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識管理在國立大學教務處的應用研究 論文研討 論文出處 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學位類別 碩士學生 翁靜柏指導教授 何雍慶題目 知識管理在國立大學教務處的應用研究TheApplicationofKnowledgeManagementtotheOfficeofAcademicAffairsinNationalUniversities 論文網要 第一章緒論 研究背景 動機 目的 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 架構 假設 變數分析 第四章個案研究第五章資料分析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論文網要 續 附錄一問卷附錄二訪談問卷附錄三國立中正大學訪談內容附錄四國立成功大學訪談內容附錄五國立嘉義大學訪談內容 閱讀與思考的方向 非學術的統整 而以方法與經驗的粹取為主要目的 配合目前系統發展的模式 嘗試以理論框架進行整合 最終期盼能為校園KM實踐行為本身 做好KM管理與創造延伸的可能 整合思維 以現存IT為基礎架構進行使用情境上的適配 學校V S 知識管理 Why 知識就是力量 學校 本身就是創造知識的園地 有活力 也要有秩序 才能有效率 有能力 對於學校行政單位的知識管理研究 仍顯貧乏 學校組織的層次廣泛 導入KM的意義與可能作法 Papows 1999 全球化 有效分享工作人員分散更密切的企業關係速度 迅速服務導向科技競爭 網路化IS 分享的組織文化 友善 流程明確 可擴充的IS 小結 知識管理的初期 在IT層面著重的是將 個人知識外顯化 同時在管理層面則是 學習文化的培植 Gates 1999 成功的知識管理 可以使員工隨時 隨地 隨處得到他所想要的資源 做好KM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建立 分享 的組織文化 分享程度愈高 知識管理的效益愈大 文獻探討 知識 有用的知識 GilbertandMartyn 1996 知識儲存在個人身上 在還沒有經過學習 分享出來之前 毫無價值可言 Nonaka Takeuchi 1998 知識牽涉到信仰和承諾 立場和意圖 知識牽涉到行動 目的性 知識牽涉到意義 情境 知識的分類 依知識的 本質 可形式化 圖文 用正式語言表達 包話電腦語言 個人的 情境的 經驗的 直覺的 不清晰的 事情尚未明朗 具體化前 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的感應能力 知識的分類 依知識的 移動性 Badaeacco 1991 嵌入組織的知識透過內隱的技巧 建立團隊 專業聯合 同一規範的組織 將知識儲存於個人與組織之關聯上 這種知識很難以文字或符號轉移給別人 移動性知識存在設計中的知識 如 技術手冊 存在機器中的知識 以反向拆解獲得知識存在腦海中的知識 個人經驗 知識的分類 依 組織核心能力 Barton 1995 以知識為基礎 將組織核心能力分為四個層面 範圍大 小 實體技術系統 科技能力累績在系統中管理系統 教育 報酬 激勵 創造了知識取得和流通的管道 同時對不合需要的知識活動設立障礙 員工的技能與知識價值觀與規範 做為知識篩選和控制的機制 知識的分類 依 組織的專業智慧 Quinn 1996 依專業智慧在組織內運作的重要程度分類 認知性知識 knowwhat先進的技能 knowhow對系統的瞭解 knowwhy自發性的創意 carewhy 存於企業文化 可被結構化的知識 知識的分類 依 知識的移轉過程 Harem VonKrogh Roos 1996 瞭解缺乏的知識知識他人知識的知識行為表現的知識形式構面個體構面工作導向的知識 技術導向 知識的分類 依 智慧資本 Edvinsson Malone 1997 智慧資本 能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知識與能力的總和人力資本 個人能力結構資本 組織知識顧客資本 上下游關係三種形式必須進一步的融合 互補 並以知識管理創造出適當的成果 知識管理之相關理論 知識管理的意涵 張秉中 2000 發展KM不只為了提升工作效率 最重要的在於教育組織 希望組織成員在面對問題時 都能藉由組織內資訊互通的網路 找到解決方案 同時跟其他成員分享處理問題的經驗 以作為下次處理事件的參考依據 Stewart 2001 KM的目的在於讓知識流動 讓使用者適時解決問題 進而創造出更多新的知識 而非只是把知識變成文件 儲存起來而已 知識管理方程式ArthurAndersenBusinessConsulting 知識管理過程模式Demarest 1997 知識管理之相關理論 知識的創造 Nonaka 1995 SECI模型 個人與組織間的知識創造 是以內 外隱知識由四種主要的知識轉換過程互動而來的 共同化 Socialization 分享經驗外顯化 Externalization 模式 假設 類比結合 Combine 透過溝通交換知識內化 Internalization 邊做邊學 SECI模型 組織的知識管理 並非只依靠單一的知識管理工具 Nonaka 1995 知識創造是一種以個人層次開始的螺旋過程 逐漸上升並擴大互動範圍 Barton 1995 組織中有四項活動可以創造並移轉知識 補充 共同解決問題組織的進步 是所有成員進步的結果執行與整合促進知識流通 潛在競爭力的提供 透過使用者參與專案或是新系統的開發 可將使用者的專屬知識融入其中 同時 使用者亦較能接受改變 實驗和原型試製鼓勵研究實驗的文化要能容忍失敗輸入知識產生核心能力落差時 則需從外部取得知識 組織必須培養吸收知識的機制 小結 組織應該判斷 什麼樣的知識才是組織需要的 不要讓追求知識成為組織進步的包袱 知識很快就會過時 過度地視若寶藏 反而沒有意義 適度的分享與學習 是永保知識常鮮的最佳辦法 知識管理之相關理論 知識的儲存 知識的儲存方式決定知識能否被組織確實利用 個人經驗 組織記憶湯明哲 2000 知識管理面臨許多問題 首先 知識只能累積在公司員工的腦海中 無法有系統的記錄下來 其次 就算記錄下來寫成文件 檢索閱讀十分繁複 造成知識擴散的障礙 譚大純 劉廷揚 蔡明洲 1999 知識儲存的三種型式 以資料庫來儲存知識 透過教育訓練等方式 加深知識於員工的腦海中 儲存於組織本身的產品 工作活動 流程中 becker 1998 成功儲存組織記憶的原則 系統能掌握各種不同管道的資訊來源 系統必須容易使用 開發回饋系統 用以維持並評估組織記憶 系統 組織記憶系統要能融入組織的工作流程中 提供相關資訊連結 avenp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合同签订流程及风险提示
- 离婚抚养费合同(标准版)
- 赠与房贷合同(标准版)
- 武昌船舶合同(标准版)
- 施工现场搅拌站扬尘防治措施方案
- 重点实验室视频监控设备租赁合同范文
- 银行服务网点数字化转型推广方案解析
- 课题研究活动全过程记录表模板
- 医护人员职场风险意识提升方案
- 部门绩效考核标准与实施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热毛巾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泥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吉林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2026秋学期学校主题升旗仪式安排表+主题班会安排表
- 入职合同里的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 出租充电桩车位合同范本
- 人工晶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2025年9月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
- 开放性骨折感染预防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