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习题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第59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秦统一过程中,灭掉的最后一个诸侯国是( )A.燕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2.下列关于秦统一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战国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B.人民厌恶长期战争,渴望和平,统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国之首,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D.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3.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4.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A.楷书 B.大篆 C.小篆 D.隶书5.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始皇个性暴虐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6.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实质上是( )A.赋税 B.土地兼并 C.兵役 D.天灾7.下列战役发生的顺序正确的是( )城濮之战巨鹿之战牧野之战垓下之战A. B. C. D.8.下列论述最接近秦朝短命而亡正确原因的是( )A.四维不张(礼义廉耻),故万民离叛。B.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9.楚汉战争的性质是( )A.农民义军之间的战争 B.统一与分裂的斗争C.封建主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 D.武装集团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斗争10.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材料突出表明汉初的统治者( )A.急于安定社会秩序B.使流民归回本上,以恢复生产C.给农民以土地田宅,以发展生产D.取得基层地主的支持,建立和恢复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11.下列关于汉高祖调整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完全改变了秦朝统治者实行的统治制度B.有利于建立起新的封建统治秩序C.体现了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存要求D.使诸侯权力过大,为中央集权留下了隐患12.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接受了秦亡的历史教训 B.汉初的贫困G.为使其统治长治久安 D.恢复社会的经济13.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表明其观点是(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主张在王国之中建立侯国14.法家韩非与董仲舒思想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主张仁政 B.提倡法制C.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认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15.我国古代以煤为燃料冶铁始于( )A.春秋 B.秦朝C.西汉 D.东汉16.桑弘羊说: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人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移,绝兼并之路也。又说:山泽之财,均输之藏,所以御轻重而役诸侯。这表明其主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安定社会秩序 B.通过国营盐铁,以抑制地方诸侯势力C.统一盐铁经营,有利农业的发展 D.官营盐铁,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7.下列关于汉武帝政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水治黄,发展经济;推恩夺侯,解决了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击匈奴,通西域;在西南设郡县D.设太学,办学校,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制18.汉书食货制载: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则民人给家足,都鄙禀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B.社会经济出现了相对的繁荣C.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仍很严重 D.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已见成效19.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B.推动汉代儒学教育的发展C.确立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D.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20.西汉初年形成王国威胁中央的局面,这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落后的分封制影响国家统一 B.汉初统治者没有继承秦制C.西汉诸侯国的权力过于强大 D.汉初统治者忽视了中央集权问题21.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主要着眼于( )A.王国领地 B.王国官吏任免权C.王侯的爵位 D.王国的铸币权2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统治者越来越加强思想控制B.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统一取代分裂的历史进程C.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倒退的现象D.孔孟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先进思想23.商鞅变法和王莽改制都涉及到( )A.行政区划问题 B.土地问题C.奴婢问题 D.军事问题24.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25.光武中兴与汉初休养生息相比,实出的不同点是( )A.释放奴婢 B.减轻赋税 C.提倡节俭 D.整顿吏治26.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27.下列冶铁成就出现在东汉的是( )A.用木炭作为冶炼燃料 B.发现了鼓风提高炉温的办法C.利用自然力进行冶铁 D.南阳成为新兴的冶铁中心28.两汉统治者在调整政策中都注意解决奴婢问题,这实质上表明( )A.统治者注重缓和阶级矛盾B.广大农民随时有沦为奴婢的危险C.残存奴隶制集中代表当时最落后的生产关系D.奴婢问题已构成了对新兴封建制的威胁29.东汉与前代相比,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 )A.封建君主专制加强 B.王国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C.豪强地主享有特权 D.儒家思相成为统治思想30.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属于( )A.纺织工具 B.鼓风工具 C.播种工具 D.灌溉工具31.在四川地区设立行政机构最早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B.秦朝C.汉武帝统治时期 D.王莽改制时期32.西汉、东汉都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 )A.治理黄河 B.反击北匈奴C.宦官专权 D.直接与欧洲往来33.东汉桓帝时,大秦王派使臣来华,大秦是指的( )A.罗马帝国 B.伊朗 C.阿拉伯 D.印度34.下列历史事件,依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用木炭为冶铁燃料核桃在中的原引种佛教传入中国铸铜和冶铁技术传入日本35.西汉时期,西域各族向汉族学会的生产技术是( )A.制瓷和丝织 B.丝织和煮盐 C.铸铁和凿 D.麻织和冶铁36.班超和张骞通使西域所起的作用,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或和内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B.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C.促进中国与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3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进步思想 B.它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C.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D.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汉兴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材料2: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高帝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因。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秦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史记材料3: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内,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回答:依据材料1、2指出汉初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原因。材料2陆生向高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其历史依据是什么?材料3指出西汉何时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和材料1、2有无关系?试分析说明。对材料3反映的社会状况谈谈你的观点。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被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前汉书卷14材料2:(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卷106材料3:(主父)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前汉书卷64材料4:自此以来,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惟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前汉书卷14回答:根据材料1,说明汉初分封王国的依据是什么?试指出这一依据正确与否?根据材料1、2说明西汉为什么要解决王国问题?材料2、3的解决方法有何不同?材料4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对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作出正确的评价。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公元前202年5月,兵皆罢归家(汉高祖)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指户籍)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下材料2:莽曰:疆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日私属(私家奴婢,区别于官府的奴婢),皆不得买卖。-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材料3: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十一月丁卯,诏:王莽时没人为奴婢皆免为庶人。十二月癸已,诏曰:全郡国收见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指出三份材料所反映的要解决的共同性问题,并联系已学史实,简要说明产生该共同性问题的各自背景、采取相应政策措施的异同及其影响。(要求:表述成文。限200内)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8分,42题12分,43题10分,共40分。41.从春秋到秦汉至东汉末年,国家经历了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的局面,试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42.恩格斯说:如果政治权力的行动违反了经济的发展,在大多数场合,政治权力总是要为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安全出行保证责任承诺书8篇
- 2025北京华商电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个性化产品终身维护承诺书8篇
- 2025河北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烟台市芝罘区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届云南省临沧地区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英语试题(解析版)
- 绿水青山保护者承诺书(7篇)
- 企业控制建设承诺书(5篇)
- 2025内蒙古某国企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临时展览搭建与施工方案
- 从国内外角度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探索及影响的研究报告
- 成人反流误吸高危人群全身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3
- 淀粉加工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网站推广代理服务合同5篇
- 2025年燃气职业技能鉴定全真模拟模拟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辽海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巧用材料》教学设计
- 2025中数联物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具身智能+农业种植智能农业机器人应用研究报告
- 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与2025年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医疗风险与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