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评卷及说明.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测评卷及说明.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测评卷及说明.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测评卷及说明.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测评卷及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测评卷(考试说明)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标识/见识广博 亲家/亲朋好友 粮囤/囤积居奇B闪烁/众口铄金 攒射/人头攒动 脉络/脉脉含情C缪贤/未雨绸缪 参乘/参差不齐 剥削/削价处理D提防/提心吊胆 鲜见/鲜为人知 给与/供应给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越国以鄙远 (边邑,边境) B垂拱而治 (治理) 谦冲以自牧 (约束,修养) C江海下百川 (居下) 相如固止之 (顽固) D逆强秦之欢 (拂逆,触犯) 臣等不肖 (贤,贤能)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必竭诚以待下 阙秦以利晋 B吾其还也 德不处其厚 C终苟免而不怀仁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夫晋,何厌之有 君何以知燕王 B吾属今为之虏矣 廉颇为赵将,代齐 C拜送书于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王彦与八字军 徐梦莘王彦既得卫州新乡县,即传檄州郡。金人以为大兵之至也,率数万众薄彦垒,围之数重,矢注如雨。彦兵寡,且器甲疏略,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其众遂溃。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转战十数里,弓矢且尽,会日暮,得免。他将往往复渡河以还。彦收散亡,得七百人,保共城县西山。常虑变生不测,夜即徙其寝所。其部曲曰:“我曹所以弃妻子,冒万死以从公者,感公之忠愤,期雪国家之耻耳!今使公寝不安席,乃反相疑耶?我则非人矣!”遂皆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其诚。彦益自感励,大布威信,与士卒同甘苦。未几,两河响应,招集忠义民兵首领一十九寨,十余万众,绵亘数百里,金鼓之声相闻,倡义讨贼者皆受彦约束。禀朝廷正朔,威震燕代。金人患之,列戍相望,时遣劲兵,扰彦粮道。彦每勒兵以待之,且战且行,大小无虑数十百战,斩获酋领及夺还河南被虏生口,不可胜计。王彦在西山聚兵,既集,常虑粮储不继。一日,尽发军士运粟。会奸人有告虏帅者,金人乘虚,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众稍却,彦大呼贾勇,士众力战,且以强弩飞石齐发,金人方稍退。金人有死者,皆以马负尸而去。自此金人布长围,欲持久困彦,彦绝馈运者旬余。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遗史曰:“时金人锐意中原,特以彦在河朔,兵势张甚,未暇南侵。一日,虏帅召其众酋领,俾以大兵再攻彦垒,酋领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必欲使某将者,愿请死,不敢行。其为虏所畏如此! (节选自宋文选)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器甲疏略 疏略:粗糙简单B其部曲曰 部曲:部下委屈地C皆受彦约束 约束:限制,管束D大小无虑数十百战 无虑:大约,总共8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王彦英勇善战的一项是(3分)( )疾战,辄不利,彦决围以出 彦与麾下数十人驰赴之,所向披靡彦每勒兵以待之,且战且行 彦大呼贾勇,士众力战 彦檄召诸寨兵,大至,金人乃遁去 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A B 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彦在攻得新乡县后就把号召抗金的文件分送到各州郡去,金人以为宋朝大军已到,于是率领几万人包围他的军队,箭如雨点般射向王彦阵地。B新乡失利以后,失散的将士渡过黄河回到了王彦身边,为了向王彦表示忠诚,都当着王彦的面,在身上刺下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C后来王彦领导的抗金力量越来越强大,其士众多达十多万人,他们拥护宋朝,倡导抗击金人保家卫国的大义,在北方声势浩大,威震燕代地区。D王彦领导的“八字军”英勇奋战,威名显赫,让敌人闻风丧胆,甚至在虏帅派遣将领进攻王彦之际,敌酋居然宁可受死也不敢与王彦交战。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金人见彦所乘甲马独异,复尽锐追击。(3分)译句: (2)遽以大兵薄彦垒,彦率亲兵乘高御之。(3分)译句: (3)时金人锐意中原,特以彦在河朔,兵势张甚,未暇南侵。(4分)译句: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缺 题 刘禹锡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天行健, ,地势坤, 。(周易) 考查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识记能力五、课内文言翻译(14分) 13请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3分) (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3分)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4)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2分) (5)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尽可王矣。(3分) 13(1)“利”、“惟”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虑”“壅蔽”“下”各1分,共3分。 (3)“均”“之”“负”各1分,共3分。 (4)“称病”“列”各1分,共2分。 (5)“距”“内”“王”各1分,共3分。六、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大地记忆 杜爱民童年在故乡南城墙上戏玩,近旁的大地,是一片菜田。农民们将它收拾得简净整齐,豆角藤蔓架用竹竿编扎,一排排挺立。每到初夏,茄子泛紫,黄瓜的丝蔓上开出黄花,青菜长得最茁壮,在阳光下泛出油油的绿色。菜田的尽头,接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越过道路、溪流和沟壑,一直向南伸向秦岭北麓的脚下。出于好奇,我向着目力无法企及的远方张望。乐游塬麦田间的小道上,农民赶着大车来了去了;农舍上空,炊烟聚了散了。我见到过大地在冬天里的安睡。也只有在最寒冷的日子里,雪覆盖于泥土之上,才会变成一种温润的东西。我心最初体味到的温暖,大约缘于此。随着惊蛰、春分、谷雨的到来,农民们加快了劳作的速度,不断更换手里的农具。曾经一度觉得自己看见过终南山的樵夫在山坡上伐木、行走,后来我知道,这只是梦里情形的残存所致。我对大地和人群的了解,那时候也仅仅缘于自己简单的张望。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多么单纯,经由劳作,人拥有了大地持续永久的供养。那些在大地上终日沉默不语、辛勤劳作的农人们,追随着自己的幸福,在季节里守候。因为未知的收获,人们任劳任怨。不是没有苦难和灾祸,不是万事都顺人心意。在武斗、死亡的葬仪和没有尽头的苦作交替出现之后,大地仍然呈现出不可更改的沉静和吉祥。它给出一条退路,让多数人能够生息,并保持尊严。它只要求多数人在时节的规律上践行必要的约定。大地让与它最接近的人懂得了安乐,安乐是土地直接授予人的厚道和本分。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对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功利比较感到满足,除了简单的生活耗费,人可以不受过度消费的烦扰。生活在关中土地上的多数农人不信任立于庙堂、刻在名山之上的金科玉律,他们按在大地上获知的经验行事。从四十五岁起,人们已经开始为自己准备棺材。上好的松木和柏木,被精心制成极讲究的棺材。看着自己的归宿,人们欣喜不已。我在西安南城外的一个大车店里,见到一位老者,手抚棺盖不住叹气,他大概是觉着等待得太久了,生怕错过与土地的约定。去年春天,我去陕北靖边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镇子小住,结识了采油工邓振峰。振峰每天白天要去好几个井站,夜里三点起床查泵,一次巡察要走三个小时,两三个月就穿破一双鞋。他接替父亲干这份工作,两年中间独自守护散落在山沟里的抽油机。他只去过扬井,是一个几户农家聚集而住的小地方。他希望能轮上换班,休息几天,坐一次火车。正午时分,老乡将一头驴牵到房子前的空地上打转。振峰说,他现在的想法已经不多了,看驴在院子里晒太阳,都是一种乐趣。这位二十出头的兄弟在同我说的时候,太阳正照在绵延无际的黄土山梁上。我的眼睛被黄土上的光芒强烈地刺痛着。14赏析第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4分) 15作者童年时通过简单的张望,对大地和人群有了哪些了解?请加以概括。(4分) 16关中的农人在大地上获取了哪些经验?(6分) 17本文写到采油工邓振峰,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不一样的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测评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A2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3控制温度(2分) 瞄准感染区域(1分) 破坏DNA结构(1分)评分建议:若过程的先后顺序表述有误,则不得分。若将“控制温度”答成“降低温度”“保持低温”之类的,得1分。二、文言文阅读(28分)4D (A鄙:以边邑 B治 :太平,安定 C固 态度坚决)5.D (D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A以:修饰/表目的 B其:表希望语气/代词 C而:表转折/ 表并列) 6.A(A.宾语前置句 B.被动/判断 C.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 D.定语后置/宾语前置)7B(“部曲”应解释为“部下”)8C(“金人遁去”是因为“诸寨兵大至”,是酋领说的话,两句都不属于“直接表现王彦英勇善战”的内容。)9B(“当着王彦的面,在身上刺下了”理解有误,应该是“在脸上刺字”。)10(1)金人看见王彦所骑的披着铠甲的战马独特而与众不同,又尽出其精锐部队(或“又尽奋其锐气”)追击王彦。(3分。“甲马”“尽锐”各1分,语意通顺1分)(2)金人立即率领大部队逼近王彦的阵地,王彦率领卫队登高抵御敌人。(3分。“遽”“薄”各1分,语意通顺1分)(3)当时金人执意进攻中原地区,只是因为王彦在黄河以北,兵力强大得很,(才)没有机会向南侵犯。(4分。“锐意”“特”“未暇”各1分,语意通顺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1)首联睹物思人,由“尘满琴”想到“故人日已远”;颔联写因故人不在而独酌无趣;颈联写夜深露重表达思念时间之久;尾联写身边一切都能触发情思,表达思念之深。(4分。每层意思1分)(2)空阔、幽清、寂静;(3分。每层意思1分)孤独、寂寞(孤寂)、感伤。(3分。每层意思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略)五、课内文言翻译(14分) 13(1)“利”、“惟”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虑”“壅蔽”“下”各1分,共3分。 (3)“均”“之”“负”各1分,共3分。 (4)“称病”“列”各1分,共2分。 (5)“距”“内”“王”各1分,共3分。六、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14选取典型景物(1分),色彩鲜明(1分);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感(1分);动静结合,在景物描写中又间以人物的活动(1分)。(共4点,答满4点得4分)15大地是辽远(一望无际);是富有生机(茁壮生长)的;是温暖的;不同的时节里,人们都在大地上辛勤劳作。(一点1分,共4分)16遵循时节在土地上劳作就会有收获(劳动观);简单的生活消费也能满足对幸福的追求(幸福观);大地供养了人的生存,也将接纳人的死亡,死亡是和土地的约定(生死观)。(一点2分)(共6分)(三个角度下,答出类似的意思即可)17进一步表现关中大地上劳动人民的辛劳生活和质朴品德(或“辛劳”类);也表现了他们精神世界的贫乏和苍白;寄托着作者对他们的深切的同情。(“被刺痛”、“惋惜”亦可,一点2分)(共6分)七、作文(70分)(评分标准:参照2010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1.答案选A,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析A.shshi;qnqn;dntnB.shu;cun;mim;C.mimu;cncn;xuxio D.dt;xin;gij2. 答案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此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属于B级 。3. 答案控制温度(2分) 瞄准感染区域(1分) 破坏DNA结构(1分)评分建议:若过程的先后顺序表述有误,则不得分。若将“控制温度”答成“降低温度”“保持低温”之类的,得1分。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直接体现学生的阅读提取语言整合能力,难度等级为E,若此题作答不理想直接影响阅读写作水平。4. 答案D (A鄙:以边邑 B治 :太平,安定 C固 态度坚决)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识记能力,属A级。A.善,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古义称两人关系密切多用此,鄙,考查文言实词名词活用做动词现象,此题判断正确可以考查出学生语法基本功过硬,后面的翻译也就解决了。B.治,考查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由本义而来的引申义;牧也是考查引申义这两题判断正确可看出学生语言文字迁移融会贯通力强。C.下,考查词类活用现象,固,考查实词一词多义现象。D.逆,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实词本义进行引申义的判断;肖,古今义相同。5. 答案.D (D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A以:修饰/表目的 B其:表希望语气/代词 C而:表转折/ 表并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首先学生要明确高中常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把每个意思掌握。A.前者表修饰的连词,引出动作行为的方式,后者表目的的连词;B.前者考查该词在古汉语中表希望语气,后者表人称代词;C.明确该词五种用法就不难掌握了,根据前后语境判断,前者表不同的转折,后者表并列。D.考查之的用法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该道题目的正确性建立在学生对常考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掌握运用,对古文翻译及内容理解影响很大。能力等级C级。6. 答案A(A.宾语前置句 B.被动/判断 C.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 D.定语后置/宾语前置)本题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五种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固定句及这些句式的标志。如宾语前置的语法条件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要前置,疑问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是”提宾标志。此题考查目的在于学生能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积累掌握并灵活翻译。7. 答案B(“部曲”应解释为“部下”)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运用能力A项考查实词本义的推断能力;B项考查古今异议现象,侧重部的意思;C项古今义相同;D项考查古今异义现象。这类题考查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8.答案C(“金人遁去”是因为“诸寨兵大至”,是酋领说的话,两句都不属于“直接表现王彦英勇善战”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审题点集中在直接一词上,那就是人物的言行。9.答案B(“当着王彦的面,在身上刺下了”理解有误,应该是“在脸上刺字”。)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此题考查实词的用法,及学生归纳概括能力。10. 答案(1)金人看见王彦所骑的披着铠甲的战马独特而与众不同,又尽出其精锐部队(或“又尽奋其锐气”)追击王彦。(3分。“甲马”“尽锐”各1分,语意通顺1分)该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理解判断力。(2)金人立即率领大部队逼近王彦的阵地,王彦率领卫队登高抵御敌人。(3分。“遽”“薄”各1分,语意通顺1分)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迁移意义。(3)当时金人执意进攻中原地区,只是因为王彦在黄河以北,兵力强大得很,(才)没有机会向南侵犯。(4分。“锐意”“特”“未暇”各1分,语意通顺1分)重点“特”的意义,考查学生理解贯通力。11. 答案(1)首联睹物思人,由“尘满琴”想到“故人日已远”;颔联写因故人不在而独酌无趣;颈联写夜深露重表达思念时间之久;尾联写身边一切都能触发情思,表达思念之深。(4分。每层意思1分)(2)空阔、幽清、寂静;(3分。每层意思1分)孤独、寂寞(孤寂)、感伤。(3分。每层意思1分)分析鉴赏评价能力,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