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教案.doc_第1页
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教案.doc_第2页
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教案.doc_第3页
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教案.doc_第4页
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活动计划指导教师:王佳曦一、社团宗旨通过对纸艺制作技法知识的学习和共同探究,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审美能力、动手表达能力;通过培训课程,使每个成员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创意设计及作品的制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的作品走进生活,装点生活。二、活动主题用纸艺作品美化生活三、活动可行性(学生条件、教师条件、设备条件是否可行)“纸”是普通的创作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种类繁多,能够满足纸艺作品的创作和制作要求。纸艺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纸艺作品既有平面,也有立体,能够很好地装扮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和学习这种美术表达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也发现并挖掘一部分特长学生和有爱好的学生,同时也为学校形成特色课程、有特点的特色社团和培养特长学生提供平台。四、实施规范社团以学生小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组内成员的共同探索、尝试,运用技能和技巧进行表达和展示。1规范社团组织:制定社团的活动章程,选出社长,组长,卫生委员。2考评方式:考评分为平时出勤考评,活动参与度考评,活动过程考评,过程创新考评,成果展示考评。五、成果展示(预计取得那些成果,如何展示)利用校园橱窗展示剪纸作品、折纸作品等图片。利用合适的场馆展示废旧纸质包装制作的作品。六、进度安排周 次活 动 专 题1第一次社团活动2制作一个“萎缩”的头3剪纸(一)4剪纸(二)5昆虫夹子6剪纸的纹样7剪纸的折叠法8作品展示及评价9制作十五巧板10四角彩灯11立体纸艺制作12纸浮雕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1课时 第一次社团活动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 2009年2月17日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把握自己的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二、活动内容社团简介,制定社团的章程,选出社团主要负责的成员。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自我介绍。2、问题探讨。(谈话式)3、教师介绍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主题。4、教师提出工作室要求。5、公布工作室章程草案。初步拟定社团活动章程。6、拟定工作室社长候选人和工作室各个小组组长。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五、成果展示课堂六、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寻找纸艺作品。七、具体教案一、 自我介绍。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的自我介绍,增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一个和谐的活动气氛。二、 问题探讨。(谈话式)1、你听说过“纸艺”么?有没有见过“纸艺”作品?纸艺这几年来在世界各国可说是大行其道,原因除了纸材料价廉易得之外,纸本身的可塑性也相当高,是极佳的美术创作素材。纸艺DIY,正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像孩子一样如醉如痴。当一些普通的纸,在我们手中变成飞翔的蝴蝶、绽开的花朵、可爱的时装小人时,心情也变得难以想象的精致。在此过程中,一幅图画、一套纸风铃、一捧花朵、就轻易变成家里最跳跃的点缀了。包含“纸”的成语共有32个:一、5个在第一位:纸短情长、纸贵洛阳、纸落云烟、纸上谈兵、纸醉金迷二、12个在第二位:白纸黑字、点纸画字、断纸馀墨、故纸堆、落纸云烟 满纸空言、片纸只字、三纸无驴、吞纸抱犬、一纸空文、一纸千金、重纸累札三、9个在第三位:都中纸贵、官情纸薄、金迷纸碎、金迷纸醉、力透纸背 洛阳纸贵、情长纸短、跃然纸上、钻故纸堆 四、6个在第四位:断缣寸纸、鸿鳦满纸、挥毫落纸、嚼墨喷纸、迷金醉纸 倚马七纸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谜语,叫做“纸怎么才能包住火?”答案就是灯笼。中国的灯笼起源于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最初是人们照明的工具。在室外点的烛火常常被风吹灭,聪明巧手的匠人便用竹子搭成架子,外面糊上纸,做成灯笼,经过巧妙的组合,原本易燃的纸实现了包住火的功能,风就无法把烛火吹灭了。民间百姓给这样的灯笼起了个诙谐的名字,叫做“气死风”。纸在中国人的手中是水火不侵的神奇物品,它不仅能包住火,还能防水挡雨。江西婺源的甲路伞就是这样一种纸制用具。将优质的毛竹劈成一根根细条,经过磨沟、钻孔等工序制成骨撑,再穿连成伞骨,然后用柿树油粘棉纸做成伞面,再抹上优质的天然桐油,一柄坚固耐用的油纸伞就完成了。遇水易破的纸在制伞工匠的手中变成了遮阳防水,晴雨皆宜的好东西,这样的油纸伞在江南水乡处处可见。能遮阳蔽雨的除了油纸伞,还有另一种制纸品,那就是被人们誉为“扇子王国”杭州出产的黑纸扇。黑纸扇以棕竹做扇骨,用桑皮纸做扇面,双面都涂上用发酵的柿汁制成的柿漆,这种柿漆使扇面非常牢固。即使在阳光下曝晒或在水中浸泡l0多小时,依然坚固不破,所以历来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称,它既可遮阳蔽雨,又能拂暑纳凉。此外,人们还用纸浆制成盛放物品的容器,山东荣成沿海的胶东人家把粮食、衣服、针钱和其他杂物都放在纸斗里。纸斗取代了箱柜、盆盒,瓶罐等,成为胶东人家的主要容器。过去荣成地区的母亲嫁闺女时都早早打好纸斗,作为盛放衣物的嫁妆。 在聪明灵巧的中国人手里,纸不仅是文人墨客寄托诗心文意的文房之宝,也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爱美的人们还把花卉图案贴上纸斗,做花灯、绘伞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这些实用的纸制品变成了新颖漂亮的艺术品,散发出别样的魅力。2、你觉得“纸艺”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展示纸艺的作品)传统纸雕: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型的工艺艺术,他结合了绘画及雕塑之美,并且较平面艺术多了立体发展的空间,产生了有趣的光影变化.通过切剪折卷叠粘等技法,就 可以创作出变化无穷的纸雕作品.现在纸雕广泛应用在了场景布置装饰美化广告招贴贺卡等方面。3D免切割立体纸雕:这是在立体刻画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一种产品,减去立体刻画的手工切割的过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就将其切割好,只要小心的将其按编号对号粘贴,并做适当的立体造型,就可以做出立体刻画那样的浮雕效果的画作。台湾纸藤花:这是从台湾流传开来的,采用台湾纸藤来制做. 纸藤是一种被扭成绳状的纸,将其展开后来制作纸花,一般宽度为9-11厘米,它的特点是:韧性好,挺度好,色彩鲜艳,手感柔软,不易破损和退色,易造型,十分适合制作纸花,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有自然的直条纹理,这是其他纸张无法比拟的,这种纹理使得花朵更逼真、美观。除了纸藤花外,还有绵纸、南韩手揉纸、弹力纸等都广泛应用在纸花工艺。立体刻画:又称立体投影画,基本方法是:用特种纸张印刷好的数张图片,通过巧妙的切割、重叠、粘合,作出很有立体感的浮雕效果,更显特色与档次。他可以根据自己对画面层次、物体结构、立体空间的理解,用笔刀小心切割,分出块面,用工具做出造型,然后用特殊的胶将其垫高与固定。纸蕾丝:西班牙流传的一种工艺,又叫帕吉门,以前是在羊皮上制作的一种工艺,主要用来装饰教堂,现在衍变成在羊皮纸上制作,因其可以作出各种精致的蕾丝效果, 所以又称:纸蕾丝刺绣.19世纪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成为时尚风气,因为羊皮纸纤维强韧,又有剔透之美的特质,再加上塑造的技巧可以作成卡书签礼盒装饰画餐桌装饰灯罩立体花束等.纸艺包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礼盒生活用品等的包装越来越受到欢迎与重视,形形色色的纸张也就成为了包装的主要材料之一。折纸:是大众最为熟知的一种纸艺。现在折纸的花样越来越繁多,尤其以日本的折纸发展的最为突出,纸纸花卉折纸帖画折纸礼盒折纸玩偶.都美轮美奂.衍纸:彩色的细长纸条通过卷搓刮等方法呈现各种线条几何块面等,然后通过粘帖组合就会变化出各种工艺品。纸艺小品:应用纸张的各种特点,进行剪、粘、撕、糊、裱、折、捏、揉、刮、等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小装饰物或小玩意儿3、你认为从事“纸艺”创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介绍工作室的宗旨)4、你想在工作室学到哪些知识?创作什么样的作品?5、你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三、 教师介绍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主题。1、工作室成员个人、小组、集体三种形式创作纸艺作品。2、纸膜的设计与制作。四、 教师提出工作室要求。1、 按时出席,不得无故迟到、缺席。2、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按时完成活动任务。3、 自觉遵守纪律,爱护活动环境。4、 准备便捷的笔记本,留下活动痕迹。五、 需要的工具:常用到的是乳胶(也称白胶),涂刷乳胶用的小刷子,卫生纸或是纸巾,瓦楞纸(也可以是包装盒一类的硬纸板),造型用的报纸,还有胶棒,和用来最初打稿,及最后润色的铅笔画笔和各色压克力颜料(或广告色),哦,对了,节目中还经常用到一块胶泥,用作打孔。另外还有剪刀和透明胶带这些辅助用具,各色纸张,卡纸,和各种用来绘画的笔,比如炭笔、蜡笔、毛笔,水彩笔、马克笔、和多种压克力颜料或广告色。六、 公布工作室章程草案。初步拟定社团活动章程。六、拟定工作室社长候选人和工作室各个小组组长。七、学生提出活动设想与建议,对老师指导上的要求等。课后反思:初一:无论从材料的准备上,还是从动手参与的程度上,全体学生都能够较好地达成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预想是学生容易实现的,但是程度略有不同,动手能力有差别。高一:教学目标均达成,学生中出现有创意的想法,在手模定型时,男孩子们发现可以做和老师要求不同的姿势,这是闪光点,值得鼓励。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2课时 制作一个“萎缩”的头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2月 24日一、课堂展示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记住自制花瓶和“萎缩”的脸的制作方法,正确使用白胶和面纸等工具,探索新材料,会举一反三地进行创新作品。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并学习老师的示范动作,参与准备好的材料的手工制作,能够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作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制作。二、课堂展示形式学生观察、学习、参与制作;教师示范、讲解、点评。三、课堂展示准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设备条件准备)学生准备:工具材料的准备(白胶、面纸、剪刀、刻刀、记号笔、卡纸、气球、方盒子等);课前按照分好的小组坐好。教师准备:工具材料和教具的准备。四、课堂展示过程设计(详案,注重体现课堂展示实施过程,特别标明学生活动内容、活动要求,体现主体性、探究性)一、导入(课前学生按照小组做好,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工具和材料准备情况。)今天我们将要制作的是自制花瓶和“萎缩”的头,将要用到的材料是以前我们没有用过的气球。二、花瓶的制作过程提问:我知道同学们都见过花瓶,能说说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花瓶?(学生展开讨论并回答。)教师出示不同形状花瓶的图片。分析:不同形状的花瓶都可以用气球来制作,教师在图片上进行分解和标记。 1、制作花瓶的瓶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首先老师想好了将要制作的花瓶形状,考虑清楚气球上部和下部是什么形状。选择卡纸分别制作,注意用透明胶带纸固定好。并且将上部和下部分别与气球进行固定,同样适用透明胶带纸。这一步非常重要。(教师演示后,指导学生分别制作。)展示:初具外形的花瓶已经完成了,请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展示,看看谁的造型最特别。为花瓶贴面纸这一步是以前课上我们做过的动作,先在气球上涂满白胶,然后要在贴上的面纸或纸巾上再涂一层白胶。注意面纸要牢牢地固定在气球上。2、等待晾干,并绘制图案即完成。三、“萎缩”的头的制作过程1、制作盒子框架将准备好的纸盒(点心盒、食品盒等等。)前面剪掉,在盒子的里面涂上颜色,或者保持不变。你也可以贴上一张大小合适的漂亮包装纸。 在盒子的底部中间位置戳一个小洞。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颜色的卡纸,用铅笔将盒子的外框画下来。然后用记号笔在外框里面1公分的位置画一个新的方形,使它正好在外框的里面。用卷纸心的纸筒在外框的四个角,小心的画下四个圆。(用圆规、其他圆的东西都可以。)然后,我们用波浪线将相邻的两个圆连接起来。将其余的部分剪掉。 将外框翻转到反面,用好看的旋转的线将外框进行装饰。将画好的外框和纸盒组合在一起,用胶带纸牢牢地固定好。可以将这个框架的外面用喜欢的颜色涂满。2、将你喜欢颜色的气球吹起来,大小有头那么大。用左手拿住气球,右手用记号笔在气球上画一个可笑的,或者是恐怖的、可爱的脸。然后将气球的气慢慢放掉,放到气球的大小刚好能放到盒子里面,将气球扎紧。 3、将气球插到盒子底部的小孔里。提醒:你可以将头画成其他卡通的样子,完全由你自己决定。也可以将框架制作成电视机等等。 四、展示 看看我们的作品有多么不同?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3课时 剪纸(一)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 年2月27日一、活动目标了解剪纸的技巧和方法。二、活动内容 运用一种或两种技巧,制作一幅简单的作品。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讲解2、示范3、小组讨论4、制作5、点评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 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六、课后拓展 制作一幅作品,使用阴刻或者阳刻。七、具体教案 剪纸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剪纸的作者是一个群体,而她们并不像我们一样叫剪纸,她们叫“剪花”,所以这些剪花的人又自称是“剪花娘子”。 “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在安塞,剪纸已成为品评巧手妇女的标准。过去男子走西口,为护家而打工。妇女主内持家,每逢节庆,就得把家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张红纸,在手里几经翻叠,一把挽花小剪上下交错,不一会儿,一张韵味十足的剪纸作品便出现在你的眼前。(男人用毛笔书写历史,女人用剪刀纪录生活)。 1982年,当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法国图鲁斯市表演剪纸时,所有来宾均被她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市长则把小剪刀翻来覆去地看,怀疑是不是安装了电脑。 剪纸主要流派的特点,风格: 1、江苏 浙江 “江浙派” 扬州是我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恣意游乐。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隋炀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让人赏心悦目。浙江剪纸造型讲究大的影像轮廊,而影像之中剪出细细的阴线。阴线的恰到好处,能使形象结构与画面的节奏都增添成色。 2、陕西、山东 “北方派”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3、广东 福建 “南方派”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山区的南平、华安等地以刻画以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表现较为粗壮有力、淳厚朴实;沿海的闽南、漳浦一些带则屡见水产动物入画,风格细致造型生动;莆田、仙游一带以礼品花为主,倾向于华丽纤巧的意味。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以为乐。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民间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用来祭奠鬼神。大诗人杜甫写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诗句,即谓此。1980年春,扬州各界迎接“鉴真大师像”回故乡“探亲”,剪纸艺人作了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之写忆江南词一首,有“明目满城歌过海,神工剪纸与招魂”之句。 明清时,扬州剪纸增强了装饰性,欣赏结合实用,既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鞋花、枕花、台布花、床单花等;也用于民间风俗“仪饰”,如年节图案、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采花、龙船花、斗香花之类。民间剪纸艺人凭着一把剪刀,几张宣纸,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等花样来。直至清末民初,扬州仍有不少艺人赖剪纸手艺谋生。 解放后,剪纸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5年,成立了民间工艺社(现为扬州工艺厂),把民间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并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现在他们品种已有1000多种,销售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著名老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他从12岁起随父学艺,经历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为之写诗云:“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主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日本朋友称誉他为“人间国宝”。扬州剪纸的特点:中国各地民间剪纸,按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流派,以蔚县为代表的北方剪纸质朴、淳厚,生活气息浓郁;而以扬州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则以灵秀、唯美、雅致见长。郭沫若先生曾写诗将南北方剪纸的风格特点说得非常清楚:“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扬州剪纸的特点可概括为精、秀、灵、雅。扬州剪纸的技法特点:线条清秀流畅:扬州剪纸多用镂空的技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构图精巧雅致:采用以小见大,以局部见整体的巧妙构思,截取花卉造型某一特定角度,用二维的手法表现出三维的空间。扬州剪纸讲究造型的雅致,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地使用组合的手法,使造型有适度的夸张变形,从而产生图案的形式美。形象夸张简洁:扬州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技法求变求新: 扬州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技法的求变求新而产生的。扬州剪纸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从而形成了扬州剪纸特有的“剪味纸感”。扬州剪纸线条细腻流畅;整体构图层次分明。扬州剪纸有的是以大块面为主调的,也有是以密密细丝般的线条为主调的;有以挺而刚的线条为主调的,也有以曲而柔的线条为主调的。并且是在主调的变化中求得画面的疏密、曲直、长短、刚柔、枯润、开合等,体现出多样统一的艺术规律。 扬州剪纸在南方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剪纸不大用作窗花,更多地是作为精致有加的民间刺绣纹样的底稿而流传,在其风格上更趋向于精细与秀雅,并且经常与琴棋书画等文人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张永寿为代表的南方剪纸更多地表现出与文人文化的结合,体现出成熟艺术在时代条件下的发展脉络和轨迹,是与乡土风格并行成长着的另一种风格样式的尝试与延伸。剪纸表现方法概述剪纸的表现方法很多,这里重点归纳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其中,单色剪纸包含:阳刻剪纸、阴刻剪纸、阴阳结合和剪影等;而彩色剪纸包含:套色剪纸、点色剪纸、衬色剪纸、填色剪纸和分色剪纸等。阳刻剪纸,通常是采用红纸黑纸或其它颜色的材料剪刻出来的单色剪纸作品。阳刻剪纸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所以阴刻剪纸的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4课时 剪纸(二)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3月10日一、活动目标了解剪纸的技巧和方法。二、活动内容 运用一种或两种技巧,制作一幅简单的作品。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讲解2、示范3、小组讨论4、制作5、点评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 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六、课后拓展 制作一幅作品,包含两种以上技巧。七、具体教案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构图造型图案化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色彩单纯、明快 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为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弱。有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刀法要”稳、准、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如果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千里就会失去灵活性。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在剪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这里的“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下面具体谈一下这两种刀法的运用。“锯齿”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纸和刀的切割移动而自然产生的,它利用锯齿的长短、疏密、曲直,刚柔,钝锐的变比,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它的质感、量感、结构等。刻植物时,柔和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它的花果,坚硬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树的叶子和茎的针刺、毛绒。 刻动物时,细密的锯齿纹可以表现软软的绒毛,刚健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硬实的鬃毛,圆实半弧形的锯齿纹可以表现禽鸟、鱼虫的羽毛和鳞。 刻人物时,用跳动的锯齿纹可以表现活动的眉毛,胡子,头发,用修长丰润的锯齿纹可以表现小孩丰满的肌肤。“月牙儿”也是剪刻时自然产生的各种弧形装饰,它以阴刻为主,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个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锯齿”和“月牙儿”这两种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张剪纸画面中交错运用,使得层次更加分明和富有变化。 从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剪纸技法中的锯齿和月牙儿的萌芽出现,经过于百年的历史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巳成为一种装饰图案的规律被人们所喜爱和运用。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5课时 昆虫夹子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3月17日一、活动目标学会制作昆虫夹子的方法,并且能够制作一个与老师示范不同的作品。二、活动内容学会方法。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各小组负责人检查组员工具准备情况和社团名单。2、手绘技法知识的讲解:构图与材料的准备3、布置作业。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 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六、课后拓展 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昆虫夹子。七、具体教案教师出示昆虫夹子的作品。学生思考:制作昆虫夹子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教师边示范,边制作昆虫夹子。(指导学生制作,详细讲解注意事项。)1、在卡纸上画出需要的昆虫外形.根据你的需要画出昆虫的外形,可以两边对称,也可以不对称。昆虫的大小等于你要制作的昆虫夹子的大小。2、用剪刀剪下。3、制作蝴蝶的身体,用到旧报纸、胶带、白胶、面纸。4、在蝴蝶的背面固定好长尾夹。5、制作蝴蝶的翅膀,用漂亮的纸装饰起来。6、将翅膀用剪下的纸片贴好。 7、最后,展示你的作品。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6课时 剪纸的纹样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_2009年3月 24日一、活动目标了解剪纸的纹样。二、活动内容 运用一种或两种技巧,制作一幅简单的作品。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讲解2、示范3、小组讨论4、制作5、点评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 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六、课后拓展 制作一幅作品,包含两种以上技巧。七、具体教案 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剪纸的装饰纹样是许多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表现特定事物、美化事物的装饰纹样。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涡状纹、云纹等。通常在同一幅剪纸中会用上几种装饰纹样。锯齿纹:通常用来表现坚硬、刺状或绒毛之类的物体。月牙纹:通常用来表现比较柔软、弯曲的线条,如衣纹、叶纹、水纹等。 鱼鳞纹:通常用来表现鱼鳞或类似的东西。 涡状纹:通常用来表现动物皮毛上的漩涡,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云纹:通常用来表现云彩或水浪等事物。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7课时 剪纸的折叠法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3月31日一、活动目标了解剪纸的折叠法。二、活动内容 运用一种或两种技巧,制作一幅简单的作品。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讲解2、示范3、小组讨论4、制作5、点评四、活动评价(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 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五、成果展示 小组展示六、课后拓展 制作一幅作品,包含两种以上技巧。七、具体教案 折叠剪纸技法,属最初级的剪法。适用于初学者及小朋友们练习构图及剪刀的运用。 一折折法 1、将一张纸对折一次; 2、在背面靠折纸画出半边纹样;(或不画图样,随心而剪亦可) 3、前后打开便得到左右对称的完整图形。一折剪法:二折剪法:三折剪纸:四折剪法: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8课时 作品展示及评价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4月14日一、活动目标通过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学会鉴赏纸艺作品。在展示与鉴赏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愉悦,并且能够欣赏别人的作品,从中学到优点。二、活动内容展示会、评价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每个小组推荐优秀的作品1-2个,并进行设计阐述。2、形式:组长阐述,组员补充。四、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五、成果展示小组推荐作品,并进行设计阐述。六、课后拓展 七、具体教案一、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的作品进行鉴赏。1、鉴赏组内同学的作品,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表现手法。2、通过互相交流进一步完善设计。二、在小组内选出最佳作品。(见下图)三、以服装展示会的形式展示最佳作品。四、填写评价报告,进行自评和互评。表1:作业评价指标提示表标志设计:为我们的社团设计标志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的作品表现出预想的效果了吗?你对自己设计的作品感到最得意之处是哪里?你是否感兴趣?制作之前你想好了步骤和方法了吗?你碰到困难了吗?是否努力去克服了?你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你对其他同学的作品有何评论(优点和缺点)?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哪些地方还应该改进?你有过与同学愉快的合作吗?表2:作品评价报告表我自己我的同学( )我的同学( )我的家长我的老师( )对以上评价的自我反馈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9课时 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4月28日一、活动目标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二、活动内容展示会、评价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每个小组推荐优秀的作品1-2个,并进行设计阐述。2、形式:组长阐述,组员补充。四、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五、成果展示小组推荐作品,并进行设计阐述。六、课后拓展 七、具体教案一、复习巩固:1、复习纸的知识: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早期的纸是如何制造的?2、说说有哪些纸工需要的制作工具?二、学习纸工基本技法:1、师介绍纸工的几种基本技法:剪 刻 贴 撕 拼 插 卷 编 植2、播放vcd,逐一观察基本技法的操作。3、学生实践练习。4、介绍学习较为复杂的纸工技法:1)山线切折在正面用针(或小刀)沿着山线符号划线(如用刀划,用力一定要轻,以免将纸划穿),然后再折(正面朝外),折成像山形的样子。 2)谷线切折先在谷线符号的两端用针扎孔,再在反面的两个洞眼之间用针(或刀)划痕,最后折成正面相靠(背面朝外),形成像山谷形的样子。 3)压印法(以压出凸起的鱼眼为例)选择有圆孔的模板(也可用硬卡纸刻圆孔做模具),把圆孔对准鱼眼的部位,捏紧,不要移动。翻个身,平放在桌上。用有圆头的棒(钢笔圆形尾部也可),在纸上磨,找到轮廓后,沿轮廓反复轻压。再将卡纸鱼翻个身,鱼眼就凸现了。鱼鳞的做法与眼相似。5、学生练习山线和谷线的切折。注意知道安全操作。6、教师巡视,展示正确的学生操作。三、激发兴趣。1、为激发学生制作十五巧板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让学生说一说七巧板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五巧板。2、讲故事:七巧板的故事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一一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则拼成三角形一人则拼成四方形,6人则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很好。后来,有人把宴几改变为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l 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在此同时,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著,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七巧新谱藏本。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2002年8月20日至2 8日在中国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会上:展出了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等古典游戏。清代童叶庚对古代七巧板和蝶几形图进行研究后,产生环规为圆,合矩成方千变万化,十色五光的方案。制成十五巧板。取名益智图。四、制作十五巧板。1、介绍制作过程: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2、投影仪下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3、学生自己制作,可小组互助。三、运用十五巧板拼图,开展活动:(1)独立拼图,然后在组内与同学交流,介绍自己所拼的图形。(2)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拼,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拼图后。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同学们说明所拼图形的意义。社团名称 _纸舞飞扬-纸艺工作室_ 第10课时 四角彩灯指导教师:王佳曦 活动时间2009年5月6日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2着重“剪”、“折”技法的训练,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活动内容展示会、评价三、活动实施方案(形式、步骤)1、每个小组推荐优秀的作品1-2个,并进行设计阐述。2、形式:组长阐述,组员补充。四、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五、成果展示小组推荐作品,并进行设计阐述。六、课后拓展 七、具体教案一、欣赏彩灯作品,激发兴趣1、欣赏彩灯作品2、介绍彩灯: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传统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彩灯的产生,是从人类运用火、发明灯、制造灯具等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宋代,花灯发展到了高峰,样式变化万千。 到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尤为盛行,样式变化万千,种类逐步增多,规模也有所发展。“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狮灯场市”等灯节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灯会活动。还有一种敬灶神点红灯的习俗,民间也较为盛行。农历大年三十晚,各家各户均要点上红灯一盏,就连贫家小户门前也要挂上红纸灯笼;中等家境的吊四方形檐灯或六方形宫灯;富贵之家则为圆形大纱灯,以示对灶神的尊敬。 民间最盛行的灯种是宫灯和纱灯。这些灯题材丰富,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均可作灯衣。富豪之家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都要制作得十分讲究,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文。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楠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在当时,它比宫灯的用途还要广泛。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二、自学教材,说说制作过程: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用彩线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