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导学案.doc_第1页
《背影》导学案.doc_第2页
《背影》导学案.doc_第3页
《背影》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州中学八级语文导学案成员:杨秋燕、雷晓梅、杨动力 主备人:王亚余 审核:班级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课题】背影【学习目标】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4、培养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不由得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背影。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这对学习课文前面的内容是有帮助的。【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学过程】【激趣导入】通过激发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情感,用充满感情的语句描绘自己的父亲,表达对父亲的爱导入课文。(5分钟)(本课时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体会深深的父爱。)【自主学习】以下的题目,你能独立完成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完成之后,板演或口头展示 (15分钟): 1、根据词义填写原词,并加注拼音。(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原词是( ),拼音( )。(2)纷纷落下的样子。原词是( ),拼音( )。(3)细小而繁多的事。原词是( ),拼音( )。(4)乱七八糟的样子。原词是( ),拼音( )。2、注音:交卸( ) 琐屑( )( )踌躇( )( )迂腐( ) 蹒跚( )( )颓唐( ) 奔丧( )3、填写下列词中缺少的字,并解释这个字在词中的意思。(1)变卖典( ): (2)不能自( ): (3)触目伤( ): (4)情( )于中:4、本文所写的内容情感是什么? 5、判断正误。(1)背影写于1925年,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散文。( )(2)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背影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由于当时作者的家境不好,所以文章表现出的思想是低沉的、消极的。( )(4)背影一文以“背影”为题,并以它为线索贯穿全篇,父亲心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 )【合作探究】团结力量大。仔细阅读课文,对学完成下面题目,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在班级进行板演或口头展示(18分钟)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存在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写在下边,以备下节课讨论。(2分钟)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课后反思】凤州中学八级语文导学案成员:杨秋燕、雷晓梅、杨动力 主备人:王亚余 审核: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课题】背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深入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和背影的线索作用。(1分钟)【上课时问题】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小组合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10分钟)【合作探究】团结力量大。仔细阅读课文,对学完成下面题目,然后小组交流,并在班级进行板演或口头展示(15分钟)1、文章除描写了自己见父亲买橘的“背影”而落泪的情景外,还描述了自己另外两次“落泪”的情形。这两次落泪尤其是最后一次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 3、本文不同于一般作品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4、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这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答疑解惑】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与大家进行一下交流。(5分钟)【课堂训练】仔细阅读下列选段,独立完成后面习题(9分钟)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路,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11)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12)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13)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1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6)过一会说:“A_”我望着他走出去。(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_ ”(18)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 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父亲的体形特征是 ;穿戴的服饰是 ;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 ;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 处;请说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 “进去吧,里边没人。”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处;请说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 对第(15)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