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习题(二)121.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w.w.w.k.s.5.u.c.o.m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22. 以民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体现这一思想的有“政在得民” “民贵君轻” “存百姓”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 B. C. D.123. 下列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儒家发展到理学阶段 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124. 关于理学的演变,不正确的是A.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B.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 C.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 D.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使理学走到极端125. 王夫之在分析历史进程时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对他的观点评价不准确的是A.他犯了历史发展循环论的错误 B.他只看到了历史运动的迂回性,没看到历史发展的进步性 C.他没有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古代史 D.他的观点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所做的客观总结12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27. 下列有关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C.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D.是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哲学的主流128.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31.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 C.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D.接受“心外无理”、“致良和”,演变为心学13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135.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以德治民” B.“以法为本”来治国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136. 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是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137.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138.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A. B. C. D.139. 最能体现“文化治国兴百代之业”的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唐太宗虚心纳谏 D.成太祖大兴文字狱140.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D.“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41.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142.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这是对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和发展 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客观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 B. C. D.143.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其具体体现这一说法的措施是 A.“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B.“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以田载丁”“丁从地起”146. 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147. 在战国时期,曾经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148.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14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150.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152. 孔子兴办私学的作用是 A.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局面C.促成百家争鸣的出现 D.“五经”成为教育的传统课程153. 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160.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术,建立威权162. 下面说法最符合战国时期历史实际的是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D.道家最受欢迎163.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善用权术,建立威权165. 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 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的“以德治民”主张在春秋时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其主张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C.在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6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表明其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167.黄宗羲的进步思想中对构建近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A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提倡“法治”.反对“人治”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68. 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所产生的最大历史影响是 A.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C.加强了汉武帝的大一统D.刺激了古代哲学的进步169.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政在得民” “民贵君轻”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以人为镜,可知得失”A. B. C. D. 17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173.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174.汉代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主要体现在A.神化皇权 B.兼容百家 C.吸纳佛教教义 D.儒家思想宗教化175.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176.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w.w.w.k.s.5.u.c.o.m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77. “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178.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说明孔子提倡A.要体贴他人B.应贵贱有序 C.行政为本D.人际关系要和谐179.“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A.大一统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D.无为而治180.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主要的社会原因是A.佛教与道教的迅速发展 B.寺院经济的发展C.社会经济的落后 D.儒学内容陈旧181.宋明时期,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整理了儒学的经典著作 B.探讨了宇宙自然的规律C.重新建立道德秩序 D.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182.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随时间推移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汉朝时,儒家思想经过改造,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大一统”思想,以维护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宋朝时,新儒家学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A. B. C. D.183.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倡导“经世致用”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184.“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那一项不是孔子对“仁的解释A.“仁者,爱人”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D.“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85.下列哪些思想学说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功能 .老子的道家思想战国时期墨家学说孔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