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由来 1864年 德国化学家迈尔发表了 六元素表 他把28种元素列在一张表上 表中各元素按原子量排列成序 并对元素进行了分族 且给尚未发现的元素留出了空位 比 三元素组 有了很大进步 1865年 英国人纽兰兹又提出一个叫做 八音律 的理论 他把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 第八种元素的性质几乎和第一种元素的性质相同 这种像音乐中八度音似的 八音律 进一步揭示了元素的性质和元素原子量之间的密切联系 1869年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通过分类归纳 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思考与交流 观察元素周期表 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结合1 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1 20号元素的排列 分析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一 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原则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行 族 具有相似内层结构和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列 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第一周期 2种元素 第二周期 8种元素 第三周期 8种元素 第四周期 18种元素 第五周期 18种元素 第六周期 32种元素 第七周期 32种元素 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横行 周期的分类 族纵行 主族 副族 A A A A A A A 第 族 稀有气体元素 0族 共七个主族 B B B B B B B 共七个副族 三个纵行 8 9 10 位于 B与 B中间 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化合价数 族的分类 族的别称 第 A族称为元素 第 A族称为元素第 A族称为元素 第 A族称为元素第 A族称为元素 第 A族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碳族 氮族 氧族 卤族 稀有气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归纳 三短 四长 七主 七副 一0 一八 思考 Cl的位置的描述 第七主族 VII族 VIIA族 第III周期 第三周期 第3周期 第三周期第VIIA族 思考 1 氦元素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为什么不把它排在 A族 2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否都在 A族 3 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族呢 4 同周期 A族与 A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多少 要求 能按原子序数背1 36号 会写元素符号 名称 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简图 能从上到下背出每一主族元素 会写元素符号 名称 会推测原子序数 化合价 会写原子结构简图 课后作业1 默写要求范围的周期表 含族序数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名称 课堂练习 1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 Y 53 2 8 18 18 7 第三周期第IA族 第五周期第VIIA族 2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 相对原子质量的最外层电子数D 电子层数的次外层电子数 B X 3 推算原子序数为6 13 34 53 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 3 4 5 7 IVA IIIA VIA VIIA IIA 课堂练习 4 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为原子序数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D 课堂练习 5 元素X的原子获得3个电子或元素Y的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 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X Y两种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得到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元素X在周期表中是第 族 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课堂练习 Mg3N2 VA 三 6 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 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短周期元素中 族序数 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 周期序数 族序数2倍的有 14 3 19 H Be Al S Li a 课堂练习 7 A B C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 其中A B是同周期 B C是同主族 此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质子数之和为31 则A B C分别为什么元素 观察 可得A是氮元素B是氧元素C是硫元素 课堂练习 二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 3 11 19 37 55 1 1 1 1 1 2 3 4 5 6 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碱金属元素单质 Rb 思考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1 与O2的反应 2 与H2O的反应 2 科学探究 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异同 1 相似性 均能与氧气 与水反应 表现出金属性 4Li O2 2Li2O2Na O2 Na2O22Na 2H2O 2NaOH H2 2K 2H2O 2KOH H2 2 递变性 与氧气 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 在同一族中 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 思考与交流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递变性 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相同点 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相似性 容易失去1个电子 单质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递变性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相似点 递变性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 密度变化 LiNaKRbCs 均为银白色 Cs略带金色 柔软 较小 较低 强 逐渐增大 K特殊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熔沸点变化 易于得到一个电子 具氧化性 化学性质活泼 体现强非金属性 得电子能力递减 非金属性递减 氧化性递减 原子的最外层均为7个电子 核电荷数增多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递增 学与问 浏览P7的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并思考 卤素 A族 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卤族元素在物理性质上的规律 浏览P8资料片卡中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表 并总结规律 结论 1 颜色 2 状态 3 熔沸点 4 密度 5 溶解性 逐渐增大 自上而下 逐渐升高 自上而下 逐渐减小 自上而下 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相似性 均能与氢气反应 表现出非金属性 氧化性 递变性 反应通式 X2 H2 2HX 剧烈程度 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思考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1 与氢气的反应 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递变性 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相同点 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相似性 容易得到1个电子 单质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 递变性 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水层 颜色变浅 CCl4层 无色变为橙红色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水层 颜色变浅 CCl4层 无色变为紫红色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现象 水层 颜色变浅 CCl4层 无色变为紫红色 Cl2 2NaBr 2NaCl Br2 Cl2 2KI 2KCl I2 Br2 2KI 2KBr I2 思考 根据上述反应 比较Cl2 Br2 I2的氧化性强弱 结论 氧化性 F2 Cl2 Br2 I2 总结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主族元素 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在性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三 核素 1 原子结构 2 质量数 A 定义 忽略电子的质量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 叫做质量数 符号A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质量数 Z 质子数 X 元素符号 4 元素 核素和同位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3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互称同位素 2 核素 1 元素 核素与同位素概念 同位素的性质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在天然存在的某元素里 不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 各核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是不变的 R1 a1 R2 a2 其中R1 R2 为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1 a2 为各核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各种天然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含量乘积的代数和 5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果用各核素的质量数A1 A2 代替其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得到的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5Cl34 96975 77 37Cl36 96624 23 34 969 0 7577 36 966 0 2423 35 453 即 氯的相对原子量为35 453 已知Cl元素的两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百分含量如下 试计算Cl元素的相对原子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百分含量 1 下列核素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2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 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2 一种元素只有一种核素 对 错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有三种核素 即有三种氢原子B 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 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粒子 总称为元素D 31H是一种同位素 A 课堂练习 5 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Cu和65Cu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