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一中2012年11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doc_第1页
三台一中2012年11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doc_第2页
三台一中2012年11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doc_第3页
三台一中2012年11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doc_第4页
三台一中2012年11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台一中2012年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李军文 审题人:岳云军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12题。.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甲城 B.乙城C.丙城 D.丁城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以来我国连续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抑制房价的增长。读我国某大城市房价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M、N两处房价的高低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M处房价偏高,交通通达度好BN处房价偏低,交通通达度差C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DN处房价偏低,地势较低4某大型化工企业有意到该城市建设分厂,其选址合理的是 ()A BC D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56题。5.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D.各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6.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1825年前后 B.1875年前后C.1925年前后 D.1950年前后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8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美国C南非 D巴西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读表回答911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算术密度(人/平方千米)313129703人口生理密度(人/平方千米)5599343 503359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10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1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加拿大 B乙是印度C丙是埃及D丁是中国二、综合题(共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1:2011年10月31日凌晨,将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世界人口增长过程材料2: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材料3: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材料4: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1)材料1反映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分)(2)根据相关材料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3)材料3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何种人口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年代?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分)(4)材料4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_问题(分),针对此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分)材料1:新华网北京时间2011年4月15日电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15日说,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材料2: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材料3: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 0566 8387 360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420442460(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 _、_。(4分)(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分)(3)由材料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分)(4)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分)三台一中2012年月高三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因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所得的差值越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就越高。.D解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迁入的人口就越多。由图2可以看出,丁城迁入的人口最多,因而丁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3.C4.C解析:第3题,两地都位于3 000元等房价线的外侧,但M处景色优美,房价较高。第4题,化工厂容易造成水污染,位于河流的下游,远离市中心,地价较低。.D解析:由图中水平坐标可知,1975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致相等,各占约50%。故选D。.C解析: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即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故选C。7.C8.B解析:第7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大,即亩产高,这些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8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9.D10.C11.C解析:第9题,由题意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人口算数密度人口生理密度。通过计算可知,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小到大为丙、丁、乙、甲。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地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小,耕地不足,故粮食问题最为严重。第11题,加拿大纬度高,耕地面积小,不适合发展耕作业,故A项错误;印度耕地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比重最大,故B项错误;埃及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故C项正确;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面积大,故D项错误。(1)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分);(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3)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 (分)2003(20002005年间即可) (分)人均寿命延长(分),出生率不断下降(分)。(4)性别比例失调(分)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分);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分);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分);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分)。(5)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分);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分);提高人口素质(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1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技术革命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第(2)题,根据材料的相关数据,可归纳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第(3)题,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002005年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均寿命和出生率的变化有关。第(4)题,根据材料4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解决措施可从社会、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分析。第(5)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净增人口数量很大,因而要继续稳定低生育率水平;同时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1)商品谷物农业(分)季风水田农业(分)。(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回答任意点即可,每点分)。(3)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分)。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分);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分)。(4)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回答任意四条即可,每点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结构调整、粮食问题等知识。第(1)题,甲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题,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粮食消费既包括总消费量,也包括人均消费量。人均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第(4)题,粮食问题的解决应立足国内,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考虑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