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设计 题目 题目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学学 院院 国际经贸学院 专专 业业 贸易经济 班班 级级 贸易经济 1 班 学学 号号 201205341409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 一六年三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 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 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 论文 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毕业设计 论文 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 论文 是我个人在指导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特别 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 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 或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 保存 使用毕业设计 论 文 的规定 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 论文 的印刷本和 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 论文 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 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 数字化或其 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公布论 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 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 设计 论文 的内容包括 1 封面 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 原创性声明 3 中文摘要 300 字左右 关键词 4 外文摘要 关键词 5 目次页 附件不统一编入 6 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 或绪论 正文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附录 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 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 论文 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 不包括图 纸 程序清单等 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2 万字 3 附件包括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译文 译文原文 复印件 4 文字 图表要求 1 文字通顺 语言流畅 书写字迹工整 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 无错 别字 不准请他人代写 2 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 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 部分用计算机绘制 所 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 布局合理 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 程字书写 不准用徒手画 3 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 论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 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 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 并提供电子文档 5 装订顺序 1 设计 论文 2 附件 按照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译文 译文原文 复印件 次序装 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指导教师评价 一 撰写 设计 过程 1 学生在论文 设计 过程中的治学态度 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4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技术线路的可行性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5 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 论文 设计 质量 1 论文 设计 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 设计 任务 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三 论文 设计 水平 1 论文 设计 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 论文 设计说明书 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建议成绩 建议成绩 优优 良良 中中 及格及格 不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 内画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单位 盖章 年年 月月 日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评阅教师评价 一 论文 设计 质量一 论文 设计 质量 1 论文 设计 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 设计 任务 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 论文 设计 水平二 论文 设计 水平 1 论文 设计 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 论文 设计说明书 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建议成绩 建议成绩 优优 良良 中中 及格及格 不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 内画 评阅教师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单位 盖章 年年 月月 日日 教研室 或答辩小组 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 或答辩小组 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 或答辩小组 评价 教研室 或答辩小组 评价 一 答辩过程一 答辩过程 1 毕业论文 设计 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对答辩问题的反应 理解 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 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 论文 设计 质量二 论文 设计 质量 1 论文 设计 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 设计 任务 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三 论文 设计 水平三 论文 设计 水平 1 论文 设计 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 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 论文 设计说明书 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评定成绩 评定成绩 优优 良良 中中 及格及格 不及格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 或答辩小组组长 教研室主任 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教学系意见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系主任 签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摘 要 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 最近几年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我国出口的扩大不断推动 着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 然而 我国庞大贸易量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 不可避免地影 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我国 2007 2014 年的出口商品结构等数据为基础 从商品制成度 出口国别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剖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 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探讨解决对策 以期完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大国 转变成贸易强国 关键词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现状 问题 对策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a 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 s leading trading power in recent years its exports has been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behind China s huge trade volume which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date of China 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during 2007 2014 analyzes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China 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tent of goods export destination and trade model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of China Which can help China shift from a giant of exports quantity towards the giant with exports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一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1 一 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概念 1 1 商品结构的概念 1 2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1 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2 1 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 2 2 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 4 3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现状 5 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6 一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 6 二 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6 三 服务贸易类出口商品发展依然落后 6 四 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 7 三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7 一 出口商品要素禀赋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8 二 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影响多元化发展 8 三 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品牌 9 四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9 一 改进传统贸易观念 大力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9 二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引导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9 三 加大法律支持力度 规范出口企业竞争 10 四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附加值 10 五 加强宏观调控 完善出口加工贸易政策 10 六 紧跟国际市场潮流 加强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 11 五 结论与启示 11 参考文献 12 1 一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 各国的出口商品愈发集中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为了适应世界贸易潮流 我国的出 口商品结构一直处于不断优化之中 但无法否认 迄今我国依然存在着出口商品结构不 合理 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 这将对我国的长期发展及国家竞争优势的培养产生负面 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认清自身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尽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转变加工 贸易模式 促进其结构优化升级 最终使出口商品结构变得更加合理 培养我国的国际 竞争力 从世界贸易大国变为世界贸易强国 一 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概念 一 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概念 1 商品结构的概念 商品结构是指企业在其所属的经营区间之中 选取相应的标准将自身经营范围中的 产品划分成不同的种类 并且计算出每个种类的产品在所有商品中所占的比例 2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 在某些贸易时期内每个种类的出口商品在全部出口贸易总额中 所占的比例 即某一大类商品的出口量与全部出口贸易数量之比 多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和本国的经济实力 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产业层次状况息息 相关 因此它可以被视为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和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指标 根据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可划分为10大类 0 食品及活动物 1 饮料及烟类 2 非食用原料 3 矿物燃料 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 动植物油脂及蜡 5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6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 机械及运输设备 8 杂项制品 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其中0 4类为初级产品 5 9类为工业制成品 按照 联合国的分类方法 初级产品又被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工业制成品中的5类和7类被归 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其他产品则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般来讲 以制成度为标准可以把商品划分为初级品和工业制成品 对出口商品结 构的分析评价都是以制成度为基准的 工业制成品占的比重越大 初级品比重越小 说 明一国的贸易结构越好 如果和选择的过去某个基期相比 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提高 那就意味着该国出口商品结构愈发改善 总的来说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是以进口初级产 品 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是以出口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为 主 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 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 表 1 2008 2014 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 亿美元 资料来源 我国统计年鉴 表 2 2008 2014 年我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初级产品初级产品 5 445 255 185 304 914 864 81 食品及活动物 42 0951 6750 3650 2251 7851 95 52 28 饮料及烟类 1 972 602 332 262 582 432 56 非食用原料 14 5712 9314 2014 9014 2613 5814 04 矿物燃料 润滑油 及有关原料 40 6432 3032 6732 1030 85 31 5030 5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总值总值 14306 912016 115777 518983 820487 622090 023422 9 初级产品初级产品 778 48630 99817 171005 521005 81 1072 68 1126 92 食品及活动物 327 64326 03411 53504 97520 8557 26589 14 饮料及烟类 15 316 4119 0622 7625 926 0928 83 非食用原料 113 4681 56116 02149 78143 41145 63158 26 矿物燃料 润滑 油及有关原料 316 35203 83267322 76310 26337 86344 46 动 植物油脂及 蜡 5 743 163 565 265 455 846 23 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 1350711385 614962 217980 519483 521017 422296 0 化学品及有关产 品 793 09620 48875 871147 871136 291196 181345 43 按原料分类的制 成品 2617 431847 752491 5131963331 683606 064002 24 机械及运输设备 6733 255904 277803 39019 129644 2210385 310705 0 杂项制品 3346 062996 73776 84594 15357 185812 496220 62 未分类的其他商 品 17 1516 4514 6823 3914 1717 29 22 67 3 动 植物油脂及蜡 0 740 500 440 520 540 540 55 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 94 4194 7594 8394 7195 1095 1495 19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5 875 455 856 385 835 706 03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19 3816 2316 6517 7717 1017 1617 95 机械及运输设备 49 8551 8652 1550 1649 5049 4148 01 杂项制品 24 7726 3225 2425 5527 5027 6627 90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0 130 140 100 130 070 080 10 资料来源 整理所得 根据表1和表2 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在2008年到2014年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初级 产品出口额由2008年的778 48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1126 92亿美元 占出口额的比重则由 2008年的5 44 下降到2014年的4 81 这意味着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正在下降 但其绝对数量依然庞大 且正在逐年增长 其中 食品及活动物商品出口的增量最明显 由2008年的327 6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589 14亿美元 提高了1 79倍 在所有初级产品 出口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食品及活动物商品显然是附加值很低的一类商品 工业制成 品的出口也出现极大的增加 其在出口额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 由2008年的14306 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23422 9亿美元 其中 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由 2008年的13507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22296 0亿美元 占出口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94 41 提 高至2014年的95 19 这实际上说明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改善之中 化工产品和 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1 45 这也意味着我国在工业化的路上还有较大的上 升空间 表 3 2007 年至 2014 年商品出口结构 单位 亿美元 年份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2007615 476375 455167 47 2008778 487526 345963 49 2009630 996524 754844 45 2010817 178679 176268 31 20111005 52101677790 1 20121005 8110780 58688 86 20131072 6811581 489435 92 20141126 9212050 4310245 57 资料来源 我国统计年鉴 表 4 2007 年至 2014 年商品出口额所占比例 单位 年份资源密集型 所占比例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所占比例 劳动密集型 所占比例 20075 0452 2442 34 20085 4452 6141 68 20095 2554 3040 32 20105 1855 0139 73 20115 3053 5641 04 20124 9152 6242 41 20134 8652 4342 72 20144 8151 4543 74 资料来源 整理所得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 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总额不断 增长 由2007年的6375 45亿美元 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52 24 到2014的12050 43亿美 元 就2007年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额增长了1 89倍 占出口贸易额的 51 45 这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正处于上升的状态 劳动密集型为主正在 转变成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优化过程中 然而 劳动密 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庞大 这些产品所代表的产业对提高本国工业水平和经济发展 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 因此 现阶段我国发展国际贸易 提升自身商品竞争力要求我们 改善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2 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 从表5可以看出 亚欧和北美一如既往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市场 而拉美 非洲和澳洲 相对而言不如前者重要 这说明尽管我国已经趋向于多元化的对外贸易 但商品出口市 场仍比较集中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美 日 欧 香港地区和东盟始一直位居我国出口 市场的前几名 它们的市场份额之和远超我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因此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这种结果和市场特点是经济实力 产业结构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决定的 虽然这种市场分布对我国与大的贸易伙伴保持相 对稳定的关系 但从长期来讲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 5 表 5 2008 2014 年我国出口分国别 地区 单位 亿美元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总值总值 14306 9312016 1215777 5418983 8120487 6422090 0423422 93 亚洲亚洲 6632 955685 977320 668991 4210069 6311340 7011883 81 日本 1161 34979 111210 611482 981516 431501 321493 91 韩国 739 51536 8687 71829 24876 81911 651003 33 我国香港 1907 431662 332183 172680 253235 273844 953630 77 我国台湾 258 78205 05296 77351 12367 79406 34462 77 东盟 1141 431062 971382 071700 832042 722440 72720 71 新加坡 323300 66323 48355 7407 52458 32489 11 非洲非洲 508 4477 36599 58730 99853 2927 991060 35 欧洲欧洲 3428 912647 343552 044136 163964 244057 444388 25 欧盟 2928 782362 843112 353560 23339 893389 853708 84 英国 360 69312 77387 71441 25462 99509 42571 41 德国 591 74499 2680 47764 35692 18673 43727 03 法国 233 04214 6276 54299 97269267 14287 02 意大利 266 09202 44311 41336 98256 57257 53287 56 荷兰 459 1366 82497 06595589 04603 15649 29 俄罗斯 330 05175 14296 13389 04440 58495 91536 77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 714 77570 96918 211217 311352 171339 611362 24 北美洲北美洲 2741 792385 683058 613501 173801 33978 154262 57 加拿大 217 89176 75222 17252 68281 26292 17300 04 美国 2522 972208 162833 043244 933517 963684 063960 63 大洋洲大洋洲 258 63249 32330 23408 95448 8446 15465 72 澳大利亚 222 38206 46272 26339 1377 4375 54391 46 资料来源 我国统计年鉴 3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现状 从表6可以看出 我国的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从2008到2010年 我国 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高于一般贸易的比重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拥有庞大的产值 但事实 上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我国仅负责了贸易中的加工制造部分 同时超过半数的原料和零 件依赖进口 产业链条的定位低是现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最突出的问题 截至2012年 我国钢材 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额均由大幅增长 以上三种产品的出口总额 的80 以上都是加工贸易的份额 它们均属于高投入 高能耗 低效益和低产出资源密集 型产业 其出口额的增长是建立在对我国资源掠夺式开发的基础上的 考虑到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相对落后 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引导 扶持下 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所占的比重由2002年的64 7 上升到2011年的78 1 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由27 1 上升到50 5 电子信息 精密机械 生物医药 新能源 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产业 此外 我国一般贸易的 比重从2011年开始超越了加工贸易的比重 这些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出口商品 结构的优化 表 6 2008 2014 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 单位 亿美元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总值 14306 9312016 1215777 5418983 8120487 6422090 0423422 93 一般贸易 6625 845298 337207 339171 249880 079880 112324 加工贸易 6751 835869 817403 348354 168627 798627 89053 3 其他 907 79848 491168 651460 61979 963582 142045 63 资料来源 我国统计年 鉴 二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 一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 我国一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H O理论作为自身的贸易理论依据 在参与国际贸易时秉 承从自身要素优势出发的原则 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随着自身工业发展 经济水 平提高 我国已经意识到单纯利用比较优势进行贸易的消极影响 目前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后者 的绝对数额依然庞大 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继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 得知 2007年到2014年间 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总额由2007年的6375 45亿美 元 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52 24 到2014的12050 43亿美元 占出口贸易额的51 45 处于增长之中 但是与此同时 2007年到2014年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总额也 从5167 47亿美元上升到10245 57亿美元 增加了近一倍 而2014年其占出口商品总额的 比重依然有43 74之多 数量及比重依旧庞大 考虑到我国正不断上升的工资水平 必须 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 7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大的不利之处表现在 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容易受 到贸易壁垒的威胁而导致其市场萎缩 二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的变化和产业转移 一些发展我国家在这些产业上已经成为我国的竞争对手 而我国的成本与之相比处于劣 势 最后 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出现 二 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二 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2013年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总值1 57万亿美元 其中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 化工产 品位列出口前三位 三项产品占总出口产品的50 6 诸如纺织品及原料 家具 玩具等 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占比只有1 左右 再以德国为例 2013年1 9月德国货物进出口 额为19591 8亿美元 其中出口10772 5亿美元 分商品看 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和化工 产品是德国的主要大类出口商品 这三大类出口额分别为2929 9亿美元 2247 9亿美元 和1382 9亿美元 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7 2 20 9 和12 8 同样 在德国对外出口商品 中 纺织品及原料 家具 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占比也只有1 左右 反观中国 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前三项分别为机电产品 家具 玩具 杂项制品 纺织品及原料 三项占比为69 7 中国出口德国的产品前三项分别为机电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 具杂项制品 占德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5 8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得知 近年来我国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已经被工业制成品所包 揽 大概占到90 以上 然而虽然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数额庞大 但加工程度不深 档 次不高 质量不统一 我国主要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 放眼发达国家 它 们出口的机械设备几乎都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为主 这类设备占据了所有机电产品出口 的绝大部分 我国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在名义上也占据了机电产品中的90 但其中的技术 与智力含量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虽然2013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 达到57 3 和29 9 但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 其中 机电产品61 2 是外资 企业生产的 51 1 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高新技术产品73 是外资企业生产的 65 3 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这明显不利于培养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服务 三 服务贸易结构相对贸易结构相对落后落后 改目录一致起来 改目录一致起来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服务业不断倾斜 服务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 要指标 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变得紧迫起来 为了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 我国着力提升服 务业水平 取得了比较显著地成果 但目前服务贸易依然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 在2012年之前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贸易出口总额所占的比例一直低于10 而 2012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 2 美国为28 4 英国为37 3 印度为33 6 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比重长期偏低 同时 我国货 物贸易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则超过了20 这体现出我国在两种贸易发展上 的不平衡 我国服务业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方面 如旅游 运输等 无法带来充足 的贸易利益 2012年 我国运输服务和旅游出口分别为389 1亿美元和500 3亿美元 二 者合计占服务贸易出口的46 7 而在咨询 保险 金融 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 的服务行业中 我国仍比较稚嫩 甚至需要反过来进口发达国家的服务 这与将高端服 务行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发达国家产生巨大差距 十二五 以来 我国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2011年至2014年 的占比分别为10 3 10 8 11 5 和12 3 以2015年为例 2015年1 9月 中国服务进 出口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24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14 6 比上年同期提高2 6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也进一步扩大 2015年1 9月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1520 7亿美元 同比增长30 9 其中旅游贸易逆差为 919 1亿美元 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60 4 是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运输服务 知识产权使用费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的逆差额分别为359亿美元 153 5亿美元和21亿美 元 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依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仍需要继续改善提升 四 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四 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改目录一致起来 改目录一致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长期奉行H O理论 实行鼓励出口和加工贸易政策 因此我国的 对外贸易中 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大 加工贸易对我国开放初期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有 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2007到2010年 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大于一般贸易的比重 且加工贸易总量 由2007年的6176 56亿美元到2014年的9053 3亿美元 一直处于增长之中 从2011年开始 我国一般贸易的比重超越了加工贸易的比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出口商品低附 加值状况的改善 但是 截止到2014年 我国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仍然达到 38 65 这其中又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一直处产业链的最低端 60 以上原料及零件依赖进口 而且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相对较为粗放 至 2012年 我国钢材 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额均由大幅增长 以上三种产品的 出口总额的80 以上都是加工贸易的份额 它们均属于高投入 高能耗 低效益和低产出 资源密集型产业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 我国部分企业已经逐步开始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 然而 在总体上看 其依然没有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特点 技术创新乏力 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 量的产品所占比重依然不高 许多加工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取加工环节的酬劳 橄榄型的 经营特点毕露无遗 在当前的加工贸易中 外商多利用自身的技术与资金优势 主要负 责投资 研发 控制营销渠道和价格 而将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交给我国的加工制 9 造企业 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在这种被动形势下 我国加工企业只能分得极少一部分利 润蛋糕 因此 我国加工贸易的利益分配和结构不甚完善 仍需继续提升优化 才能树 立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一 比较优势的出口发展导向比较优势的出口发展导向 改目录一致 改目录一致 要素禀赋论 即赫克歇尔 俄林 H O 理论 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制定对 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其最主要的观点就是 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 充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这样贸易双方都能获利 当前我国现状是面临城镇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根据要素禀赋理 论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商品出口 这样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 较利益 解决社会上的就业问题 而事实上我国也正是这么做的 但是 长期坚守比较 优势理论和H O理论容易使发展我国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 致使一国愈来愈难以带动 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幸而我国已经开始察觉到这个问题 随着 新一届领导人提出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理念 我国产业结构已经稳步升级 在我国的 出口商品中 制成品的比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初级品 然而 我国所出口的工业制成品 依然以低端产品为主 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处于劣势 盈利基本 还是依靠大量出口 此外 我国初级品的出口绝对数额一直在增长 这表面我国出口商 品实际上仍未脱离最原始的要素禀赋优势 长此以往 这将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消极影 响 二 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影响多元化发展 二 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影响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际和地区经济制度比较健全 法 律完善 信用度比较高 加之我国与其大多存在经济上的互补关系 我国企业愿意同这 些发达国家进行贸易 而对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相对不 完善 国内市场不发达 进入存在风险 国内企业开拓这些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我 国已经努力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由本文数据可知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美 日 欧 香港地区和东盟始一直占据着 我国出口市场的前几名 它们的市场份额之和远超我国出口总量的50 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而这种结果和市场特点是经济实力 产业结构等多种要素共 同影响决定的 由于长期向相对固定的市场出口限定种类的商品 导致我国在一定程度 上缺乏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动力 三 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品牌 三 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品牌 当今世界 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创新实力及大量世界名牌 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 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 从产品生命周期上来看 大多数创新产品依旧总是首先诞生于 发达国家 在其获取了导入期的大量利润之后 才在标准化期转向发展我国家继续生产 这在短期来看有利于发展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利用从发达国家接手的产业 促进自身 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 但从长期来看 这实际上限制了发展我国家自身技术创新的发展 在新技术产品上处处受制于发达国家 出口商品在某种意义上被发达国家所控 因而在 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上失去了主动权 此外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处于 有制造没创造 有知识没产权 的尴尬境地 在发 达国家企业都在极力追求所谓的 知识经济 的时候 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注重于生产 环节的发展 却忽视了处于产业链条前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后端的营销组合 呈现出橄榄 型的结构特点 然而众所周知 商品的附加值主要是集中在研发环节与营销销售环节的 因此我国企业执着于生产环节反而限制了自身利润的扩大 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 面对 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 仅仅依靠成本优势已经无法进行强有力的竞争 品牌的重要性就 凸显了出来 国际品牌所带来的品牌价值与溢价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我国当 前极其缺少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国内企业往往依靠盲目压缩成本来扩大出口 不利 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四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改目录 一 改进传统贸易观念 大力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一 改进传统贸易观念 大力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是立足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基础上的 即遵 循比较优势理论 从自身要素优势出发参与国际贸易 把成本较为低廉的产品推向国际 市场 这也是众多发展我国家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 然而 国家竞争优势 理论所强调的生产要素包含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两个部分 初级要素的利用基本与传统 贸易理论相吻合 而一国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培养国际竞争力 就应当大力培育本 国的高级要素 因此 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补贴 教育投资 信贷安排和税 收政策 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终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与改善 二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引导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二 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引导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它是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 具有极其 11 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积极培育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 后劲不足 我国应在 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基础上 努力发展自身的高精尖技术及相关产业 逐渐建立我国的 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我国政府应利用税收 补贴 投资等措施对国内相关产业给予扶持 另外 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保护扶持应该有一定的限度 逐步放开市场 根据幼稚工 业保护理论 国家间的竞争历来以国家利益为先 所以才有落后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的希望 又是弱势所在 要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在强大的国际冲 击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保护与扶持措施 同时 为了避免保护低 效 应实行适当保护并逐渐放开 三 加大法律支持力度 规范出口企业竞争 三 加大法律支持力度 规范出口企业竞争 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营时 毫无疑问会碰到许多法律问题 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 中 许多出口企业对国际上和东道国的规章条例了解都不够细致 而且我国很多出口企 业资金实力不雄厚 开拓市场的成本比较大 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营时容易受制 影响国 际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此外 新世纪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所 抬头 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和规则层出不穷 我国出口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会遇到无法预见 的困难与挑战 由此衍生出各种问题 因此 为了规范本土出口企业竞争 增强出口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可以对其提供法律援助 对企业应诉反倾销 掌握国外对华 反倾销发展动态及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等提供援助 四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今国际市场风云变幻 竞争激烈 依靠低成本战略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竞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