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体育与健康“田径跑”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周建龙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高级 ) 一、跑的教学内容与分析 田径的概念 田径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很强的身体锻炼手段,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作为运动项目的田径运动,是以时间、高度、远度或评分计算成绩、评定名次的竞技项目,国际业余田联将田径运动定义为:田赛和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田径运动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军事活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取得生活资料,经常出没于崇山峻岭、峭壁悬岩、断涧横溪和深坑空谷,依靠捕猎兽类充饥,采摘植物果腹,用鸟兽皮毛御寒。天长日久,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走、跑、跳、投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技能逐步脱离了原始的活动形式,经过提炼后的技能成为训练士兵的手段和教育后代的内容,也成为娱乐和竞赛的方式方法。田径运动的雏形就此形成。据资料记载,公元前 776 年在古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唯一的比赛项目是 192.27 米 跑。 1896 年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田径运动被列为主要的比赛内容之一。 19 世纪下半叶,田径项目传入中国。 19 世纪末,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 1890 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是中国最早的一次田径比赛。 1922 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1923 年,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包括 2001 年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均把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田径教学的功能 初中田径教学运用田径手段及其文化内涵培育学生,促进初中生身体正常发育;发展走、跑、跳、投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田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一、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通过田径活动使人体获得大肌肉活动的体验,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内脏器官机能的完善和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发展。这些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跑、跳、投项目的兴趣,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发展弹跳力和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大肌肉活动获得认知活动的经验,还能使知觉敏锐、准确,记忆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活中的安全。 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耐久跑能培养刻苦耐劳、顽强勇敢的精神。跳高、跳远和障碍游戏,使人体验生活的喜悦,心境开朗,获得战胜自我的体验。大肌肉群活动还能让人体验跑、跳、投项目比赛激烈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的胜与败,培养高尚的体育情操。通过努力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成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成功和喜悦的情绪促进自我水平的提高,使人具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有助于获取新的成功和新的胜利。 三、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合作跑和障碍跑等活动能使人获得扮演角色的经历,体验个体与同伴间的交往,达成“我”对“我们”的适应,即个体与集体的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体育活动中有共同的行为标准,共同遵守的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协作、责任感、公平竞争、自制自律的态度。 初中田径教学目标 一、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有氧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 二、掌握跑、跳跃、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安全地进行田径锻炼。 三、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田径锻炼。 四、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的建议 7 9 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田径教材,将各种接力跑、障碍跑安排在发展速度和快速跑能力为主的练习中,教学参考书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跑的技术,是按快速跑、耐久跑、合作跑、障碍跑来编写的。 一、跑 ( 一 ) 快速跑 如:听突发信号的反应练习、匀速跑、加速跑、重复跑、弯道跑、蹲踞式起跑、终点冲刺、 50 100 米全程跑。 ( 二 ) 耐久跑 如:跑走交替、匀速跑、变速跑、定时跑、定距跑、顺风跑、上坡跑、下坡跑、越野跑等。 ( 三 ) 合作跑 如:迎面接力跑、拉手跑、圆圈接力跑、上挑式或下压式传接棒接力跑、双人跳绳跑、合作跑游戏等。 ( 四 ) 障碍跑 如:在 30 40 米的距离内,用跑、跳、跨、钻、爬、绕等方法,通过 2 3 个障碍物;在 40 50 米的距离内,自我设定障碍的内容和顺序,在快跑中通过 3 4 个障碍物;跨越 2 3 个低栏。 教学要求 一、跑的教学要求 ( 一 ) 通过快速跑练习,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并积极参与锻炼和比赛。 ( 二 ) 通过各种耐久跑练习,发展有氧耐力。养成健身跑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三 ) 通过合作跑游戏,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 四 ) 通过障碍跑游戏,发展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初中田径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的。田径教学应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达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从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出发,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有发展体能、增进健康的实效性。各地区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适当选择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 跑的概述 正式国际田径比赛的项目如下: 男子组 女子组 短距离跑 100 米 200 米 400 米 100 米 200 米 400 米 中距离跑 800 米 1500 米 3000 米 800 米 1500 米 长距离跑 5000 米 10000 米 5000 米 10000 米 跨栏跑 110 米 栏( 1.067 米 ) 400 米 栏( 0.94 米 ) 100 米 ( 0.84 米 ) 400 米 ( 0.762 米 ) 障碍跑 3000 米 马拉松 42.195 公里 42.195 公里 接力跑 4X 100 米 4X 400 米 4X 100 米 4X 400 米 初中跑的教材包括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四个部分。三个年级都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但各年级内容的侧重点和所选择的学练方法不尽相同,量化指标也有不同的要求。三个年级的教材有技术上的内在联系,通过整个三年的学习和锻炼达成教学目标。 二、跑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快速跑 (一)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快速跑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追逐跑、躲闪跑、让距跑、听信号跑、自定目标距离跑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快速跑测验 50 米 或 100 米 跑。 (二)动作方法 途中跑动作自然,腿后蹬时快速有力,前摆抬腿高,摆臂积极,两腿的蹬与摆配合协调。 (三)动作要点 后蹬充分、快速积极,前摆幅度大,步频快,重心移动平稳,两臂摆动配合好。 重点:起跑的快速启动技术和途中跑的后蹬技术 难点:后蹬有力,前摆充分,蹬摆结合技术 (四)教学建议 1. 在练习中,可由学生体验和归纳什么是正确的快速跑技术。在课堂教学和课余练习时,学生可自愿结合为 6 8 人的小组,练习中等速度的匀速跑,距离 60 80 米 ,次数 4 6 次或由学生自定,在练习中进行互评互教。 2. 发展灵敏素质,提高反应能力,采用各种准备姿势的听突发信号的起动练习;蹲踞式起跑后加速跑 10 20 米 5 8 次。 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3. 测一测 50 米 或 100 米 的成绩,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快速跑能力,制定发展策略。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重点发展不同的速度,如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加速能力、步长或步频、速度耐力等。 4. 给学生介绍发展快速跑能力的方法:加速跑、重复跑、变速跑、冲刺跑、上坡跑、下坡跑等,促进学生在课后自练,练习的距离和组数由学生选择。 5. 采用追逐跑、让距跑、自定目标跑、快速跑比赛等方法,体验乐趣和发展体能。 (五)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 途中跑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 1 )“坐着跑” A 产生原因:对后蹬动作概念不明确,在后蹬动作尚未结束时,急于完成摆腿动作。上体过于前倾,使髋关节产生补偿性的后移。腰、腹肌松弛,髋关节柔韧性差,后蹬时髋部的前送不充分。支撑腿力量差。 B 纠正方法:讲清在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的用力顺序和充分伸展动作。后蹬时,强调摆动腿前摆带同侧骨盆前送。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跑时强调腰、腹肌保持适当的紧张。身体保持正直姿势,使髋关节积极前送。加强支撑腿的伸肌群力量练习,提高支撑能力。多做高抬腿跑和后蹬跑等专门性练习。 (2) 摆动腿前摆太低 A 产生原因:后蹬动作结束后,大小腿没有充分折叠,致使前摆半径加长,造成抬腿困难。后蹬动作结束后,小腿后摆幅度太大。髋关节的屈大腿肌群力量不足和伸肌群不放松。上体过分前倾,限制了抬腿动作。 B 纠正方法:讲清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练习。加强抬大腿的屈肌群力量和伸肌的柔韧性练习。上体趋于正直,使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反复做高抬腿跑练习。 (3) 踢小腿跑 A 产生原因:想借前踢小腿来加大步幅。摆动腿前抬太低,在伸展膝关节时,形成前踢小腿。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没有折叠。 B 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摆动腿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高抬,然后大腿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做高抬腿跑。 (4) 支撑腿和摆动腿配合不协调,动作脱节无力 A 产生原因:支撑腿蹬伸膝、踝关节用力时间过早或太晚。摆动腿前摆消极、无力。蹬地腿用力伸展和摆动动作幅度太小。 B 纠正方法:讲清支撑腿与摆动腿配合的动作要领。做 50 60 米 的快速跨跳,要求快蹬、快摆,动作幅度大。做 30 50 米 的蹬摆跳。单腿屈膝支撑,摆动腿从体后向前摆出,同时支撑腿迅速用力伸展成跳跃,接着以摆动腿着地支撑。用中等速度跑,体会蹬地腿与摆动腿协调用力。 (5) 途中跑时摆臂动作错误(左右摆臂、以肘关节为轴的上下摆臂、摆臂无力、耸肩)。 A 产生原因:对正确的摆臂技术概念不清。臂、肩带无力或肩部过于紧张。腰、背肌力量差。 B 纠正方法:讲清正确摆臂的技术要领,明确摆臂动作的重要。增强臂、肩带以及腰、背肌的力量。多做原地摆臂的练习。用中等速度跑改进摆臂技术。 2. 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 抢跑 A 产生原因:有侥幸取胜的心理,猜枪声起动。“预备”姿势身体重心过分前移。竞赛时心理状态过于紧张,不能控制动作,手指和臂的力量差。 B 纠正方法:适当调整起跑的“预备”姿势。增强手指和臂的力量。延长或缩短“预备”鸣枪的时间,养成听枪声起动的习惯。通过思想教育工作,严格要求遵守比赛规则。 (2) 两腿蹬起跑器无力 A 产生原因:起跑“预备”姿势臀部抬起过高或过低。两脚没有压紧起跑器。起动时前后两腿蹬、摆配合不协调、动作无力。后腿蹬离起跑器时两臂前后摆动无力。 B 纠正方法:调整“预备”姿势,使两腿的膝关节夹角处于最佳的发力姿势。反复做蹬离起跑器的专门练习。如用胶皮带牵引做起动练习,体会蹬、摆配合;蹬起跑器跳远和多级跳。反复做后腿蹬离起跑器屈膝前摆的辅助练习。 (3) 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 A 产生原因:支撑腿的力量差,怕跌跤。头部过早上抬。两个起跑器之间的距离太近。 B 纠正方法:讲清起跑后加速跑动作要领。加强腿部力量。用胶皮带牵引做起跑后的加速跑,在跑中逐渐加大身体前倾。适当拉长两起跑器间的距离。 耐久跑 (一)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初中学生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耐久跑的参考测验项目: 800 米 ( 女生 ) 、 1 000 米 ( 男生 ) (二) 动作方法 动作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 (三)动作要点 动作自然,两腿蹬摆协调结合,步频较快,步法均匀,有良好的跑步节奏,能合理的分配体力。 重点:途中跑技术 难点:合理的分配体力,轻松、自如 (四)教学建议 学生自愿结合成练习小组 (10 12 人 ) ,采用中等速度的匀速跑练习,体会和讨论耐久跑技术特点。跑步距离: 200 米 、 400 米 、 600 米 ,依据各小组学生情况自主选择。教师给予指导和小结。 走跑交替练习 走跑交替运动能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练习不觉疲劳。一是按教师信号,如口令、掌声、哨声做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二是做各种蛇形跑、对角线跑、 8 字型跑等的跑与走的交替练习。三是分队走跑交替,如男生跑、女生走,男生走、女生跑。四是定距离的走跑交替练习,如绕足球场的边线跑和底线走,绕田径场的直道跑和弯道走。 学生个人设定定时跑、定距跑练习,如定时跑: 3 分钟、 5 分钟、 6 分钟;定距跑: 600 米 、 800 米 、 1000 米 、 1200 米 ( 女生 ) ; 800 米 、 1000 米 、 1500 米 、 2000 米 ( 男生 ) 。练习后测量心率,跑步结束时心率、跑后 3 分钟心率状况。在教师指导下评价身心感受,个人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正确评价个人身心潜能,确立新的锻炼目标。 在较大强度的全程耐久跑练习中,感受克服“极点”和“第二次呼吸”。能坚持到底,同学们以掌声鼓励。 发展有氧耐力的策略:选择大肌肉群参与活动的周期性、长时间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如耐久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耐久跑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心率在 130 150 次 / 分;每周锻炼 3 5 次;锻炼持续时间 15 20 分钟;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尽量不在水泥地和沥青路面上练习,确保身体安全。 轮流领先跑练习 10 12 人为一组,全组在慢跑中,由排尾的学生开始,用稍快的速度跑至排头后,排尾第二人又向排头跑去,依次轮流做领先跑练习。 结队跑练习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跑的方法,然后按规定的距离,全组协调一致地跑完全程,以全组先到者获胜。 伴同跑练习 2 3 人一组,速度节奏保持一致,并互相帮助,如速度快的学生要注意照顾跑得慢的学生,并对他们加以鼓励。 图形跑练习 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变换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五角星跑、梅花形跑、对角线跑、“ 8 ” 字形跑等,使学生感到有新意,练习情绪高。 往返跑练习 如在 50 米 和 100 米 直道上,在起点起跑,绕过设在终点的标志物,连续往返跑几次为一组,每组间休息 30 秒,跑完规定的组数。 (五)课外 1. 耐久跑的练习方法: ( 1 )可采用定时( 4-10 分钟)或定距离( 600 米 - - 1500 米 ) 跑;100- - 200 米 定时重复跑( 5-6 次)。 ( 2 )发展耐力素质:较长距离的匀速或变速跑、越野跑,跳绳、爬山、打球等。 ( 3 )测验跑,自定计划,控制跑速,跑好全程,记录成绩,改进方法。 2.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 1 )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大,节奏不合理,呼吸方法不正确,体力分配不均,前快后慢。就应加强平时训练,也不要受同伴的跑速影响。 ( 2 )对等待跑至一定距离出现的“极点”缺乏有效的调整跑速、加深呼吸及用意志努力对策。 3. 纠正方法: 改进跑步技术,保持身体重心平稳,采用定时跑,定距跑等练习手段,体会跑的节奏和速度,合理分配体力;在全程跑过程中用分段报时的方法调控学生跑的节奏。在耐久跑练习中,体会呼吸的方法和节奏。 把耐久跑的全程跑,按田径场的周长分为几段,采用“分段跑”培养运动感觉;按水平分组或自然分组,进行 200 400 米 跑的练习,体会“跑速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定时跑、定距跑、领先跑 ( 小组集体出发,由学生轮流领先 ) 练习,以提高学生跑的兴趣。 接力跑 (一) 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合作跑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练习者依次传递接力棒跑完规定的距离。初中接力跑有迎面接力、圆周接力等内容。传接棒方法有立棒式、上挑式和下压式。学生在接力跑中扮演各种角色,在活动中用智慧和技巧与同伴团结协作,体验配合的乐趣。合作跑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拉手跑、双人跳绳跑、两人三足跑、搬运跑等游戏。 接力跑的技术同快速跑。学习接力跑需要掌握传接棒的方法,明确各棒的分工和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 动作方法 用立棒式传接棒方法做迎面接力跑;用上挑式、下压式和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做圆周接力跑。 (三) 动作要点 传接棒技术紧密衔接,在接力区内用高速度完成接力跑。 重点:传接棒技术,速度的衔接 难点:在接力区内用高速跑完成传接棒动作 (四)教学建议 20 30 米距离的迎面接力跑,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立棒式传接棒方法。 学生 2 人一组,体验原地、走步、慢跑中的传接棒练习,熟悉和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圆周接力跑 ( 100 米 或 200 米 圆周) 学生分成 4 5 组,每组 8 10 人,用上挑式或下压式完成接力跑。 4 100 米 接力跑,体验跑的速度,交接棒的时机、传接棒的配合、协作的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由学生自己创编接力跑的内容,设计接力跑的方法,规划接力跑的形式,合理安排场地,体验分配角色,培养合作精神,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和谐发展。 (5)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起动标志不准确;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 纠正方法:初步确定起动标志后,根据传接棒同学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调整;未听到信号,一般不做伸臂接棒准备;明确传接棒时机和方式,动作要稳,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无误。 一组 ( 约保持 1.5 米 ) 做原地、走步、慢跑的传接棒练习,传棒人发出“接”或其他信号,接棒人立即伸臂接棒,反复练习,提高熟练度;在 40 60 米 跑中,进行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要求学生能按自己设定的起动标志起动,加速有力;由学生自己安排场地,分配角色,自己设计各种合作跑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障碍跑 (1) 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项目。指跑过、跳过、跨过、穿过、绕过、爬过、翻过、滚过、钻过各种障碍物。练习障碍跑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跑能在快速跑中对各种障碍物有准确的判断,运用合理的方法越过障碍,要控制快速跑的节奏,要有征服障碍物的勇气。 (2) 动作方法 在快跑中,跨过跳箱、跳过竖起的小垫子、绕过标杆、跑过体操凳、钻过栏架、爬过板墙等。 (3) 动作要点 越过垂直障碍,准确判断起跳点、起跨点。跑过窄小支撑面的障碍时,步子小,频率快,维持身体平衡;穿过和绕过狭小空间障碍时,动作要灵敏,避免碰翻障碍物,注意运动安全。 重点:重心快速移动 难点:保持重心适宜的高度并快速前移 (4) 教学建议 初中阶段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迅速增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增强自尊与自信,如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 ( 规定场地和器材,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 ) 。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跑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和滚过体操垫。 第一次练习:各小组每个学生挑选一个最有把握通过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第二次练习:选择两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第三次练习:选三个障碍 ( 留下一个通过最困难的 ) ,做尝试练习。 第四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物。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和布置场地,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障碍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尊与自信。当某一学生完成练习后,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降低过栏难度,增强学生过栏信心;用钻、跑、跳、爬等方法,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利用跳箱、山羊等,加强起跨攻栏练习;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跨或跑”过栏,而不是“跳”过栏,提高跨越障碍的能力。 三、田径的教学评价 在田径教学评价中,可设定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 体能与运动技术。主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动作的幅度、姿态、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2. 学习态度和参与性。主要评价学生在田径教学中是否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学,自愿地参与田径运动等,主要是激发和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参与的意识。 3. 某个项目的进步程度和技术领悟能力以及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评价学生对田径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动作的领悟、演示,对运动技能的运用,以及学生从学习到评价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主要是考虑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田径教学。 4. 从学生的交往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价 四、耐久跑的单元教学计划 耐久跑 单元教学计划 内容 主题 耐久跑 课次 8 课次 学习 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够说出耐久跑基本技术要领 , 包括途中跑技术、呼吸的方法 , 战胜极点的方法 , 控制速度和分配体力的技术 , 以及多种身体练习在体育锻炼中的运用 .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能够把正确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当中,发展学生力量耐力,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呼吸、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受力。 3. 情感目标:促进心理修养 , 培养意志力,加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 课次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与学的策略 一 1. 介绍耐久跑起源、发展及运动项目的魅力 . 2. 了解耐久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3.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班级学生应该从本单元体会到哪种乐趣 , 如何下功夫 . 4. 初步明确本单元技能学习目标:有氧耐力 - 力量耐力 速度耐力 1. 初步了解耐久跑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 使学生知道通过耐久跑的练习可以提高呼吸、心肺功能和身体代谢能力 . 合理的技术可以节省体力更利于速度的发挥。 3. 使学生设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克服困难、挑战极限为目标,同时谋求体力的提高。 4. 学会利用场地能够安全地进行运动。重点:建立“运动技术的提高”和“集体性培养”统一发展的理念。 难点: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确定自己的练习目标。 1. 教师讲解耐 久跑的起源与发展。 2. 教师讲解跑的基本概念和本单元练习方法。 3. 测试 10 分钟跑,发现问题,设立课题。 4. 教师分组确立负责人,把“一帮一 ” 同学互帮互学作为体育课的重点,也是教师切入“集体培养”的突破口。 二 一、针对学生途中跑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解决不同问题的身体练习方法(基本技术的学习)。 1 )“三抬”组合 2 )“小三跳”组合 3 )“快节奏”练习 4 )“弓步系列”组合 二、引导学生学会把各种练习组合,进行循环身体训练的方法。发展力量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耐受力。 1. 帮助掌握分解技术的身体练习组合。要求全体掌握。 2. 发展柔韧、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协调能力。 3. 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技能,善于观察模仿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4. 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互评的学习习惯。 5. 找到以“克服”“完成”为满足的快乐感觉,作为目标。 重点:培养学习态度 , 学会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 难点:能够 “ 发挥个人的最大力量和最快速度 ” 进行练习。 1. 教师示范动作技术。学生观察。 2. 学生分组模仿练习,边练边思考、体会动作要领。 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所学动作是跑的完整技术的哪个环节。 4. 教师进一步强调动作要领。 5. 学生将练习组合,进行循环身体练习,进行练习。(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鼓励、互相评价) 6. 教师点评练习情况,纠正错误概念,规范技术。通过脉搏评价练习效果。 7. 继续练习。 8. 小组集体展示练习成果 9. 学生谈练习中的感想 10. 经过以上练习 ,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11. 教师总结 三 1. 在准备活动时复习学过的练习 . 主要内容:了解自己的运动潜能 , 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练习小组 , 完成练习 . 2. 建立学习卡片的基础信息,学会“目标学习”,以及提高成绩的练习方法并记下感受。 1. 复习学过的身体练习组合,使学生知道动作名称 , 练习目的。 2. 在准备活动的同时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 3. 改进提高摆动腿摆动幅度和速度的技术以及后腿充分蹬伸的技术。、培养学生动脑思考 , 边想边练 , 自主学习的习惯。4. 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结合教师讲解认识 800 米 的项目特点,学会“目标学习”。 5. 培养学生互帮、互学、互评的学习习惯。 重点:学会“蹬,摆,松”蹬用力,摆次用力,缓冲落地的途中跑技术技术。 难点:摆动腿积极快速摆动,动作自然放松,协调配合。 1. 学生在热身练习时,找到“快速”完成练习的身体感觉,能使自己尽量发挥自己最大力量。 2. 教师示范单腿积极快速前摆,积极下压,充分后蹬的动作,讲要领。 3. 学生通过身体练习 , 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发现问题,学会在学过的练习中找到有针对性的完善技术的方法。 4. 在自然状态下完成 600 米 ,找到现在的水平,感知运动中的“极点”,“呼吸与距离”,“心理变化”。记录在学习卡片上,与之后的学习对照,找到进步的快乐,强化自我鼓励。教师计时。 5. 学生通过现有水平进行分层次练习,以调动所有同学练习积极性。 6. 从较短距离开始练习,降低训练难度,使学生能放下思想包袱。敢于挖掘自己最大力量。 7. 师生讨论,谈感想。 8. 教师总结。 四 1 准备部分进行发展小力量的身体练习, 2 进行第二次 10 分钟跑,与第一次跑距做对照,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找到进步的快乐。 3 用接力赛的形式进行循环身体训练 1 了解力量对动作技术形成的重要性。力量耐力对保持和完善运动技术起到的重要作用。 2 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发展一般耐力。 3 通过循环练习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4 指导学生通过前后练习数据分析,以及练习中身体感受的对比,找到进步的快乐,培养联系兴趣。 5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1. 重点:在跑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学过的呼吸方法和战胜极点的方法进行练习。 2. 难点:挑战自我,用积极的心态自我激励。 1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在教师口令下集体练习。 2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分组完成 10 分钟跑。小组之间相互记录测试成绩。 3 教师引导每个 小组对照分析数 据,进行讨论, 获的更多经验, 为之后的学习做 铺垫。 4. 学生分组进行 接力游戏,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并以提高力量为主。 5 教师边讲解边带领学生进行瑜伽练习放松身心。 五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800 米跑技、战术。 1 准备部分安排以完善技术和发展力量相结合的身体练习,提高练习要求。 2 初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段落节奏分配体力,完成 600 米 测试。 3 以组为单位再分层次进行进行不同段落跑得练习,提高速度耐力,培养节奏感,学习途中跑过程中有计划分配体力。 4 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自己技术和心理的变化,小组讨论,总结提高。 5. 填写学习卡片,建立新的学习目标。 1 通过 600 米 的段落跑中极点出现的位置和途中跑过程中身体的感受,感知自己速度耐力的变化。 2 在途中跑的练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支配身体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提高动作精细度。 3 通过身体练习发展学生力量 耐力、速度耐力以及心肺功能 4. 树立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 体验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练习的快乐情绪,培养能够向更高的技术目标努力的信心 1. 重点: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用适合自己的节奏掌握练习速度。 2. 难点:克服练习中身体出现的不是,自我激励完成任务。 1 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学生采用完善自我技术的身体练习方法进行热身。 2用已获得的能力完成 600 米 测试,小组成员对照分析总结,制定新目标。 3. 不同距离蹲踞式起跑比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速度能力。 4. 教师集合学生,讲解控制节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连续波测距仪项目发展计划
-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研究
- 机器人辅助教学在商业培训中的运用与展望
- 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AI教育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探讨
- 国际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评估与认证
- 教育政策分析框架促进教育公平与卓越
- 数字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路径
- 教育科技与教育政策的双重作用
- 企业如何在智慧城市服务中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 中职教育学课件
-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产业组织与西区土地一级开发
- GB/T 3768-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 GB 2811-2007安全帽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胸腔积液PPT.ppt 课件
- 断指再植术后的切口
- 曾国藩为官之道
- 李中莹心理创伤简快辅导技巧(课堂PPT)
- Q∕GDW 12205-2022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联调试验技术规范
- VS1真空断路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