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是为了不教”可能性教学实践与反思资阳市安岳县北坝小学 谢俊叶圣陶先生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早在1978年3月,叶老就首次提出了“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著名论断。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假如能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岂不是达到了先生“用不着教”的期望了吗?怎样“教”才能达到用不着“教”呢?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二教时可能性时,我以叶老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精心设计了摸球、装球、抛硬币、转转盘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学生能动地凭借“自力”对所学东西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建构,从而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身的东西”。享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片段一】:摸一摸记一记师:出示一个布袋(不透明),假如这个口袋里装了一些红球和黄球,老师闭上眼睛随便摸一个,你们以为有可能摸到什么球?生:有可能摸到红球。生:也有可能摸到黄球。师:那你们想不想摸摸看?生:想。(学生热情高涨,很想马上试一试。)(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向学生分发准备好的袋子,每组袋子里球是不一样的,有的是4个红球,有的是4个黄球,有的是3红1黄,还有的是3黄一红,学生开始摸球游戏,并汇报统计结果。)【反思】叶圣陶说:“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儿童的活动逾越常规,就因为他们对环境感到新奇,非常羡慕,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的欲望的趋向,作为教育的入手方法,使他们如愿以偿,才是教育者最应当尽力的事务”。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求,大多数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片段一”让学生从口袋里摸球,每人多摸几次,每次摸球后随即把结果记录下来。交流的时候,由于各小组汇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就产生疑问:怎么有的小组摸到的全都是红球;有的小组一会儿摸到红球,一会儿摸到黄球;而有的小组一个红球也没摸到?这种疑问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需要,那就是急于想知道自己小组的口袋里到底装了哪种颜色的球。正是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下面的探究活动,才显得更具主动性和思考性。“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活动要有意义,有价值,必须让主体资源自发才成。”叶老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二、相机诱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片段二】:说一说装一装师:在什么情况下,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生1:放一些红球和绿球。生2:全部放黄球。生3:只要不放绿球都可以。师:如果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又该怎样放呢?生1:放一些绿球和红球。生2:放3种球:绿球、红球和黄球。师:袋子里放哪些球的时候,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生1:全部放绿球。生2:放5个绿球,再放一个红球。生3:我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口袋里放了一个红球的话,还是有可能摸到红球的。师:(问生2)你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吗?(生2沉默,若有所思的样子)那我们就按照你的想法把球装进去,再摸一摸,好吗?生2:好的。(生2上台,闭上眼睛摸球,终于体会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反思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引导他们自我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学习方式。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安排好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活动,他们忽略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提醒一下,他们弄错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纠正一下,他们遗漏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补充一下”“片段二”的活动中,我让学生试着判断“要达到预期结果,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然后组织小组合作,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各自的想法,明白结论和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形式的思维必然要遇到各种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展示出来,如在交流第三种情况时(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全部放绿球,但是有两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放很多绿球,放一个红球。这时,我马上按照那两位同学的想法在口袋里放了五个绿球和一个红球,并让那两位同学亲自摸一摸。事实胜于辩,最终那两位同学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际操作,他们亲身体验到了要做到“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一定要在口袋里全部放上绿球。这种数学思想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通过亲身探究自己建构起来的,是他们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种自己求得知识的本领,往往更为深刻。”三、实践应用,引导学生深化探究【片段三】:抛一抛想一想师:这是一枚硬币,有一元字样的是正面,另一面是反面,现在我把它轻轻一转,它停下来时有可能哪面朝上?生: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师:如果把它转上10次,请你猜一猜,正面朝上可能有几次,反面朝上可能有几次?生1:可能6次正面朝上,4次反面朝上。生2:我猜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都是5次。师:那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生:想。师:那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玩的时候一名同学做记录,剩下的五名同学每人连续玩两次,听明白了吗?师:好,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枚硬币,请负责记录的同学认真做好记录。(学生转硬币并做好记录,教师统计学生记录的结果,并请学生把各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加起来。)师: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都是40次左右。 师:假如我们转1000次,你们觉得正面朝上是几百次左右?生:(齐声说)500次左右。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它们是很公平的。师:你说得真好。 “知识是教不尽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诲,我在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扩大了取材范围,增加了转硬币的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转硬币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边玩边记录,最后,教师统计了每个小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并记学生计算了全班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当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数字比较接近时,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转1000次,你们认为正朝上可能是几百次左右?”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500次左右。”教师又问:“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这句话在我们成人眼里也许不太严密,可却是孩子们对这次活动的深切感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体验到了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这种数学思想的获得是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是他们真正理解、真正在相信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总之,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实践叶老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建设房产管理办法
- 企业金融渠道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垃圾生化处理机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企业临时设施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空中交通管制设备(ATC)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乐山公共车位管理办法
- 保险稽核案件管理办法
- 企业委托贷款管理办法
- 护师类之主管护师试题练习题+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天然纤维服装面料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煤矿井下工程预算课件
- 徳龙全自动咖啡机ECAM 22.110.SB 中文使用说明书
- 中耳炎疾病的护理
- 2025江苏扬州大数据集团子公司管理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中案)
- 单刀赴会课本剧:演绎三国英雄的高光时刻
- 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题库-上(A1题)
- 2025 秋外研英语八上单元重点知识清单Unit 1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课件
- DB13-T 1545-2025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