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doc_第1页
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doc_第2页
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doc_第3页
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doc_第4页
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一、基础知识(9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纨绔(k)戏谑(xu)敛气屏声(bng)B拓片(tu)负疚(ji)悚然(sng)沸反盈天(f)C吞噬(sh)脊髓(su)撬开(ho)韬光养晦(hu) D石栈(jin)朔漠(s)迁谪(zh)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 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行动计划十分 ,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 工作立即展开。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 三次。A周全安置 不只 B周密安顿 不只 C周密安置不止 D周全安顿不止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世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5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青泥何盘盘隐隐何甸甸 B为君翻作琵琶行 于人为可讥C开国何茫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凄凄不似向前声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猿猱欲度愁攀援7. 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所写人物及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A.林黛玉 贾探春 贾惜春 B.林黛玉 贾迎春 贾探春 C.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D.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8.画线“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9.画线“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D祥林嫂终于死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10.画线中“惊醒”的含义是()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11.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C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 D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12乙段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描写 议论 B描写 抒情 C记叙 议论 D 记叙 说明13.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C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二)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4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15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了音乐暂停后,使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此而消失。1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y)曳兵(y)跬步(gu)鸡豚狗彘(tn) B、强谏(qing 骐骥(j)逡巡(qn )金石可镂(lu)C、屏息(bng)纤腰(xin)爪牙(zhu)亡矢遗镞(c) D、鞭笞(ch)劲弩(n)藩篱(fn )万乘之势(chng)17、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圮 修葺 脍灸人口 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 饿俘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C.孝悌 犒赏 计日成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赝品 挑衅 捉襟见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赢粮而景从 D 句读之不知19、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弃甲曳兵而走古之学者必有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BCD20、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2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2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不积跬步 B瓮牖绳枢 摄足行伍 价值连城 爪牙之利 C驽马十驾 同年而语 惑之不解 金石可镂 D弃甲曳兵 崛起阡陌 门廷若市 填然鼓之 2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外连横而斗诸侯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ch)霜鬓(bn) 惘然(wn) 迁谪(zh) B潦倒(lio) 琴弦(xun) 石栈(jin)钿头(din)C猿猱(ru) 崔嵬(wi)吮血(shn) 贾人() D锦瑟(s)猿啸(xio)咨嗟(ji)裂帛(b)28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29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 BC D3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31.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每空1分 共10分)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枯松倒挂倚绝壁。江间波浪兼天涌, 。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不尽长江滚滚来。 ,别时茫茫江浸月。千呼万唤始出来, 。 去来江口守空船, 。同是天涯沦落人, 。 ,蓝田日暖玉生烟。高一第二学期第八周周考卷以及答案1A(B.拓t片沸fi反;C.脊髓su 撬qio开;D.石栈zhn 朔shu漠)2A(B.项寒暄瘦削不堪;C.项残骸司马青衫;D.项抚膺潦倒)3C 4B(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是他的散文集,另一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5. A 6. D 7. B 8.D 9.D 10.A 11.D 12.B 13.A 14D(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15B(“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解说不当。)16.答案: B(A楫j 跬kuC爪zho 镞z D弩n 乘shng)17.答案:D(A脍炙人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寒暄 饿殍 C计日程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8.答案:D(A“不”通“否” B“受”通“授” C “景”通“影”)19答案:D (“走”古义为逃,今义为 步行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 ,今义为学识渊博)20.答案:B(均为宾语前置)21.答案:C(AB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是形容词意动用法)22答案: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23.答案: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就”、“于是”。)24C(A项中“契”“絜”,“嬴”“赢”;B项中“摄”“蹑”;D项中“廷”“庭”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