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总结一、本节内容概述本周学习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重点介绍了: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二、重难点知识剖析(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般叫可燃物。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4、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灭火器种类灭火原理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为碳酸氢钠)灭火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以及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将加压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注意爆炸有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也有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的现象。自燃的实质是燃烧,属剧烈的氧化的反应。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不需点燃。通常能发生自燃的物质着火点较低,如白磷易自燃。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如下图生活小常识(1)如果住房着火,尽量不开或少开门窗,其原因是防止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流通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容易造成火势蔓延)。从火灾现场逃离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入人体。(2)在油库、面粉厂、煤矿矿井里要注意通风、禁止烟火。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联系与区别燃烧爆炸自燃区别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发生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由于急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里,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由于缓慢氧化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1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4月份贵州遵义市习水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宣城市中心医院第一批次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商业秘密保密协议书
- 处置废矿物油企业招聘业务员合同6篇
- 2025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市场供需矛盾与解决方案报告
- 2025年下半年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分类考试笔试临夏考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数据质量控制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策略报告
- 土石方工程运输合同13篇
- 3.5 摆的快慢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教科版)
- T/SFABA 1-2016食品安全团体标准天然食品用香精
- 返还房产协议书范本
-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美丽的菊花》课件
- DBJ50-T-200-2024 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
- 线下股份协议书范本
- 艺术教育自考题库及答案
- 预防医学专业简介
- 食品安全月调度会议
- 《系统柜介绍与使用》课件
- 2023《广东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疑难问题解析》
- 《中医心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