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测验试题.doc_第1页
声现象测验试题.doc_第2页
声现象测验试题.doc_第3页
声现象测验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填空:(220=4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2.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 不能传声。3.不同的介质中,声单传播的速度_(填“相同、“不同”)。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米/ 秒。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响度、_。5.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单位 。 6.“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 。7.用二胡和吉他弹奏同一首乐曲,听起来感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乐音的_不同8.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 Hz到 Hz之间的声音。9.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分别是 _ 、在声源处减弱、 10.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分贝,为了保证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分贝二、判断题:(25=10分)1.我们能够听到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有发声体的存在。 (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 )3.回声是声音碰到远处的物体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 )4.频率高的发声体,音调不一定高。 ( )5.有时候本来属于乐音的声音也有可能成为噪声。 ( )三、单项选择题:(310 =3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可在在水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可在任何条件下传播。3能说明固体传声的现象是:( )A击鼓听到鼓声; B.广播喇叭发出的声音;C风吹铃响; D.耳朵贴着轨道听到火车来了。4我们在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时的回声,是因为:( ) A.老师讲话的声音小; B.教室内不能发生声音的反射; C.回声和原声到同学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 D.以上说法都不对。5对于乐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音调高的,响度一定大; B.响度大的,振幅一定大;C 响度小,频率一定小; D.音调、响度都相同,音色也一定相同。6.比较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速度,正确的是:()A.气体中最快; B.液体最快;C.固体中最快; D.无法比较。 7.下面不属于影响响度的因素的选项是:( ) A.振幅; B.振动的幅度; C.发声体与听者之间的距离; D.振动的快慢。 8.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 D.无数次敲击声。 9.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谈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量不同。10在工厂的生产车间里,工人给声源加垫或罩,是为了:( ) A.生产人员的安全;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四.计算题:(210=20分)1.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2.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 命题方向:本章教材的重点是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难点是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传播的速度不同, 全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声音的发生与传播”。这部分知识是本单元的重点,主要考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传播的条件,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出题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的计算题。计算题主要为回声测距的题目。其中填空题占14分,选择题占18分,判断题占6分,计算题占20分。共58分,占总分的58%. 第二节为“音调、响度和音色”,本节在中考中只作为常识性了解,一般不作要求,故出题形式主要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其中填空题占18分,判断题占2分,选择题占9分,约占总分的29%。 第三节为”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本节在中考中也只作为常识性了解,所以出题形式也主要为填空题和选择题.其中填空题占8分,判断题占2分,选择题3分.占总分的13%。 众观整试题,基础题控制在65%左右,提高题控制在10%-15%之间,这样既做到考查知识,又起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作用。二、 命题依据: (1)填空题:1、考查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2、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三、 双向测试表: 双 向 细 目 表知识点记忆领会应用探究合计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以及回声现象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噪声的来源及防治,声音的等级划分,减弱噪声的途径目 标 要 求测试目的、功能:1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振动才发声。2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V气V液V固)。4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应该作为常数记住。5 知道产生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来晚0.1s。6 会运用回声和速度公式进行测距,即“回声测距”。7 了解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8 了解乐意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9 了解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10. 了解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11. 会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支区分乐音和噪声。12噪声的危害及其等级划分。选题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