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是:轻视历史的压力!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普遍缺乏兴趣。造成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历史学而无用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泛滥, 等等。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一。由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大多教师都是以服务于考试为宗旨,充分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淡化事件的经过,深刻分析其历史影响。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势必让学生索然无味。没有乐趣,思维的火花又怎能点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深感教师责任的重大,在教学工作中,这句话便一直激励着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并且寻找种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导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实践探究,实现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设计本课时,期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快乐中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识记要求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理解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败于赤壁之战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现象抓住本质 通过对曹操胜于官渡败于赤壁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区别文艺与史实 将文艺作品中的情节与历史事实对比,提高学生分辨历史真实性与文艺创作中的虚构、夸张等艺术性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景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统一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发学生爱国热情。(2)、曹操和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统一北方是历史的进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敬仰。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新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人物以及和三国有关系的成语、歇后语,同学们知道多少?生: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割须代首,蒋干中计,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夏侯惇拨矢啖睛等。师: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三国人物声名煊赫。今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三国。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二、过渡讲解、展开教学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终于引发农民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从此,统一的局面被打破,国家陷入分裂。许多军事集团混战的结果怎样?出现了哪些分立的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答:袁绍、曹操)4、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1)、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结果怎样?起了什么作用?(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善于用人。采纳许攸的计策,所以能够以少胜多。经济上,实行屯田,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袁绍骄傲轻敌,留不住人才,所以才会败于他人。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将来才能取得成功。5、过渡讲解: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南北。6、刘备三顾茅庐,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多媒体播放火烧赤壁。(1)、赤壁之战发生于哪一年?结果怎样?起了什么作用?(208年。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打败了兵力占优的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曹操败于赤壁之战是天意吗?那天刮东风有利于周瑜实施火攻,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分组讨论: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总结(所谓曹操的失败是天意之说,属于迷信意识。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他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他的军队来自北方,不习水战,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因而,曹操是必然要失败的。那天刮东风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偶然的;二是诸葛亮、周瑜懂得气象预测,选择了刮东风的那一天去进攻曹操。总之,曹操的失败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必然性因素。)过渡讲解: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则壮大起来,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7、(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指导阅读教材 三国鼎立的形成课文及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回答:1、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国号 都城 建立者 建立年代魏 洛阳 曹丕 220年蜀(汉) 成都 刘备 221年吴 建业 孙权 222年8、巩固练习:(课件显示)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9、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都想完成统一大业,因此他们都注意发展经济,表现在哪些地方?魏:兴修水利(答:蜀:丝织业兴旺)吴:造船业发达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个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孙权的这个行为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10、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判断历史进步与否的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统一安定、民族的繁荣发展等等所以,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三、课堂小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四、板书设计五、课堂练习 (一)评价历史人物(课件显示三国历史人物)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E:他是人,不是神。师:从刚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全面,对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这里,老师仍然要提醒大家的是: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二)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战争带给人民的是灾难、是痛苦。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骄兵必败;兵力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从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中,我得到启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从三国经济的发展中,我得到启示: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稳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从三国历史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我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六、课外实践活动1、欣赏历史剧新三国演义,寻觅历史足迹,弘扬三国历史文化。2、小组合作设计三国鼎立示意图。3、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七、教学反思1、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既传授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并注重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2、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能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动是思维的活跃,并非是热热闹闹的一节课才算是动)。问题由老师提出,然后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之下,学生自然地主动地说出答案,而不是老师自问自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为一体,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且课堂气氛活跃。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历史教材留给师生更多的发挥余地,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理念,有助于真正实现历史课的有效教学4、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启发引导、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法,课堂形式灵活多样。5、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区分历史史实与影视剧,正确评价历史人物。6、不足之处(1)部分教学设计内容偏深。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可以简化一些,介绍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是正面人物,这一点即可。随着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