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复习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一、 解释词语 环滁: 霏: 负者: 临于泉上者: 泉香而酒冽: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觥筹光错: 阴翳: 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之意: 深秀者: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野芳发而幽香: 伛偻提携: 云归而岩穴暝: 二、重点语句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三、文章理解与赏析 1.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3. 写出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说说它们现在的意思。4. 怎样理解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5.作者用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乐?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6.“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7.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上有什么异同?6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7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8“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9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0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 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 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 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 之风。11本文的德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12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八年级下册古诗专题复习题1、行路难表现诗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诗句是:暗用典故的诗句是: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句子是: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3、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4、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5、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 6、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7、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8、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曲中的主旨句是: 9、饮酒(陶渊明)中写出面对美景而神往的诗句是:诗中表现作者爱菊的诗句是: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着起来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17、描写春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的诗句是: 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今亡亦死 (2)宜多应者 应 宜: (3)会天大雨 发闾左谪戍渔阳 念鬼 (6)旦日,卒中往往语 (7)为天下唱 (8)尉果笞广 (9)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从民欲也 (12)耕之龚上 ( 13) 若为佣耕 (14)夜篝火 (15)此教我先威众耳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比至陈 (18)刑其长吏 (19)固以怪之矣 (20)陈胜王 (21)将军身披坚执锐 (22)乃丹书帛曰 (23)忿恚尉 (2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5)今或闻无罪 (26)发闾左谪戍渔阳 (27)度已失期 (28)吴广素爱人 (29)召令徒属曰 (30)死即举大名耳 (31) 陈涉少时 (32)怅恨久之 (33)辍耕之垄上 (34)等死 (35)死国可乎 (37)召令徒属 (二)、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1)之 辍耕之龚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2)死等死( ) 死国可乎( )(3)以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扶苏以数谏故( )(4)而夺而杀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 天下苦秦久矣。 (4)等死,死国可乎?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失期,法皆斩 (13)苟富贵,无相忘 (1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简答题1.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7选段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8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9.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 必然性: 10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11.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12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1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14、 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15、陈涉世家醉翁亭记都有一个加点的“醉”字。陈涉世家中“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6.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17、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18.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20.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2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醉翁亭记复习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一、 环滁:环绕。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谓(1)称作,叫作;(2)是。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今义:多指提拔。二、重点语句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三、文章理解与赏析 1.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3. 写出从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说说它们现在的意思。答: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醉;水落石出;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4. 怎样理解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答:作者既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有治理好滁州的得意,还有寄情山水排遣贬谪后的心中的郁闷的感情。5.作者用乐贯穿全篇,请问总计写了哪几种乐?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作者写了五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因山水而醉,因喝酒而醉,因与民同乐而醉,也因治理好滁州让百姓生活快乐而自我陶醉而醉。(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6.“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艺术整体。7.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在思想上有什么异同?答:相同点: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范仲淹表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不同点:岳阳楼记范仲淹“不以已悲”勉励自己并规劝友人,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6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答: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符合要求即可)7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 8“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9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10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11本文的德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滁人如此的兴高采烈的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12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八年级下册古诗专题复习题1、行路难(李白)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籍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2、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与朱元思书(吴均)中描写水尤为清澈的诗句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4、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缺”;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8、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曲中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9、饮酒(陶渊明)中写出面对美景而神往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中表现作者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0、行路难中,表现诗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用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着起来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14、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5、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亦矣;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句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亦矣;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 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叙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描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概括地赞叹富春江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7、描写春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今亡亦死 (2)宜多应者 应 宜: (3)会天大雨 发闾左谪戍渔阳 念鬼 (6)旦日,卒中往往语 (7)为天下唱 (8)尉果笞广 (9)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从民欲也 (12)耕之龚上 ( 13) 若为佣耕 (14)夜篝火 (15)此教我先威众耳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比至陈 (18)刑其长吏 (19)固以怪之矣 (20)陈胜王 (21)将军身披坚执锐 (22)乃丹书帛曰 (23)忿恚尉 (2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5)今或闻无罪 (26)发闾左谪戍渔阳 (27)度已失期 (28)吴广素爱人 (29)召令徒属曰 (30)死即举大名耳 (31) 陈涉少时 (32)怅恨久之 (33)辍耕之垄上 (34)等死 (35)死国可乎 (37)召令徒属 (二)、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1)之 辍耕之龚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2)死等死( ) 死国可乎( )(3)以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扶苏以数谏故( )(4)而夺而杀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 天下苦秦久矣。 (4)等死,死国可乎?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失期,法皆斩 (13)苟富贵,无相忘 (1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简答题1.选文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6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 7选段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8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9.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偶然性: 必然性: 10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11.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12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3陈涉与佣者的这段对话主要说明了什么? 14、 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 15、陈涉世家醉翁亭记都有一个加点的“醉”字。陈涉世家中“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17、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18.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19.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0.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 21.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一)、(1)逃亡(2) (2)响应 应当(3)会适逢(恰巧遇到、正好、正赶上)(4)同谪(5)考虑、思索(6)旦日明天(第二天) (7)唱,通“倡”,首发 (8)用鞭打 (9)一起 (10)十分之六七(11)愿望 (12)去、往 (13)你 (14)用笼子罩 (15)威服 (16)难道 (17)等到 (18)惩罚(19)认为怪异 (20)为王 (21)指武器 (22)用丹砂 (23)使恼怒(24)、编次。 (25)有人。 (26)指代平民 (27)估计、揣测 (28)素:向来 (29)部属 (30)发动,发起 31.少:年轻;32.恨:叹恨(怨恨);33.辍:停止 (34)同样 (35)为而死 (37)召集(二)、(1)去、往;音节助词;的;代项燕(2)死亡;为而死(3)来;用;因为(4)表承接;表转折(三)、(1)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上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3)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的压迫,痛苦不堪。(或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4)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5)何况(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6)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7)如今果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8)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9)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10)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11)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或: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错、漏译关键词:如借第等,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1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13)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 (14)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15)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四)、1A(苟:如果) 2C(均为动词“到”“往”) 3D(均为“屡次、多次”) 4C(“等死”应为“同样是死”) 5B(“鸿鹄之志”是陈胜年轻时的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天津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4年包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4年呼伦贝尔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陇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医学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宿州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中学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美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读I》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白城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沧州银行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商标代理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涂覆玻璃纤维布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天津某五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 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 美业人公司年会活动方案
- 2025广东东莞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4人备考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职cad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 网店运营方案
- 船体火工安全素养强化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工职业标准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