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教案一、课标要求1.能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能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2.了解植物的扦插与嫁接3.了解DNA的主要遗传物质以及染色体,DAN和基因的关系4.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践中的运用5.了解生命的起源过程,生命的进化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二、复习重点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6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7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三、知识归纳(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3) 生物的进化四、典例解析例1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解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的一部分,它指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答案: C例2 小鸡是由鸡蛋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A卵白 B。卵壳 C。胚盘 D。卵壳膜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鸟卵结构的掌握情况。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成保护作用;胚盘里有细胞核,受精后发育为胚胎,是胚胎发育的场所。答案:C例3 下列植物的繁育方法,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用水稻种子进行繁殖B.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mC.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D.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解析: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B、C、D均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属于无性生殖。答案:A例4: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将门出将子” D“老鼠生儿打地洞”解析:子女像父母,是指父母的性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了子女,B项和D项也是一样的道理。“将门出将子”是指将军的后代都是将军,但实际上将军的后代不一定是将军,即使出了将军,也是家庭影响和社会造就的成果,并没有可以遗传的“将军性状”。答案:C例5:人类的正常肤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合分别是AA和aa,问:妻子是不是白化病患者? 他们的子女会不会患白化病? 。解析:白化病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白化病,在一个人的体细胞内,当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即aa)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白化病患者。因此,题目中介绍的“妻子”是白化病患者。这对夫妇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方形成的精子中基因是A,女方形成的卵细胞中基因是a,卵细胞受精后,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是Aa,即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由于在这种情况下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都是正常肤色。答案:是 不会例6:生物体细胞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原因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父母双方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中,使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使精子与卵细胞中 的 两两配对,形成了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解析:本题考核了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传递问题和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关系。亲代在形成配子时,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答案:父方 母方 减少一半 成单存在 染色体 例7: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对这种差异最准确的表述是( )A遗传 B变异 C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解析:同一品种中,遗传物质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性状表现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性状有可能发生差异,即变异。题目中所述的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两块农田里种植,由于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不同,导致产量上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因而是不遗传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答案:D例8: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 )A25 B50 CO D75解析:根据已知,假设双眼皮是A,单眼皮是a,则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夫妇双方只可能产生含a基因的生殖细胞,因此后代也只会是aa基因型,所以生双眼皮子女的几率为0%.答案: C五、达标训练:1、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B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C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 D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2、人的双眼皮是显性,单眼皮是隐性,现有一对夫妇,都是单眼皮,他们生的子女应该( )A.都是双眼皮B.都是单眼皮C.单双眼皮都有可能D.不可能有单眼皮3、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46条 B23对 C46对 D23条4、(2005 内江会考)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5、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遗传的特性 C变异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6、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Dd,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ADD、Dd BDd、 CDD、Dd、dd DDd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情况下,( )A.后代因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较大B.后代因性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表现病症的机会较大C.夫妻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大D.后代患显性遗传病的机会较大8、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棉花的绒长和绒短9、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10、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 )A心肌细胞 B神经元 C白细胞 D精子11、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A有利的变异 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 D可遗传的变异12、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亲代的( )A卵细胞 B精子 C性激素 D促性腺激素13、下列细胞中,不存在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卵细胞 D心肌细胞14、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x k b 1 .c o m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D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15、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16、小明的母亲怀孕了,则她生个女孩的机率是 ( ) A100 B50 C75 DO17、下列现象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 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家兔的白毛和黑毛C常晒太阳,皮肤变黑 D玉米粒的黄色和白色18、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 B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19、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 ( ) A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B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 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DNA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DNA上有一个基因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一旦形成,该生物的所有信息就完全表达了 B生物体内不同部位和功能的细胞能将遗传信息表达的基因相同 C生物体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与蛋白质有关 D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也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21、基因A和a的关系是 ( )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C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D位于一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22、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如果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在该处放上一块冰,结果长出黑毛,这说明 ( ) A环境影响了基因型的改变 B显性基因被除去 C环境对基因表达有影响 D遗传对基因表达起作用六、堂清检测(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40分为优秀,30分为及格。独立完成,如同考试。)1、大量证据表明,原始生命起源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陆地 C原始海洋 D原始岩层2、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环境进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3、根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动物都有相同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出如下结论( )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 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4、在地层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三趾马的化石。三趾马化石的发现证明了 ( )A. 生物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 B.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C. 各种生物结构的进化趋势是从复杂到简单D. 古代马体型小,现代马体型大,因此生物进化是由小到大的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 太阳的辐射能 B. 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C. 三磷酸腺苷水解提供的能D.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6、据推测: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的气体是( ) A氧气 B甲烷 C氨气 D氢气7、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8、能够说明爬行动物与哺乳类动物有亲缘关系的动物是( )A恐龙 B兽齿类动物 C始祖鸟 D大鲵9、从进化观点来看,高等生物起源于( )A多细胞动物 B水生藻类C低等动物 D单细胞生物10、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 )A.喷射的火山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原始陆地 11、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 A.代代经常使用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保卫自己的需要 D.繁衍后代的需要 13、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 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14、对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15、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生物的变异一般都是有利变异C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 D.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具有选择作用1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鱼类 B.原始的两栖类C原始的爬行类D。原始的鸟类17、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鱼类无脊椎动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A BC D18、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1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20、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21、如果某一物种缺乏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则它可能( )A进化为另一新物种 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物种 D.灭绝消失2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出现晚,那么( )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C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2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C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24、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解释应是(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种间互助的结果C.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种内斗争的结果25、生活在绿草地上的昆虫,体色多为绿色而不是褐色。达尔文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遗传和变异 B人工选择 C基因改变 D适者生存26、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B越简单、越低等 C种类越丰富D越复杂、越高等27、北极熊的体色是白的,其原因是( )A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 B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C自然选择的结果 D变异的结果28、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但卵受精后,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