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复习检测:17 电化学基础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铅蓄电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PbO2SO4H2e=PbSO42H2OB放电时,c(H2SO4)不变,两极的质量增加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PbSO42e=PbSOD充电时,若N连电源正极,则该极生成PbO2下图用来研究钢铁制品的腐蚀,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形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铁钉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钉表面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B若液体a为稀醋酸,则U形管液面右高左低C若液体a为食盐水,则U形管液面左高右低D若液体a为食用油,则铁钉生锈速率较慢一种检测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工作时,工作电极电势高B工作时,H+通过交换膜向工作电极附近移动C当导线中通过1.2l0-6 mol电子,进入传感器的甲醛为310-3 mgD工作时,对电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在城市中,地下常埋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和输电线路,有些地面上还铺有地铁或城铁的铁轨,当有电流泄漏入潮湿的土壤中,并与金属管道或铁轨形成回路时,就会引起金属管道、铁轨的腐蚀,原理简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理图可理解为两个串联的电解装置B溶液中铁丝被腐蚀时,左侧有无色气体产生,附近产生少量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灰绿色C地下管道被腐蚀,不易发现,也不便维修,故应将埋在地下的金属管道表面涂绝缘膜(或油漆等)D溶液中铁丝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常见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LiCoO2+6C=Li(1-x)CoO2+Lix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B充电时,Li+穿过隔离膜向B极移动C当B极失去xmol电子时,消耗6molC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CoO2xe-=Li(1-x)CoO2+xLi+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出有毒的甲醛气体。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HCHO)的原理如下(在原电池中完成氧化银与甲醛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甲醛浓度越小,所得有色配合物溶液的吸光度越大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H+2e-2Ag+H2OC30 g HCHO被氧化时,理论上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D理论上,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利用微生物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C中间室的Cl向右室移动D左室消耗苯酚 (C6H5OH) 9.4 g时,用电器流过2.4 mol电子我国成功研制的新型可充电 AGDIB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CxPF6+LiyAl=Cx+LiPE6+Liy1Al。放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电极反应为:LiyAle=Li+Liy1AlC充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D废旧 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lmol电子,石墨电极上可回收7gLi下列关于电化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石墨一极变红B图装置可以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图可以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D上述4个装置中,图、中Fe腐蚀速率较快,图中Fe腐蚀速率较慢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工业上常将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上产生的是O2B图2装置中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CuCrD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流向Cu电极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其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8OH8e=BO6H2OB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C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D电极a采用MnO2作电极材料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元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用NaOH 溶液将NiCl2溶液的pH调至7.5(该pH下溶液中的Ni2+不沉淀),加入适量硫酸钠固体后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不考虑Cl2的逸出)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ClO再把二价镍(可简单写成Ni2+)氧化为Ni3+,再将Ni3+经一系列反应后转化为Ni2O3,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增加离子浓度,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B电解过程中阴、阳两极附近溶液的pH均升高C当有1mol Ni2+氧化为Ni3+时,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1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Na+数目为1NAD反应前后b池中Cl- 浓度几乎不变一种新的低能量电解合成1,2一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CuCl2能将C2H4还原为1,2一二氯乙烷C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H22NaOHClCH2CH2Cl高能锂离子电池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PF6SO(CH3)2可用Li2SO4水溶液代替B当转移1mol e时,b室离子数增加NA个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Li2S2e=FeS+2Li+D若去除图阴离子膜,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金属腐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铁钉不易被腐蚀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可以通过图3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区向铝箔表面区迁移,负极反应式:2Cl-2e-=Cl2D图3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后,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1)使用石墨电极电解KI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方程式为_;用铜电极电解K2SO4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方程式为_。(2)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L(标准状况)。SO2、CO、CO2、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几种气体,对它们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1)利用电化学原理将CO、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装置如图所示:若A为CO,B为H2,C为CH3OH,则通入CO的一极为_极。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A为NO2,B为O2,C为HNO3,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 ,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H2的体积比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_。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若阴极产物的质量为21.6 g,则阳极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 L。电解后溶液体积为2 L,溶液的pH约为_。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_。向B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习惯上把该工业生产称为_(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反应很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_。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_导出。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答案解析答案为:D;解析:A题目叙述为: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电极处反应,说明电池内,Li+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因为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多孔碳电极为正极,选项A错误。B因为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选项B错误。C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应该相反,放电时,Li+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选项C错误。D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电池的正极反应应该是O2与Li+得电子转化为Li2O2-X,电池的负极反应应该是单质Li失电子转化为Li+,所以总反应为:2Li + (1)O2 = Li2O2-X,充电的反应与放电的反应相反,所以为Li2O2-X = 2Li + (1)O2,选项D正确。答案为:D;解析:正极反应式为Cl22e=2Cl,A错误;负极上电极反应AgeCl=AgCl,所以交换膜左侧负极上产生大量白色沉淀,B错误;用NaCl代替HCl,正、负极电极反应式都不变,故电池总反应也不变,C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左侧产生0.01 mol Ag,会消耗0.01 mol Cl,同时H通过交换膜转移到右侧的为0.01 mol,故左侧共减少0.02 mol,D正确。答案为:D;解析:放电时铅是负极,A错误;硫酸参与电极反应,浓度会减小,B错误;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C错误;充电时正极连接到电源正极上作阳极,生成二氧化铅,D正确。答案为:A;解析:铁钉发生腐蚀时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错误;若液体a为稀醋酸,则铁钉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左侧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则U形管液面右高左低,B正确;若液体a为食盐水,则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左侧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则U形管液面左高右低,C正确;若液体a为食用油,铁钉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则铁钉生锈速率较慢,D正确。答案为:D;解析:原电池工作时,HCHO转化为CO2,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HCHO+H2O-4e-=CO2+4H+,O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工作时,阳离子向电源的正极移动,再结合电池总反应判断溶液pH变化,以此解答该题。A. HCHO在工作电极失电子被氧化,做原电池的负极,工作电极电势低,故A项错误;B.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易知,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氢离子)向电源的正极移动,即对电极方向,故B项错误;C. 负极反应为HCHO+H2O-4e-=CO2+4H+,当电路中转移1.2l0-6 mol电子时,消耗HCHO的物质的量为1.2l0-6 mol = 3.0l0-7 mol,则HCHO质量为3.0l0-7 mol 30 g/mol = 910-3 mg,故C项错误; D. 工作时,对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反应后生成水,虽然有相同数量的氢离子从负极迁移过来,但是,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正极区溶液的酸性减弱,其pH值增大(若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则pH基本不变),故D项正确;答案选D。答案为:D;解析:由图可知,左侧Fe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铁丝左侧为阴极,形成电解池;铁丝右侧为阳极,右侧Fe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形成电解池,故该装置可看作两个串联的电解装置,A正确。铁丝左侧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2O2e=2OHH2,左侧Fe电极生成的Fe2与OH结合生成Fe(OH)2白色沉淀,随后被氧化变成灰绿色,B正确,D错误。埋在地下的金属管道表面涂绝缘膜(或油漆等),可减缓金属管道的腐蚀,C正确。答案为:D;解析:若d为石墨,则形成原电池,铁片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腐蚀加快,A正确;因电解质溶液为海水,因此若d为石墨,则形成原电池,铁发生吸氧腐蚀,在正极(石墨)上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H,B正确;若d为锌块,则形成原电池时铁作正极被保护,不易被腐蚀,C正确;若d为锌块,则形成原电池时铁作正极,仍是发生吸氧腐蚀,即铁片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答案为:C;解析:A. 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根据电子流向知,B为电解池阳极,阳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 充电时该装置为电解池,阳离子Li+向阴极A移动,故B错误;C. 当B极失去xmol电子时,该装置为电解池,A为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式为6C+xe-+xLi+= LixC6,所以当B极失去xmol电子时,电池消耗6mol C,故C正确;D. 放电时该装置为原电池,根据电子流向知,A为原电池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6C,故D错误;本题选C。答案为:B;解析:A.吸光度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根据反应式可推出吸光度与甲醛的浓度成正比,错误;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CHO-4e-+H2O=CO2+4H+,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g2O+4e-+4H+=4Ag+2H2O,正确;C.,负极消耗1mol HCHO理论上电路中通过4mol电子,错误;D.HCHO4Ag4Fe2+,1molCHO完全反应,理论上能生成4molAg消耗4molFe3+,错误。答案为:B;解析:根据图示,在b电极,高浓度的NO3-废水,转化为氨气和低浓度的NO3-废水,说明N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因此b电极为正极,则a电极为负极,A、为负极,不是正极,选项A错误;B、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中间室的Cl向左室移动,选项C正确;D、左室消耗苯酚(C6H5OH) 9.4 g,物质的量为,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转移的电子为,选项D错误。答案选C。答案为:C;解析:A、根据装置图可知放电时锂离子定向移动到A极,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放电时Al失电子,选项 A错误;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为阴极,电极反应为:Li+Liy1Al+e= LiyAl, 选项B错误;C、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 选项C正确;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Li ,即7gLi失电子,铝电极减少7g , 选项D错误。答案选C。答案为:C;解析:图阳极为惰性电极石墨,电解时阳极产生Cl2,阴极产生H2,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Fe电极附近溶液变红,A错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原电池原理,将受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图为电解池,可验证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B错误。NaCl溶液呈中性,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碳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正确。图中Fe作负极,腐蚀速率最快;图和中Fe作阴极,图中铁作正极,均受到保护,不易被腐蚀,D错误。答案为:B;解析:氢燃料电池中,负极上H2放电,正极上O2放电,A、C、D中均不存在O2放电,故选B。答案为:B;解析:图1为原电池装置,铜为正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说明铜为负极,铬电极为正极,负极发生Cu2e=Cu2;由图1根据原电池原理知金属铬的活动性比铜强;图1中,电子由Cr经导线流向Cu,图2中电子由Cu极经导线流向Cr。答案为:C;解析: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A外加强大的电流可以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从而保护钢管柱,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通过外加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因此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D正确。答案选C。答案为:A;解析:电池总反应为BH4H2O2=BO6H2O,正极反应为H2O22e=2OH,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即可得到负极反应,A正确;在电池中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在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错误;通过正极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电子6 mol,C错误;电极a作负极,电极b作正极,正极用MnO2作电极,D错误。答案为:B;解析:A.硫酸钠是一种强电解质,向其中加入硫酸钠,是为了增加离子浓度,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A正确;B.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上发生反应:2H+2e-=H2,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c(OH-)增大,该电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在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产生的氯气溶于水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使溶液的pH降低,B错误;C.当有1mol Ni2+氧化为Ni3+时,Ni元素化合价升高1价,由于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化合价升高数目相等,所以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1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Na+数目为1NA,C正确;D.在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产生的氯气溶于水反应产生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将溶液中Ni2+氧化为Ni3+,发生反应:ClO-+H2O+2Ni2+=Cl-+2Ni3+2OH-,HClO又被还原为Cl-,所以Cl-物质的量不变,体积不变,因此浓度也不变,D正确;故选项是B。答案为:D;解析:A. 该装置为电解池,则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项错误;B. C2H4中C元素化合价为-2价,ClCH2CH2Cl中C元素化合价为-1价,则CuCl2能将C2H4氧化为1,2一二氯乙烷,故B项错误;C. 该电解池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 - e- + Cl-= CuCl2,阳极区需要氯离子参与,则X为阴离子交换膜,而阴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2OH-,有阴离子生成,为保持电中性,需要电解质溶液中的钠离子,则Y为阳离子交换膜,故C项错误;D. 该装置中发生阳极首先发生反应:CuCl - e- + Cl-= CuCl2,生成的CuCl2再继续与C2H4反应生成1,2一二氯乙烷和CuCl,在阳极区循环利用,而阴极水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其总反应方程式为:CH2=CH22H2O2NaClH22NaOHClCH2CH2Cl,故D项正确;答案选D。答案为:C;解析:A. Li是活泼金属可与水反应,故A不正确;B. 当转移1mol e时,b室中从a过来1molNa+,从b过来1molCl-,离子数应该增加2NA个,故B不正确;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是正极反应的逆反应,故C正确;D.若去除图阴离子膜,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阳极氢氧根离子失电子,阴极镍离子得电子,故D不正确;正确答案:C。答案为:C;解析:A.题图1中,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铁钉处于干燥环境,不易被腐蚀,A正确;B.图2中Fe、Cu及3%的NaCl溶液构成原电池,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Fe为负极,发生反应为Fe-2e-=Fe2+,Fe2+与溶液中Fe(CN)63-反应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B正确;C.根据Cl-的迁移方向可判断出,铝箔为负极,活性炭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C错误;D.图3装置中C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l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故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Al2O3,产生白斑,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答案为:2H2O4e=4H+O2 a解析: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区是稀硫酸,氢氧根放电,则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阳极区氢离子增大,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a室与亚硫酸钠结合生成亚硫酸钠。阴极是氢离子放电,氢氧根浓度增大,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所以电解后a室中亚硫酸氢钠的浓度增大。答案为:(1)2I2e=I22H2e=H22KI2H2OH2I22KOHCu2e=Cu22H2e=H2Cu2H2OCu(OH)2H2(2)c2Cu23OHCl=Cu2(OH)3Cl0.448解析:(1)放电顺序IClOH,故电解KI溶液时,在阳极放电的是I而不是OH;电解池中的阳极如果不是惰性电极,则电解时是金属失电子而不是溶液中的离子失电子。(2)在青铜器被腐蚀过程中,Cu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产物为Cu失去电子生成的Cu2,正极产物为O2获得电子生成的OH,Cu2、OH、Cl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2Cu23OHCl=Cu2(OH)3Cl。4.29 g Cu2(OH)3Cl的物质的量n0.02 mol,消耗0.04 mol Cu,转移0.08 mol e,根据正极反应:O24e2H2O=4OH,消耗0.02 mol 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 mol22.4 L/mol0.448 L。答案为:正 SO2+2H2O-2e-=SO42-+4H+ O2+4e-+4H+2H2O CO+H2+O2=3CO2+H2O 1.121 解析:(1)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通入还原剂的电极是负极,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CO是氧化剂,则通入CO的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4e-+4H+=CH3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正。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负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SO2+2H2O-2e-=SO42-+4H+。若A为NO2,B为O2,C为HNO3,二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O2+4e-+4H+2H2O。(2)该燃料电池中,负极的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参与反应,则负极上一氧化碳、氢气失电子和正极氧气得电子两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总反应为CO+H2+O2=3CO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O+H2+O2=3CO2+H2O。电解硝酸银溶液阴极反应为Ag+e-=Ag,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生成21.6g银,其物质的量为21.6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