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作文审题创新紧扣话题,化繁为简【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审题创新紧扣话题,化繁为简【主要内容】话题作文审题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命题沿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演变,开放性呈逐步递增的趋势。特别自1998年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后,新颖的命题形式,灵活的写作要求,给考生以最大的空间来展现写作才华,达到了放飞心灵、放飞个性的目的。但时过境迁,话题作文的负面效应逐渐暴露。目前,学生的文体意识欠缺,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不断增多,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曾经叱咤风云、一统江湖的话题作文,慢慢淡出历史舞台。2007年话题作文4套,2008年话题作文仅有2套。但话题作文作为一种风云一时的命题模式,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因此我们也不能漠然视之。加上高考有一条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也许某省市为防止押题猜题,而突然运用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情理之中。【解题方法指导】话题作文淡化了审题,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即任何类型、任何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带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话题作文上的审题,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仔细地推敲。(一)推敲材料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例:(20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得抄袭。解析:2006年安徽的话题作文题目比较大众化,很贴近学生,又包含了一定的哲理,让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写成议论文、小说、散文都比较好操作。此题的关键是不能把思维局限于读一般的书籍这个范围,正如话题材料中说到的这个“书”可以是社会,可以是人生,可以是自然,可以是父母同学,这些“书”都需要用心去读,这时的“读”就上升到了一种思索、感悟的高度。我们只有仔细阅读材料,领悟材料中的提示,才能把握“书”与“读”的深层含义,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如果不揣摩材料,只抓住话题“读”泛泛而谈,是很难得高分的。 (二)推敲“话题”话题作文,最终都会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我们当然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对理解题意有重要影响的字词,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例:(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个字。不得抄袭。 解析:“行走在消逝中”从表面看似乎突出了“行走”一词,但从本质看依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要求在“行走”(发展、前进、进步等)与“消逝”(消失、湮没、逝去、舍弃等)之间选择自己的作文内容。话题涉及人类社会发展与消失的人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文、关注文化、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审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行走”和“消逝”的关系,可以提炼出社会的发展变迁、人的成长历程、观念的时代性更新、事物的发展与衰败、历史的进步与倒退等内容;同时也要表达出对“消逝”的情感态度(喜怒哀乐等)。初看此话题,感觉颇有难度。但细细分析,深入思考,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有思辨性的话题。(三)推敲“注意”近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在表述“话题”的文字之后,往往还有一段提示语,另外还有几点“注意”“要求”等。这些提示语和“注意”“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启发;既是规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性语言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利用。例:(2007年湖南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解析:这虽然是一道命题作文,但它的“注意”非常典型,因此以它为例可以说明一切问题。“诗意地栖居”是哲学家荷尔德林的话,被海德格尔加以引用后,成了行走于历史和未来的流行。作文题目特别强调“注意题目中的地字”,这是对考生善意地提醒,因为“诗意地栖居”是一个偏正短语,重心在“栖居”,栖居的方式是要有“诗意”。怎样的“栖居”才算是“诗意地栖居”?辩证唯物主义提到的物质决定精神,说明生存是第一需要,在生存无忧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诗意的问题;叶圣陶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那么你一定要用其中的一块去换取一株水仙花!”则侧重于精神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学会脚踏实地,更要学会仰望星空”,也强调了“诗意”的重要性;巴金的话“人不能仅靠吃米活着”,则说明了物质很重要,但精神仍然必不可少;丛飞家一贫如洗,彩电、冰箱都是别人淘汰的,却捐助300万资助他人,成了精神的富有者没有钱是不能的,但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物质是不能的,但只有物质是万万不能的。爱心、宽容、善良、爱国、孝亲等优秀品质,当然是诗意地栖居所应该拥有的;适当的爱好,如下棋,读书,跳舞,看NBA等,也是诗意地栖居的条件;担负责任、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等,则是人人欢迎的站在大地上进行的诗意地舞蹈。另外,考生要注意文体要求,只能写成议论文和记叙文,或阐发“诗意地栖居”的意义和作用,或讨论怎样才能做到“诗意地栖居”,或说明什么是“诗意地栖居”,摆事实,讲道理,说故事均可以,但如果写成散文、诗歌等,问题就大了。【典型例题】例一、(2005年全国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解析:这是一道富含哲理的关系型话题作文题目,审题立意时,忘记和铭记二者都得兼顾,不可偏废,必须针对“忘记和铭记”的利弊得失、性质意义、关系作用等,或进行生动地叙写,或进行深情地言说,或进行深刻地说理。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例二、(2008年四川卷)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解析:看得出来,这个题目是临时修改的。作为四川考生,再也没有比这个题目更好的了。“坚强”是独词类话题,审题难度不大。亲身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直面了生与死之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慨,此时,如何饱含深情地写作,打动自己,打动读者,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地震中坚强的故事很多很多,“可乐男孩”、“灯光女孩”、“敬礼娃娃”、“坚强警察”、“舍身救生的教师”大家耳熟能详,但要写出新意,写出特色还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如果写自己真实的心路历程,饱含真情实感,也同样可以拿高分。当然,不写地震也是可以的,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诠释“坚强”这一话题,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也是一种聪明的选择。【范文分析】永远的苏武2005年四川考生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当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点评: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考场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炼,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 坚强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汶川。一个全国人都不熟悉的地名闯入了我们的视野。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这一刻,山崩地陷,江河呜咽。这一刻,即成国殇。面对灾难,世界听到了一个民族的声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激发了我们和整个世界前所未有的爱心,人性之美,倾国倾城。无数人捐款献血、组织赈灾活动,无数的志愿者自发赶到现场帮忙,扶老携幼的捐款,挽起袖管的献血,国旗为平民而降的震撼,蜡烛为逝者而燃的守夜,师生相拥而亡的镜像,一个国家的总理在视察灾情时,一副担架正好过来,总理站到路边,让生命先行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被触动了,在性善性恶的千年辩题中,中国人关乎群体的自信,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在瞬间得到凝聚,整个世界找回了爱的庄严,不期而至的灾难,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出那么多感动。面对灾难,离去的安息,因为生命得到了尊重。北川中学的一位只有12岁的被截肢的女孩说过,请你们不要称我的那些死去的同学们是没有来得及开放的花蕾,就已经凋落了。不,他们不是凋落,他们已经盛放过了。北川中学孩子们还说了一句感动我们的话: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希望,你要高高飞翔。面对灾难,活着的更加珍惜,编入教材的提醒幸福的作者毕淑敏前天到北川给学生上课,她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活着是幸福的,理应珍惜。奥运火炬今天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素有“绿城”之称的南宁继续接力。传递的不仅仅是奥运火炬,更是长明的爱心火炬。据称,2008年5月12日的这次四川汶川里氏8.0级的大地震致使喜马拉雅山脉长高了数米,其实长高的不止是山峰,更有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国殇之后,唯有坚强。点评:极强的场面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章一开始,就像摄像机一样,给我们再现了5月12日那个让人震撼的瞬间,以及在灾难发生之后的一个个感动;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口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深海养殖自动化喂养系统应用方案
- 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技术方案
- 金属雕塑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 光村镇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期末学业评价题目及答案
-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施工方案
- 房屋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实施方案
- 碳捕集利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案
- 宅基地空地租赁与农业项目合作合同书
- 离婚宅基地房屋分割与房产评估、鉴定协议
- 国际音标卡片(打印版)
- 科技与全球资源分配问题
-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285中国福利思想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蛋白质相互作用传递信息蛋白质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
- 《金属热处理》课件
-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台账
- 路边停车经营管理方案
- 混凝土围墙贴砖施工方案
- 人体工程学室外环境设施课件
- 初次聊天话术900句高情商的对话语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