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学琼林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全书内容广博,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古人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意思就是读了幼学之后,天下大事大都知晓,天下大可去得。这从我下面贴出的目录就可以知道,这话不算很夸张,读完幼学之后,的确对天文、地理、典章之类都会有大概的了解了。好,废话不多说,开始一起来读幼学。这里用的底本是岳麓书社的清朝邹圣脉增补本,共分四卷,三十三科。卷一天文 地舆 岁时 朝廷 文臣 武职卷二祖孙父子 兄弟 夫妇 叔侄 师生 朋友宾主婚姻 妇女 外戚 老幼寿诞 身体 衣服卷三人事 饮食 宫室 器用 珍宝 贫富 疾病死丧卷四文事 科第 制作 技艺 讼狱释道鬼神 鸟兽 花木我这里先将原文单独列出,再在后面每句单独来讲讲。卷一: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日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日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日阿香。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日全赖回天之力。感救死之恩,日再造;诵再生之德,日二天。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晨星谓贤人寥落,雷同谓言语相符。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须当爱日。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祥。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雨旸时若,系是休征;天地交泰,斯称盛世。【增】大圜乃天之号,阳德为日之称。涿鹿野中之云,彩分华盖;柏梁台上之露,润浥金茎。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每见雄军喜气,晚雪销融。郑公风一往一来,御史雨既沾既足。赤电绕枢而附宝孕,白虹贯日而荆轲歌。太子庶子之名,星分前后。旱年潦年之占,雷辨雌雄。中台为鼎鼐之司,东壁是图书之府。鲁阳苦战挥西日,日返戈头;诸葛神机祭东风,风回纛下。束先生精神毕至,可祷三日之霖;张道士法术颇神,能做五里之雾。儿童争日,如盘如汤;辩士论天,有头有足。月离毕而雨侯将徵,星孛辰而火灾乃见。【卷一】第一卷首先讲天文,中国古代无论是讲三才天地人,还是佛教中的天地神人鬼,都是从天开始,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这大概也是东方文化的特点吧。天文中从天地未分之前一直讲到天地、日月、众星,又讲到神话中的各种和天文有关的神话人物。【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什么是混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传说天地未分之前,我们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那就是混沌。所以,古人说:“混沌,元气也,阴阳未分之象。”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混沌既开之后,“乾坤始奠”。乾坤就是天地。奠,就是定。古人说:“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鸡蛋),混沌玄黄,已有盘古氏出,则天地之道,达阴阳之理,于是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混沌是怎么开的呢?据说是盘古打开的(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打开的这个混沌,谁知道是不是类似于西方神话中潘多拉打开的那个匣子呢?盘古是如何打开混沌的呢?古书上描写的很多。大概说来就是这样的:“某日,盘古生在混沌中,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也没有人知道他从何而来,反正就是某天就在那里了。盘古在天地之中,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慢慢分离,天每日增加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一丈,这样,一万八千岁后,天地相距九万里。(古书如此记载,我大概换算了一下,似乎这数字还能自圆其说。)这样,天地就分离了。古书记到这里,有的下面就没有记载了,有的还有记载,说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也就是说,盘古死了之后,身体变化成了大地上的各种地质形态了。在这里,有土地,有山川,有湖泊,还有人。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我们人类不过是盘古身上的虱子、跳蚤等等变化而来的。这可能算是比较早的中国的创世纪神话了。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古人说:“天地者,阴阳之府也,神者,天之阳精,鬼者,天之阴气。天统开于子,轻清之气,一万八千年浮而为天,天之精华凝结而为日月星辰。成象既著,功用乃行,地统开于丑,重浊之气,一万八千年凝而为地,地之灵气融而为山川河岳,成形既定,肸蚃攸召。”在盘古将混沌打开之后,就有了天地。天就是那地上的轻清之气慢慢浮到空中,凝结而成的。而地呢,就是重浊之气慢慢凝结而成的。前面这几句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人的天地生成观了。古人认为天地就是这么来的。天地既成之后,天之精华就慢慢凝结而成了漫天的星斗,而地之灵气融而为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有了这些之后,慢慢就有了人类。这里有个现在很少见的古语“肸蚃攸召肸 x散布;蚃xing,知声虫也;攸,所也,”在古书中,“肸蚃”倒是常见,就是“布”,也就是散开、铺开的意思。至于攸召就不好理解了,查古籍,似乎只在抱朴子一书中有“寔理势之攸召,犹影响之相归也”攸召一语。手边没有抱朴子内篇校释不知道今人诗怎么解释这个词的。攸召的用法,我一时也想不明白,留着以后再解决吧。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金、木、水、火、土,再加日月就是七政了。尚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后人注解说:“舜察天文,齐七政,以审己当天心与否”。可见古人天人结合是很早的。古人总是讲“顺乎天,应乎人”,这里的“顺乎天”大概就是查七政了。后人敷衍出天星算命术,又有什么上观天文,下查地理,所谓上观,差不多都是说的观七政了。三才天地人,这也是古人说的滥熟的了。古人说:“天能覆物,地能载物,圣人裁成辅相,以助天地之所不及,而能成物。盖天地万物群生,唯人最贵,故人为万物之灵,气禀阴阳,道敦化育,生生不已,与天地参,故曰三才。”才也就是能的意思。在古人的观念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人也生在天地万物之间。人生在天地万物之间可以做些什么呢?人是为了补充天地所没有做,所不能做而生的。天地生成了万物,我们借助天地生成的万物生活,晨出暮归,刀耕火种,渴了就喝几口流水,饿了就吃一点食物。用枯枝败叶来引火取暖和驱逐野兽,卧不过一垄,食不过满腹。本来可以和自然万物和平共处的,不过,由于文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我们住着豪宅,开着各式轿车,这已经不是“补天地之所不及”,这也和三才观差了十万八千里了。虽然这样,其最终还是“总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不知道这么辛苦,这么执着,所为何来。虽然说这也是“生生不已”,不过这“不已”,却早已不是古人的“不已”了。这种自称效法天行健,效法地之厚德载物的“不已”,似乎也已经偏离了古人的本意。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古人很喜欢说阴阳。阴原来是暗的意思。水之南、山之北也叫阴。阳就是高、明的意思。合在一起讲,在易中就已经比较常见了。易传中有“阴阳不测之谓神”、“ 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又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而在诗、书、左传中,阴阳就很少见了,据此我推断,阴阳理论大概可能是战国人提出来。虽然在战国之前的古书中很少见阴阳一词,但是他们并不是没有这种思想,周易中的阴阳爻,就是他们这种思想的表现。不过可能那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或者没有见诸文字的理论而已。阴阳转化,或者说阴阳辨证,使我们总有了“中庸”的思想,因为“物壮则老”,所以古人总是提出凡事留余地。比如“穷寇勿迫”,比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比如“志不可满,欲不可纵”,三千年来,留给我们的影响不是仅仅一个好或者一个坏字所能说尽的了。“日乃众阳之宗”这句,如果抛开古人的所谓“日为太阳之精,为人君之象”的话,可以说“日主生养恩德”,也就是说太阳管这万物生长。所以说日为众阳之宗。只有有了太阳,天地间的万物才能生长。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太阳,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月乃太阴之象”,古人认为,月亮是太阴之精,是为了补太阳之不足而生的。所以又叫太阴。在人而言,古人常用日比喻为国君,而将月亮比喻后妃和臣子。认为妃子和臣子就是太阳周围的月亮和众星。而按今天的天文学而言,月亮也就是太阳系的一颗星星而已。古人总是将天人放到一起说,这种思想诗早在诗书中就有了。而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大概是从汉人董仲舒开始的,他在春秋繁露中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里开始就将天人结合在一起了。从此,中国的统治者总是说天命天命,而自己也是天子了。(似乎秦始皇帝及其祖先很少说天命之类)。而天子也就是那更早的“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纣了。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螮蝀(ddng)古人认为虹是阴气所为,阳气下阴气应则为虹。现代认为,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珠,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这样看来,似乎古人的认识也还可以接受。古人又说:“天地之淫气,随日所应,朝西暮东,雄曰虹,其色赤白;雌曰霓,其色青白,常双出。”古人很喜欢用淫字。比如,“淫威”,“淫气”,“淫邪”,等等。今天我们说淫,往往和脐下三寸不无关系。而古人的“淫威”,淫诗大的意思;而“浸淫”却是随其条理而浸渍,也和脐下三寸毫无关系。至于“淫气”,“志淫”之类,淫字大多是不正的意思了。和脐下三寸有关的,古人说:“男女不以礼交,谓之淫。”这个,这个,想来这句话大家都可以懂,我就不多说了。这里的“天地之淫气”,也就是相对于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的正气的邪气了。古人认为虹霓诗天地的邪气组成的。这邪气随太阳东升西落,朝西暮东。在今天看来,这种说法实在有点怪了。不过,我们想想,在红楼梦中,湘云对她的丫鬟说万物都有阴阳,我们就会明白,这于古人,实在是很平常的了。小时候喜欢乱翻书,那时还没有什么百度和Google,能看到的也只有印在纸上和口口相传的东西。某天读到一段文字说,我们古人叫月亮又叫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鸾佩、玉蟾、桂魄、蟾蜍、顾菟、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那时很不明白,而且这么多名字也把自己绕晕了,一个月亮,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名字呢。后来才慢慢明白,原来是后人作诗赋或者写文章这么说月亮,又或者古代传说传下来的。这里的“月里蟾蜍”,就是古代神话了。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求得长生之药,后羿妻子嫦娥偷偷全部吃了,白日飞升,到了月亮上,却变成了蟾蜍。这神话和我们平时的认知有点不同,因为我们只知道猪八戒和嫦娥,却很少知道嫦娥化为蟾蜍的事了。蟾蜍是什么呢?蟾蜍,象蛤蟆,背上是黑的,头上有肉角,古人说蟾蜍寿三千岁,颌下有丹书八字(“下巴上有红色的八字”)。 战国、秦汉直到魏晋,蟾蜍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不过,现在,似乎一说起蟾蜍就想起美洲蟾蜍,那却直叫人浑身鸡皮疙瘩了。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已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 戊寅已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甲申已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已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已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已巳覆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转一下,以志不忘。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记得小时候学作诗,问及怎么对对子,长辈教的就是多背古典,多记典故。可惜,那时总是很懒,而且也有一种逆反的心理,总想别出机杼,现在看来,似乎吃亏的还是自己。比如这句,假使有人出个上句“风欲起而石燕飞”,我将怎么来对?试思考一分钟。发现自己对不出来。而同时也发现,按照对了韵格,在句末本应该诗仄起平收,而这里却是平起仄收。联系上下文,才发现原来编撰者将这出句和对句作为一句,如此一来,为适应上下文,原本按照对联格律应该说成“天将雨而商羊舞,风欲起而石燕飞”,结果却成了现在这样子了。什么是石燕呢?石燕就是石头燕子。古书说:“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起而群飞,雨止仍复为石。”这石头燕子也是奇怪,就好像现在的飞机汽车,而风雨就是汽油了,一加汽油就自动飞起来了,驾驶员都不要。下一句,“天将雨而商羊舞”,商羊,商羊,不是羊,却是一种鸟。据说这种鸟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雨。在要暴雨之前,就一只脚屈曲起来,不停的飞。知道的人见了,就知道做预防工作。在古人看来,这就是天地通过天地间万物来表示自己对人类的警告和关爱的一种方式。可惜,我们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些,有的干脆,就不知道。“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读着这前半句,总是想起古人的“树欲静而风不止。”石燕在风起之前就已开始飞了,而这摇摆的树却在起风之后想停也停不下来。一入江湖,大都如此吧。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日雷鞭。风本来是无形无质的,怎么可以号羊角呢?庄子里说:“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这里的羊角指的就是旋风了。我们平时注意看刮风的话,就可以看到,有时在平地起风,象龙卷风样,就一股在天地之间移来移去,中间夹杂了不少塑料袋或者废报纸之类,那就是号为羊角的旋风了。当然,这羊角就不是“金刚不坏体,唯怕牯羊角“的羊角了。只是两者都是一圈一圈的盘旋,这两者有点类似,所以古人以羊角名旋风。古人认为:“阴气凝聚,阳在内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电乃阴阳激跃,与雷同气,发而为光。“古人解天文、地理、人文总离不了阴阳。阴如何,阳如何,也算老生常谈了。这里说雷电都是由于阴气凝聚在一起,某天这气块不堪重负,终于就发而为雷,为电了。我们习惯雷电统称了,其实雷电还是有区别的。雷指的是声音,电指的是光,所以电有时又叫雷火。比如古人说的“迅雷烈风”,指的就是雷声传的快,而风有时也是很猛的。最初,人类就是利用雷火引起的野火来加工食物,驱除野兽,而自从人类能够利用物质自己发电之后,这“电”就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古书说:“雷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列缺。”古人总是喜欢比喻,如上句,将旋风喻为羊角。这里又将电光喻为鞭。这比喻也的确很恰当,我们看控制的雷电,一声霹雳之后,空中电光闪过,的确象鞭子挥舞在空中。“若以遣一介之使,飞咫尺之书,告彭蠡洞庭,召陵水罗水,率维扬之轻锐,徵八水之鹰扬。然后檄冯夷,说巨灵,鼓子胥之波涛,混阳侯之鬼怪,鞭驱列缺,指挥丰隆,扇疾风,翻暴浪,百道俱进,六师鼓行,一战而成功。”这里说的“鞭驱列缺”,指的就是雷鞭驱雷电了。列缺,本来是电名后来针灸介入命名为手腕处的穴道,现在,大多数人不知道列缺是穴道名了,更不用说它本来是什么了。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淮南子说:“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到了秋天,昆虫都躲起来了,天开始降霜了。降霜的这位,古人叫她“青女”。古人说:霜,杀也,露所凝也。阳气所凝,其气惨毒,物皆丧也。”易经说“履霜,坚冰至”,就是说,在路上看到有霜了,那表示天冷,水要结冰的时候也不远了。素娥就是嫦娥,素娥即月之号,也就是说我们有时管月亮也叫素娥。这个就没有多少好铺张的了。下面讲讲古人好色。这个说法是从顾炎武先生日知录那里得来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无“湘女”条说“甚矣,人之好言色也。太白,星也,而有妻甘氏。星经曰:太白上公,妻曰女媊。女媊居南斗,食厉,天下祭之,曰明星。河伯,水神也,而有妻。龙鱼河图曰: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常仪,古占月之官也,而淮南子以为羿妻,窃药而奔月,名曰常娥。霜露之所为,雪水之所凝也,而淮南子云: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巫山神女,宋玉之寓言也,而水经注以为天帝季女,名日瑶姬。雒水宓妃,陈思王之寄兴也,而如淳以为伏羲氏之女。山启母,天问之杂说也,后人附以少姨,以为启母之妹,而武后至封之为玉京太后金阙夫人。青溪小姑为蒋子文之第三妹,则见于杨炯之碑。庙碑曰:蒋侯三妹,青溪之轨迹可寻。并州妒女,为介子推之妹,则见于李諲之诗。小孤山之讹为小姑也,杜拾遗之讹为十姨也,是皆湘君夫人之类。而九歌之篇,远游之赋,且为后世迷惑男女,读乱神人之祖也。或曰:易以坤为妇道,而汉书有温神之文,张晏曰:媪者,老母之称。坤为凡故称媪。于是山川之主必为妇人以象之,非所以隆国典而昭民敬也已。”我们这里讲了几条,比如青女,比如素娥,比如下面要讲的嫦娥,这些都是古人杜撰出来的产物,而作为后人,我们不得不去学一学,否则,我们也无法去读古书了。不过,这终究诗小道,所以,古人将蒙学放在学习的开始,而接下来学的诗经、子、史,而最终的目的是行,也就是走进社会,以身证道,而不仅仅是光说些纸面上的空头文章了。这也许就是孔子和后来大多数所谓的儒家之区别所在了。雷部至捷之鬼日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日阿香。这里讲的是和雷有关的两个人名。小时候看大人画符(这个词在现今似乎不是句好话,不过那本来就是画符,或许我应该说制符或者打符),总是在一道符的最后来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我问长辈,这是什么意思,长辈就告诉我,符上就要这么写。今天我想想,似乎他们的理解有一些问题,因为我还见过将“如律令”写成“如敕令”的。我们读了这里就会明白,所谓的律令,其实是一个名字(本来想说是人名,但这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至捷之鬼,是鬼名呀,罪过、罪过)。其实律令还是人名的,据干宝搜神记载:“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小鬼。”也就是说,周穆王时,有个叫律令的人跑腿很快,就像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一样,神行符一带,“嗖”,一日一夜,两千里外了。比起那日行一千,夜行八百的千里马还要快了。这律令死后就成了雷部的小鬼,专门负责送信之类的跑腿差事。可见,只要有专长,在那里都可以混的开呀。不过这似乎还不够快,看看今天,我们歌里唱的好,“送你离开,千里之外”,只要一下,就千里之外了。发展总是无止境呀。上面说过,人都好色。这里又讲美人了。不过这美人却有点类似于聊斋中的画皮和狐狸精一类。有个姓周的公子我们姑且就称之为周公子吧,周公子一日出城游玩,不知不觉间天已黑了,看看路边有一茅屋,屋中有一女子。于是周公子就求这女子借宿一宿。女子答应了。到半夜忽然门外有人喊,“阿香,大人叫你推车呢。”女子答应出去不久,空中大雨。而女子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再回来。第二天早上,周公子看自己睡的地方原来是一座新坟。这就是推车之女号阿香的由来了。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上面讲了雷部,这里开始讲云雪了。什么是云?这个问题我不查书还真的不好回答。我想,云大概就是空中的水蒸气混合空气中的灰尘,凝结而成的一种块状物。我的解释完了,下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互动百科)。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现汉)。现代都说云是水的一种形式。我们再看看古人是怎么认识的。说文:云,山川气也。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现代国人受西方的影响,也是用物质和解剖的观点来看到世界上的一切物质。比如说水,雨是水,云是水,霜是水;而古人认为雨是天气,云是山气,霜是阳气。我们往往一句话将古人斥为迷信,却很少说,古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这样的认识难得真的一无可取?这个问题不多讨论,留待读者诸君自行思考。淮南子说:“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这就是丰隆的来历了。三月,已经快到谷雨了,这个时候就开始有雨了,大戴礼说:“谷雨,桐始生,田鼠化为,虹始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祭文中的那句“驱丰隆以为比从兮”了。这就是说让云神做我们的仆役了。古书上说:“萧使君每役人,必恤其饥寒。若祈滕六降雪,巽二起风,既不复游猎矣。余昨得滕六书,知已丧偶。又闻索泉家第五娘子为歌姬,以妒忌黜矣。若汝求得美人纳之,则雪立降矣。又巽二好饮,汝若求得醇醪赂之,则风立至矣”滕六本来是人名,管降雪之事,就好像传说中的龙王管降雨一样。这日刚好滕六家的死了,某人想那天雪,这样他就不必和主人出去打猎,可以在家抱着娇妻,暖着被窝了。于是找了一个美人给滕六送去,这样就下雪了。可见,美人计在什么时候,无论对神仙还是对凡人,都是好使呀。这里再说一下,“系是”的“系”字,系也就是“是”的意思。如“纯系向壁虚构之词”也就是“全是假话”了。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歘x,忽然的意思。古书说:“氣翕歘如焱也。”也就是忽然的意思。说文说:“歘,欻本字,有所吹起也。”古人认为,雷火本来是因风而起的,所以成雷部之鬼为歘火。古书载:“大宋祥符中,岳州玉仙观为天火所焚,惟存一柱,上有谢仙火三字。”谢仙,也诗雷部的鬼的名字。在明人小说中,这个说法比较常见,如警世通言 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中就有“烧起谢仙之火烈,推转阿香之车轮”的说法。上面讲的雷电,这里讲的诗雷火,这两个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空中的,叫做电闪雷鸣,那就是雷电了。落在地上,烧着了东西的,那就是雷火了。这雷火也类似于西游记之类小说中的三味真火了。飞廉,古人说是神禽,能够兴风。鹿身,头如雀,有角,蛇身豹纹。也就是说,这飞廉和我们神话中的龙有点类似了,也是集合了很多动物的特点而成的一种神物,可惜现在看不到了。龙,据考,有十三种动物的特征,这里不讲,以后再讲。而在纣王时,有一大臣也叫飞廉,荀子 臣道说:“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宜,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可见,这飞廉却是一奸臣了。风伯,古书说:“昔者黄帝合鬼神於西大山之上,驾象舆,六玄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虫蛇伏地,白云覆上,大合鬼神,乃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以听之。”这风伯也就是风神。很多时候,风伯和飞廉总是连在一起说,还有时也说飞廉就是风伯,总之,这都是流传很久的神话了,今天,都很难真正知道那时具体诗怎么样的了。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前一句,在上文已经讲过了,列缺原是神名,后来也用作穴道名。而且针灸中的穴道很多都是神名、仙名或者地理名等。如果详细的说三百六十五个穴道名的起源,那也是一部大书了。初学记说:“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这御的意思诗指驾驶车马的人,大家不要以为是御女的御了。望舒这个词古书中经常见,但是出处却很好考证了。一般用的时候都是指“月之御”,比如上面讲的宝玉的祭文“驱丰隆以为比从兮”后面就是“望舒月以离耶”。今天这种说法诗很少听见了呀。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澍sh古代,中国算是农业社会,所以,在日常用语中有很多很天地山川,秋收春种有关的词语。比如这个霖字,什么诗霖呢?尔雅 释天说,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下了三日以上的的雨叫霖。久旱而雨就叫甘霖,久雨不止,比如梅雨,又叫愁霖。霖本来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们今天说霖往往就是之甘霖了,而不是之愁霖了。澍sh 说文说, 时雨也,也就是及时雨的意思。及时雨润泽万物,使农作物得以生长,所以叫时雨了。试想一下,如果刚栽下去的树,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雨水,那树就只要枯死了。说的及时雨,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宋江。押司宋江,“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这就是及时雨了。再有人生四大喜中的“久旱逢甘露”,那甘露也就是甘霖,也就是及时雨了。尔雅注说:“仰视天形,穹隆而高”玄,黑色;穹,指很高远。诗经说:“彼苍者天”,所以后人就用玄穹、彼苍来称上天,有时又简称穹苍(尔雅曰:穹苍,苍天也),如文选中就有“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的句子,这诗也有窦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意思了。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雪花飞六出这句,小时候读到这里,一直不明白,什么是六出呢?后来才明白,原来所谓的六出竟是这么简单。大家试想一下,什么是六出?瑞雪兆丰年的俗话我们诗熟悉的很,现在说说古人是怎么认识雨雪和天地的关系。古人认为,天地之间聚集这很多阴气,天气暖和的时候,阴气就变成雨降落下来了;而天气寒冷的时候却变成雪降下来了。雪花是五谷的精华,自然界的花大多是五瓣,只有雪花是六瓣。古人又说,冬天的雪花是六瓣(这就是六出),春天的雪花是五瓣,可惜等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在南方的春天再也没有遇到雪了,也无从亲自验证了。古语又说:“江南三尺雪,人道十年丰”,这也算是历代经验的总结吧。所以说雪花兆丰年了。晏 ,晚、迟的意思。小时候,我们睡着不想起的时候,妈妈揭开被子,“日山三竿了,还不起床呀”,就是说这个。注意,这里是竿,不是杆。竿,计算长状物的单位,竹一根为一竿。杆,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日山三竿也就是太阳升起很高了。太阳升起很高了,当然就不是很早了。如五灯会元中说:“懒翁懒中懒,最懒懒说禅。亦不重自己,亦不重先贤。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物外阉然无个事,日上三竿犹更眠。”醒世恒言中说:“女儿终日行坐不离,刚到晚,便闭上房门去睡,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无事扰,安眠高枕何妨熟?待明朝红日上三竿,才睡足。”都是说白日高卧的事了。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这两句说起来就有点怪了。怎么会是蜀犬、吴牛呢?难道诗编辑幼学琼林的作者和这蜀犬、吴牛过不去?再如,前人写诗词,往往说东窗、东城(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王维。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李欣。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李白。尊酒东城外,骖騑南陌头宋之问),那又是为什么?读书不于这细处着眼,虽读万卷,又有何益?这里只说和本文有关的蜀犬、吴牛。原来在四川很多地方,全是崇山峻岭,长年阴雨,能见到太阳的时候不太多,一出太阳,那里的狗就觉得奇怪,吠个不停。所以后人用蜀犬吠日,来比喻见识少,见到很常见的东西却大惊小怪。清人屈大均有“蜀犬不识日,群吠声狺狺”的诗句。还有一个类似的说法蜀犬吠雪,也是大同小异了。吴牛就是水牛。水牛怕热。记得小时候,夏天为了抢时间耕种,快到中午了,还继续耕地,牛实在累了,就在田中一躺,再也不起身拉犁了。任人怎么抽打都是不动。这样就只好让它休息,下午再继续了。中午人休息的时候,就将牛赶到溪边,给它一些野草,有些还给些稀粥之类,吃饱喝足,它就往水中一躺,睡觉去了。这水牛最怕热,所以有时晚上看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感觉很热,喘气个不停,所以叫喘月了。这样看来,这吴牛似乎还有诗人气质,又或者,他也有点类似杞人了。世说新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这位满奋,也是有意思的人物。按照现在心理学理论,也许,他总是给自己一种心里暗示,所以会有这么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了。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孟子说:“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群众盼望着圣主明王来搭救自己,就像大旱时盼望甘霖一样。云兴则会下雨,霓现则雨停了。这就是说,人们想下雨,盼望云出现,却不喜欢虹霓出现。这样来盼望人呢,就是希望他们快快到了,永远不要离开。说到这里,总是想起送红军呀。在影视作品里,总是看到我们送走红军后,反对派来了。反对派在村子里横行无忌,我们就可以这么说了,“我们盼望红军赶快回来,而且可以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古人说,夜气为露,阴之所凝也。元命苞说:“阴阳和为雨。”管子说:“雨,濡物者也。”雨露洒落大地的时候,是不分高山丘陵,不分贤愚不肖的。所以,将某明君或者某当位者的贡称为恩,他的恩德也是遍撒一下,泽被数代了。这样就叫做“雨露之恩”。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参sh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左氏传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旷林,不相能,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故参为晋星。”两兄弟总是打架,做老子的只好将两兄弟分开,一在商,一在参。于是两星这颗升起,那颗才下去,永世不得相见,也永世不会再争斗了。这样也好,相见不如怀念,留给他们的总是美好的回忆了。古书上说:“天上有条河,河这边有一个女子,叫织女。这织女女工很好,每日纺纱织布,连自己的妆容都没有时间整理。天帝见她这样,很怜惜她。于是将织女嫁给了河那边的放牛娃牛郎。这织女和牛郎结婚后,久旱逢甘霖,日日忙得竟然再也不顾女工了。天帝大怒,于是将织女抓回河这边,只许两人每年七月七日见一次面。后来这两人化为天上的星星,照样只能一年见一次面。这就是“七夕一相逢”。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这里讲到了二十八宿中的四宿,干脆把二十八宿贴出大家自己看看。这在古代小说中很常见,比如在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中就都讲到这个了。东方青龙 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南方朱雀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西方白虎 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北方玄武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獐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说,音悦,yu后羿妻,后羿妻,短短三百五十字里已经诗三次提到这位女士了。让我们来看看都是怎么说的,“月里蟾蜍”,“素娥”,这里就是“后羿妻”。看来古人很喜欢说这个人物呀,哪天有闲了,来做做这个人物的文章。照这里的说法,似乎有后羿妻本不叫嫦娥的意思,但是我没有考出原来叫什么。一般都将没有白日飞升的后羿妻也叫嫦娥。如搜神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讬身于月,是为蟾蠩。”这里姑且存疑。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原来是建筑工人,因为商王武丁梦到这么个人来做自己的宰相,于是找到这个人来辅佐自己,最终国家大治。史记里是这么说的: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於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按庄子的说法,傅说得传“道”,辅佐武丁治国平天下。死后,精神依然在箕尾两星之间。箕尾两星,上面二十八宿已经说到了。说到这里,本来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但是为什么是箕尾两星间,而不是别的星之间?这个问题,我查了写资料,没有现成的答案,我大概估摸着是,箕尾两星对应的禹贡九州分野中的冀州,本就是傅说或者武丁的故地。(汤灭夏后,建都于亳。相传有三处:谷熟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城市名。冀州,谷梁传:“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顾炎武注:正义曰:“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于此看来,居箕尾还有似乎仍护佑一方的意味了。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披星戴月,要说这个成语的来历,还得说一段故事。淮南子载:“宓(m)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宓不齐,字子贱,做单父这个地方的长官。每天就弹琴、喝酒,这样不久,居然将单父这个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巫马期来治理单父,每天早出晚归,在田间地头走访不停,一段时间之后,单父也大治了。巫马期觉得这样很奇怪,就去问宓不齐为什么他只弹琴喝酒就可以将这里治理的这么好,而自己却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才勉强使民众富足,自己那么辛苦,也没有做得比他好。宓不齐说:“我这是把事务交给别人去做,而你却是自己亲力亲为。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当然就很安逸了;亲力亲为当然就很累了。”这宓子也算是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的人了。说到这里,想起汉朝的李广和程不识,两人治军和这二人也是异曲同工呀。后来,就用披星戴月来表示某人辛苦做事了。早夜奔驰,这句话也是很有意思的。早字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就是早晨。晚,从字形分析,就是太阳下山,也就是日暮的意思了。奔是跑的意思,驰是疾走之意。这日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也真的是够劳苦了。抱朴子曰:“是何言欤?彼莫不负笈随师,积其功勤,蒙霜冒险,栉风沐雨,而躬亲洒扫,契阔劳艺,始见之以信行,终被试以危困,性笃行贞,心无怨贰,乃得升堂以入於室。”弟子不随着师父东奔西走,日夜辛劳,师父哪里知道弟子是否真心,怎么知道弟子的品质如何呢?只有经过不断考验弟子心性,最后才能道传给弟子。古人称洗头为沐;沐雨也就是总是淋雨的意思。古人又管梳头叫栉(zh)(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白居易与元九书除了洗脸、梳头、吃饭、睡觉就没有别的事了)。栉风,就是把风当做梳子,总是吹着自己的头发。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风尘,原来就是指路途很多尘土,如上文引的陆机诗,白衣变成黑衣了(缁,帛黑色也。说文)。后来就比喻比喻艰辛劳累。恩,这风尘和明杂剧救风尘中的风尘不同了,那风尘诗指娼妓了。不过,那依然诗从这本意引申来的。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古人似乎很钟情无心二字。翻开古籍,往往看到很多(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见无心而远事情韩非子。墨墨恢恢,无心可与谋淮南子。)文子:“使信士分财,不如定分而探筹,何则?有心者之於平,不如无心者也。”与其让某位名声好的人来分金银,还不如定好每人分多少,然后用称来分。因为人分东西总是不如称来得均匀。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xi,峰峦)。近代拳师常常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皆容”。往往做成的、做到的都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如果刻意去追求,却往往达不到效果了。就比如我们开车时,什么时候进档,什么时候加油,怎么转弯,那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了。如果刻意战战兢兢,说要怎么做、该怎么做,那肯定就是新手了,老手往往下意识就完成该做的了。这就是“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开元天宝遗事:“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俗语说:“春风风人,春雨雨人”。春风春雨润泽大地,无所不遍,所以叫“遍施”了。如果某人被百姓尊崇,这里叫“有脚阳春“,而司马光因为受百姓尊崇,人称”万家生佛“。这些都离我们很远了,说个近点的,我们现代还有“红太阳”的说法,想来这和“有脚阳春”差不多一样了。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馈物致敬,馈,遗也(广雅)。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周礼天官注)。致,表达的意思,资治通鉴就有“致殷勤之意”的说法。馈物致敬就是送东西表达自己的敬意。列子:“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yn fn),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宋国某农民很穷,仅有一件破麻衣过冬。他以为天下人都和他一样。某日春天,在地头劳作,累了,晒了会儿太阳,觉得很舒服,对自己老婆说:大家都不知道晒太阳可以这么舒服,我将这个献给大王,一定可以得到重赏。”这就是献曝的来历。这叫我想起喝豆浆的事了。有钱人都喝豆浆,等我有钱了,我也要喝豆浆,而且要两杯,喝一杯,扔一杯。在诸子中,宋人也真是可怜了,守株待兔的是宋人,刻舟求剑的是宋人,献曝的还是宋人。转是改变的意思,如史记管晏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移也是变动,改变的意思。托人转移也就是请人帮忙,请人改变某种状态。陆机:“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金楼子:“拔山盖世之雄,回天倒地之力”。回天是说某人力量很大。回天之力,唐语林:“张文素为给事中。贞观初,修洛阳宫,以备巡幸,上书极谏。太宗善之,赐彩三百匹。魏徵叹曰: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说起这回天,总是想起古人的“挽狂澜于级倒,障百川而东之”。谭嗣同也曾有“无力回天”的慨叹。“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这句话也就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全靠您帮忙了,您就是我的救星,我的福星呀。由于古人爱掉书袋,所以这话今天听起来就有点难懂了。不过在古人来说,他们每日说的,每日读的,接触的都是这些,自然而然就习惯了。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救死扶伤,这个词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汉书:“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救死也就是拯救濒临死亡的人。宋书 王僧达传:“内虑于己,外访于亲,以为天地之仁,施不期报,再造之恩,不可妄属。”造,建立的意思,如三国志武帝纪“遂迁许都,造我京畿。”感谢别人救了快死的自己,这就是再造之恩。这个造就不是我们今天造人的造了。如果理解成别人感谢你造人之恩,那就怎么也是不通了。这再造一般都可以和回天连起来用。说到这再造,唐朝有两个人不能不说,一个是朱全忠,想来这人大家都熟悉了,这里不多说背景,这里介绍一下他的名字前面的一大串称谓。据旧唐书 卷二十下载:“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诸道兵马元帅、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修宫阙制置、度支解县池场、亳州太清宫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中书令、河中尹、汴滑郓等州刺史、上柱国、梁王、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朱全忠可授相国”,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会怎么想?古往今来,历史总是这么样的,古人要用这么多称谓,今人我们也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的确不错。又旧唐书 卷一百二十载:“肃宗劳之(郭子仪)曰:“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郭子仪于唐朝有再造之恩,这可以说其人有回天之力了。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呀。后汉书 卷三十一载:“顺帝时,(苏章)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苏章做了冀州刺史,以前的老朋友做了清河太守。苏章的部下查出清河太守有违法乱纪的事,于是苏章请太守一起喝酒,述说以前的种种,两人都聊的很欢。太守说:“人家头上只有一重天,我的都是却有二重天呀。”苏章说:“我和你喝酒这是私谊,明天我来办案,那就是公法了。”于是将太守查办了。冀州官民知道苏章铁面无私后,风气就好多了。能使别人有重重保障,这就是二天了。说起这二天,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成语“不共戴天”了。戴圣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不能和杀了父亲的仇人生活在同一天空之下。所以衡阳王夫之先生在明亡之后,出门必定要打一把伞,以表示与清人不共戴天。只是,这习俗传着传着就已经失传了。可惜,可惜。势易尽者若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办高校招聘教师面试计算机科学预测题
- 2025临床输血安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毒供应科专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仲裁院招聘面试宝典办案秘书职位深度解析与模拟题回顾
- 叉车特种作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 中建外包用工管理办法
- 2025年度零售定点药店医保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指导
- 护理常见面试题及答案
- 专职科研岗位管理办法
-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医保违规处理制度3
- 能源管理培训课件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讲解
- “匠心杯”班组长管理创新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临床思维方法与医患沟通
- 幼儿居家饮食安全
-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概述
- 《SDH学习知识总结》课件
- GB/T 44841-2024非合金及低合金铸铁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 2024年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劳务定额计价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