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著名典籍.doc_第1页
3.1.4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著名典籍.doc_第2页
3.1.4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著名典籍.doc_第3页
3.1.4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著名典籍.doc_第4页
3.1.4中国古代有关建筑的著名典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延续逾千年,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长期封建统治的歧视,以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为口实,不予提倡,无数妙想巧思、精工绝技大都只在民间袭传口授,未能总结整理,成书问世,即使有明智之举,命笔编纂,内容也多属官府邸宅,极少顾及庶民百家,刊行专著更是寥寥无几。目前能见到的也只考工记匠人、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营造法原、园冶、闲情偶寄等几本。1.考工记匠人考工记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记述奴隶社会官府手工业生产各工种制造工艺和质量规格的官书,成书于春秋时代末期。其中匠人篇的“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三节分别规定了给都城选址、定位、测高程,规划都城,设计王宫、明堂、宗庙、道路以及规划井田,设计水利工程及仓库、附属建筑等具体制度。例如都城规划“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道路)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轨为“八尺”,九轨即为“七十二尺”,一夫为100步X100步。元大都就是按这种规格布局的。元大都时城市中心是钟鼓楼,是市场的集中地区,严格地体现了“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思想。再如王宫规划“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宫分外内。前朝后寝的制度为后世六殿布局所遵循。书中还有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的片断记载。所以,考工记匠人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较早的有关建筑的文献资料。2.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元符二年(1100年),将作少监李诫编修,全书三十四卷,概括为制度,功限、料例、图样四大部,按壕寨、石作、大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13个工种分别记述。该书对建筑设计、施工、汁算工料等记述都相当完整,尤其可贵的是详细说明了古代完善的模数制,具体将“材份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在大木作图样中提供了以前尚不为人知的有关殿堂、厅堂两类建筑的断面图,从中明确了两种屋架在结构形式卜的不同之处。该书实际上是对我国汉唐以来木构架建筑体系的技术和规范的总结,过去只能在绘画、壁画或雕刻中见到的一些宋、辽.金以前的建筑遗物,通过营造法式有了具体的图证,并从中了解到现存古建筑中未曾保留,也不使用的一些有关建筑装饰和建筑设备的专名术语。这有助于理解汉唐以来在建筑及文艺著作中有关建筑的形象描述,也加深了些知识感受,它较之考工记匠人具有更完善、更丰富,更具体的学术价值,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较为详尽的重要典籍。3.清工部工程做法清工部工程做法是清代官式建筑通行的一部标准设计规范,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专著。全书共七十四卷,内容大体分为各种房屋营造范例和应用工料估算限额两大部分,对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画裱糊、铜铁件安装等17个专业、20多个工种部分门别类,各有各款详细的规程,大木作各卷并附有屋架横断面示意简图。该书既是工匠营造房屋的准则,又是验收工程、核定经费的明文依据。其应用范围包括营建宫殿、坛庙、城垣、王府、寺观、仓库的建筑结构及彩画裱糊装修等工程。对于民间修造,多与清会典工部门营造房屋规则所载禁限条例相辅为用,起着建筑法规监督限制作用。该书也是自宋营造法式以后历经元明两朝建筑、施工及管理等经验成果的又一系统总结,因之在我国建筑史上都将这两部专著看作是研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形制及演变的仅存文献。4.营造法原营造法原是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古建筑营造的专著,姚承祖原著,张镛森增编,刘敦桢校阅。该书分为16章,分别叙述了江南地区古代建筑中包括地面、木作、装折、石作、墙垣、屋面以及工限、园林、塔、城垣、灶等项目的营造做法,并附有表现建筑形象及构造的照片、插图和图版等多幅,对了解江南建筑的形制构造及演变,很有参考价值。5.园冶园冶一书是我国明代关于造园理论的一本专著。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撰,崇祯四年(1631年)成稿。该书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分别就造园的指导思想、园址选择(包括相地、立基两节)、建筑布局(包括屋宇、门窗、栏杆、墙垣的构造和形式)、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项目都作了系统的阐述。附图235幅。该书现已成为我国研究造园史和建筑史以及今后造园设计和园林建筑实施的唯一可供借鉴的形制参考书,其中很多理论和具体词语也广为建筑工作者引用。由于原著采用了四六文体,词藻华丽,读之琅琅上口,但寓意含蓄,词意不易为人普遍理解,为此,南京林学院陈植教授特为之作了详尽的注释,并按原文译成白话,于是此书更加广泛流行,几乎成为建筑园林界爱不释手的参考借鉴资料。6.闲情偶寄闲情偶寄也称一家言,论述了戏曲,建筑、园艺、烹饪等诸多方面,著者李渔,宁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词曲作家,对传统文化造诣颇深,亲自参与建筑造园。书中有“居室部”、“器玩部”、“种植部”涉及建筑园林。“居室部”论及房舍之向背、途径、高下、出檐深浅、置顶格、甃地、窗栏之体制,厅堂之墙壁,联匾之形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