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备课11 .田园诗情课 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3通过再现式的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4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5结合课文简要地了解荷兰人文地理。如地理特征、国旗、国花、国徽等。教学重点:凭借文本的优美语言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景观。教学难点:通过再现式的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自读评悟教学媒体:录音机 配乐磁带 世界地图 奶牛图 骏马图 绵羊图 挤奶图 傍晚图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在前段时间我们到济南浏览了泉城,知道在那里著名的四大泉,即(学生一齐说接着又到四川的九寨沟,我们知道在九寨沟“雪峰插云”(引领生齐背最后一节),今天我们出国去,到欧洲的荷兰去旅游一番。2简介荷兰:(出示世界地图,知道荷兰的位置。)荷兰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小国家,面积相当于我们江苏的一小半,人口相当于我们江苏的百分之一,还有一大部分土地是以低地为主3.激发朗读,整体感知 那么荷兰的自然风光如何?有什么特点?请大家把课文默默地朗读一遍,边读边看看风光。二、初读了解,感知存疑(一)、提出自读要求 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默读,对荷兰的景观一定会有一个大体的轮廓了吧,这篇课文生字较多,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好。请大家按以下要求自读课文。1.划出生字词,读准,并结合课文理解。2一句一句地朗读,达到通顺流利。(老师巡视指导,并搜集有关自学信息。)(二)、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易读错的生字词,重点朗读。2.分节检查朗读同时根据学生自学反馈的信息解决生字词。如“镶嵌”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即可。对一些读被读破的句子,反复加以纠正。也可同时把读出情感来。二次备课三、初步感知文本内容1.轻轻地读,极目地望,看在你的脑中能呈现哪些画面?2.简单交流:“奶牛图骏马图羊猪鸡图挤奶图傍晚图。”3.由交流小结:这就是荷兰王国美妙的牧场景观。四、指导写字1.独立观察体会。2.教师重点指导“顽”、“悍”、“烁”,让学生注意左右部分的相互配合。3.学生练写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地指导顽皮严肃舒缓平稳牲畜偶然汽笛悠然自得一抹晚霞(特别注意“偶”字要与“离”区分开来)二、细读评析,领悟释疑模块一:激发引入、整体感知1.昨天,我们一起去了欧洲西部的荷兰,观赏了那里的田园风光,现在还能不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的田园风光呢?(让学生简要地说一说,并简要板书)2.(指板书)去过荷兰的人都说这些田园风光很富有诗情画意,那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地,美美地欣赏品味荷兰的田园风光。3.现在大家就轻轻地走进这里(边说边示意学生打开到本课),走进这些风光之中,再细细地品味一下它的诗情画意。强调:要边读边看,让这些风光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中。模块二:走进牧场,细细欣赏(一)奶牛图 1.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真正的荷兰的草原上了,我们极目远眺,看到了(让生说)“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指引学生读好感受好:让学生充分想象如果躺在这上面仰望着蓝天白云,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很舒服,很有诗意)2.在这如丝绒般的绿草地上还有“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这些奶牛是什么样子?在做些什么?你们现在走近这些奶牛,去细细地观赏一下。(示意学生再读第2节)3.指名读,指导读 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奶牛,它们正在做什么?(让生读)二次备课4.你们感觉哪种奶牛最有意思,再去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生再读,针对具体情况再交流。)A.可以试着挖一下:“仿佛正在思考什么?”你说它会思考着什么呢?(学生说说即可)B.针对学生说出的有意思部分,可以通过齐读,让学生在脑中真真实实地反刍一下。5.在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我们还能看到“郁金香”(你们知道荷兰的国花是什么?(适当延伸)那我们国家的国花是什么?作为国花,那它一定是很美,很香,很有意义的花,假如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牡丹,都是郁金香,那简直会是仙境。) 把这句反复地多读几遍。6.配乐完整朗读这节,再整体地感受,其他同学可以看图听。7.总结:我们刚刚一起欣赏了站在“丝绒毯”的那一头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我们知道这些奶牛也好像是些诗人,也在用一种无声的诗正在赞美着美丽的大草原。(二)骏马图1.这些碧绿色的低地是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中。 你们能明白“镶嵌”的意思吗?(再次形象地理解这个词,指着班级前面的匾框,让学生再次通过形象地读,深入感知这情景。) 这时,站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老师做出适当手势语)“成群的骏马2.这些骏马是什么样子?又在做些什么呢? 你们再走近骏马,仔细地看一下。(生读第三节)3.指名读 这些骏马如何,指生读。可以重点去读“成群的骏马骠悍”(解读:这里有清新的空气与肥嫩的绿草,还有清清的运河之水,呼吸着这马儿怎能不骠悍呢?通过不同的提示,让学生反复读骏马的样子。)4.总结:这里的马几乎都可以一日千里,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他们完全可以征服,也就归他们所有了。(三)羊猪鸡图 同学们,在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我们还能看到了那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那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 那成千上万的小鸡与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这一段师生用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四)夜景图1.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天已经是傍晚了,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小声地读第5节。总结:是的,在这里在这个时候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他们也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详和,收获与喜悦。2.过渡:在这一天中,动物们尽情地享受这草原无限的美感,也从嫩草中汲取了无限的营养,这里他们也该休息了,而在运河之中,在马路之上又是一番繁忙与收获。默默读第六节,看看这时的田园风光又是如何。二次备课 指名配乐轻声朗读这节,看看入夜的荷兰田园风光这才是真正的荷兰王国。(五)总结 现在让我们反思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吧,我们知道,说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 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那里有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说真正的荷兰应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模块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个美丽的国度中畅游了一两天,天亮了我们就要回家了,想带点什么留作纪念呢? (突出这里的特产的独有的特点。)附简短资料: 1.荷兰又称为荷兰王国,在欧洲西部,面临大海以低地为主。面积相当于江苏的一小半,人口相当于江苏的百分之一。2.国旗是自上至下分区是红白蓝。3.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二、指导背诵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两小节,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2.能有感情地诵读这节,并能背诵下来。板书设计:11. 田园诗情(人与自然的和谐)奶牛图骏马图 动物世界赞美绵羊图挤奶图 宁静安祥夜晚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后小记:二次备课 12.桂花雨课 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自读评悟教具准备:1.挂图。2.多媒体课件。3.搜集思念、赞美家乡的歌谣。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教师进行分类记录)二、初读了解,感知存疑1.在学习这篇作品之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的读音。2.老师巡视纠正个别读音。3.谈话: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轻声自读课文。4.进一步自学,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词的意思。围绕着“桂花”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标出问题。有答案了吗?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选一个代表来说说。5.自学交流。二次备课(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3)说说课文围绕“桂花”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6.快速读课文,根据小标题给课文分段。7.小结:第二课时一、细读评析,领悟释疑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对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2.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3.齐读。4.轻声自读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5.谈话: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摇桂花的情景,作者自己把这叫做?(摇花乐)。6.乐在哪里?默读摇花乐一段,思考:(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结合插图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批注感受。(3)结合学生的想像,思考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7.组织交流讨论,相机指导: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提示:我为什么“使劲”地摇?指导朗读:能邀请你的同学和你一起配上动作读这个句子吗?b.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提问: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谈话: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c.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提问:真的下雨吗?那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课题“桂花雨”的意思了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朗读: 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读。(配乐范读)二次备课 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d.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出现“我”帮母亲摇桂花时的情景,使学生也感受其中的乐趣。8.提问引导:故乡的桂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而对于母亲来说仅仅是乐吗?(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一种思念故乡父老乡亲的深情)。9.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找出最能体现邻里乡情的句子勾画下来,标注重点词,让大家感受一下,并说说为什么。(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提问: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全年闻着这样的香气,乡亲们会对母亲说什么?母亲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谁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2)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提问:母亲为什么每天要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她在担心什么? 由此可见,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指导朗读:这就是质朴醇厚的乡情。我们分角色再现一下这个情景。(3)可是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要桂花。提问:这段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小结,并且引导深入思考:母亲把送给了乡亲,看到乡亲们用桂花来泡茶做糕饼,心里是高兴的,这就是一种乡情。后来我们来到杭州,当看见我捧回来的桂花,她是怎样说的呢?11.提问:外地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你是怎样理解母亲话语的? 12.小结:母亲觉得外地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是因为在家乡母亲收获的桂花有送给乡亲的快乐,也有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桂花上凝结了母亲浓浓的思想感情,所以,母亲觉得外地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二、进一步拓展,深入体会1.出示填空: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1)我们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我们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2.老师总结:是呀,人们常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异乡再好,终究不如自己的家乡呀!二次备课3.出示句子:“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提问: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桂花雨,母亲说:“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的话语,引起了作者对童年在家乡抢收桂花、摇落桂花和分享桂花的生活片断的回忆。也让我们明白了抢收桂花、摇落桂花和分享桂花都能给母亲、我和乡亲们带来欢乐,这是杭州的桂花无法做到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12.桂花雨 赏桂花 摇桂花(主) 快乐、乡情用桂花忆桂花 (忆家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作业设计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笨(bn bng)拙(z zhu)二、辨析,组词:尤( )绝( )拣( )缤( )龙( )决( )捡( )宾( )三、问答: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教后小记:二次备课 练习3课 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学习读书使用记号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2.帮助学生积累成语和歇后语,丰富学生的语言。3.指导学生掌握上下结构字的写法和变化。4.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懂得赞美的重要,并学会真诚地用恰当而美好的语言去褒扬别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学难点:进行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巩固提高教学媒体:1.各类投影片。2.搜集有趣的歇后语。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处处留心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学习读书做记号1.谈话:开学初,我们就学习过怎样认真读书的方法。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指名读书上的一段话。讨论:对书上的这些话,哪些你有同感?能说说读书做记号对自己的帮助吗?3.提问:到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哪些读书记号?它们表示什么意思?4.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5.出示书上的表格。讨论:从表格中看,一般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除了这些记号,你还知道哪些?6.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二、训练学生使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1.布置自学:下面4人一小组,自学下面的名人名言,并做记号。二次备课2.组织交流。3.提问:这两句话都在说什么?各打了什么比方?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4.齐读,尝试背诵。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觉得读书做记号这个方法好吗?2.布置作业:按预习要求预习第15课,在书上做记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读背背教学过程:一、进行词句积累训练1.出示成语,请学生轻声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你知道其中哪些成语的用法?举个例子。2.齐读成语。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4.尝试背诵成语。5.出示望洞庭的插图,思考: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6.再读成语。7.出示歇后语,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8.小结:歇后语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得最的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它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9.默读歇后语,思考:你能理解它前后的意思之间的联系吗?10.齐读。11.出示应用练习,尝试填空:(1)虽然周瑜想出种种办法陷害诸葛亮,但是最后( )。(2)姐姐恼火了:“我教的再认真,你却一点儿都不认真学。难怪你到现在还是( )呢!”(3)包公的人品,那真叫( ),难怪广受后人敬仰呢!(4)“哼,他来看我,那还不是( )呀!”大伯愤愤地说。12、齐读歇后语。尝试背诵。二、小结,拓展训练,布置作业二次备课1.小结: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拓展训练:根据歇后语的前面一部分,说出后面的一部分。卢沟桥的狮子( );姜太公钓鱼( )。外甥打灯笼( );山中无老虎( )。泥菩萨过江( );亡羊补牢( )。狗咬吕洞宾( );千里送鹅毛( )。猪八戒照镜子( );鸡蛋碰石头( )。3.布置作业:默写成语和歇后语;搜集同类的成语和歇后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谈话: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1921年付出1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高级管理人员。人们感到不可理解:这个人有什么本领,值得花这么多钱?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2.揭题: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最值钱的本领。(板书:学会赞美)二、创设情境,练习表演。1.老师谈话:我们先来表演一个小节目。师谈话:现在我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你们的妈妈。谁想做我的儿子或女儿?我来试一试这位小演员怎么样?师:看,这是妈妈下班后,专门为你做的菜。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投影显示做好的饭菜)2.师:请同学评议一下,这位同学表演得怎么样?根据同学回答板书: 态度 -真诚3.师:还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师:对他的表演,你想说什么?板书:语言-恰当4.师:谁能更上一层楼?板书:内容-具体评议:你认为他成功在哪里?5.过渡:赞美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父母,也要学会赞美自己的爸爸妈妈。二次备课三、小组合作,学会赞美1.出示书上的图:优秀作业本 大扫除2.指名读题。3.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演。4.大组交流。5.小结:赞美不但要真诚,还要看具体的场合和对象,有时在赞美人不在的场合进行赞美,效果更好。6.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赞美别人的?幻灯出示:“小明,你说话真是妙语连珠,真不愧是我们班的语言大师。”“杨学,你的画真美!在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还得过大奖呢!你真了不起。”“妈妈,您太辛苦了!劳累了一天,还烧了这么多的菜,真是我的好妈妈!”7.小结:及时、恰当地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赞美1.师:在我们班这个集体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值得我们赞美的人和事?2.组织表演。3.老师采访:我现在是一名记者,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 “,你听了同学的赞美,有什么感受?以后准备怎么做?”4.小结:赞美是一种艺术,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值得赞美的人和事。五、联系社会生活,进行赞美1.师:社会就象一个大家庭,它的每个成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坚守岗位,爱岗敬业,他们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特殊的英雄:(投影出示)(1)杨利伟 (2)叶欣提问: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2.组织讨论:面对这两位英雄,你们想说些什么?六、小结1.小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用各种方式,去赞美一个你最想赞美的人。教后小记: 二次备课 第四组课文教材分析: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路花香。开天辟地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神话故事。文章充满神奇现象,语言优美;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一篇古希腊神话,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一路花香是一篇印度寓言故事,是讲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渗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的景象,阐明了世上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存在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三篇课文让学生走进神话寓言的宝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并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积淀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理清课文条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理解体会对仗的写法;教学重点:1、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献身精神。2、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寓言要阐述的道理。教学时间: 13 开天辟地 2课时 14 普罗米修斯盗火 2课时 15 一路花香 2课时 练习4 3课时二次备课13开天辟地 课 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自读评悟教学媒体:课前预习、生字卡片、投影片 、 插图、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简单介绍中国神话故事。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板书:12开天辟地3、质疑:谁开辟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二、初读了解,感知存疑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思考。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准“丈”和“柱”(2)出示词语混沌 凿子 板斧 巨石崩裂 冉冉上升 一丈高 加厚 巍峨 柱子 合拢 筋疲力尽 雷霆 光芒万丈 皎洁明媚 三山五岳 筋脉 血液 纵横交错 皮肤 万顷良田 雨露甘霖 世间万物 指名读,领读,齐读。“血液”的“血”读xu。二次备课(3)交流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共同商议解决或在精读课文时解决。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叉。(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三、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2、并划分段落第一段(1)讲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候的样子。第二段(2-5)讲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第三段(6-7)讲盘古临死前用自己的身躯化出世间万物。第四段(8)总结全文,概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四、教学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2、写字。五、布置作业1、临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搜集盘古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检查词语朗读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二、细读评析,领悟释疑(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通过昨天的阅读,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盘古未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读引第一自然段。2、交流:(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词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3、指导朗读,加深体会。(二)学习第二 五自然段1、就在这黑暗混沌中,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呢?默读第2、3、4、5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2、交流(1)身躯高大、力大无穷 抓住“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在朗读中体会开辟天地的艰难,感受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创造新世界的决心。二次备课(2)意志坚定 抓住“冉冉上升”、“慢慢下沉”、“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词体会,指导学生读好句子,感受在漫长的岁月中,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3、说说盘古在你心目中是一位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卫生健康局招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北京市大兴区工商业联合会招聘临时辅助用工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招聘程序招聘博士配偶工作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小学教师37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科学城北区分校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招聘编外人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预招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公司驾驶业务外包管理办法
- 店中店合作协议
- AKAIEWI5000电吹管快速入门(中文说明书)
- 炉外精炼-RH读本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 动物类折纸eric马头实拍
- 模具设计与制造授课全张课件
-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 医疗美容主诊医师专业备案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