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模考语文阅卷分析语文阅卷工作结束之后,各校语文组及时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了阅卷分析,现发送各校,供老师们评讲试卷和进行成绩分析时参考。一、 语文160分卷及附加卷江都阅卷情况:1160分卷均分情况(全市5376人,不含江中七大校阅卷部分)学 校分数选择主观选1选2选5选6选7348-18-2江中借读91.96.085.81.00.40.82.21.72.43.02.61.6丁沟中学92.16.285.81.50.40.72.11.52.53.22.71.7大桥中学93.36.586.81.40.50.62.31.82.53.02.71.6邵伯中学87.36.381.01.50.30.72.01.82.13.02.61.5宜陵中学79.65.074.61.40.20.61.51.41.82.82.31.2江都一中83.75.278.51.10.30.41.91.41.92.92.41.3育才中学89.65.883.81.20.50.42.21.42.33.12.61.5油田一中82.24.777.50.60.20.51.71.71.92.92.31.3仙城中学92.76.486.21.40.40.72.21.82.53.12.81.7总平均值89.86.083.81.30.40.62.11.62.33.12.61.6学 校8-39-19-29-3101112131415161718江中借读1.20.42.03.05.31.81.53.22.32.83.43.345.9丁沟中学1.10.42.13.15.41.91.73.22.22.83.33.345.3大桥中学1.00.32.13.15.51.91.63.22.32.83.33.446.3邵伯中学0.90.31.82.85.21.61.52.92.02.42.92.944.8宜陵中学0.50.11.52.44.91.21.02.81.72.02.42.543.7江都一中0.70.11.82.84.51.41.32.81.92.32.72.844.8育才中学1.00.41.92.96.01.71.33.02.02.73.23.145.3油田一中0.70.21.72.64.81.31.22.81.82.22.62.844.4仙城中学1.20.52.13.25.22.01.73.22.32.83.33.445.3总平均值1.00.32.03.05.31.71.53.12.12.63.13.245.32附加卷均分情况(全市2033人,不含江中七大校阅卷的部分)学 校分数19 20 21 19-2122 23(1)23(2)22-2324 25 26.0 24-26江中借读25.9 5.6 0.3 0.9 6.7 3.9 1.8 2.1 7.9 4.0 2.7 4.6 11.3 丁沟中学 26.1 5.5 0.3 0.9 6.8 4.1 1.9 1.9 7.9 4.1 2.8 4.6 11.4 大桥中学27.2 5.6 0.1 0.8 6.4 4.3 2.6 2.3 9.2 4.2 2.8 4.6 11.6 邵伯中学23.7 5.4 0.2 0.6 6.3 4.1 1.3 1.4 6.8 4.0 2.7 4.0 10.7 江都一中22.3 5.3 0.0 0.7 6.1 3.2 1.9 1.2 6.3 3.9 2.6 3.5 10.0 育才中学25.4 5.7 0.7 0.7 7.1 4.0 1.7 1.6 7.3 4.0 2.8 4.2 11.0 油田一中22.5 5.4 0.4 0.6 6.4 3.4 1.1 1.1 5.7 4.0 2.7 3.8 10.5 仙城中学25.5 5.6 0.2 0.9 6.6 4.0 1.1 2.2 7.3 4.2 2.8 4.6 11.6 总平均值25.5 5.5 0.2 0.8 6.6 4.0 1.7 1.9 7.7 4.1 2.8 4.4 11.2 二、各部分阅卷情况分析:(一)语言文字运用(6+9=15分)(宜陵中学 宗茂)3.本题满分4分,均分2.3分。失分原因:1.要点概括不全,如遗漏第四点“占比较小”2.要点概括欠准确。本题要求学生立足整个材料进行全面而有层次的信息提取,并按一定的要求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分层次概括,全面归纳,分点呈现。既要抓住关键词语,去次留主,又要组织好语言,把“点”答全,不超字数,对于语段中没有直接表明的观点,这就要通过理性认识来概括抽象的观点,如第四要点。4.本题满分5分,均分3.06分。失分原因:1.学生未表明自己的观点2.未使用反问句式3.观点和理由有分歧4.理由不够充分,未具体问题具体针对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立足给出的信息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这类题目支持的观点两方面都可以,要注意的是观点一定要明确,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注意句式的要求,理由要充分,语句要通顺。(二)文言文翻译(10分)(江都中学 刘正萍)本题总分10分,平均得分5.32分。第1题分值为4分,均分2.68分。大多数学生翻译是反问句式没有体现出来。“诚”翻译错误或者不到位的都有。“狎”字的翻译错误率非常高。“近”应为动词,很多学生词性误判。第2题分值为3分,均分1.46分。主要扣分点为“移时”的翻译,很少学生翻译成“长时间、一段时间”,翻译成“移开时”的学生很多。也有个别学生忽略语境将“辄”翻译成“总是”。第3题分值为3分,均分1.12分。“孤”几乎没有学生翻译出来。“渔于山樵于水”翻译时看题不清,当成“渔于水樵于山”翻译,状语后置句式没有得到体现,同时答案中错别字比较多。建议:提醒学生做翻译题时要有语境意识,书写准确,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邵伯中学 李军)试题评价:本次诗歌鉴赏题选了杜甫的野望,尽显杜甫多病、飘零、忧国忧民形象,诗歌内涵丰富,充分体现杜诗风格。该题分别从表达技巧、内容和情感三方面设题,既有概括分析又有探究体情,考点明确,命题简洁,可谓全面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且三题赋分各有侧重,充分体现江苏卷轻技巧重情感的命题特点。只是第一题在答案表述上有不尽合理的地方,略有遗憾。得分情况:第一题,得分相对较低,均分0.342分,难度系数0.17。总分2分,两个要点:借代1分,以“风尘”代指战争1分,提供答案中说是比喻,未予采纳。存在问题:1.有些学生概念模糊:把象征、虚实结合等误当作修辞手法。2.范围理解失误:明明是问颔联第一句,而少数学生却结合整诗大谈一通。3. 回答啰嗦,不能就题答题,而是从修辞到作用到情感面面俱到,生怕遗漏。4.表述有误:许多同学答成“以风尘比作战争”,即使认定为比喻也应是“把战争比作风尘”或“用风尘比喻战争”。教学建议:1.诗歌鉴赏术语必须帮学生理清,记牢。2.鉴赏语言必须简洁明了,就题答题。第二题,得分情况尚好,均分2.628分,难度系数0.49。存在问题:1、答题指向性不明,未能按照题目要求紧扣“望”字展开。特别是颔联、颈联,学生着重对作者情感分析,甚至扯到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上,未能答出“由望引发感慨”类似的话,令人遗憾。2、层次不清晰,答题笼统,未能逐联作答,因此,要么遗漏要点,特别是颔联和颈联,要么各句都蜻蜓点水,表述不清。教学建议1、要引导学生一定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答题,要紧扣题干锁定的范围作答,不能想当然。2、提醒学生要有分点作答的意识,切忌大而化之。第三题,得分情况尚好,基本能结合全词作答。均分2.948分,难度系数0.74。存在问题:1、要点不全:基本能答到三点,如“思念亲人”“忧国忧民”“报国无门”,而“漂泊的孤寂之苦”“年老多病的感伤”相对较难。2、未能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言而无据。教学建议1、应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诗歌中的任何情感的体现都应有其文本的依据,切记架空而谈。2、对于情感丰富的诗歌,一定要结合全诗作答,且要逐联排查,分点作答,切忌遗漏。(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油田一中 宋晓青)1.命题意图不仅要学生会背诵,还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提醒教学中名句名篇的教学要落到实处,背得再好,有错别字就等于0。名句名篇的课外部分仍然以先秦两汉为主,可能还要抓得更细一些。唐宋时期的诗文名篇仍然是关注重点。2. 得分情况均分:5.2分。大部分同学得分在46,题目区分度较好。3.失分原因书写不规范或错误。主要原因在于不理解,也有学习的懒惰心理,总认为自己不熟悉的字就不会考,例如:麋、匏。字的间架结构不合理,无法分辨。4.教学建议对初中部分的名篇教学仍然不能放松,本次考试中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得分情况很不理想。抓理解,只有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背得牢靠。抓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稍微宽一些,特别是不要在胶带纸粘过的地方书写。(五)文学类文本部分 (20分)(丁沟中学衡冬勤、顾丽娟、张广祥、滕国彬) 本大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共四小题, 20分。第11题满分4分,均分1.69分,主要考查景物描写的表现特色。多数考生能从修辞、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分析句子蕴涵的思想情感。不少考生对表现特色的分析不够全面,如仅仅答出“比喻” ;有的分析不够准确,比如答成“白描”、“想象”、“细节描写”“对比”等;有的对描写的内容概括过于具体琐碎;有的单纯从表现手法分析或从思想感情分析,对此类题目答题思路不够熟悉;有的从结构角度分析其作用,很显然审题不清。第12题满分4分,均分1.49,难度中等。本题考查一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属常规题型。多数考生能够掌握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即从内容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回答。得分较好的考生知道内容上凸显两代人在观点和处理问题方式上的矛盾关系(答案提及“师傅对徒弟的不理解”或“二人看待事情的态度形成对比”都酌情给1分),结构上为下文写朱庆找厂长理论和辞职作铺垫。但得满分的不多,答题方法掌握很好的考生失分主要原因是未与课文内容联系,只有概述。得分较差的考生失分原因是:(1)不懂该题型的解题思路,笼统做答,比如“引起下文主人公冲进会议室和辞职的内容,表现了主人公对孤石的喜爱和依恋和主人公孤独的心情”;(2)不从小说谋篇布局方面着眼,甚至不从文学作品出发,胡乱做答,比如“一句你真不懂事是对主人公的讽刺,也是对当时人们生活环境的极大讽刺”,“揭示了文章主题”“反映了社会的(时代的)黑暗,世态的炎凉”,“点题,升华主题”等;(3)不分点做答,眉目不清;或分点过多,妄图投机。第13题,均分3.09。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这是小说阅读的关键,也高考考查的重点。这一题很多学生能结合文本较好地答题,大多数能够答出“孤独寂寞,渴望得到理解与关爱”“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和“性格倔强,坚守自己的理想”。很少考生答出“热爱生活”这一点。存在的问题有:(1)重点不明,似是而非。如概括成“勤劳,认真”“淳朴,善良”,这不能不说是人物的一个侧面,但却不是主要的形象特征。(2)要点不全,或者分点过多。这是一道6分题,常理有三个答案要点,但有考生就只写了一点,围绕这一点再作简析;也有只答出两个要点。另一极端,则是分点太多,妄图投机,而实际重复的多,说明这些考生不能够清晰梳理。(3)不分点做答,眉目不清,答题作风不严谨。另外,对主人公身份的确定有偏差,有说是留守儿童的,有说是愤青的,有说是农民工的。这些虽然不是踩分点(有时却是的),但至少反映了考生对人物形象把握上不够确切。建议教师在复习中,指导学生明确题型的解题思路,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养成答题的良好态度和作风。补充一说的是,本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似值得商榷。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而参考答案只是对形象特征的概括,没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倒是我们的考生能够按照题干要求去答题了。第14题,均分2.13分。这道题考查了学生结合文章题目探究文本主题的能力,对文本主旨的分析、把握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绝大多数学生能回答出“以物喻人”或“象征”的手法,借写“孤石”形象地表现人的孤独。但绝大多数学生也只能回答出这一点,不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文本。“要让学生明白题目答案决不可能只有一层意思,要全面地看问题。”(吴锦语)还有许多同学对文本主题的把握产生偏差,诸如回答对朱庆种种品德的赞美、表达对“孤石”的喜爱等等。教学建议:1、二轮复习要进一步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强化答题规范2、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问什么,答什么,学会根据赋分推断答案要点。4、“探究题,有答案,但答案可以是多元的。”(吴锦语)应指导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六)论述类文本(18分)(育才中学 戴冰)总体评价:本次选取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置了三题简答题,符合新考试说明题型设置要求。 三条题目都考查了对文本的筛选、分析、概括,三条题目难度较大,不大符合高考命题有一题较为简单的要求。均分为8.9分,难度系数0.5。第1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分析、筛选和概括能力。均分2.65分。本题答案不尽合理。题目为:“为什么鲁迅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答案只是从客观原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还有主观原因即从鲁迅本身分析,阅卷时也酌情给了分。主要失分原因:不少学生只知道照抄原文,不知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概括,对于“原因”的分析没有清晰的思路,不知道从主观、客观原因分析。不少学生还犯低级错误,将鲁迅写成“鲁讯”,人数不算少,希望能引起老师的注意。第1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分析、筛选和概括能力。考查方向和15题似乎重复。均分3.1分。主要失分原因:(1)学生不能围绕“不要把鲁迅神话”这一主旨,不知道从“鲁迅既是个伟人,又是一个普通人”这两方面展开得出“文化英雄、平凡朴素的人、有缺点的人”三个采分点。(2)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干“在作者看来”这一要求。(3)概括能力差,仍有较多的照抄现成语句的现象。第17题: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答案对应的答题区域应该是文本的后三小节,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均分3.17分。主要失分原因:(1)审题有误。题干要求是“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不少同学答成如何对待鲁迅。(2)不少学生答案从否定角度切入,这样答题不够合理,本次没有判错。(3)不少学生的答案自相矛盾,使阅卷者哭笑不得。(4)学生知道分点作答很好,但不少学生只是徒有其形,虽分点了,但答案只是从一个层面作答。备考建议:1.强化学生读懂文本、理清文本思路的意识。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答题,而不能出现只看文本却不知道文本的主旨、思路就答题的现象。2.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养成对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的圈点勾画的习惯,做到有问必答,针对题目要求作答。3.培养理清答题思路的习惯。对于简答题,重点培养学生理清答题的思路,而不是毫无条理胡乱作答。4.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己组织语言答题,而不是只知道全盘照抄文本,不加分析、归纳、概括。5.养成根据赋分分点作答的习惯,也不要只是徒有其形,一定要形神兼备,答案一定要有条理。6.答题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本次阅卷出现不少答题错位、答案字迹不清、涂改后卷面模糊无法辨认等现象,今后复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七)作文部分(70分)(大桥高级中学 袁圆)【审题指导】题中的“读”即品读,审视,“我”即自我。“我”在这个世界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究竟窥出了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无论人生是平凡、渺小,还是卓越、伟大,只要正确认识、判断“我”的存在价值,就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人生失意还是得意,都能以应有的人生状态从容应对,做真正的自己。因此命题直接叩击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充满了一种理性的人生思索,文章应流露出真实而深切的自我反思。能准确读出“我”的存在具有二重性:既渺小,又伟大;既是普通的一员,又是独特的“这个”。在“读我”的过程中,透出具有哲学意味的思辨。也可侧重于一方面:可写“我”的存在无足轻重,不必在乎自我。但渺小的存在自有它价值。因为海水的浩淼是由无数渺小的水滴汇聚而成的,所以,虽然无关紧要,却不可自轻自贱。可写“我”的存在不可替代,应该看重自我。个体虽微不足道,但“我”的消失,世界也便失去存在的意义;“我”虽普通的一员,但条件许可,“我”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一切。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读出怎样的“我”来,呈现“我”与众不同的内质;为什么要品读自我,阐述“读我”的价值意义;怎样品读自我,阐述“读我”的途径方法;还可以对“读我”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记叙描写“读我”的过程、收获、人生的提升;也可以抒发在“读我”后的顿悟、从容、淡定之情等。【问题呈现】1.审题不清。大多数学生将“读我”误解为“我读”,所读的内容,大多是历史人物的经典事例,将眼光转换到关照别人别事,审视别人的“自我”。其实,“读他人”也是“读我”的途径之一,关键是学生“放开去”,就未能“收回头”反观自我的内心。这其中还有将“我”进行无穷的类比、比喻。如“我就是历史”,于是文章写成了一篇审视历史的大事记;“我是海伦凯勒”,于是文章论述人要坚强地生存;“我是自然”,于是阐述环保的意义。2.立意肤浅。泛泛而谈,按照年龄,简单介绍自己。部分记叙文严重低幼化,议论文很少有思辨的分析。3.硬贴标签。在应试作文中,适时点题是必要的,是行文水到渠成的需要,但很多学生在关照他人他事后,生硬地贴上“读我”的标签,行文脱节,生拉硬扯。4.偷换命题。全文找不到“读我”,完全变成了“审视自己”,并反复出现。5.素材陈旧。诸多文章仍在复述经典,缺乏自己对人生的内化感悟。本命题意在要写出真实而深切的自我反思,仍有大量的套作。6.部分卷面不清晰,书写潦草,时间未能控制好,少量作文未完篇。【整改建议】1.提高审题的能力。行文一定要紧扣命题,在“发散”中学会“聚拢”,收放自如。2.挖掘立意的深度。不要人云亦云,在考前准备“模仿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增强“我”的意识,行文中一定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真正传达处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一定要从生搬硬套的泥潭中走出来,在自己的文字里流淌出学生的应有的青春活力。3.增添语言的亮色。这非一日之功,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高考前的作文训练要舍得在语言的反复修改上下功夫,尽量避免罗嗦重复,淡而无味的文字,做到文从字顺,具有文采。(八)加试卷(40分)(仙城中学 谈登清)1.文言材料阅读题选择了李渔的闲情偶寄一文选段,介绍相关的戏剧知识,阅读难度一般,均分6.58,得分率65.8%。第19题断句,能力较好的同学均能得到满分6分,但也有一些同学失分严重,有不少同学值得了3分。究其原因仍是文言阅读能力的不足,对文言断句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比如不理解文段是在使用比喻的手法谈“编戏”问题,看不出一些对句如“其初,其后”、“易,难”。第20题相对得分很低,多数同学缺乏对戏剧文学常识的了解。看来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渗透相关文学常识还是很必要的。第21题多数同学能答出情节的照应一点,但对戏剧编写的整体构思有所忽略。不少同学还犯下低级错误,仍是照搬原文作者的说法,如“照映埋伏”、“节节俱要想到”等,不知将其变换成自己的话来表述。2.名著阅读题坚持了江苏卷的考查方向,涉及了七部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雷雨、边城、老人与海、哈姆雷特。该部分最高分14分,最低0分,均分为7.69,得分率仅为51.3%,相对其他两大项该项得分率较低。第22题难度很小,多数同学得5分,少部分同学得2分,主要是误选了B、C两项,得0分的几乎没有。第23题第一小题考查曹操败走华容道时的“三笑一哭”,要求学生说出涉及的四个小说人物。大部分同学竟然不熟悉该部分情节,致使答题混乱。其中关于“三笑”后出现的将领不少同学顺序混乱或张冠李戴,最后“哭”的对象“郭嘉”极少有人写出。第二小题相对较好,对哈姆雷特的复杂心理能较好理解,失分不多。3.材料概括分析题作为科普文段,试卷难度不大,最高分15分,平均分11.27,得分率75.13%。但部分学生的答题仍暴露出其概括能力较差、筛选信息能力不高的问题。第24题要求分条概括有哪些因素限制了氨气的推广和使用,多数同学对“合成氨气的成本太高”能够概括,但对氨气的污染性、易泄漏而致危害人体健康认识不足,尤其是对“氨气需要在纯氧中燃烧”这一点与限制氨气的推广和使用的关系无法理解。第25题则要求学生概括“与氢气相比”氨气的优越性,一些学生竟然只讲氢气的不足,丝毫不涉及氨气的优越性,说明他们未能认真审题。另外该题3分应该答出三点,不少同学在组织答案时随意叠加,导致要点不全或内容混乱,从而影响得分。第26题一些学生答题不动脑筋,照抄原文,将液氨的各项功用全部罗列,未能有效提炼信息。希望各校高三语文组认真分析、评讲本次模考试卷,使考试的效益最大化,力争在冲刺阶段让我们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大桥高级中学袁园老师截取了优秀作文数份,一并打印发给老师、同学们参考。 江都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优秀作文-袁园收集整理】读 我(1)读一片海,可以读出其壮阔;读一座山,可以读出其高耸;读一棵松,可以读出其苍劲;读这个世界,可以读出世间万物的与众不同,读出它们的风情万种。我是一颗微弱的星辰,却可以在苍茫夜空里闪光。我不是陶渊明,你不能读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悠闲;我不是范仲淹,你不能读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我也不是易安,你不能读出满地黄花,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感伤无奈,我不是我只是我,请慢慢读我,品我。读我,你只能读出“苦心志,劳其筋骨,乏其身”的我,因为我深知天将降大任于我也;读我,你只能读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我,因为我深信,人才会随时间而磨练出来;读我,你只能读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我,我只向往平凡的生活。你是否还想继续读我?我是一只小小鸟,曾经也妄想飞高。读我,我很渺小,只是一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在迷惘的世界里寻寻觅觅,不知飞了多少遭,才知道什么在我心中最重要。读我,曾经徘徊的我;曾经失败的我;曾经呐喊过,曾经彷徨过那曾经顾影自怜的我已经读不到了,你可以读到奔走快跑,惜时如金的我;那个曾经曾经踌躇满志的我已经读不到了,你可以读到踏踏实实,脚步稳健,目标实际的我;那曾经漫无目地,安于现状的我也读不到了,你读到的是成熟自信的我,那个曾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嬉戏的我如今奋笔疾书,埋头苦干,整装待发,满怀希望的等待幸运考神的降临。读了我,你是否能品我,思我?我不是陈酒,没有其浓烈;我也不是咖啡,没有其香浓;我只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无味。只有你读出了我,才能感我,悟我! (60分)读 我(2)我承认,在高三这场被称作炼狱的战争中,我缴了械。但从某种角度来讲,缴械并不是意味着失败,我只是放下了高傲的头颅,重新审视了自己,以一种踏实,奋斗的精神,去学会更好地掌握自己。过去的时间里,准确地应该说是一个月之前,我还骄傲地活在自尊自大的阿Q精神中。回想那些错把倾诉冲动当作创作才华的无知学生,在一群群耀武扬威的试卷中,在晚间白炽灯照耀下的教室里,在宿舍应急灯渐微渐弱的灯光下,总是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专属90后无病呻吟的诉说。那个时候,因不懂得如何聪明地活着,所以有时觉得就连生命都是身外之物。 在这样的时间里,总想把自己演得更精彩,这种过度的人文主义色彩,让我因一点小事,就踌躇满志,连走路的步伐都快了起来,急于面对充满期待的人生,但当脚里硌进一粒沙子,便又会呼天抢地,倒戈弃甲,以为世不容我。这是一种盲目的,消耗的状态,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冲自己的咖啡,做自己的梦,以为世间的灾难都太多,我只能顾得了自己,所以无力怜悯。当高三的日子将近尾声,兀地发现:我只是一粒尘埃,和万千学子一样,必须淡然地接受时代的责任,这是场输不起的战争。所以,我会每天在夸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蚌埠市晨光小学编外临聘教师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贵驷街道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华文学院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阳江市江城区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公益性岗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莆田市秀屿区上塘珠宝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三级公司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洞察及研究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