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_第1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_第2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_第3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_第4页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丁美洲与巴西一、位置与范围1、范围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 、 地峡(中美7国)、 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2、位置(1)经度位置: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 ,西濒 ,北部为 和 ,南部以 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 ,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南部: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 岛。该岛与南美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2)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 和 。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中美地峡(中美洲):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的经济支柱。巴拿马运河: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东南走向。(3)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西部 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 高原和 山脉。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 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它的形成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火山和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利)诺科(克)平原、 高原、 平原、 高原、 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由亚马孙河的泥沙冲积而成。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铁矿资源丰富。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位于阿根廷境内,草原广阔,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牧牛(肉牛为主)业发达。2、气候:湿热为主的气候(1)拉丁美洲气候的突出特点是湿热。 热: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热,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除山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大于 0; 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广阔湿,大部分地区降水在100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大洲东侧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气候特点更加突出。(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热带雨林气候( 平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东面迎风地带、 高原的东南迎风坡);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 高原、 高原、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侧)温带气候面积较小。西部山区为垂直变山明显的高山气候。拉丁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有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这是由于山地紧逼海岸,使得热带沙漠只能沿海岸南北延伸,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大向北延伸。30S40S西岸狭窄地带为 气候,40S以南西岸狭长地带为 气候。巴西高原南部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为 气候;拉普拉塔平原西部为温带草原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为温带沙漠气候。(3)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 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变化规律。 安第斯山脉南段(40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分析: A从纬度位置看: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赤道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丰富;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含有大量的水汽;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气流 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东侧(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气候,都是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3、水文:世界最大河 (1)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为: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3)亚马河世界是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发源于 东侧,向东注入 ,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W,0)。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4、自然资源:丰富 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 (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和 (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 的银、 的铁、 和 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 水电站。 (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 (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猴、蜂鸟等。三、人文区域特征 1、居民 (1)人种复杂 拉丁美洲人种复杂, 种人占一半以上,其次是 人、印第安人(黄种人)和黑人。 (2)两种主要语言: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拉丁美洲人口有48亿(199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 拉丁美洲是各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小的一洲,但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群岛、 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区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 广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热带地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就位于海拔2 200米的墨西哥高原上,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中部。 3)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咖啡、香蕉、可可、甘蔗等。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小麦需要进口。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毛等农畜产品。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比较突出。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项 目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种 族以混血种人为主(56)黑人为主(90)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高:撒居世界第一位,拉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粮食自给程度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经济特征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多数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产铜、石油香蕉、蔗糖、硝石等畜产、金刚石等现代工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已较发达正在努力发展一、位置 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二、人口和城市 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黑种人,白种人(50%),混血人种(40%)2、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部)人口、城市多在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1、海上交通便利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3、气候比较温和湿润4、经济较发达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