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试题.doc_第1页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doc_第2页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doc_第3页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doc_第4页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一) 简介:自然科学基础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1、大约在 2.4 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 欧亚 古陆和南部的 冈瓦纳 古陆开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1、大约在 2.4 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 欧亚 古陆和南部的 冈瓦纳 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 特提斯 洋(1.8亿年前)。2、以 生物演化 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 同位素测定法 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 绝对年龄 。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3、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 笔石 ,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文昌鱼 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4、 二叠纪 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5、 被子 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 裸子和蕨类 植物退居次要地位。6、螺旋藻是海洋中大量生长的浮游植物中的一种 蓝藻 ,在淡水中也有其种类。不仅蛋白质含量极高,而且吸收太阳能量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食用蛋白的能力极强。 世界卫生 组织把螺旋藻推崇为2l世纪最佳天然健康食品。7、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身体成为流线型,酷似鱼。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 须鲸 ;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 齿鲸 。8、海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 大洋性 海鸟,如信天翁和海燕,除繁殖期外,几年可以不着陆;另一类为 海岸性 海鸟,如海鸥、军舰鸟,这种鸟白天出海觅食,天黑返回陆地过夜。9、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 30亿 吨水产品,能够养活 300亿 人口。10、重氢(氘)和氧化合成的水叫做“ 重水 ”,海水中总量可达250亿吨,现在已是 核反应堆 运行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还是制取氘的原料。在海水中的氘有 50亿 吨,足够人类用上千万亿年。11、花岗岩是 酸性侵入岩 ,主要是由石英、酸性斜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玄武岩是 基性喷出岩 ,它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基性斜长石。12、大陆地壳通常分为三层,由三种不同成分的岩石组成。最上面是沉积岩 层,向下依次是 花岗岩 层和 玄武岩 层; 13、在矿物学中将光泽的强度依反射率(R)R范围分为三级:金属光泽 (R0.25); 半金质光泽 (R0.190.25);和 非金属光泽 (R0.190.04)。14、低层大气的气体成份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常定成分,主要包括 氮、氧、氩 ,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氖、氦、氪、氙等;第二类为可变成份,其中水气 的变化幅度最大, 二氧化碳和臭氧 所占比例最小,但对气候影响较大。15、臭氧是分子氧吸收短于 0.24 微米的紫外线辐射后重新结合的产物。其密度在 2235 公里处为最大。16、把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温度为0的大气状态称为 标准状态 ,那么把地球整个大气层压缩到这个状态,它的厚度是 8000米 。其中CO2将是2.8米 厚。甲烷相应是1.4厘米厚。臭氧只有 3毫米 厚。一氧化二氮是2.5毫米厚。17、废油排入海洋,在海洋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 抑制 海面的蒸发,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升高, 加剧 气温的日、年变化。这种影响称为“海洋沙漠化效应”。二、 选择题(每题2分)1、森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 C A、平均气温低 B、平均气温高 C、温差小 D、温差大2、元古代末期为 A A、震旦纪 B、志留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 3、 C 的毛皮是王中王A、狐狸 B、老虎 C、海獭 D、海豹4、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都是 D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D、变质岩5、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是 A 大峡谷。A、雅鲁藏布 B、美国科罗拉多 C、秘鲁科尔卡 D、6、 B 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A、长江 B、黄河 C、泥罗河 D、密西西比河7、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D 。A、青、草、鲑、鲫 B、青、草、锂、鲫 C、青、草、链、鲫 D、青、草、链、鳙8、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大约760mmHg,而在 C 公里的高空气压大约是其一半。A、8.848 B、6.5 C、5.5 D、4.59、早晨有雾多半是 B , 雾不散就下雨A、阴天 B、晴天 C、多云 D、少云10、暴雨前人们会异常活跃和兴奋。这是因为雷电可以增加大气中的 D 。A、氧气 B、水气 C、正离子 D、负离子11、紫外线可分为三个部分,波长 B 纳米称为紫外线B,比它长的称为紫外线A,比它短的称为紫外线C。A、100300 B、290-320 C、300400 D、3000400012、如果臭氧减少25,大豆仅产量就要降低 B 。A、10 B、20 C、30 D、4013、过去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 A ,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 A、0.3-0.6 B、13 C、36 D、61014、大气为五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各层的顶端分别离海平面高约为 D 公里。 A、30,50,85,800,3000 B、17,50,200,800,3000 C、30,50,200,800,3000 D、17,50,85,800,300015、寒武纪时海里的霸王当推 A 。 A 、三叶虫 B、鹦鹉螺 C、笔石 D、恐龙16、 D 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 A、奥陶纪 B、朱罗纪 C、泥盆纪 D、二叠纪17、以80-100公里的高度为界,以下的大气以氮和氧分子为主。以上,到1000公里上下,就变得以 A 为主了。 A、氧 B、氮 C、氢 D、氦18、海洋中锰结核储量巨大,而且是 B 矿物资源。 A、可再生单一金属 B、可再生多金属 C、不可再生单一金属 D、不可再生多金属19、 D 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相反电荷中心,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产生闪电。 A、层积云 B、高积云 C、卷云 D、雷雨云20、 B 是永远生活在白天的动物。 A、信天翁 B、北极燕鸥 C、海鸥 D、贼鸥三、问答题(每题10分)1、氯氟烃是怎样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进入平流层后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释放出一个氯原子:CCl3F+hv CCl2F+Cl。这个释放出的氯原子,用数个月的时间通过催化反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分子消失。首先,氯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3 ClO+O2,自由基ClO非常活泼,与同样活泼的氧原子反应,生成氯和稳定的氧分子:ClO+OCl+O2。释放出的氯原子又和臭氧产生反应,因此,氯原子一方面不断消耗臭氧,另一方面却又能在反应中不断再生,形成催化反应。但是注意到,进入平流层还有其它微量气体,例如甲烷(CH4)和二氧化氮(NO2),氯原子和它们分别作用产生氢氯酸(HCl)和硝酸氯(ClONO2),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释放出氯原子,称为氯贮存物质,阻断了氯原子再生功能,在臭氧分解反应方面氯原子不再具有催化功能。单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氟里昂对臭氧的破坏有限。三水硝酸极地平流层云不仅把氯贮存物质吸收到颗粒的界面上,并且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氯气:ClONO2+HClCl2+HNO3。一旦9月来临,南极春季阳光普照,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活泼的氯气被分解成两个氯原子:Cl2+hvCl+Cl。由于生成三水硝酸消耗大量的氮氧化物,并且三水硝酸极地平流层云的冰粒界面产生氢氯酸和硝酸氯的化学反应,既消耗氯贮存物质又消耗它的生成物质。氯原子和臭氧分子产生的氧化氯自由基没有反应物,自行结合成二聚物ClOOCl,在紫外线照射下这个二聚物很快分解成两个氯原子,再次开始分解臭氧的反应:2、 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回事?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二) 2008-11-11 10:06:21作者:文字大小:【大】【中】【小】简介: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英国的 史密斯 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英国的 史密斯 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 化石层序律 ”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3、 石炭纪 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 裸子 植物。 4、 侏罗纪 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 恐龙 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 温暖的气候 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 5、 被子 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 裸子和蕨类 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6、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 8 %,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 90 %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 大陆坡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2%。 海沟 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它却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偏安于大洋的边缘。海沟多半与 岛弧 伴生。 7、在大洋 中脊 的峰顶,沿轴向还有一条狭窄的地堑,叫中央裂谷。它把大洋中脊的峰顶分为两列平行的脊峰。地幔的高温熔岩从这里流出,这里就是产生新洋壳 的地方,较老的大洋底不断地从这里被新生的洋底推向两侧。 8、低等动物海绵再生能力极强,而较高等的 棘皮 动物海星也有分身术的绝招。 腔肠 动物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 9、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海洋每年可提供 30亿 吨水产品,能够养活 300亿 人口。 10、能够发生裂变反应的最佳物质是 铀 ,能够发生聚变反应的最佳物质是 氘 。 11、全球水量中,只有 3 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冻结在 极地、高山 的冰雪中。深埋在地下、悬浮于空气中的淡水也无法直接利用。其结果是,大约只有 001 的存在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浅地层中的淡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 12、岩浆主要由硅酸盐和一些挥发份组成。SiO2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它与其他氧化物结合,组成各种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挥发份中水蒸汽约占总量的 81 %,CO2占 10 ,还有SO2、CO、N2等。 13、晶系是矿物按着晶体对称程度分类的级别之一。矿物晶体中可能的对称型共有32 种。它们按照对称点的不同可以分属于 三 个晶族。晶族内又分为 七 个晶系。 14、全球草地总面积约为32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 20 %,比耕地面积约大 一 倍。 15、氮气占大气质量的 76 ,它的性质很稳定,只有极少量的氮能被微生物 固定在土壤和海洋里变成有机化合物。 闪电 能把大气中的氮氧化(变成二氧化氮),被雨水吸收落入土壤,成为植物所需的肥料。 16、工业化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 温室效应 ,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 酸雨 ;氯氟烃气体能破坏 臭氧层 。 17、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沙漠化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1、萨瓦那是指 D A、古巴的首都 B、森林 C、灌丛 D稀树草原2、每隔 B 年,地磁场的南北极向会发生倒转,于是产生了大洋中脊两侧交替出现的磁条带。A、几千 B、几万或几十万 C、几百万或几千万 D、几亿3、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属于 B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属于 C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非常丑陋的 A ,在中国却有一个非常迷人的名字-美人鱼,学名叫作儒艮。A、海牛 B、海狗 C、海象 D、海豹6、从成因上来划分,可以把岩石分为三大类: D 。A、沉积岩、花岗岩和变质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花岗岩、玄武岩和变质岩 D、花岗岩、玄武岩和沉积岩7、电离层大致在中间层位置,但准确位于高于海面 C kmA、50500 B、60800 C、601000 D、10010008、 B 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A、长江 B、黄河 C、泥罗河 D、密西西比河9、牛轭湖是一种 D 。A、海成湖 B、火口湖 C、冰川湖 D、河成湖10、森林地区要比无林地区,降水量大,一般要大 B 。A、1020 B、2030 C、3040 D、405011、城市热岛效应一般可使市区的年平均温度比郊区高 A 。城市年降水量比郊区多5-10。 A、0.5-1.0 B、2.03.0 C、4.05.0 D、5.010.012、如果臭氧减少25,大豆仅产量就要降低 B 。 A、10 B、20 C、30 D、4013、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 B 植物。 A、草本胎生 B、木本胎生 C、单子叶 D、裸子14、引发赤潮的基本原因是: A 。 A、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入海 B、鱼类大量繁殖 C、废油排入海洋 D、酸雨15、硬度 A 以上几乎都应属于宝石之类的矿物。 A、大于6 B、大于8 C、小于6 D、小于816、奥陶纪时期 B 成为海洋中的一霸。A、三叶虫 B、鹦鹉螺 C、笔石 D、恐龙17、属于石炭纪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B %以上。 A、40 B、50 C、60 D、7018、以80-100公里的高度为界,以下的大气以氮和氧分子为主。以上,到1000公里上下,就变得以 A 为主了。 A、氧 B、氮 C、氢 D、氦19、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平均厚度可以达到 D 公里。 A、40 B、50 C、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