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学期苏教版).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学期苏教版).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学期苏教版).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学期苏教版).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下学期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总分160分。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孱头 ( cn ) 缱绻(qun ) 残羹冷炙(zh) 刎颈之交 (wn)B赊账(sh) 伛曲(y) 暴殄天物 (tin) 暴戾恣睢 (su)C罡风(gng) 攻讦(jin) 面面相觑 ( q ) 揠苗助长 ( y ) D通衢(q) 蹩进(pi) 高屋建瓴 ( lng ) 茕茕孑立(j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信息时代,一切国际国内刚刚发生的事件都成为记者关注的对象,许多新闻一旦过了一定时段,就自然成了明日黄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是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C我真的怕他离开,刚刚摆脱了恐惧凄凉的感觉,再也不想品尝这茕茕孑立的滋味了。D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3、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4分)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二、文言文阅读(22分)4、下列各句中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看C.矫诏纷出 矫:假托D.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 敢以烦执事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侵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16分)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明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乃使其从者衣褐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且秦强而赵弱D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7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势必会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的。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8.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分)(2)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3分) (3)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4分)三、古诗鉴赏(8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释】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一种茶具。(1)这首诗的题目是幽居初夏,诗人是如何表现“幽”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2)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10、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2)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朝搴阰之木兰兮,。(屈原离骚)(4),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5)想当年, 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7),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8)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五、名著阅读题(10分)11、下列关于呐喊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 明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B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C呐喊中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如革命者形象:夏瑜、方玄绰;旧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陈士诚等。D呐喊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E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等都收在呐喊中。12、简答题(6分) 抄检大观园时,三春(探春、迎春、惜春)有不同反应。请从行为和态度方面简要分析。六、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课文财富与包袱一节,回答13-15题 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 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 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是一大学问,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 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13. 为什么说文化传统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是民族的沉重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4. 选文第段把“传统”看成“服装”和把“传统”看成“文物”,体现出了两种对待传统的态度。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释这两种态度。(4分)15. 根据选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4分)七、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19题。梵高的坟茔(节选)范 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凛冽,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向西北行,满眼是萧瑟的景色。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寻访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迹。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100年前来到法兰西,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绘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包着些许烟草的纸,它似乎在向我们唱着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饱尝人间艰辛的农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火焰,蓝色的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只不过他的情人是隐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隐在天穹的日月星辰里。他画的所有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炯炯有神,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性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打破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疏懒惰性。这种画风一经问世,美术史就不得不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也不得不修正,这正是梵高留给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在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 7150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抷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可以告慰九泉之下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放在坟茔四周的一束束的鲜花。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