号是并列词语间的停顿,逗号是句间(或短语间)的停顿,分号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A:我有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B: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并列谓语间的停顿,用逗号。C:有时候,他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D: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2、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B )。区本练习册P6-7、P85A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表示概数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C今天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要进行体检。D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3、运用标点: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话是( B )。区本练习册P14-7、P87A. 有形的围墙围住了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B.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句子间停顿,顿号改为逗号。C.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D.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4、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B)区本练习册P17-7、P88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5、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区本练习册P23-7、P89“你饿吗?小刚。”妈妈在厨房探出头来问。 倒装问,全句末尾再用问号。到底还要走多远,谁也不知道。陈述句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选择性问问只需在最后一处点问号。是试探我?怀疑我?还是责备我?上司的一句话,让他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宁。特指问连用,句末都用问号。6. 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C )。(2分)区本练习册P41-7、P94 A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选择问,全句末尾采用问号。 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倒装问,全句末尾再用问号。 C除了他能去,谁能?你吗?你能去吗? 特指问连用,句末都用问号。 D景区门票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号。7、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C )。区本练习册P47-7、P96A.我愿意是急流选自裴多菲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B.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慰藉的意思是安慰、抚慰)。C.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冒号、引号改为破折号,解释说明D.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诗人。8. 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C )。(2分)区本练习册P64-6A.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B. 新的市政规划征求意见公布以来,市民们为哪里修路?,哪里建住宅区?,哪里建商业区?,献计献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C. “政府要征地的消息传出后,大多数村民不满意,”村民俞子华说,“我们几个村的土地都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呀!”D.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9、下面的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区本练习册P79-7A老师一进门就问他:“怎么了,你?”倒装问,全句末尾用问号。B“材料都准备齐了吗?小李?”主任的声音从隔壁传了过来。倒装问,全句末尾用问号。C这次应该让他去呢?还是让你去呢?选择问,最后一处用问号。D我们应该思考,支撑人类拼搏的精神力量究竟是什么?陈述句(六)修辞学习1、下面的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B )。区本练习册P2-6、P84 A她做事永远丝毫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B: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排比C: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2、下面的语句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区本练习册P6-6、P85A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B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C我们班有很多喜欢学习语文的同学,像李健,王平。D她好像睡着了。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1)表示比较,如: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2)表示举例,如: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唱歌,像李红、王伟等。(3)表示猜测,如: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4)表示联想,如: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5)表示说明,如: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3、下面的语句中使用了比拟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区本练习册P14-6、P87比拟是借助想象力把甲实物模拟做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可以把物当做人,也可以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A.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放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A项“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中,山带有人的动作“退”,是把山模拟成人来写,属于比拟中的拟人。B. 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C.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D.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4、下面的语句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C )。区本练习册P17-6、P88 (红柳)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红柳)偶尔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把红柳当做人来写,红柳直接带有人的动作“微笑”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5、下面的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区本练习册P23-6、P89 A 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 拟人B 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 借代C 别看他平时蔫蔫的,肚子里可有墨水啦。 借代 D 队伍里有规定,不让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6、下面语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区本练习册P41-6、P94 1、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是显出了一点进步了。进步是反语,实为后退。 2、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3、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排比 4、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发扬国光”是反语、引用,“几张古画和新画”借代当时国民政府在西欧各国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借代和借喻要区分开来,借代是甲乙两事物相关,或材料代,或质地代,或局部代借喻是比喻,只有喻体出现,本体和喻词不出现,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A 夸张 拟人 排比 借代 B 反语 比喻 排比 借代 C 夸张 比喻 对偶 比喻 D 反语 拟人 对偶 比喻7、下面的语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C )。区本练习册P47-6、P96A.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B.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霹雳、流岚、虹霓。C.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比喻D.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8、下面的语句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 区本练习册P57-6、P98 A,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包围全中国!B,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C,人生是多么的奇怪,多名变化无常啊!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句为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构成。B、C、D只有两个句子,故不是排比。9. 下面的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C )。(2分)区本练习册P65-7A. 他脚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的像陆上的河马。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D. 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武术脚爪,缠附至山丘逶迤的边缘。10、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2分)区本练习册P79-8A、 雨洗过的草原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块巨大的蓝宝石。B、 夜的草原是这么宁静而安详。C、 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不高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D、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11、使用了借代的一句是( C )区本练习册P43-6、P95 A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对偶B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反问C 张先生涉嫌收受贿赂,“乌纱帽”不保。D 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比喻(七)修改病句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D )。区本练习册P2-8、P84A、B、C三项都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A:由于上述原因,使他又一次被选为班长。 去掉“由于”,或去掉“使”B:通过抗击非典的斗争,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去掉“通过”,或去掉“使”C:在战胜疾病的斗争中,使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去掉“在”和“中”,或去掉“使”D:通过学习白衣战士的先进事迹,大家受到深刻的教育。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D )。区本练习册P6-8、P85A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谓语残缺,或去掉“的生活”,使“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或在“吃”前加上“过着”。B我们正在为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最出色的奥运会。谓语残缺,应在“最出色的奥运会”后加上“而努力”C春节期间,人们祥和愉快的生活。谓语残缺,应在“人们”后加上“过着”。D晚上,他会吃一顿丰盛的晚餐。3、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C )。区本练习册P15-8、P84 A学校明天大概可能要开会。 去掉“大概”,或去掉“可能”B我们一致推选杨宏当督察员,负责掌管对干部工作的监督。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痣一点。D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去掉“可以”,或去掉“勘”4、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区本练习册P18-8、P88A. 孔繁森的事迹值得可歌可泣。“可歌可泣”是“值得歌颂和哭泣”,含“值得”。B.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中的“原因”多余,与后面“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C. 在他面前,我感到自惭形秽。“自惭形秽”本身含有“自己感到、自己觉得”的意思,应删去“感到”。D. 挖红柳的队伍,自带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5、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区本练习册P24-8、P89A.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进入”与“分成”搭配不当,缺少宾语的中心词。C.今年春节假间,这个市的210辆汽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汽车”和“消防官兵”一同使用“放弃休假”这个谓语,属于搭配不的那个。D.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电视”不能算做出版物,观念分类有误。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区本练习册P27-8、P90 A.本世纪末,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本世纪末”是一个时间,不能和“是目标”搭配,主谓不搭配。B.既然来了,你就放心吧。C.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没有”是两个方面,不能都成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应删掉。(答案有误)D.垃圾车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发出噪声与废气,对住户的身心影响很大。“发出”只能跟“噪声”搭配,不能和“废气”搭配,应在“废气”前加“排出”。7、下面语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区本练习册P37-8、P93,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为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一扇门,也给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登上了顶峰, “不管”与“仍然”在逻辑上搭配不当。,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者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针对”与“攀升”属搭配不当;缺少中心词“情况”。,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的塑造了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搭配不当。8、语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D). 区本练习册P41-8、P94A。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缓解”与“问题”属动宾不搭配,改“问题”为“矛盾”。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C。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减少到了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下降”后面不能接“倍数”。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大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9、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区本练习册P47-8、P96A.写文章时,有些句子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好,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句子”的概念是表示完整意义的语言使用单位,没有什么必要对语言单位加以形容。需要形容的是“事物”,因而这里错用了概念,应当改用“事物”这个概念。B.整幢教学楼都漆黑一片,只有高一三班教室里还亮着灯。“漆黑一片”与句尾的“还亮着灯”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C.最近两年,互联网市场上一批免费上网的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它们吸收了众多的用户,向市场推进了更加优惠的服务方式。句子不合逻辑,应改为“最近两年,互联网市场上一批免费上网的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它们向市场推出了更加优惠的服务方式,吸收了众多的用户”。D.他跑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所有的山川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0、语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B、D). 区本练习册P44-8、P95 A。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就是”改为“而是”。B。洛阳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推广的重点产品,从节能环保方面看,它既对阳光的可见部分有较高的通透率,又对远红外线部分有较高的阻拦率。C。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政府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西直门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减轻压力”。D。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遍布香山。主谓不搭配,“足迹”不能“走遍”,足迹遍布是可以的。原题有误。11下面语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C ) 区本练习册P57-8、P98 A,汽车很像离弦的箭,在蜿蜒的山路上急驰。 “在蜿蜒的山路上”不能“急驰”,“离弦的箭”也不能在蜿蜒的山路上急驰。B,我生长在北京,故宫对我并不陌生。 应是“我对故宫”并不陌生。C,他的文笔很好,经常发小说、诗歌、散文。 “大约”与“左右”重复。D,这次考试大约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不及格。12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2分)区本练习册P65-8A. 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汇了各派建筑风格,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工作”不能“融汇风格” B. 赵镇长陪同县长视察了新建的水库,并向他汇报了配套工程的建设情况。C. 张女士有一个十一岁的女儿,她一头黑发,眼睛大大的。“她”指代不明,指张女士还是她的十一岁的女儿。D. 展览馆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的东西。 应为“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的各色各样的东西”。1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区本练习册P72-6A、塔,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是形势变化最丰富、艺术创作最精湛的一类单体建筑。B、为了节约用水,政府免费向每户居民提供了一支新式的节水龙头。C、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想出了许多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好方法。D、经过这次改建,主路向两侧各拓宽了8米,来往就不会堵塞了。缺主语,车辆1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区本练习册P79-6A.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吕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B.和许多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C你的意见既正确又全面,我毫无意见,不过,有几个地方还要商量。 前后矛盾D.这种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跨越了地理位置的束缚,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八)文体知识1、诗经是我国第( 一 )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 305 )篇。诗经分为(“风”)、 ( “雅”)、 (“颂”)三类,题材广泛,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区本练习册P57-96、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当时的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编集的语录体儒家经典,共二十篇。区本练习册P59-5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既是( 历史巨著 ) ,又是杰出的 (传记文学) ,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由(十二本纪)作者(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列传,古代传记体史书中的人物传记,用以记述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3、先秦散文:我国先前散文主要是沿着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条道路发展的。 先秦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具体时段代表作特点第一阶段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论语老子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第二阶段战国中期孟子庄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第三阶段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以正面说理为主的专题论文历史散文可以分为记述事件为主和记述言论为主两大类。代表作记述事件为主左传记述言论为主国语战国策 左传编年体通史,以简洁的笔墨记述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又善于一简约的语言描绘人物的动作细节和内心活动。国语国别史,分别记载轴网朝及各国诸侯的事。战国策记录了策士们游说诸侯或相互辩论时的大量言论,语言犀利畅达,纵横捭阖,既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又运用寓言故事来阐述深邃的论点,故事性强,说理透辟,具有较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