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自主练习选择题(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古刹(ch) 蹿(cun)出 吝啬 ln s 涟漪(lin y) B、惬意(qi) 执拗(ni) 缥(pio)碧 拾(sh)级C、 寒噤(jn) 淙淙(cngcng ) 连 翘qio 贮藏(chcng)D、铭刻(mng) 阴晦(hu) 肇庆(zho) 胆怯(qi)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苏轼写的一首题画诗。B.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C. 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D. 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 李东真的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B. 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C. 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D.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2011年举世瞩目的大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牟利而不顾诚信应当受到严厉制裁,这是极其错误的。B4月18日,扬州瘦西湖畔举行了万花会,有约200个品种近300万株鲜花向游客展示。C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D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现状并保证可持续发展。5下列这段话中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史记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学价值,也具有思想价值。如陈涉世家,司马迁从正面着笔,叙写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的经过,肯定了他们“首发难”的历史功绩,体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B画山绣水是现代作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本文描写了作者从漓江上观赏到的自然风景,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C、捕蛇者说一文点名中心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作者写作动机的句子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6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病痛是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才得以展示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共132分)一、积累运用(25分)7、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 入夜,山中万li( )俱寂。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我俯身倾听着,分bin( )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象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gu( ),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 )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 8、默写。(9分)(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2)羌笛何须怨杨柳,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4) ,正是河豚欲上时。(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晓战随金鼓, 。(7)月黑雁飞高, 。9专题(7分)(1)写出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和谚语(各两条)。(4分)成语: 、 谚语: 、 (2)请你默写一句反映气象物候的诗句,并分析其物候现象。(3分) 10. 结合提示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李明接到文学社的通知,4月18号到“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活动现场采访。李明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和你爸商量好了,等中考一结束,就带你去海南旅游。”(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1分)(2) 请以李明的口吻,用恰当的语言说服妈妈让他参加采访活动。(2分) 阅读理解(4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题。(5分)雨过山村(唐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妇姑”:嫂嫂和妹妹。 “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11诗的一、二两句勾画出一幅 的山村风景。(1分)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2分)12、一个“闲”字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二)(16分)(甲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文)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注:果:果断。 顿舍:停止。 为:惟。 13.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少而好兵( ) (4)于是引兵而西( )14.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3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陈胜、吴广皆次当行B、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坛而盟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吾闻二世少子也15. 翻译下列句子(6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16.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3分) (三)穿衣话低碳(12分)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其中话题之一就是穿衣。都说“北方春脖子短”,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阵脚,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在面料的选择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皮革源自动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自己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购买衣服时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通过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11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12无论再怎样延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赠他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进行低碳的处理。17概括选文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2分) 18结合说明方法赏析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9第11段“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一句中的“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B、“低碳”的“碳”,仅指二氧化碳,“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第段引用“北方春脖子短”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北方冬夏换季快的气候特点。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21据有关部门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统计排名,中国排名第三。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个“穿衣低碳族”?(3分) (四)(16分)生命的化妆林清玄(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8)“不对的” ,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10)我为了这位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在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22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4分以化妆闻名: 。生命的化妆: 。 23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3分)好奇轻视感叹惭愧的过程。24“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是什么?后来“我”为什么会“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3分) 。25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6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顶:() (3分 )A妆师认为最低层次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以改变体质,而改变气质。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27、作文。(60分)生活多姿多彩,爱上读书,你会获得知识;爱上运动,你会身心俱畅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你爱上了什么?写成优美的文章让大家欣赏吧!请以“爱上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爱上”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完整。(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1.D;2;C;3,C;4;B;5,D;6;C;9.专题(7分)(1)成语: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2)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反映了草木的生长因春暖而茂盛,因冬冷而枯萎的物候现象。10. (1)你不能参加“国际经贸旅游节”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2)妈妈,参加“国际经贸旅游节”的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啊!11、宁静优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下雨天里有一两家的鸡在叫,乡村的竹林里溪水潺潺,歪歪斜斜的木板桥横跨在小溪之上。12“闲”从侧面衬托,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个个都很忙的情景,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忙碌之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13“要”通“邀”,邀请。;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喜爱,喜欢;率领,带领。14.D15.(1)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2分)16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