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煤矿安全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煤矿安全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煤矿安全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煤矿安全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宣传 教育工作 不断夯实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教育广大员工吸取各类事故教训 杜绝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神东煤炭分公司安监局编制了近年典型事故案例系列教育片 案例 选编了神东分公司近年来11起典型事故 其中机械事故3起 顶板事故2起 运输事故3起 瓦斯燃烧事故1起 火灾事故1起 地面高空坠落事故1起 2006年1 9月份以来 全公司虽然事故总起数较往年呈降低趋势 但发生了3起性质较为严重的死亡事故 给公司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务必要引起我们全公司每位员工的高度重视 希望广大员工 特别是煤矿生产一线的职工 通过这些事故案例的学习 深刻反思 一定要吸取一次次血的教训 让死难的矿工兄弟时刻唤醒我们 要做到遵章守纪 按章作业 同时也希望矿工兄弟们进一步提高自保 互保 联保的意识和能力 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让一幕幕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神东分公司安监局二OO六年九月 乌兰木伦煤矿63108回风顺槽12 4瓦斯燃烧事故 2003年12月4日 2003年12月4日2时40分 乌兰木伦煤矿63108回风顺槽40 41 联巷处 局部瓦斯积聚 作业人员吸烟 引发了一起瓦斯燃烧责任事故 造成人员一死三伤 事故概况 12月4日凌晨2时40分 乌兰木伦煤矿综采队当班班长高文忠向矿调度室汇报 63106综采面风流发生瞬时逆转 风非常大 原因不清楚 调度员刘玉良接到电话后 立即安排综采队带班副队长佘永明和班长高文忠沿63108回顺 63106运顺查明原因 2时45分 刘玉良将井下异常现象汇报矿领导和矿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并询问主扇司机得知主扇声音有一点异常 随即又正常了 2时50分 从63108回顺25联巷出来一名矿建公司施工队民工郭宏奎 到综采设备列车处给矿调度电话汇报 63108回顺40 41 联巷出事了 有火球 有气浪 人员呼吸十分困难 6人在40 41 联巷间打巷帮锚杆 只出来我1人 还有5人在里面 3时15分综采队副队长佘永明等5人从63108回顺100米处发现里面烟雾很大 CO浓度为250ppm O2浓度为6 风筒从27 联巷断开落地 里面无法进入 3时16分 矿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全部立即升井 3时20分 矿调度给公司总调汇报了情况 3时24分公司救护队接到公司总调电话 3时25分出动 4时赶到乌兰木伦矿井口领取救灾任务后入井抢险 3时22分 设备列车处打电话说 事故经过 又出来1人 辛学平 农用车司机 3时28分 综采队副队长佘永明 班长高文忠到采区变电所汇报说其它巷道无异常情况 3时46分 井下除4名矿建公司施工队人员被困在63108回顺里面外 其余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升井 4时 公司有关领导及安监局有关人员陆续到矿 立即成立了以矿长孙小高为总指挥的事故抢险指挥部 下设了四个工作小组组织抢救 5时40分救出一人 郭宏发 送到矿区总医院抢救 另外3人常善保 吴振锋 吕世录相继被救到63108回顺25 联巷救护基地 救护队2个小队对他们进行现场急救并佩戴呼吸器 6时30分送到井口门 由总医院1台救护车 救护队2台救护车在医护人员监护下送往总医院 5时10分 救护在40 41 联巷间测得CH4浓度为2 2 CO浓度为2200ppm O2浓度为13 8 温度为38 一 具备条件 1 事故地点具有满足燃烧浓度的瓦斯 2 事故地点具有引燃火源 二 事故原因 1 作业位置处在该段巷道最高点 具有积聚瓦斯的巷道特征 2 此段巷道无风具有瓦斯积聚的条件 3 该作业班无瓦检员 未配带瓦斯便携仪 4 作业人员带烟火入井 现场吸烟 5 长距离不通风巷道未设栅栏 未挂警标 作业人员盲目进入 6 作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 7 无施工组织措施 见平面图 见剖面图 三 原因分析 作业人员吸烟是造成瓦斯燃烧的直接原因 未安排人员将风筒接到作业地点 未有施工组织措施便安排人员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未配备瓦检员 未配备瓦斯便携仪 无法进行瓦斯检查 不通风巷道不设栅栏 不挂警标 安检处对入井作业人员安全资质审查不力 对开工现场检查不到位 对检查出的隐患停工指令未安排跟踪复查 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事故原因及分析 1 直接责任施工人员常善保在作业地点吸烟 是造成瓦斯燃烧的直接责任者 矿建公司二队二分队副队长李宏彦在不具备安全条件下 安排 指挥当班人员在40 41 联巷作业 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矿建公司二队二分队队长张兴胜隐满不报该项工程 间接传达生产安排对这起事故负直接领导责任 通风队队长刘永刚没严格执行公司 一通三防 管理规定 现场管理混乱 对这起事故负直接管理责任 2 主要责任矿长孙小高将自营工程签发给外围工队 且疏于管理 没有认真吸取 8 1 火灾事故教训 没有及时理顺通风管理体制 落实 整改 一通三防 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再次发生 一通三防 恶性事故 对这起事故负行政领导责任 生产矿长杜善周对这起事故负生产管理主要责任 总工程师程远辉对这起事故负 一通三防 主要技术管理责任驻矿安检处处长李俭负安全监察不力主要责任 井口检身员李福虎工作不到位 负安全检身主要责任 3 其它责任多经矿建公司副经理张日 经理姜志对所属施工单位疏于管理 负管理责任 党委副书记乔文俊对职工安全思想教育不到位 负管理责任 瓦检员张存生明知无风区未设栅栏 没有及时向矿有关部门及领导汇报 负有一定责任 事故责任 1 责令乌兰木伦矿立即成立专门通风机构 配齐相应的通风管理人员及瓦斯检查人员 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配备齐全安全检测仪器 仪表 2 配备正式工为井口检身员 并制定有可操性的管理制度 3 要立即停产整顿 清查死角死面 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 4 要整顿外委施工队伍管理 凡达不到安全资质的工队立即清退 对因管理混乱 发生伤亡事故的一律不准参与神东公司的工程招标 5 公司各单位要充分吸取乌兰木伦矿本次事故教训 充分认识低瓦斯矿井瓦斯局部积聚的自然规律 高度重视 加强管理 保证安全生产 防范措施 大柳塔煤矿3 21机械事故 2004年3月21日 2004年3月21日6时35分 大柳塔矿活鸡兔井连采 队 分队在2号煤仓南旺采5区段右翼3号支巷第一个联巷抹角处发生一起机械伤亡事故 煤机司机周建华爬上运行煤机处理大块煤时滑下被煤机截割部绞伤致死 事故概况 2004 3 21班前会安排零点班接班后先在3 支巷掘进一个循环11米 然后调机到4 支巷再掘进11米 早6时左右把煤机调到3 支巷开始向4 支巷掘联巷 司机周建华先割一个单刀 然后开始抹角 顶端有1 1 0 3的大块掉在臂上挡住了视线 他操作臂起降想把大块闪下去 但按了几次没闪下去 就从驾驶室出来 上了煤机 副司机田振云拉完电缆不见司机周建华 急忙晃灯喊人 这时准备顶岗接班的司机侯雄仓赶到 发现煤机滚筒运转而驾驶室内无人 当即停了煤机截割部 寻找周建华 没有找见 侯雄仓将截割头升起 跟班副队长赵富平发现周建华在滚筒下方 跟班副队长立即向矿调度汇报 组织人员将周建华送往医院 周建华已死亡 事故经过 事故直接原因 周建华想要搬掉大块煤炭 又不停机爬上煤机处理大块造成事故 主要原因 煤机司机没有按照煤机操作规程操作煤机 自主保安意识淡薄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不到位 操作规程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事故原因 1 煤机司机周建华违章作业 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 队里对操作规程贯彻执行不力 管理不严 教育不到位 负有重要责任 3 矿里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负有管理责任 事故责任 1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 对全矿员工进行事故案例分析教育 对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重新学习贯彻 强化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 2 狠抓现场安全管理 严格操作规程的现场落实执行 3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 三违 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扎扎实实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 以质量标准化工作促进安全生产 防范措施 榆家梁洗煤厂3 26运输重伤事故 2004年3月26日 2004年3月26日下午18 00时 赛吉满公司在榆家梁洗煤厂施工现场经理姜涛到洗煤厂新主厂房检查施工情况 违章跨越正在运行的438胶带输送机机架时 摔到在437胶带输送机机尾部 被机尾机架和正在运行的437胶带输送机皮带磨破右大腿根部动脉血管 经抢救脱离危险但右腿被截肢 事故概况 2004年3月26日下午18 00时 赛吉满公司在榆家梁洗煤厂施工现场经理姜涛到洗煤厂新主厂房检查施工情况 18时20分左右姜涛跨越正在运行的437胶带输送机 到437胶带输送机和438胶带输送机之间 两胶带机距离为600mm 检查圆盘给料机的运行情况 当姜涛跨越正在运行的438胶带输送机机架时 摔到在437胶带输送机机尾部 上衣衣角被卷入机尾上皮带压带滚筒内 姜涛被机尾机架和正在运行的437胶带输送机皮带磨破右大腿根部动脉血管 此时在437胶带输送机外侧进行施工作业的十三冶工人刘修国发现437胶带输送机转动异常 立即赶到437胶带输送机机尾发现姜涛出事 就马上通知集控室停车 闻讯赶来的赛吉满公司现场经理王光文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工作 18时45分左右姜涛送到神木县医院抢救 通过专家急救 姜涛脱离危险但右腿被截肢 事故经过 1 姜涛违章跨越运行中的437胶带输送机机尾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 赛吉满公司对检查时提出防护栏的问题没有按规定要求整改 防护栏高度仅50公分 高度不够 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 洗选加工中心现场检查监督不到位 事故原因 1 姜涛违章跨越运行中的437胶带机机尾负直接责任 2 塞吉满公司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负主要责任 3 洗选加工中心王永清对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负领导责任 4 洗选加工中心安监处处长李继军监督检查不到位负一定责任 5 榆家梁洗煤厂厂长高雨海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对此次事故的发生负一定责任 事故责任 1 现场防护栏安装高度不够 立即整改和完善 2 圆盘给料机加一个检修平台 3 针对此次事故 赛吉满公司和洗选加工中心立即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 4 对所有洗煤厂的安全设施及防护进行一次彻底检查 对查出的问题 要立即整改 防范措施 补连塔矿8 31车辆挤伤事故 2005年8月31日 2005年8月31日6时10分 补连塔煤矿发生一起车辆挤伤人员事故 造成杨志孝多发性肋骨骨折 事故概况 2005年8月31日6 10时 连采一队跟班队长杨志孝驾3 2福田长马槽车开到32301辅运68联巷前15米处停车 车停在左帮 下车向附近整理电缆的张文成询问当前生产情况如何后 对张文成说 要注意安全 现在皮带停了 我出去看一看 说完 就向车走去 当打开左车门时 车突然向右帮滑行拐去 挤伤了杨志孝 当时张文成听到呼叫后 立即喊出工作面作业的班长田海峰和其他两位工人 共同将杨志孝抬上造事车辆 送到地面 同时向调度室进行了汇报 约7 10送到总医院 经检查杨志孝多发性肋骨骨折 安监处接到通知后 安排副处长孙力昀带领一名安监员入井查看现场 现场未留下任何痕迹 溜车处巷道底板较平 坡度约3度 机电管理部门对已升井的车辆进行检查 手刹有效 车上无当班点检记录 安监处长到队内简单了解情况后 去医院看了伤者 随即将伤势情况向矿调度作了汇报 矿调度向安监局作了汇报 事故经过 1 停车未拉手刹 且未熄火 2 停车位置选择不当 停在下坡处 3 本人安全自保意识不强 应急处理不当 4 队内及车辆管理部门对驾车人员安全和业务教育不够 5 矿关于井下车辆停放的规定和要求不细 事故原因 杨志孝对本次事故负直接责任和主要责任 连采一队队长王刚对本次事故负安全管理责任 车队队长对本次事故负一定的管理责任 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监处长及矿当班值班领导负连带管理责任 事故责任 1 全矿立即对所有司机进行一次业务培训 2 车队对全矿车辆进行一次全面完好检查 3 安监处利用大班前会进行事故案例分析 4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辅助运输车辆管理办法 5 由生产办组织车队技术人员 立即制定出井下车辆启动 运行 停放 会车的详细规定和要求 防范措施 运销处补连塔装车站9 8高空坠落事故 2005年9月8日 2005年9月8日11时25分 补连塔装车站发生一起安装平车平台预留孔洞坠落事故 造成检修工薛永飞头部受伤 事故概况 2005年9月8日上午 补连塔装车站薛永飞 王振明 赵万祥三名检修工安装平车平台 平台离地面305厘米 平台上预留孔洞长200厘米 宽66厘米 孔洞上放置一块未安装的彩板 11时25分 检修工薛永飞一只脚踏在彩板上收拾工具准备下班 彩板受力后变形坠落 导致检修工薛永飞从孔洞同时坠落 检修工王振明在未站稳的情况下去拉薛永飞 却被带下平台 事故发生后 检修工赵万祥及时汇报装车站领导 并把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经医院初步诊断 薛永飞头部受伤 事故经过 1 伤者薛永飞安全意识淡薄 高空作业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高空作业没有制定安全措施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 补连塔装车站安全管理不到位 4 运销处安全培训力度不够 5 驻运销处安监站监督检查不到位 事故原因 1 伤者薛永飞由于本人受伤 不再追究责任 2 补连塔装车站负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 3 运销处负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 4 驻运销处安监站监负督检查不到位责任 事故责任 1 全处对所有职工进行一次系统的安全培训 2 安监站加大检查力度 对各站的死角死面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3 安监站将此次事故向各装车站进行通报 要求各装车站吸取事故教训 对本站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4 运销处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办法 凡高空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防范措施 42 大柳塔煤矿10 10顶板事故 2005年10月10日 43 2005年10月10日17时05分左右 大柳塔煤矿井下采空区顶板突然大面积跨落 形成飓风将人员吹倒受伤 造成一人死亡 一人重伤 其他7人受到轻微伤害 事故概况 2005年10月10日7时30分左右 连采三队八点班带班队长郑党利等15名工人下井 在右翼二区段右侧12支巷进行连采作业 当时该区段五支巷留设了9米的隔离煤柱 计划在12支巷采完后再留设9米的隔离煤柱 5支巷至12支巷间的顶板悬空一直未冒落 空顶面积约10235M2 15时50分连采三队四点班带班队长谢进等13名工人开完班前会后 下井接班 下午17时左右交接班时 电钳工王旭东 马洪光 刘东明 谢明耀和关木力等五人在12607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辅运平巷4联巷旁边的铲车周围测瓦斯 修理铲车 八点班带班队长郑党利 林海波 电钳工于满权 连采机司机白建斌等四人在12607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辅运平巷12支巷内距巷口约5米处交接班 大约17时05分 12607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5支巷至12支巷间采空区顶板突然大面积跨落 顶板冒落形成的飓风将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辅运平巷4联巷旁边铲车周围的电钳工王旭东 马洪光 刘东明 谢明耀和关木力等五人和在12支巷内的带班队长郑党利 林海波 电钳工于满权 连采机司机白建斌等四人吹倒 飓风过后 在12607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辅运平巷12支巷内的带班队长郑党利和电钳工于满权先爬起来 发现他们的矿帽被飓风吹掉了 矿灯也被飓风吹得绞在一起 两人把绞在一起的矿灯分开并打开开关 发现连采机司机白建斌爬在旁边的地上 白建斌想爬起来 撑了一下地就又倒下了 郑党利和于满权急忙过去想把他扶起来但是扶不动 正在此时 又发生了冒顶 事故经过 冒顶形成的飓风又一次吹来 郑党利和于满权急忙趴倒 飓风过后 两人又试图扶起白建斌可还是扶不动 郑党利和于满权只好喊人 喊了几声 光听到有人答应看不到有人过来 过了一会林海波过来了 他们三人一起扶起白建斌撤离12支巷 在东侧旺采区右翼二区段辅运平巷4联巷旁边铲车周围的王旭东 马洪光 刘东明 谢明耀和关木力等五人被飓风吹倒后 刘东明和马洪光爬起来发现他们的矿帽和矿灯不见了 找到矿灯后 发现王旭东头部受伤仰面朝天躺在铲车边的地上 两人问王旭东情况怎么样 王旭东手捂住肚子说他腹部疼 随后四点班技术员谢进 郑党利 于满权和白建斌等人也到了辅运平巷4联巷 郑党利安排打电话向大柳塔煤矿调度室报告事故情况时 谢进说已经打过了 之后林海波 关木力护送白建斌先离开辅运平巷 于满权和谢明耀用电工刀割下来一块风筒布 大家一起把王旭东慢慢地扶到风筒布上 用风筒布把王旭东抬到随后赶来的李维强的农用车上 并护送王旭东一起升井 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事故报告后 立即安排车辆下井接应 并联系120急救车辆和医护人员到井口等待 白建斌和王旭东先后升井 在井口经120医生急救处理后送往神东职工总医院治疗 王旭东在神东职工总医院经抢救无效于2005年10月10日18时30分死亡 白建斌在神东职工总医院因左侧颅骨骨折做了手术 一 直接原因 该矿井下12607房采工作面大面积悬顶跨落 115 89米 产生飓风将现场作业人员致伤 导致事故发生 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 主要原因该矿对12607房采工作面顶板赋存情况不清 旺格维利采煤法回采工艺不够完善 三 重要原因 1 根据已往开采经验 神东公司确定旺采区域正常回采时 每隔6 8个支巷留设一个隔离煤柱 这个经验数据无理论依据 2 煤矿对顶板大面积悬顶的隐患 认识不足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 连采三队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顶板大面积悬空的情况下未及时增设隔离煤柱 4 煤矿没有对旺采面的采空区顶板采取监测 监控措施 且对12607房采工作面大面积悬顶未进行顶板赋存情况探测 5 煤矿安全检查人员对12607房采工作面大面积悬顶隐患认识不清 没有提出监察意见 事故原因 1 连采三队带班副队长兼安全员郑党利 现场管理不到位 安全检查不细致 对事故负现场管理责任 2 连采三队队长李维加 现场管理不到位 对这起事故应负重要管理责任 3 生产技术组负责人杨宏飞 在技术审查方面不严不细 对这起事故应负技术管理责任 4 矿总工程师郭春峰在技术审查方面不严不细 对这起事故应负技术管理责任 5 生产副矿长王国旺 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对井下作业现场监管不力 对这起事故应负重要责任 6 驻矿安监处长李海 对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不力 对这起事故应负重要责任 7 矿长刘晋冀作为该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到实处 对井下安全管理不到位 对这起事故应负主要管理责任 事故责任 49 为了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 保证安全生产 针对该矿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防范措施 煤矿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1 煤矿必须认真落实好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2 加强技术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 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使职工熟练掌握 并认真贯彻执行 3 对边角煤回采 应在采煤方法上尽量布置长壁采煤工作面 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4 在房采过程中应采用技术手段加强顶板的监测 监控 合理控制房采工作面的空顶范围 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发现顶板垮落预兆必须及时撤人 5 煤矿必须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 从严管理 落实防范措施 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措施 哈拉沟煤矿3 11顶板事故 2006年3月11日 2006年3月11日14时20分 哈拉沟煤矿井下发生一起顶板事故 死亡一人 事故发生后 矿及时报告了有关单位 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 事故概况 2006年3月11日14时20分左右 哈拉沟煤矿02203综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尾 最后一台端头支架与回风顺槽副帮之间 发生局部顶板鳞皮冒落下一块长 宽 厚 600 600 200mm 的煤矸 将正在巡查工作的当班跟班副队长张巍头部砸伤致死 事故经过 一 直接原因02203综采工作面机尾处应力集中 现场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有效支护 主管安全的跟班副队长巡检经过此处时 局部鳞皮顶板垮落 导致事故发生 二 间接原因1 张巍自主保安意识差 巡检经过综采工作面机尾处时 未按要求对该处顶板进行敲帮问顶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02203综采工作面机尾处20米内 未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超前支护 且支护不到位 作业规程规定 距副帮700毫米 间距每隔2米打一木枝柱 现场勘察时发现 所打木枝柱间距为3米 且支护长度不足10米 3 安监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 现场检查不严不细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事故前当班安全员 当班班长 综采队队长均到该地点进行了检查 但均未发现事故隐患 4 该矿安全培训不到位 对作业规程贯彻执行不力 调查时发现 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 对工作面端头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 现场管理人员对综采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护的规定不清楚 对端头支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事故原因 1 死者张巍安全意识淡薄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直接和主要责任 2 当班班长鹿院涛 安全检查不到位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 3 综采队队长宋立兵 现场监督检查不力 在这起事故中负重要责任 4 当班安检员王金国 现场检查不严不细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 5 安监处长车卫贞 对井下安全生产疏于监管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 6 生产副矿长党双兴 对综采队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有重要管理责任 7 矿总工程师董尹庚 对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不到位 在这起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 8 矿长胡剑 安全责任未落到实处 在这起事故中负主要管理责任 事故责任 1 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全面提高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 2 深刻吸取本次事故教训 全公司立即对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与安全出口的顶板状况 连采掘进面支护 其它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 进行一次安全专项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按照 四定原则 立即停产整改 3 针对02203回风顺槽 对于地质构造带和顶煤厚度小于0 5m 加强支护 都要做到挂网防护 4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做到有检查 有记录 有落实 5 为了相对减轻安全出口三角区域集中支撑压力 端头支架要采取带压移架 同时保证单体支柱的超前支护设计和支护质量符合顶板支护要求 6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隐患排查力度 特别要对班组长 跟班队长要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责任 提高现场跟班安全生产管理效果 7 以本次事故为案例 在全公司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活动 切实落实好集团公司安全会议精神 按照 四坚持 四强化 的原则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 防范措施 上湾煤矿更换煤机摇臂伤人事故 2006年4月1日 2006年4月1日6时45分 上湾煤矿综采队在更换煤机摇臂时发生吊钩断裂摇臂突然落地伤人事故 造成1人工伤 事故概况 3月31日19时30分 综采队煤机右摇臂发生故障无法维修需再次更换 陈外信副矿长立即与公司设备管理中心联系并召集矿有关人员研究决定更换方案 31日夜班 综采队班前会由当班带班队长翟福良主持 根据井下摇臂损坏本班需配合检修的情况 组织当班人员学习了更换采煤机摇臂和设备检修的安全技术措施 夜班人员到达工作面后 矿长助理兼综采队队长姬振华对人员进行了分工 由他组织人员进行煤机新摇臂的安装 翟福良带领张晓航等三人负责把旧摇臂运出工作面 4月1日6时45分替换下来的旧摇臂 自重13 5吨 在163 164 支架耳环上用4个5吨手动葫芦吊起离开地面2 7米 将煤机从摇臂下开过 现场矿领导高康 矿长助理兼综采队队长姬振华开始组织新摇臂滚筒的安装 跟班队长翟福良开始组织张晓航等三人下放旧摇臂并准备运出工作面 机关跟班人员李国良 安监员王立军站在163 支架处负责现场安全监督工作 张晓航上到摇臂上先将挂在摇臂上起保险作用的40刮板链取掉 随后和站在摇臂上的杨晓栋 马东庭及站在支架外的翟福良各操作一台吊链开始下放摇臂 每个人所在位置见所附示意图 当下降1 3米时 吊链吊钩销板拉开 吊钩断裂 重力将其它3个马蹄环螺栓闪断 摇臂突然落地 杨晓栋 马东庭 张晓航被甩到煤堆上 摇臂滑动时将张晓航右胳膊挤在浮煤里 当即翟福良等掏开煤渣将张晓航扶起 7点20分将伤者张晓航送往矿区总医院 因主治医师外出不在 决定转送鄂尔多斯医院 经诊断张晓航右小臂骨折住院治疗 事故经过 1 对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不严密 措施不力 贯彻执行不严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现场带班队长指挥不力 2 作业方式不当 人员站在起吊摇臂上操作吊链 未系安全带 3 选用的吊链吨位偏小 与吊装的摇臂重量不匹配 4 系在摇臂上的40型刮板链 另加的保险链 未请示指挥人员擅自取掉 5 下放物件4人同时操作动作不协调 6 张晓航操作的吊链下放速度慢 超重情况下将吊钩拉断 上钩与穿销轴套拉裂 物件失衡将其它马蹄环吊钩闪断 7 手动葫芦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8 在场的跟班安监人员看到违章蛮干行为不加制止 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 作业人员自保意识不强 9 负责起吊下放摇臂的当班队长未发挥协调指挥作用 操作吊链各行其是 事故原因 1 当班带班队长翟福良现场指挥不当 对在摇臂上违章作业及下放摇臂途中擅自将保险链取掉未加制止 对此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2 作业人员张晓航 杨晓栋 马东庭违章冒险作业 3 现场安监员王立军对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未加制止 监督不力 事故责任 1 由机电副总负责补充完善设备检修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并在每次抢修或重大检修工作前认真制定措施并贯彻学习 2 现场指挥人员不能兼做其它工作 专职对起吊 下放过程进行协调指挥 3 起吊下放大件人员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 起吊物件之前必须详细检查吊装工具 器具完好情况 性能要与所吊物件匹配 5 选用手动葫芦严格把好质量关 不符合要求 未经检查产品严禁使用 6 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的命令 严禁擅自行动或改变既定方案及措施 7 专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 严密监视作业全过程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行为必须立即制止 8 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防范措施 石圪台煤矿7 6运输事故 2006年7月6日 2006年7月6日16 25时石圪台煤矿71202运顺10联巷发生一起辅助运输死亡事故 铲车上的移变侧滑与原放好的移变碰在一起 将李刚头部被两台移变挤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概况 2006年7月6日早班 连采一队租用生产服务中心912铲车 司机吕良 从71204运顺19联巷往71202运顺10联巷搬家倒移变 当班搬了三台移变 16 25时 最后一台移变运到10联巷 卸车安放移变时 电工李刚准备去拿枕木垫在移变下 此时铲车上的移变侧滑与原放好的移变碰在一起 将此处的李刚头部被两台移变挤伤 912车司机吕良立即喊来连采一队的2名作业人员 将伤者李刚抬到五十铃车上 立即送往矿区职工医院抢救 因头部伤势严重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分管生产 安全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 安排有关部门和矿上当晚进行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事故经过 1 死者李刚安全意识不强 没有认真执行搬家安全技术措施 在移变未放稳的情况下 站位不正确 2 移变在912车铲板上固定不牢固 没有捆绑 3 912车司机吕良与电工李刚在卸移变过程中违章操作912车 造成移变倾斜滑行 4 放置移变的联巷地板不平整 不符合临时配电点使用要求 事故原因 1 死者李刚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 912车司机吕良在卸移变时 违章操作设备 负有重要责任 3 石圪台煤矿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 规程执行不力负管理责任 4 生产服务中心对派出司机安全管理不到位 负管理责任 5 石圪台煤矿连采一队当班跟班队长 班长现场管理不到位 负重要责任 6 当班安监人员监督检查不到位 负监督检查不力责任 事故责任 1 各单立即传达此次事故 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举一反三 大型部件在搬运过程中必须捆绑牢固 装卸时在设备未处于稳定状态时 严禁人员出现在车辆 设备旋转和倾倒的范围内 严格执行 行车不行人 行人不行车 的规定 2 石圪台煤矿连采一队停产整顿 进行安全培训 矿认真组织业务部门重审全矿所有 作业规程 由各队技术员组织全员学习贯彻 并进行考试 3 全矿外委施工队伍全部停工整顿 对 煤矿安全规程 作业规程 操作规程 进行学习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可复工 4 所有区队必须坚持队干部跟班作业制度 现场指挥安全生产 要求矿领导三班跟班指挥生产 与工人同上同下 现场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5 由驻矿安监处组织在全矿范围内全面开展一次隐患大排查 特别要对辅助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彻底排查 对查出的问题按照 四定 原则认真整改 消除事故隐患 6 加大现场督查工作力度 督查 三大规程 和安全技术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的执行情况 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严禁违章作业 加大对 三违 的处罚力度 7 加大对辅助运输司机的安全培训教育力度 严格按章操作 确保安全作业 新上岗的员工必须在老工人带领四个月后方可独立工作 8 机房硐室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补连塔煤矿6 20火灾事故 2006年6月20日 2006年6月20日15时 补连塔煤矿1 2煤三盘区集中胶运巷由于电气焊措施落实不到位 引发一起火灾事故 事故概况 生产服务中心安装队承担的补连塔煤矿1 2煤三盘区集中胶运巷皮带机回撤工程 20日早班安装队带班副队长王建仁班前会安排魏文钰班12人负责回撤机尾侧皮带架 其中韦清贵负责气割锈死的螺栓 13 00 韦清贵开始在机尾附近气割托架螺栓 14 00带班副队长王建仁安排韦清贵去处理卷带机开关故障 15 00 在距机尾650米左右作业的崇岗和朱绪祥发现从机尾处扩散出烟 朱绪祥立即去机头处向王建仁汇报 王建仁安排朱绪祥去取铁锹 并带领魏文钰取了四台灭火器去灭火 15 35到火源附近发现烟太大 人员进不去 立即把人员撤到进风大巷 15 45向补连塔矿及生产服务中心调度汇报后 带领魏文钰等四人从进风侧灭火 16 00王建仁发现在距机尾500m处浮尘着火 直接用灭火器灭火 于16 20将火全部扑灭 事故经过 1 生产服务中心电焊工韦清贵 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洒水消尘管路无水 无沙箱 灭火器数量不足 无人监护前提下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事故负直接责任 2 安装队副队长王建仁忙于生产 在安排韦清贵进行气割工作时 未将气割措施落实到位 也未安排专人在现场监护 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3 生产服务中心跟班领导李文君 值班领导赵磊对现场管理不到位 对事故负直接领导责任 4 补连塔煤矿主管本次胶带机回撤工程的机电信息中心副主任马伊科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 分管机电副矿长叶文华和机电副总工程师周晨辉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 5 驻补连塔煤矿安监处安全监管不到位 当班安监员检查不到位 责任落实不到位 对事故负有安全监管责任 事故原因与责任 1 补连塔煤矿必须在事故后12小时内恢复集中胶运巷消防洒水系统正常供水 以满足洒水消尘及消防要求 2 生产服务中心安装队要将回撤工作地点皮带架上的浮尘清扫干净 将浮煤 皮带胶条清理干净 进行气割工作前后要洒水消尘 配足灭火器材及沙箱 现场要有兼职瓦检员或安监员监护 确保万无一失 方可离开现场 3 各煤矿都要认真吸取这次火灾事故教训 严格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 贯彻 现场落实及监管制度 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各煤矿要加强综合防尘管理 开展一次专项治理工作 对皮带巷 溜煤眼 煤仓 盲巷 密闭前 联巷及回风巷等死角死面进行浮尘 浮煤 杂物清理 各矿要对洒水 消尘消防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不完善的要尽快完善 防范措施 保德煤矿9 25煤机伤人事故 2006年9月25日 2006年9月25日23时25分 保德煤矿88110胶运顺槽21联巷开口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