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质量抽测试卷.doc_第1页
高三质量抽测试卷.doc_第2页
高三质量抽测试卷.doc_第3页
高三质量抽测试卷.doc_第4页
高三质量抽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周周练(九)2012.10.24一、语言文字运用(34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老 苏先生墓志铭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宜铭?(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悫:笃实。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于官职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 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 笑笑而不回答。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 并当作典范来效仿。D.苏洵跟姚辟一起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 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3分)(2)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4分)(3)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雨雪曲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注: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分)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抽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3分)B(A.no/no su/su t/t chn/zhn B.to/to bin/bin n/n u/u C.h/h q/j jio/jio qio/qio D.xio/xio xn/xn yn/yn y/y)2.(3分)D(“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指赶不上;“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用于贬义,“毕恭毕敬”形容对人十分恭敬,前者程度更深;“心照不宣”比“心领神会”多出了“不说出来”的意思,不合语境。)3.(4分)人脑“时钟”(生物标记)能准确反映真实年龄。(“人脑”1分;“时钟”或“生物标记”1分;“反映”、“确定”或“获知”1分;“真实年龄”1分)4.(5分)(1)李尔王、哈姆雷(莱)特(各1分)(2)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种现象,实属正常。奥运赛场就应该新人辈出。(观点鲜明1分;修辞1分;语意通顺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C(再:两次)6.(3分)D (是称赞苏洵的品行;是苏洵的政绩)7.(3分)B (“责怪”错)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 (3分,“举”、“称”、被动句式各1分)(2)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 (4分,“足”、“ 悉”、“所为文”、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3)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3分,两个“以”“号”各1分)参考译文: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郡眉山县人。苏君的品行德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影响到家乡,闻名于整个蜀郡已经很长时间了。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文章流传出来以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看。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而且都是很高的等第,也都凭借文学才华被当时的人们称赞。眉山县在京城西南数千里以外的地方,一天之内父子三人由默默无名而轰动了整个京城,而苏氏的文章于是传遍全国。苏君的文章言辞雄辩,宏大雄伟,读他文章的人都感到惊异而想见到他,等见到他以后,发现他是一位温和似乎不善言谈的人,等与他相处以后才发现,跟他相处得越长,就越感到他的可爱。他间或拿出写的文章给人看,越是问他越是发现他的学问无穷无尽。唉!可以说是一位纯朴贤明忠厚老实的君子了!苏君的曾祖父名叫苏祜,祖父叫苏杲,父亲叫苏序,朝廷追赠苏序尚书职方员外郎的官衔。这三代都没有在仕途上显耀。职方君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都凭借文学才华中了进士,而苏君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成人后还不知道读书。职方君苏序对他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感到奇怪。有人问他原因,职方君苏序只是笑笑而不回答,苏君也是依然如故。到27岁时才发奋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又考秀才异等也没有考中, 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拿来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于是深入地探究了六经和百家的学说,在探究古今安定动乱成功失败的经验和圣贤的人仕途失意得意出仕隐居原因的时候,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慨地说:“可以了!”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华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笃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起初,我替他将书献给朝廷,皇上召见他在紫微阁考试,他推辞没有去。于是任命他做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寺编纂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就任命他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让他领取朝廷的俸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起编纂礼书,编成了一百卷的太常因革礼。书编写好了以后,刚刚上奏朝廷还没有得到答复就因病去世了,确切时间是治平三年四月戊申日,享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消息后很悲伤,特地追赠他光禄寺丞的官衔,命令官吏准备船只运载他的灵柩回到四川。治平四年十月壬申日安葬在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苏君生在边远的地方而且又功成名就得很晚,常常叹息说:“了解我的人只有我的父亲和欧阳公啊!”既然如此,那么除了我谁还适合给他写墓志铭呢?三、古诗词鉴赏(10分)9.(1)(2分)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2)(4分)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奇丽风光(1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美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3)(4分)对边关将士的同情(2分);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0.(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梦啼妆泪红阑干(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钟鼓馔玉不足贵(5)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6)佳木秀而繁阴(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每空1分,错1字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建厂前:蓝天白云;河水清甜。建厂后:黑烟遮天,臭气弥漫;玉泉河成了臭水沟。(每点1分)12.(6分)意义:第一处是村主任为显示权威,强调厂子的来之不易和重要;第二处是表现污染严重;第三处是既因空气臭,又在为自己想对策作掩饰。作用: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每点1分)13(4分)签合同,放弃田地:贪图安逸;领奖金:贪图小利;同意去厂做工人:目光短浅;听从村主任安排:易妥协。(每点1分。无情节对应分析的不得分)14(6分)意蕴:大家毁田建厂:揭示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现象;王老板逐利损人:揭示见利忘义、缺失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基层干部(村主任、乡长)重商轻农:揭示一味追求利益、政绩的现象。情感取向:对村民的同情和批评;对基层官员、商人的批判;对美好环境逝去的叹惋。(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批判)(每点1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5.(6分)首先从标语泛滥的现象谈起,指出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其次,通过批评建立孔子巨像,剖析当前复兴中华文化过程中的错误心态;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并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每点2分)16.(6分)耗费大量金钱;遮掉天空,使住家变得阴暗封闭;逐渐变得肮脏;使街道拥挤,影响交通;起不到“宣扬”的作用;是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每点1分)17.(6分)改变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心虚与弱点(敢于承认社会问题和文化危机);实实在在地去提升自己。(每点2分)七、作文(70分)立意提示:面对非议,应淡然处之;面对非议,应愈挫愈勇;面对非议,应据理力争;面对非议,应积极自省,择善而从。高三质量抽测试卷(2012年9月)语 文 试 题(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 有 别 趣 非 关 理 也 而 古 人 未 尝 不 读 书不 穷 理 所 谓 不 涉 理 路 不 落 言 筌 者 上 也 诗 者 吟 咏 情 性 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节选自沧浪诗话)20.沧浪诗话是 (朝代) (作者)撰写的诗歌理论著作。(2分)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人日记中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声,旨在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在当时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B家中的觉新性情温和稳健,不爱参加社会活动,但他也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 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 C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俩都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为了翠翠,天保宁 可要条破渡船也不要新碾坊,而傩送则主动托媒人上门提亲。 D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最为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涵盖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E哈姆雷特中,老国王的鬼魂嘱咐哈姆雷特在复仇时千万不要伤害到王后,让上帝去裁决她,让她那不安的良心时时刺痛她。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在大观园里的住处名称各是什么?其 住处环境各显示了主人什么样的性情?(6分) (2)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情节。(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关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境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通过时空转换,才能做到“其神远矣”,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在前,卷舒风云之色。”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界,这种主客统一可以说是所有审美形态共同具有的内涵,而意境的主客统一是最为完整且有特殊含义的,其极致是“物我两忘”。24.依据文意,简要概括意境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25.请具体解释“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文中的意思。(3分)26.结合材料,请简要分析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是如何通过时空转换构建完美意境的。(6分)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抽测试题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19.(6分)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每处1分,多画1处扣1分)20(2分)南宋(宋) 严羽(每处1分)21.(2分)诗要吟咏内心情志。(意思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