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陶塑艺术在现代陶塑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姓名 桑征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 雕塑 指导教师 殷晓峰 20070501 摘要 一直以来 陶艺是一种文化 是生活与思想相结合的行为 这种看似直白的理想 论断充斥在我们四周 好像与现实中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 而进行着大批量机械生产的 陶艺现象相去甚远 参照传统陶塑的起源与发展 结合当今多元文化给陶塑教学带来的 冲击 解析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观念背后 传统陶塑技法对现代陶塑教学的深远影响 探 索研究新的陶塑成型技法和装饰手法 以新材料 新观念的介入来推动陶塑艺术教学的 进一步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看 综合材料的运用符合现代艺术创作的成长趋势 并且综 合材料的运用同样也是现代陶塑艺术同传统陶塑艺术相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陶俑形制发展变化的过程来介入 阐述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生 发展 甚至灭亡 与当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传统应该成为我们成长的 基石而不是障碍 传统工艺技法对现代陶艺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纵观古今 我们不得 不承认 那些由族群共同创作 承载反映当时人文现象的传统工艺 比起今天所谓个性 的艺术创作有更大的力度和深度 所以说 只有过时的思想 没有过时的技术 技法是 不会过时的 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 任何一种技法都有它的忠实追随者 关键词 陶瓷雕塑 陶艺创作 陶俑 成型方法 A b s t r a c t P o t t e r ya r ti sac u l t u r e a sw e l la sab e h a v i o rc o m b i n i n gl i f ea n dt h o u g h t 一A ta l lt i m e s t h i st h e o r yh a sb e e ns u r r o u n d i n gu s s e e m sf a ra w a yf r o mt h ef a c tt h a tt ov o l u m e p r o d u c e p o t t e r i e sf o rb e t t e rp r o f i t C o n s u l t e dt h eo r i g i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o t t e r y a n dc o m b i n e dt h e i m p a c tt h a tm u l t i c u l t u r e sb r o u g h t t ot h et e a c h i n go fp o t t e r ys c u l p t u r e t h i sp a p e ri n t e r p r e t st h e f a r r e a c h i n gi n f l u e n c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t e c h n i q u eo fp o u e r ys c u l p t u r et ot h em o d e mp o t t e r y s c u l p t u r et e a c h i n g b e h i n dt h ec o n c e p t sa p p e a r i n gi n c o n s i s t e n t N e ws h a p i n ga n dd e c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w e r er e s e a r c h e di n t h i sp a p e r t r y i n gt op r o m o t et h e f u r t h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e a c h i n gi np o t t e r ya r tw i t ht h ei n t e r p o s i t i o no fn e wm a t e r i a la n dn e wc o n c e p t C o n s i l i e n t w i t ht h eg r o w i n gf i e n d U s i n go fc o m p o s i t em a t e r i a l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s i g no f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m o d e mp o t t e r ys c u l p t u r ea r tf i r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o n e S t a r t i n gf r o m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s h a p ea n ds t r u c t u r eo fp o t t e r yf i g u r e s t h ep a p e r e x p a t i a t e st h a tt h ea r i s i n g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e r d i t i o no fa n y a r tf o r ma r e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w i t h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i s t o r i c a lc u l t u r ea tt h a tt i m e T r a d i t i o ns h o u l db et h ef o u n d a t i o ns t o n eo f o u rg r o w t hw h i l en o to b s t a c l e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t e c h n i q u e sa r ep r o f o u n d l yi n f l u e n c i n gm o d e m p o t t e r ya r tt e a c h i n g T a k i n gap a n o r a m i cv i e wo ft h eh i s t o r y w eh a v et oa d m i tt h a t t h o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t e c h n i q u e sw h i c hp r o d u c e db yg r o u pa n dt h a ts h o w i n gh u m a n i s ma tt h a tt i m ea r e m o r ev i g o r o u sa n dd e e p e rt h a nt h o s eo fi n d i v i d u a ls i g n so ft o d a y S oi ti ss a i dt h a tt h e r ei s o b s o l e t et h o u g h tw h i l en oo b s o l e t et e c h n i q u e s T e c h n i q u e sa r en e v e ro u to fd a t e L i k eo rn o t f o l l o w e r sa r ea l w a y st h e r ef o re a c hk i n do ft e c h n i q u e K e yw o r d s P o t t e r yS c u l p t u r e P o t t e r yP r o d u c i n g P o t t e r yf i g u r e s S h a p i n 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免丝 日期 竺2 红盆 1 9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秀鱼邑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趟2 耘所 0 9 日 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负日j 嘲 引言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昌明 意识形态开放的时代 这个时代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及个 人喜好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 国际上陶艺大师们思维活跃 亚洲国家的陶塑艺术也表 现不俗 不断进步 中国当代的陶塑人物创作 充分体现了传统的文化优势和丰富的语 言资源 有独特鲜明的 中国身份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陶瓷雕塑具象人物的创作中找 到了一个契合点 用最东方 最有传统精神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人当下的生活和情趣 利用陶瓷材料进行具象表现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 长期以来关注现实生活和反映 社会问题的作品在学术上备受关注 我们为学生提供一种符合其个性发展的艺术环境的 同时 要加入与其相适应的多元化的训练内容 使纯艺术雕塑专业的学生在保持其所具 有的写实能力优势的同时 纳入陶瓷及各种其他材料的意识 并通过对这种意识的正确 引导 发展其对雕塑创作 自由性 的认知 同样 进行陶塑具象人物创作 亦会使陶 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釉色不能为我所控的情况下 消除不可知的神秘感 可使创作 活动本身在需要理性的时候变得理性 也可以说 陶泥在雕塑过程中的写实性拓展了陶 艺教学的延伸性 梁启超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教育学生作为美术工作者 在进行美术创 作的过程中 对公众的审美需求 审美感受的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章中国陶塑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陶瓷雕塑艺术起源很早且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 陶塑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已开始萌发 在夏商周和春秋各时代 也都有一些陶塑作 品的出土物 其中多数是各种动物的形象 也有不少的雕塑人像 原始陶塑不同于秦汉 以后的陶俑 它不是用于陪葬 而是基于原始崇拜 在我国 陶俑的制作和发展 与殉葬的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孟子 梁惠王 上 载 仲尼日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札记 檀弓下 谓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 谓为俑者不仁 殆乎用人乎哉 1 关于孔子对俑的态度虽 有不同看法 但是对于陶俑是中国奴隶社会人殉制度的延续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的说法大概没有太大的异议 始作俑者亦应是孔子之前的事情罢 而作为代替活人 殉葬的俑自然就成为中国人像造型一个重要的起源 公元前6 7 8 年 秦武公二十年 首开人殉制度之风 在 史记 卷5 秦本纪 中 提及 二十年 武公卒 葬雍平阳 初以人从死 从死者六十六人 这是史料对 于人殉制度最早的记载 因为这种奴隶殉葬的行为太浪费劳动力 所以后来便改为用木头或陶制的偶人殉来 代替活人殉 这种偶人就是 俑 俑 按制作材料分 有陶俑 木俑 铜俑等 一 般是模仿着再现社会人物与场景 既可以作为对当时社会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文化的考 证 也可以体现当时雕塑艺术的整体水平 以俑殉来代替人殉 保护了人的生命和社会劳动力 应该说是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进 步 陶俑的盛行与厚葬的风气习俗盛行有关 也与陶质材料本身的特点有关 即陶泥的 塑性较好 取材方便 使用者在坯体制作的过程中可雕可塑 模具的印制工艺也比较容 易掌握 泥经窑火培烧后成陶 比起易锈的金属和易腐的木质材料 陶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 秦汉陶塑 一 秦兵马俑 据有关资料记载 秦兵马俑是在1 9 7 4 年3 月 陕西临潼县西杨村的打井村民意外 挖掘出土的 庞大的兵马俑军团以其很强的写实性 精湛的技艺 完美的造型让世界为 之惊叹 据初步统计 当时发现的三个俑坑内共有各类俑像7 0 0 0 多件 陶马6 0 0 多匹 战车1 4 0 余乘 各类青铜兵器数万件 据测量 武士俑均高约1 8 米 马俑均高约1 5 米 长约2 米 同真人 真马几乎等高 埘其刻画精微细致而造型写实宏大 规模惊人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诞生确立了陶俑在墓葬艺术中的历史地位 并将中国陶塑艺术带入了 个全新的时代 本文将以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为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细述传统技法对当下进行着的 2 陶塑教学之深远影响 从而建构起新的教学模式 推动陶塑教学的发展 二 汉代陶塑 汉承秦制 大量的陶俑仍然出土于汉陵及王侯将相的墓葬之中 虽然没有秦俑的奢 华 却也美轮美奂 颇具气势 这其中就有1 9 6 5 年在陕西咸阳杨家湾发现的汉三千兵 马俑 资料记载 这批汉俑高4 4 卜4 8 5 厘米 骑兵连同乘马也只高5 0 6 8 厘米 这 些陶兵马俑虽然形体较秦俑小得多 但姿态划一而呆板 较多保留着秦兵马俑的遗风 只是取消了秦俑足下稳固用的底托板 以双足承重 因此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骑兵俑造 型也与秦俑作牵马端立的姿态不同 改为跨骑在马背上 且在俑群中的比重增大 反映 出西汉初军队在兵种的构成上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 1 位于陕西咸阳汉景帝阳陵出土的3 0 0 0 件无臂裸身男彩绘俑和2 0 0 余件无臂裸身女 彩绘俑 成为另一震惊世界的奇观 无臂裸身是因为臂为木质 与衣服一同随着时间的 原因而腐烂不存了 史料记载 此是受楚文化影响 这些披着帛衣锦带的男女裸体木臂 俑 一般高6 0 厘米 相当于真人的1 3 若从雕塑技法上看 西汉陶俑开始大量采 用模制拼接的手法 俑体修长 分头 躯干 腿 脚四段模制初型 粘接后细塑 泥经 筛洗 陶质硬结 肤施朱彩 睛发赭黑 嗍陶俑塑造比秦更为细腻 表情生动欢愉 个 性突出 从出土情况看 阳陵陶俑皆红陶烧制 陶的质地坚硬 虽然体形上看来比秦代 大大缩小了 但是着衣 配件皆细致如实 与真人无二 西汉陶俑运用概括的手法和简炼的技巧进行塑造 俑像有一种质朴的美 东汉俑像 则颇具写实的特色 并且在人物情态方面 更为生动传神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汉代成都的俳优百戏很突出 在成都出土的汉代说唱俑 造型 活泼 真实地刻画出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 极富戏剧性的神 情 堪称写实主义的杰作 东汉俑的分布广泛 内容更丰富 形象更生动 极富有生活 情趣 这些特点是汉代早期承秦制的俑所不具备的 东汉晚期 一些动物的形象开始出 现 建筑模型和各种塑像逐渐增多 佛的形象也开始出现 二 魏晋陶塑 从为数不多的魏晋陶俑出土标本中萌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形制组合一一仪仗俑 这种 以鞍马牛车为中心的仪仗组合俑群 体现着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地位 河北省磁县湾漳墓 出土了北齐王朝开国皇帝高洋的壁画墓 其中出土的1 8 0 5 件陶俑 可分为镇墓俑 仪 仗俑 侍仆俑三大类 以仪仗俑数量最多 有1 6 9 7 件 们嘲这些陶俑制作精美 形象 生动 是研究当时礼制 服饰 军事装备和雕塑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 9 5 8 年湖 南省长沙金盆领出土了一批西晋青瓷俑 俑像在捏制的过程中保留了大量泥条原形 这 种塑造手法令俑像拙得朴素自然 像孩童作品般令人生爱 可以说是当时南方俑艺术的 代表 庄严肃立 衣冠楚楚的北齐风帽俑 风帽帽顶圆鼓 额头部有一周柬带 身穿斗 篷式套衣 于领口处系结 两袖空垂 下着裤 套衣分别涂红 黑色 这种风帽俑该墓 3 共出土2 8 4 件 北朝其他墓也有相类似的俑 它们总是墓中出土数量最多的 形制应该 属于出行仪仗俑 北齐仪仗俑做工精细 一般头 体腔分别制作 头部分成前后两片单模后 再合模 印制 颈部多以锥形插入体腔 身体也是分f i 后两片单模后合模印制 颈部预留头颈洞 孔 以便首体粘合 三 隋唐陶塑 隋俑在继承北齐俑形制的基础之上 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 隋俑形体的比例比北齐 俑稍显修长 而唐朝的风尚是在贞观之后开始形成的 唐三彩的出现也在这段时期 除 三彩器皿以外 高宗朝出土的俑群形制也已开始显露唐朝的特色 到了武则天时期 公 元6 8 4 7 0 5 年 发端于高宗朝的唐三彩开始盛行 盛唐 三彩已成风靡之势 其工艺 精良 颜色绚丽 雕饰繁复 以镇墓俑为典型 同时 俑群的造型风格现出新意 尤 其女俑 我对唐代女陶俑形象的喜爱一直以来是欲罢不能的 婀娜的身姿 高腰及地的 长裙 丰腴的脸庞 体积感极强 再附以幽远岁月的呈献 正如 史记 孔子世家 记载 诗 有之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其组合形式也不再仅限于仪仗内容 持盾披甲的武士俑已经完全消失 各种动物及 僮仆戏乐俑群逐渐增多 其数量甚至超出了仪仗俑群 四 宋朝及其以后的陶塑 从宋代开始 随着宋朝政府对佛教的扶持 世俗佛教题材的陶塑一直作为陶塑主要 的表现内容延续至今 陕西省凤县出土的跪拜文吏俑 是古代跪拜礼的形象再现 跪拜 俑汉唐有之 但以宋代为多 它不仅是古代繁琐跪拜礼仪的实物见证 也侧面反映了宋 人保守 随波逐流 谦恭卑微的心态及处世方法 宋代瓷枕的雕塑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孩儿枕 狮枕 虎枕 卧女枕等为常见 当时 北方多以模制见长 而南方则以捏塑显胜 北方瓷枕以定窑孩儿枕最负盛名 大多对半 模制 雕坦精致 孩儿面庞丰润 五官清晰 神情活现 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 南方瓷 枕以景德镇窑为典型 先以模印制作粗胎 再局部覆泥捏塑造形 更有甚者几乎不见模制痕迹 相对北方严谨作风 这种捏塑手法 泥趣十足 生动活泼 明清陶瓷佛教题材造像更为普及 表现主题也更为丰富 随 着工艺技术的提高陶瓷雕塑的制作也愈发精美 其中以德化瓷雕 为代表 题材上除了动物 植物等形象以外 更多的是独立的人 物形象 其中以佛教和道教的人物题材居多 如观音 达摩 如 图l 渡海观音 来 弥勒 罗汉 以及道教题材中的神仙故事 八仙人物和民问 信仰的诸神等等 另外还有李白等历史人物故事 或坐 或立 或卧 或群聚等形态各 有不同 佛教菩萨因其主张普渡众生 不分贵贱贤愚 被尊为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 4 音菩萨 因其有广泛的受众群 自然也就成为雕塑艺术品创作的塑造对象 在当下 的陶塑创作教学中 观音菩萨等佛教人物题材仍然是练习及创作的好素材 对古代造像进行临摹复制 我想对于从事专业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其目的性没有也不 应该很复杂 这里暂且不论 马约尔说 我进行创作 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存在过 就 好像我什么都没有学过 我是第一个做雕刻的人 嘲 马约尔的第一个艺术特点就是 复 古 是有意识的回到古代 恢复雕刻艺术的传统观念 体积 静态平衡 简洁 宏伟 正是雕刻的这些古老信条使马约尔的艺术返璞归真 就一般情况而言 今人复古 因为 一切条件均已变化 便不可能真正回复到古代 所谓复古 往往是貌合神离的举动 是 一种看似向后而实质向前的运动 后退 本来就是一种自觉行动 并不是他的终极目 的 或者说 这只是他的手段 以此来创造出不同于他人 不同于过去的新艺术 德化瓷泥柔韧性很好 非常利于雕塑制作 表现力十分细腻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福 建德化窑白瓷雕塑 德化白瓷胎 釉浑然一体 光泽如脂 纯白匀净 细润明亮 又被 称作 象牙白 猪油白 中国白 等 其作品造型优美 衣袖流畅 胎质致 密 德化瓷从宋代开始发展到明代末期进入了鼎盛时期 当时工匠们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渡海 观音 见图1 是杰出代表 而一件鱼篮观音 见图2 亦是 能打动今人内心的作品 其体态雍容和谐 衣饰附件繁密 精致 暂不说她衣袖流畅 比例动态很好可谓是亭亭玉立 单就眉目之间已让人心驰神往了 卷下陶雅四十一 曾谓观世音 像以似美女者为劣 似美男者为贵 今天的收藏家亦有以此作为收藏评判标 准的 明代除德化窑外 景德镇 宜兴 龙泉 石湾等窑场 也大量生产陶塑产品 各有特色 清朝陶瓷雕塑产品以景 德镇最为丰富 将各种色釉及釉上 釉下彩绘装饰手段与 雕塑艺术相结合 其产品的面貌也显得格外色彩斑斓 明清以来 道教及民间神话等题材逐渐增多 陶塑表 现内容丰富多彩 在北方继承唐朝的三彩艺术之外 还新 创了红绿彩装饰 红绿彩的产生 既秉承了北方彩绘陶塑 的传统 又解决了色彩易落的问题 为后来明清釉上彩塑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建筑陶塑中最值一提的是琉璃 琉璃早于南北朝时 图2 鱼篮观音 期便作为建材使用 明朝建筑琉璃发展进入了成熟期 后明成祖朱棣建设内城时 因为 修建宫殿 就扩大了元朝时开设的琉璃瓦官窑的规模 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 工厂之一 北京的琉璃厂 集南北工艺一体 制作上精益求精 大大提高了琉璃生产的 质量 南方建筑屋顶的瓦脊装饰琉璃较为少见 陶塑形制也较为活跃 屋顶陶饰的题材 更为丰富 如上海豫园内建筑的垂脊处以 三国演义 的场景故事为表现对象 风味独 5 特 而广州陈家祠的屋脊雕饰更显壮观 祠内聚贤堂屋脊陶塑长2 7 米 高2 9 米 整 个屋脊高近4 3 米 删有二百多各式人物塑像 制作精细繁密 令人叹为观止 见图3 幽3 陈蒙祠 建筑陶塑除屋顶装饰 还有照壁 塔饰 门窗浮饰等等 令建筑艺术显出更多色彩 今所存最典型的应当为大同的琉璃九龙照壁 壁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 公元1 3 9 2 年 长4 5 5 0 米 高8 米 厚2 0 9 米 此壁全部使用黄 绿 紫 黑 白等色的琉璃构件 拼砌而成 壁体由三部分组成 底部为须弥座 中部为壁身 上部为壁项 东西两端分 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的图案 并衬有江崖海水 流云纹饰 须弥座的束腰镶有两层 琉璃兽 第一层是麒麟 狮 虎 鹿 飞马等 第二层是小型行龙 须弥座上平托九龙 琉璃壁身 壁身之上有仿木结构的琉璃斗拱六十二组 承托琉璃瓦壁顶 壁顶正脊两侧 是高浮雕的多层花瓣的花朵以及游龙等 脊顶戗兽 脊兽 龙兽俱全 两端是雕刻手法 较细腻的龙纹 整壁比例协调 给人以稳重雄健的感觉 北京北海九龙壁全长2 5 5 米 高4 9 米 厚1 4 2 米 还有一处九龙壁是清乾隆三十六年 公元1 7 7 1 年 建造 的 高约3 5 米 宽2 9 4 米 整个壁面为7 1 6 平方米 全幅壁画以海水为衬景 主 体龙纹采用高浮雕 整体起伏强烈 龙头的额角厚度最大 高出壁面2 0 厘米 6 第二章陶瓷雕塑的分类及传统的成型方法 一 陶瓷雕塑的分类 一 按功能分类 陶瓷雕塑按其应用价值可以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两大类型 观赏性的陶瓷雕塑 其 功能主要体现为审美性 艺术性 满足人们美化环境及审美的需求 实用性的陶瓷雕塑 其主要功能是产品的实用性 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 兼顾审美的体现 两种 类型兼而有之的作品也很多 二 按造型分类 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人物 动物 植物 场景等类型 三 按制作技术分类 从制品成型工艺来划分 可分为手工成型和注浆成型两大类型 一般来说 坯体结 构复杂 不易脱模的产品 可用手工成型 坯体结构简单 泥浆易于灌注 粗坯易于脱 模的产品 可用注浆成型 四 按装饰分类 包括上釉和无釉 釉上彩 釉下彩等类型 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画砖属于无釉施 彩的 唐三彩和琉璃影壁 则属于上釉的等等 都生动地表现出多样的艺术形象 4 五 按材质分类 按材质的不同可分为陶塑和瓷雕两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因陶塑坯体在高温烧制 瓷化的过程中变软 收缩 所以在造 型上有特殊要求 造型上须相对均衡 重心点必须落在支撑面内 而且承重部分需要有 一定的体量 不能头重脚轻 一般认为 陶瓷材料具有性脆易碎的弱点 造型不宜过于琐碎 又因烧制尺寸受窑 位限制 所以一般都为小型雕塑形式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飞快的发展 各种新型材料不 断地涌现 陶瓷的强度和韧性都有大幅度提高 相信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会 迎刃而解 创作空间会更大 至于体量上 随着雕塑 建筑 陶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 切 用单位的 块 进行垒筑的形制是符合陶瓷成型的规则的 运用 筑 既能把大型 建筑式陶瓷雕塑用于室外 又能够扩展陶瓷在建筑上的广泛幅度 综上所述 对于陶瓷雕塑的分类之广 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及审美作用 之大 本文正是本着对古代陶塑人物领域及其工作者的无比景仰之情 对现代人物陶塑 7 创作教学进行研究 二 传统的成型方法 秦兵马俑的成型方法 秦俑运用的是写实的艺术风格 各类武士俑的服饰 武器的装备 车马的架具等都 是实物的模写 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 其极力模拟实体 力求与实体相似的创作 手法在浪漫流畅的春秋时代与粗狂豪放的汉风之间承上启下 确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的绝响 是研究传统成型方法的典范 关于秦兵马俑制作工艺的讨论颇多 目前对秦俑的成型方法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概 括来讲 陶俑的制作是模塑结合 先模塑成俑的粗胎 再次覆泥后刻划细部并加以修饰 俑的头 手 躯干分别制作完成后 再组合粘接成完整的陶俑 至于其它装饰零部件或 单独捏塑或模制成型后粘接成型 泥条盘筑是陶瓷成型最原始 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秦俑用这种方法制作是完全可以 的 不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从俑群统一单调的形制上可以看出 如果完全采用泥 条盘筑 肯定不是当时最见效率的方法 相比较而言制作速度更快的方法似乎是模具成 型 兵马俑陶马体腔采用的就是左右两分的模制法 可见此种工艺在当时已被熟练掌握 即使在今天的雕塑制作中这种工艺也经常被采用 l 俑头的制作工艺 有关资料表明 已经发现的秦俑中 俑头的制作大多是使用印模法完成的 将俑头 分为前后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分别制作 然后将两块模子扣合粘接成俑头粗坯 二次覆 泥后进行头部的细部雕塑 陶俑的耳朵是单独模印制作后贴上去的 至于俑的发髻 或 雕刻成型或单独模制成型 发辫看起来是浅浮雕 单独做好后粘嵌在事先刻划好的凹槽 里 埘 虽然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石膏模具的简单方便之特点 将五官 发 型做到位了之后 再翻制成活模具或套模具 这对于二次翻制来说 当然省去了不少 时间 但如果要做出规格相近 面部表情各异的人物来说 用做出五官的模具进行二次 酝制反倒成了一件不省事的事 所以古代俑头的这种错4 作方法当下依然进行着 在俑头的制作中 重点放在面部五官的塑造上 对胡须及头发纹理的处理可谓精心 之至 先模制出头的粗坯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五官的雕塑 刻画反映出每一个人物的不 同性格和心理特征 比如 我们通过那高级军吏俑的额头上刻画出的几道皱纹 就能充 分了解其饱经风霜 身经百战的经历 年轻军吏俑的面部肌肉则刻画的圆润丰满 陶俑 的眉毛有山岳形 弯月形 柳叶形 眉毛是用阴线仔细刻画出的 面部五官的比例结构 特点都表现的精致细微 恰到好处 最近又看到一则关于秦俑的相貌表情与很多影视演员相近的文章 总感觉有些八 卦 兵马俑研究专家袁仲一先生则表示 这个发现看似偶然 实则必然 兵马俑造型 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它基本涵盖了国人脸型的基本特征 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正是 8 应了我国古代画论中 相之大概 不外八格 的描述 陶俑的胡须 发型亦变化多样 其雕塑方法也各不相同 总之通过对这些细部的雒 饰使秦俑呈现出了各不相同的面貌特征 现代陶塑人物的形制是纷繁杂芜的 不受太多的局限 作为殉葬品的俑 则形制相 对概括简练 但是他们负载的文化信息之丰富加上大量重复的这种视觉呈现 每每提及 都会使我们叹为仰止 2 躯干及四肢的制作工艺 秦俑形体造型的基本特征 是先用简洁 明快的手法 将泥做成圆筒形或近似圆筒 形的躯干粗胎 并以其为中轴线 受力点左右均衡对称 造型稳固 浑厚 凝聚力很强 在粗胎大形上再进行细部特征的刻画 求其形似 资料记载 陶俑躯干的粗胎是由下而上逐段叠塑制作而成 首先制作陶俑站立的脚 踏板 脚踏板都是用方形的模具制作 制成后塑造陶俑的双脚 并在其上接塑双腿及短 裤 由于腿部的装束不同 俑腿有实心和空心两种 实心俑腿一般是将泥反复折叠锤打 后接塑在脚跟上 再进行细部的处理 雕塑出写实的解剖关系 空心腿的制作方法是用 卷泥片法或泥条盘筑法制成 陶俑下身短裤的制作 是在实心腿和空心腿的上段外侧拍 印一周粗绳纹 把预制的泥片包裹在上面塑成短裤的裤管 陶俑的躯干是用泥条盘筑和模印后叠制相结合的手法塑成的空腔 为了使盘筑的泥 条接茬密实 在内侧以麻布等编织物衬底 并用木锤等工具锤打拍实 待陶俑躯干的大型塑好半干时 粘接俑的双臂 陶俑的双臂为空心 直形臂一般直 接制作成型 曲形臂是以肘处分为两节分别制作粘合而成 陶俑的手都是单独制成后插 接于陶俑双臂的袖管内 3 衣饰的制作工艺 在陶俑粗胎上二次覆泥 塑造领口 衣襟 衣角 以及衣服的各种裙纹 多采用浮 雕和刻线的技法 秦俑腰闻的革带多用减地法刻出外形 再在上面刻划或模印三角形 菱形等花纹 带钩则采用贴泥作成浮雕效果 铠甲有的是在俑的粗胎上直接雕刻 有的 是在粗胎上覆细泥 雕成浅浮雕效果 一些较小但大量出现的饰物通常以单模制成后粘 于所需之处 此种方法当下仍被广泛使用着 对于秦兵马俑制作方法的研究可谓是甚精甚全了 从中可以概括总结出最传统的成 型方法 形成文字即手捏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 泥板成型 泥片成型 和印坯成型 二 德化瓷雕的成型工艺 如果说秦兵马俑是族群共同创作的陶塑俑群 年代距我们又太久远 那么前面提到 明德化的陶瓷雕塑则多以个体形式出现 其瓷质擅长表现雕塑 产品闻名遐尔 声播域 外 基于此 对其制作工艺稍作分析研究 因为瓷泥比陶泥细腻的多 在形制上以小件作品居多 其制作的特点多是以模制为 主 兼有少量手工捏制 特点如下 1 制作范模 先用泥土雕塑作品 再根据需要一般分为头 躯干及底座三部分分 q 别制模 各部分又被分别翻制成前 后模块 以纯净黏土制作成模 因模具用泥与雕塑 用泥之间的收缩程度不同或涂以当时具有隔离作用的制剂进而使其容易开模 清除模中 杂质并修模后 入窑烧成陶模 俗称土模 这与我们今天广泛运用着的石膏模具有所不 同 陶范模具在烧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收缩或稍有变形 而石膏模具若排除一些外因的存 在 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这里所说的 外因 主要包括翻制后的存放状态及翻制使用 的次数等等 2 压坯成型 制作坯体的瓷泥压坯前充分陈腐匀细 并加以炼制 以消除余泥中 的气体 增加分子结构均匀和紧密度 提高粘性和可塑性能 并可减少烧窑过程中产生 变形 开裂等缺陷 增强其半透明度 部件压坯时 把瓷泥掷入干净的陶模中 挤压推 按直至均匀后 除去多余的坯泥 待稍干后离模脱出 3 整修粘合 对脱模后的各种部件进行修整粘合为主体 再进行修整 最后再接 上手 足及附加饰件 形成完整的形象 4 精雕细刻 主要进行的工作是剔除部件上的多余泥料 注重衣纹 五官 手脚 及毛发的处理 力求精细 修整后进行擦水 即用软湿布擦坯 使之利于各部件粘合和 雕刻 擦水须贯穿于整修工艺的全过程 最后必须推光 推光的工具俗称 利子 对 坯体表面所有线条接缝处及光面进行精工推压刮削 要求用刀均匀 深浅适度 流畅自 然 表面不留痕迹 然而 更具有德化瓷雕塑特点的是头部和手部与其相粘接的方法 即头部下端做 成实心圆柱状 插入颈部开口处 粘合处用瓷泥填实 然后进行修整 手臂上端做成实 心圆柱状插入袖口 粘接法与头部相同 此外 还有捏塑成型的作品 一般见于小件器 物 除人物作品外 也有动物或植物类的供品 小玩品 作品上釉烧成后 由于火温热 胀冷缩的原因 在胎体特别厚的底座 背部及内壁一些地方可能造成一些窑裂现象 但 并不影响其作品的整体艺术造型 明代德化地区的工匠们 由于他们的匠心独具 使得 他们的作品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瓷雕作品 如景德镇窑的影青观音 龙泉窑的青瓷观音 漳州窑的米黄釉观音等 三 陶艺成型方法 现如今我们进行造型处理即陶艺坯体的制作 手法与传统陶艺的制作手法基本一 致 主要分为泥板成型 印坯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 拉坯成型 注浆成型和手捏成型 这其中也有把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统一划分为模具成型的分法 1 手捏成型 即手工直接捏制成型 在陶艺的成型技法中 手捏成型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 和雕塑家在手中把玩泥巴 随意成型然后放大制作一样 徒手捏制可以最快捷最直观的表达作者的创作思路 看似 不经意问还会有一些灵感的突现 激发雕塑家的创作欲望 它是最原始的玩泥方法 课 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就是通过手捏成型来了解 掌握陶泥的特性 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 成型方法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手的温度会使陶泥的水分蒸发 减少其可塑性 1 0 所以一件作品的制作时间也不能太长 保持最初的新鲜感 制作时间短的作品其效果往 往看起来更生动 2 泥条盘筑成型 这种把泥料搓成长条或用泥条机挤压出泥条后 再圈积盘筑的成型方法是最为古老 的制陶方法 应该说是陶艺成型技法之中最为方便 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 乎可以制作出圆形 方形 异形等等任何形制的作品 还没有发明在辘轳上拉坯以前 工匠们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较大型的器物 此种方法至今仍然受用 是因为用泥条盘筑法 制作陶艺 泥条可以自由地随性弯曲和变化 方便制作一些形制较为复杂 结构较为随 意的陶塑 还有一点是他们喜欢保留泥条在盘筑时手到之处留下的制作痕迹以及那些盘 旋而生的纹理 泥条盘筑成型的第一步需将泥料搓出或用泥条机挤压出所需泥条 注意在手工搓泥 条时 双手用力要均匀 尽可能使泥条粗细保持一致 然后将搓好的泥条进行盘筑 在 盘筑过程中将上层泥条向它的底层泥条挤压 使其牢固度增强 根据所需造型进行盘筑 泥条制作时要特别注意泥料含水量要适中 因为如果泥料太湿 则不易成条型 筑成的 形体容易坍塌 反之若泥料太干的话则泥条容易干裂断开 不易盘筑 需要强调的技巧 是泥条盘筑时 作品底部的泥条可稍干些或稍粗些 易于快速成型后作品的稳固度 3 泥板成型 先根据需要进行泥板的制作 常常利用陶泥碾成 拍成或切割成板状 泥板的厚度 随制作需要而定 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 目前泥板机是非常便利的泥板成型工具 这 种将制成的泥板围合后用泥浆粘接成器物的成型方法即是泥板成型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 制作中运用广泛 变化丰富 围合粘接制作时要求泥板的软硬程度适中 粘接面做刮痕 打毛处理 使泥板粘接面能够挂上足够量的泥浆 用来粘接使用的泥浆要有一定的浓稠 度 在粘接后保证其牢固度 形制自由 变化随意的器物适合使用比较湿软的泥板 制 作形制规矩 挺拔直立的器物用稍微于硬的泥板粘结即可 4 印坯成型 将泥料分制成片 条等形状后填入预先制作好的石膏模具之中印坯成型 可用搓 捻 按 拍 擀或机制等方法制得泥条和泥片 泥料填压进入石膏模具之前 可在石膏 模具内抹一层滑石粉作为脱模剂 泥料填压进入石膏模具后 需要用手或柔软牛皮或绒 布把泥块压紧 使泥料与石膏模具完全吻合形成坯体 模具印坯成型可以更快且准确地 把形体复制出来 还有很多艺术家在把制好的坯体从模具中取出来后根据需要重新组 装 另外印坯成型的方法非常多且极具个人化 所以选择制作适合自己的工具就变得尤 为重要 5 拉坯成型 拉坯成型亦是陶艺的主要成型方法 需使用人力转动或电力驱动的辘轳 辘轳是圆 形陶瓷器皿成型的主要工具 古称 陶钧 又称 陶车 现在称为 拉坯机 当辘轳转动时 利用辘轳作圆周运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 在人手的压力与拉力共同 作用下 将揉制好的一定体积的泥团变形成坯 对此种成型工艺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问 1 1 熟能生巧 拉坯的几个要点是 1 拉坯用的泥料要充分揉匀 以切开后不见气泡为宜 如果使用有气泡的泥料进 行拉坯制作会降低拉坯的成功率 或者在泥烧结成陶时 因空气受热膨胀致使作品炸裂 同时危及其他临近作品 2 在拉坯之前 把揉制好的泥料归中最为重要 因为如果泥料不在辘轳中心将无 法拉出均匀的造型 3 拉坯开始时双手把握均匀归中的泥料进一步定位 把正后在中心用大拇指缓缓 开出深度随制品大小要求而定的口 然后两只手里外配合同时操作 将泥坯拉起 可使 用水样泥浆作为润滑剂 在成型工艺较自由的今天 也有在拉坯成型后再进行切割重组的成型方式 6 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有两种方法 即空心注浆法和实心注浆法 空心注浆法是把含水量适量的 泥浆注入到模具之中 等一定厚度的泥浆粘覆在模具上后 将多余的泥浆倒出 待其干 燥脱模后形成坯体 基于此 泥浆的流动性和模型的吸水性是根本 温度湿度是主要参 数 实心注浆法类似于印坯成型 不同的是用泥浆取代泥块 为了使成型顺利进行并获 得高质量的坯体 必须对注浆成型所用泥浆的含水量 黏度 流动性 稳定性 触变性 滤过性等性能有所要求 注浆成型的坯体要有足够的强度且成型后坯体脱模容易 第三章肌理在陶塑教学中的运用与制作 一 肌理的概念 形态 一 自然肌理 自然肌理 指自然世界中物体自身存在着的纹理组织 如 石纹 木纹 布纹 纸 纹等 二 人工肌理 人工肌理 指在人为作用下而产生的纹理组织 如手痕 笔触 墨迹 水痕 刀迹 凿痕等 陶塑坯体制作中 人们主要采用刻划法 模印法来制作肌理 刻划法是利用工具在 坯体表面雕刻或划出各种所需的纹理 模印法是利用带有纹理的物品 如 绳子 麻布 竹编 树皮 因需要制作的模子等 在坯体表面压印出所需的纹理 这里所说的肌理主要指的是坯体表面经过制作处理后 用手指触摸能够感觉到的纹 理 在人工肌理的制作与表现上依个人喜好吧 本人以为自然为好 多了反倒做作了 花大心气 费大功夫做出的东西若给人的感觉是聊胜于无的话也就罢了吧 像釉色一样 不适当的外在施釉所产生的表现总是显得 装饰 而难免走向做作 黏土 釉色 火迹和材料形成的所有自然痕迹是最有艺术价值的真实信息 或者说 不如从造型 上多下下功夫 正所谓加强具象陶塑的训练 变被动为主动 施釉的坯体在烧制过程中 会受到来自坯体内部的收缩系数 膨胀系数和含水量等 自身因素的左右 再加上窑炉内部温度的均匀程度 窑温升高 保温和冷却的时间 速 度等外部因素 还会产生在烧制前不可预料的纹理 即所谓的窑变 固然 窑变也会成 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期待的一部分 单就理性创作而言 如今的陶瓷家们也学会了按 适当的成分混合来配制自己的陶瓷坯料 这样做虽然很繁琐 需要认真的反复实验 但 好处是可以满足自己特殊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通过大量的坯釉实验试图 把作品的整体形象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就使创作过程更为主动 在需要理性的时候变得 理性 二 肌理在陶塑人物创作中的运用 在进行陶塑人物创作时 开始阶段可以和雕塑人物创作一样的随性 只是在最后的 完成阶段 创作者根据各自的局限性在表现上有所侧重 雕塑的泥味儿可以足一点 肌 理表现上因为翻制的原因 受限制要多一些 不能有太过复杂的不利于翻制的肌理 如 果在翻制后粘接零部件就另当别论了 陶塑人物创作在肌理的处理上自由度 随意度则 更大一些 在注意了最基本的限制之外 其任何细微的夸张的造型表现在陶艺人物中游 刃有余 因其不受翻制的困扰 当然 如果外部条件良好的话 也不用考虑运输和展示 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 你可以在任何想得到的表现手法罩无拘束的进行创作 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手段进行教学 初期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料 组织观看 幻灯片等等 在制作的不同时期可以用相机给未完成品进行拍照 因为泥塑创作的过程 不同于数字运算 有清楚的数据可以反反复复进行考证 创作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 记录下创作过程就会使创作的作品在调整 完善上更加主动 基于陶塑得天独厚的优势 用一系列的作品形式往往更容易表现主题 更有说服力 且吸引人的注意 相同表现手法的系列作品并置在同一空I 日J 内 其视觉效果自然很有分 量 这源于同一视觉语言的连续重复 以及占据的空间范围 使作品的主题内容在无形 中扩张开来 在创作教学中 引导学生用传统的陶瓷 材料办可以表现在现代气息很足的形象上 比如我自 己做了一些玩偶 洋娃娃之类 见图4 图5 虽 然市面上类似的产品很多 可用陶泥进行完完全全表 现的作品还是不多见 当然根据个人气质 喜好创作 出来的作品形式又可以是多样的 创作过程中 习惯 思维顽固坚执 使其瞬间心念逆转亦非难事 翻4 娃娃 经常是不经过严格的训练难以成器 经过了训练又丧 失自己 引导学生在具像表现的过程中 能够时常抽身而出 整体审视自己的创作过程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李秀勤教授说 技术 技巧可以传教 而气质不是很好学到 的东西 作品总是暴露出艺术家本人的气质 当然环境 知识可能对气质产生一定程度 的影响 但气质基本是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 所有的 修行都可看作发现及挖掘个人气质的过程 就我个人 感受 所有的实验实践都很有意思 也很有意义 都 是在一种非常平和 静心澄虑的状态下进行的 在它 们呈现的过程中 它们也在雕造着我 我体会着整个 过程 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延伸 完善着主题 深化着 我对人的生命的认知 所以气质在创作过程中似乎是 人与作品间的相互陶养 n 不是在开发产品 不用考虑有没有市场 只是为 我所用 自娱自乐 是本人主动想去表现的形式题材 其所产生的兴趣也不失为一个最好的引导者 何况就 目 来看 这些形象的受众群还是挺广的 如果做一 图5 娃娃 系列的人物作品 人物的头部 躯干 四肢可分别翻 制模具后根据动态需要粘接成型 按需要量印制 当然 陶塑作品在肌理的表现上也是 较之丰富的 如果动态变化不大的话 可以在每一个相近的形象上运用不同的肌理来表 1 4 现 创作初始阶段 首先考虑好对象的整体形象 在纸上画出对象的大致轮廓 发型与 服饰需匹配并作简单图示说明 长发分组粘接雕塑即可 头发的肌理制作可用到一些自 制工具 只要能表现出头法的基本纹理即可 关键还是整体的把握 在表现头发的透气 生动感时可能会需要镂空的处理方法 切忌泥料局部干燥速度与整体不一致 速度太快 容易导致开裂 裂开的两部分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各自收缩 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就很难补救了 所做的一切将会前功尽弃 短发除了雕塑成型外 还可以利用丝网状工具将软硬适 中的泥料挤压成圆的或方的细泥条 从颈部往上分簇粘接成 型 为了安全起见 在保持好效果的同时将细泥条尽量靠拢 从外面看不到的头发在粘接方面还是以牢固为主 外面的头 发尽量保持肌理生动 也不要作出太危险的作品 让人动不 得 除非你有很好的后期外部包装 可以不考虑运输的问题 见图6 图6 短发制作 在卷发的制作上 要考虑用到可以缠附的工具 工具表面可事先 卷层纸以便和泥巴之间容易脱离 扁泥条可事先做出头发的纹理 将 扁泥条缠附在工具上轻按成型后取下 粘接在合适部位 根据需要随 时调整布局 见图7 具体参见短发处理的注意事项 谈到衣饰的装饰 使我想起了一件作品 1 9 5 5 年在陕西省西安市 东郊王家坟9 0 号墓出土的三彩梳妆女坐俑 对她的衣着有一段描述 她身穿酱色袒胸窄袖短襦 外套乳白色的半臂 半臂之上点缀着绿色 的宝相花 清新淡雅如一首朴素的诗歌 而浪漫的诗句则从她舒垂的 裙装开始了 绿色百褶裙上白色柿蒂纹赏心悦目裙下微露红色云头履 描写的文字极美 当然 作品亦是极美的 釉彩固然美 然而素色的制作表现会有另外一番味道 效果好的 图7 卷发制作衣纹处理是经过长期训练得来的 当然还有个人的审美在其中 利用工 具在泥坯上做出不同肌理的同时 一些棉织品的肌理亦可以 加以利用 将其剪出所需形状 放入调制好的泥浆里浸泡透 后贴接与作品上 或做帽予 或做衣服均可 见图8 烧制 后仅留下布纹的肌理 须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棉织品浸透适中 的泥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化学俗称试题及答案
- 煤层气固井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钢网络大学试题及答案
- 聚甲醛装置操作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煤气化备配煤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烯酰胺装置操作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盘锦市盘山县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防锈处理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保洁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硬质合金精加工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烹饪之路:技艺与创新
- 【MOOC】中西文化鉴赏-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建筑工程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 设备操作员岗位培训
- 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方案
- 拍毛挂网施工合同(2篇)
-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民族钢琴艺术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自用更新版)
- 机器损坏赔偿协议书的模板
- 林下经济的开发与利用
- 2024年二婚婚前协议例文(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