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王 欣 2014-8-223年1班学生名单2014.8学号姓名前期月考期中月考期末1王百安优优优良2马艺函优优优优3谭博午优优优优4侯欢芮优优优良5李昕潼优优优优6孙子晴优优优优7林琳良优优优8刘畅优优优优9关子均优良良优10宋光灿优优优优11刘畅优优优优12陈宣霓优良良优13杨钰迪优优优优14刘曜宁良优优良15梁睿轩良良优优16徐铭优优优优17李佳琦优良优良18王紫阅优良优优19王续胤优优优优20候美亦优优优优21韩梦优优优优22赵亚冰良优良优23曲承宇优优优优24蔡佳彤优优优优25李晨郡良良良优26徐尚优优优优27张钰博优优优良28张琦良良优优29鲁佳欣优优优良30刘颜松优优优优31孟令源良良优优32姜昊妍优优优良33陈印优良优优34刘梓毓优良优优35宋柏均良优良优36姚佳辛优优优优37肖宇琪优优优优38肖键良优良优39朱妍优优优优40袁蕴嘉优优优优41于颢祥良良优优42迟雯心良优优良43李玉鑫良优优优44崔竣博优良优优45邱舰衡良优优良46徐博优优优优47王帅优良优优48盛懿良优良优49谭博文优良优优50郭昊佳优优优优51李行良优良优52徐蓉春良良优优53庄红丽良优优优54孙熙桐良良良优55于淼优优良良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级阶段,但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有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三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都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而且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行我素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本学期里我们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1、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2、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重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储备,提供有利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操作、认知数学知识,理解、学习数学。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知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三年级数学教材总体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二、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材的编写特点: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例如,在解决旅游距离问题的情境中教学笔算减法,在解决运动场看台有多少个座位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连续进位的乘法。(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第18页例2、第23页例1、第76页例2等)。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毫米、分米的引出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基础上,四边形的特点与分类也是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结果。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标准中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册实验教材注意体现这一理念,不仅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教材提供了“班级开联欢会布置会场需要摆花”这一现实题材,设计了没有余下花的摆法、余下花的摆法,以及进一步探索余数与除数关系的活动,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等一系列知识,理解层层推进,概念逐步形成。解什么叫周长、怎样测量周长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实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增长与提高,实验教材注意逐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本册实验教材注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材。例如,结合教学和习题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第15页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例题,利用图片和统计表,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教材中设计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游戏,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爱好。第113页唐僧师徒三人拍风景照、第116页“该我演大灰狼了”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拉近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喜欢阅读教科书,从而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知识的联系与发展,明确不同内容处理的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本册的多数教学内容都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因此,备课时,首先应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应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与退位减为基础,以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为重点,运用迁移、尝试的方法开展教学。 2、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本学段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与变化。与前四册一样,本册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汁了许多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通过上“云南旅游”学习多位数减法,通过“买东西”学习加减法的验算,通过“布置会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将学习计算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而“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多,建立相关的观念有一定困难,教材学习“吨”时,设计了“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和故事,引入“吨”的概念,认识1吨有多重。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索性学习,新课程十分强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获取和建构数学知识,情境的创设就是建立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密切联系。4、重视“经历”与“体验” “经历”和“体验”都十分强调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例如,要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千米”的实际长度,教材设计了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走l千米的路程,体验l千米有多远的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教材设计了“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你做这些事情需要多少时间”等活动。教学中,还可以开展数脉搏、调查100水短跑、50米自由泳的世界记录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秒”的体验。5、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本册计算教学还有一个变化,即不再采用直观和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计算基础,进行推理、归纳与概括,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已经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l。在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时,只要学生思考和讨论“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做,为什么”,从而归纳概括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6、防止两极分化,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过去在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统计中,曾发现三年级成绩下降幅度大,低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平均成绩成一个马鞍形曲线。三年级的教学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基本练习的数量。教师要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努力缩小他们与全班的差距。现在课堂中较多地使用讨论、交流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这种学习形式下,不要使后进生处于一个随从的角色,要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大胆地发表想法,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得到启迪和提高。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前几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介绍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其中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等,仍可以继续使用。1卷尺和测绳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时用。量几十米、几百米的距离,通常用卷尺和测绳。卷尺和测绳,都可以在商店买到。2七巧板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用具,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稍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3钟面目前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设计的学具中,一般都包含有钟面。也可指导学生自制。用硬纸片剪一个圆并标出刻度制成钟面,再分别剪出时针、分针和秒针钉在钟面上。4转盘见教科书第106页。用硬纸片剪一个圆和一根指针,根据需要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涂上不同的颜色。将指针钉在圆心上,使指针可以自由转动。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六、课时安排:一时分秒(3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三测量(6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五倍的认识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7 长方形和正方形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十、总复习(4课时) 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备 注18.18 8.22一、时、分、秒(3)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28.25 8,29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4)39. 1 9. 5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4)49.9 9.12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3)中秋节59.15 9.19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3)三 测量(1)69.22 9.26 三 测量(3)四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79.29 10.3四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2)放 假3天 国庆节810.610.10放假4天 四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国庆节910.1310.17四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4)1010.2010.24四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3)1110.27 10.31五、倍的认识(4)1211.311.7六、多位数乘一位数(4)1311.1011.14六、多位数乘一位数(4)14 11.1711.21六、多位数乘一位数(2)七、长方形和正方形(2)15 11.24 11.28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1612.1 12.5七、长方形和正方形(1)八、分数的初步认识(3)17 12.812.12八、分数的初步认识(1)九、数学广角(3)|1812.1512.19期末总复习 教学进度表 一. 时、分、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会用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教学难点:进行换算的相关习题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教学目的:1、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对秒有正确的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 新授(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 体验1秒钟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 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5、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 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 巩固练习1、做练习一:1补充: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活动: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四、 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一的第三题)1. 画一幅画要用多长时间?估计用:_ 实际用:_在教室里按路线走:估计用:_ 实际用:_ 板书: 1分=60秒 第二课时 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例1、例2教学目的: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 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4、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 )分(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 反馈a、 60+60=120分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 教师小结。2、让学生做P4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3、教学例2:(1) 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 4530=15,是15分钟。4、小结(略)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P5“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填空:(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板书:2分=120秒第三课时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一的相关题目。教学目的:1、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 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大屏幕教学过程:一、复习1、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2、填空。4时=( )分 3分=( )秒指名回答。二、练习1、第3题。读一读,说一说。由于让学生课前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还了解哪些类似的信息?如:光1秒钟能传播多少路程,声音1秒钟能传播多远,飞机1秒能飞多远,1分钟一般正常呼吸多少下等。2、第4题。(实物投影仪出示)让学生把认识时间和时间的计算结合起来,既要写出时刻,又要计算一段时间。注意算法多样,既可数格,也可计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5题。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4、第6题。穿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刷牙需要多长时间?吃早点需要多长时间?整理书包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不能浪费时间,要节约时间, 把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的又快又好。指名说。5、第7题。学生交流。6、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7、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使自己更合理地安排生活。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四、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五板书1分=60秒 4时=( )分 3分=( )秒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及三位数加、减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去过鸟岛吗?在我国杭州风景秀丽的千岛湖上就有一座美丽的鸟岛,每年都会有许多人乘船到鸟岛去游玩1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看,今天的天气真好!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去鸟岛游玩码头上小朋友们兴高采烈、整装待发,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前往鸟岛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把主要信息板书出来谁能说说“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看,谁先上船了?(二(1)班和二(2)班)(1)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吗?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各小组把算式写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31(2)怎样口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尝试:我这样算:先算233053,再算53154;还可以这样算: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小结:同学们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是54,说明大家的算法都对(4)小精灵聪聪提出问题了: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谁会列式?怎样口算?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323971(人),先算303060,再算2911,最后算601171方法二:323971(人),先算323062,再算62971两种算法都是71人,71人比68人多,超载了,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坐不下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2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1)二(3)班还能上几人?谁会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尝试:我这样想:要求还能上几人,可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列式:6854,我这样算:先算605010,再算844,10414,还能上14人;还可以这样算:先算685018,再算18414;我想还可以用竖式计算指名汇报,并说出各自不同的算法(2)小精灵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二(3)班上了14人后,还剩下多少人?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自主学习,指名汇报,并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321418(人)先算321022,再算22418还可以怎样算?(用竖式计算)3归纳小结,揭示课题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两位数)对,我们今天探究的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多种,希望同学们今后做练习时,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用多种方法口算,还可以用笔算,数学里面的知识真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做一做”(教材第93页)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议2练习十九第1题(课件出示)小组比赛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还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九第2、3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九第3题:是实际应用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按教材给的示范,计算阿姨买一个台灯和一个闹钟一共用的钱数,然后再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计算补充习题及解答 1填空 (1)计算3648时,这样算:3040( ) 68( ) ( )( )( ) 这样算:3640( ) 768( ) 这样算:(2)计算5439时,这样算:5430( ) 249( ) 这样算: 2口算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362724 (2)831941 解答:3*(1)36272436242787 (2)83194183(1941)23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用具活动卡片口算题、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导入新课1口算2438354694586725471963472(1)买一辆玩具小汽车和一把玩具手枪一共需要多少钱?(2)一只玩具小熊的价钱比一个魔方贵多少钱?(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让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评议二、课堂练习,巩固旧知1练习十九第5题(1)出示活动卡片(2)小组轮流练习2课件出示第6题游戏:分组进行接力比赛(1)将学生分成两组比赛,轮流进行(2)比赛结束后,给获得冠军的那一组每人奖一朵红花3课件出示第7题(1)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2)独立练习,小组交流4课件出示第8题(1)看图,说说图意(2)独立列式解答,小组互评三、深化练习,拓展智能1课件出示,指几名学生上台板演2课件出示,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他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四、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十九第4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十九第4题:可以做成口算卡片,让学生抢答补充习题及解答1口算2解答:1略2303060(人),283462(人)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退位方法教学用具投影机、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口算263875434736584237565439学生独立练习2笔算613883293453736439246425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提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同学们,现在人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们小朋友当然也不例外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二年级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上面的情景图)1仔细观察画面,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信息?从图中知道第一周已经收集了180个瓶子,第二周又收集了340个瓶子500个瓶子送一次,现在收集的瓶子够送一次吗?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我们把两周收集的瓶子加起来就知道够不够送一次了2教学例3180340(1)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法尝试:对于这道题,我有五种算法:这样算: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183452,所以180340520;这样算:100300400,8040120,400120520;这样算:180300480,48040520;这样算:18040220,220300520,还可以列竖式计算:(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哇!同学们的算法真多,太棒了,我们没有学过的题目都能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说明同学们的口算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还用了笔算的方法,真不简单你们都会用笔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3)用笔算试着算一算学生做完后,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4)引导学生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比较,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比较后,引导学生归纳:三位数与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十位上满十要向百位进1罢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可以类推到三位数上来3学习例4(1)观察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加法问题,现在请你们看一看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多少个?第一周比第二周少收集多少个?(2)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40180(3)怎样计算呢?学生自主学习,试着算一算指名汇报,交流算法341816,所以340180160;340100240,24080160;340200140,14020160;用竖式计算;提问:为什么用340200?把180当成200,这样好减,本来要减180,当成了200,多减了20,所以再加20再问:用竖式计算,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1?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几种算法都对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勇于探索4尝试练习“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做完后集体订正,并说说算法5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揭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目,说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也就是“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板书课题)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用笔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笔算加法,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明白了,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样,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我还知道了要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数学里面的知识真多,我越来越喜欢学数学了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练习(2)小组交流订正,并交流算法2练习二十第2题(课件出示)指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练习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有哪些收获?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五、课后作业,辅助消化练习二十第24题教练创新课后作业指导练习二十第2题:这里只有一个问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今年比去年多植多少棵),或者改变题中的数据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同时又使学生受到绿化环境的教育第3题: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补充习题及解答1填空(1)计算260380时, 这样算:因为2638( ) 所以260380( ) 这样算:(2)计算450180时, 这样算:因为4518( ) 所以450180( ) 这样算:2计算3直接写出得数4*想一想:各图形表示什么数,然后计算150430240260( )( )解答:1、2、3略 4*780 220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估算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根据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路由器与交换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面试题目及答案
-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 美德少年面试题目及答案
- 贵州铜仁数据职业学院《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领导文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小学科学配套题目及答案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居住建筑设备工程Ⅱ》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6个字母练字帖打印
-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版)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 服装购销合同范本服装购销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