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策略.doc_第1页
教育惩罚策略.doc_第2页
教育惩罚策略.doc_第3页
教育惩罚策略.doc_第4页
教育惩罚策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惩罚策略巫玉敏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无法避免的。中学班主任不仅要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作好惩罚前的准备。而且还应该不断的反思,以采取更有针对性,更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对策。关键词 惩罚教育 ;班主任工作 ; 反思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支持鼓励表扬教育学生的呼声很高,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都遭到反对,“惩罚”二字更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颤颤惊惊,左右为难,如履薄冰,视“罚”字为红牌警告,提都不敢提。样一来,学生生活在老师精心维系的蜜罐中。这种“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吗?而笔者认为作为教育方法,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的。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扬鼓励多于批评处罚,这固然不错,但绝不是不要批评处罚。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如果只有甜言蜜语,而没有警世箴言,他们就容易迷失方向。班主任注意讲究处罚的艺术,相信效果一定更好。一、教育惩罚的含义教育惩罚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给予约束或否定性评价,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学生改正并内化为其自觉约束力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二、教育惩罚的意义惩罚权是教师的基本权力之一,它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合法权力。惩罚和赏识是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将奖励与批评两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教育惩罚是必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等都没有成熟,很容易出现不良的思想行为,所以实施教育惩罚,矫正其不良行为,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教育惩罚有利于个体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教育惩罚也有利于个体社会化,使学生明白如何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懂得个人的自由不能妨碍他人的利益;教育惩罚更使学生学会负责,便让他们建立起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三、惩罚原则1、罚之有方。古人云:“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在“罚”的过程中培育人,能使学生的某些方面中“罚”中取得进步。“罚”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根本目的。通过“罚”的手段让学生认识错误,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比如,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罚他补交作业,对于不跑早操的学生罚他补跑早操,对于损坏公共财务的学生要罚他经济赔偿,这些都是必要的校园惩罚。在惩罚前老师必须给学生讲清道理,为何要惩罚他,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被罚得心服口服。一旦学生改正了错误,老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使他在全体学生面前找回威信。这对接受惩罚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大有益处,使之受益终身。 2、罚之有度。教师施加惩罚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认识缺点、改正错误。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惩罚学生也要把握一个度,切忌把话说绝,把事做得没有余地,对学生不得抱着“治病救人”的宗旨、目的,而是“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罚要适当。这“适当”二字的含义就是对学生的惩罚不但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实施某种惩罚时,要看他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性别和年级。惩罚学生要看他违反校纪校规的程度有多大,即该对他处于何种程度的惩罚。,免走两极,刚柔相济,因人施教,因势施教,就是最基本的。3、罚中有情。有人说,爱是最好的老师。“请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吧。”假如被罚的学生真是你的孩子,有谁没有训斥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呢?你处罚孩子,难道就说明对孩子残酷无情,没有关爱了吗?不!我们一直爱着自己的孩子,而且一如既往。要是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犯了错误,就应该该管则管,该罚则罚,其根本宗旨就是“治病救人”。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与其说是一种惩罚,倒不如说是一种特别的关爱。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惩罚,犹如暖暖的春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催人奋进,我们何不学习一些他的惩罚方法呢?最终要让学生明白老师为他着急,老师希望他尽快改正错误,转入正确的轨道上来。 惩罚是一种呵护,是一种艺术。只要掌握好罚的艺术,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使用一些充满麻辣味的爱的惩罚又有何妨?切记: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四、教育惩罚策略实例1、矛盾冲突:同桌等近距离的学生发生纠纷、互不相让等。现在的小学生通常比较容易冲动,有可能会引发为打斗。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先喝令其停止,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解释他们的行为。等学生冷静之后,再要求其写心理病历。写明疾病原因,时间,治疗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别人和事情,减少他们以后犯错的可能。惩罚可以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所有的事情中,你可以挑选他最不喜欢的事要求他做,这样,就可以加强“惩罚”的效果。这里采用的是心理学中“正性惩罚”的原理-正性惩罚指的是: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跟随一个刺激物的出现,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不太可能发生。这个刺激物应该是学生不想做的事情。2、不遵守作息制度:如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对于这类问题行为,班主任应该在午餐时间或放学时间将其留下。时间视情节而定,但最多不超过15分钟。在留校时间班主任给学生解释的时间,如果确实有合理原因,可以适当减一些留校时间。对于那些没有丝毫理由,甚至还要撒谎的学生,教师在对其进行留校的同时,可以要求另外写一篇有关“遵守纪律”的作文,要求写下自己的观点。最后,为了让他加强纪律观念,班主任可以“惩罚”其当一星期的值日班长。每天都有责任要开教室的门,这样不仅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以培养责任心。3、不服从教师:如不与教师合作,甚至公然挑衅教师。班主任应该保持冷静头脑,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事后应该要求其写一份心理说明书,说明自己当时的心理和现在的想法,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一次检讨。当然,班主任在处理这类问题行为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按照要求弥补了过错,得到了惩罚,要想彻底改变这样的学生,还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果学生长期犯同样的错误,那就得采取极端措施了。与学生签定个人契约:教师与学生讨论他的问题,然后和学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契约中包括学生特定行为的改变和期限。告诉学生没有完成预定目标的后果,并与学生达成一致的惩罚措施,要求其签字。班主任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奖励措施以促使预定目标的完成。也可以打电话或者是与家长进行直接的会面,向家长说明学生的问题行为,希望家长帮助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配合解决问题。4课堂上讲话魏书生老师对付课内说话,有个“说话接力本”,还有个“选举说话能手”。全国十杰教师张思明老师当班主任,有个班内“十佳评选”,全体同学参与,由学生确定哪十佳,如评出“对自己要求最严格的人”,“对工作最负责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说话最文明的人”等等。党内自律有个批评与自我批评。我觉得,只要班主任开动脑筋,打开智慧之门,这些方法,原创的方法,都可以灵活地用到教育管理之中,并能产生积极而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所有的方法,都得以尊重为前提。所有的方法,都要直指人心。 5对个别问题学生,班主任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适度的惩罚。惩罚不等于体罚,它是针对问题学生的一种强制性的纠偏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范围内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教育措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语)。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主动地认识行为边际界限,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时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里显然是难以宽恕的错误,但是他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措施是画出两张解剖结构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如果我们始终视惩罚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那么我们的惩罚措施就不会出格。当然,我们还是要慎用惩罚,必须到不得已的时候。今年我班上有一名爱上网吧的男生,刚开始时是偷偷去网吧,一开始我与其家长配合做了大量的说教工作,而且要求家长在家中适度控制其上网时间,但效果甚微,他后来居然经常逃课去网吧,甚至给别人说“巫老师就这两下子”。我想可能是我这种春风化雨的温柔方式助长了他的风气,于是有一天我试探性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连大声呵斥带很响亮地拍打着桌子,最后还让他写出保证书,并果断要求其家长掐断家里的网线。当然我并没有放弃对他的跟踪,我指导其家长帮助他安排课余的活动计划,并要求他把每天在家中的情况详细记录,定期交给我看。结果两个月下来,他就没有去过网吧,也慢慢把精力投入学习了。6. 倡导“绿色惩戒”处理违纪学生,必须遵守违纪处理程序。我们大力倡导“绿色惩戒”,要求班主任做到因材施教,铁纪柔肠。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 绿色惩戒,是班级工作至高无上、永无止境的艺术之一。 学生中的不良现象,不论多深的顽疾,归根到底,还得要由学生自己来消灭。这是一条朴素的规律。我们所有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从中生发出信心和智慧,促成被教育者的自我觉醒。这样,我们的班级就会逐步打造成学生的精神之居、生命之所、欢乐之园、互爱之地。五、班主任的反思班主任对问题行为的反应往往受到观察到的周围的成年人对待学生的方式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童年的经历可能会对班主任采取适当的惩罚办法有帮助,可是,要注意到过去对这些问题行为很有效的方法是不是适合当今的学生,而且应该不断总结合适的对策。必要时班主任需要“自我惩罚”,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教师也一样,并不是什么圣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如上课迟到,处理课堂违纪等问题不当。教师不应该掩饰自己的错误,而应该当着学生的面惩罚自己。如惩罚自己打扫教室,罚自己为班级的学生做一件好事等。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