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全套课件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ppt_第1页
高考数学复习全套课件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ppt_第2页
高考数学复习全套课件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ppt_第3页
高考数学复习全套课件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ppt_第4页
高考数学复习全套课件 第五章 第六节 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1 仰角和俯角与目标视线同在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 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 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 如图所示 2 方位角一般指北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如方位角45 是指北偏东45 即东北方向 3 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如图所示 4 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 即i tan i为坡比 为坡角 1 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 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 则 的关系为 A B C 90 D 180 解析 根据仰角和俯角的定义可知 答案 B 2 若P在Q的北偏东44 则Q在P的 A 东偏北46 B 东偏北44 C 南偏西44 D 西偏南44 解析 由方位角的定义可知 Q应在P的南偏西44 答案 C 3 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 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 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60 则灯塔A在灯塔B的 A 北偏东10 B 北偏西10 C 南偏东10 D 南偏西10 解析 如图所示 由已知 ACB 180 40 60 80 又AC BC A ABC 50 60 50 10 灯塔A位于灯塔B的北偏西10 答案 B 4 如图 在 ABC中 若A 120 AB 5 BC 7 则S ABC 解析 在 ABC中 由余弦定理得BC2 AB2 AC2 2AB ACcos120 即49 25 AC2 5AC 解之得AC 3 S ABC AB ACsinA 5 3 答案 5 在200m高的山顶上 测得山下一塔的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 60 则塔高为m 解析 如图所示 设塔高为hm 由题意及图可知 200 h tan60 解得 h m 答案 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分析 理解题意 分清已知与未知 画出示意图 2 建模 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 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 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 求解 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 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 检验 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特别警示 1 要计算距离就必须把这个距离归结到一个三角形中 通过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但无论是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都得至少知道三角形的一个边长 即在解决问题时 必须把我们已经知道长度的那个边长和需要计算的那个边长纳入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或是通过间接的途径纳入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这是我们分析这类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2 测量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只要在这两个点所在的平面上选取两个可以测量距离的点 测量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及这两个点对所测量的两个点的张角 就可以使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解决问题 2009 辽宁高考 如图所示 A B C 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 B 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 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75 30 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60 AC 0 1km 试探究图中B 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 然后求B D的距离 计算结果精确到0 01km 1 414 2 449 思路点拨 课堂笔记 在 ACD中 DAC 30 ADC 60 DAC 30 所以CD AC 0 1 又 BCD 180 60 60 60 故CB是 CAD底边AD的中垂线 所以BD BA 在 ABC中 即AB 因此 BD 0 33km 故B D的距离约为0 33km 正 余弦定理在测高问题中的应用 特别警示 解决该类问题时 一定要准确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概念 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 的方向前进40米后 望见塔在东北方向 若沿途测得塔顶的最大仰角为30 求塔高 思路点拨 依题意画图 某人在C处 AB为塔高 他沿CD前进 CD 40米 此时 DBF 45 从C到D沿途测塔的仰角 只有B到测试点的距离最短时 仰角才最大 这是因为tan AEB AB为定值 BE最小时 仰角最大 要求出塔高AB 必须先求BE 而要求BE 需先求BD 或BC 课堂笔记 在 BCD中 CD 40 BCD 30 DBC 135 由正弦定理得 BD 20 过B作BE CD于E显然当人在E处时 测得塔的仰角最大 有 BEA 30 在Rt BED中 BDE 180 135 30 15 BE DBsin15 20 10 1 在Rt ABE中 AEB 30 AB BEtan30 3 米 故所求的塔高为 3 米 1 测量角度 首先应明确方位角 方向角的含义 2 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 确定所求的角在哪个三角形中 该三角形中已知哪些量 需求哪些量 然后采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 如图 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 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A B C三点进行测量 已知AB 50m BC 120m 于A处测得水深AD 80m 于B处测得水深BE 200m 于C处测得水深CF 110m 求 DEF的余弦值 思路点拨 课堂笔记 作DM AC交BE于N 交CF于M DF DE EF 在 DEF中 由余弦定理 cos DEF 高考对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的考查 其常规考法为 依据实际问题背景 直接给出测量数据 通过考生作图分析 然后选用恰当的公式直接计算 而09年宁夏 海南高考打破常规 并没有直接给出测量数据让考生直接计算 而是要求考生亲临实际问题的环境里进行具体操作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设计出计算步骤 可以说是一道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 是一个新的考查方向 考题印证 2009 宁夏 海南高考 12分 为了测量两山顶M N间的距离 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 B两点进行测量 A B M 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 如示意图 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 B间的距离 设计一个方案 包括 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 用字母表示 并在图中标出 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 N间的距离的步骤 解 方案一 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A点到M N点的俯角 1 1 B点到M N的俯角 2 2 A B间的距离d 如图所示 3分 第一步 计算AM 由正弦定理AM 6分 第二步 计算AN 由正弦定理AN 9分 第三步 计算MN 由余弦定理MN 12分 方案二 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A点到M N点的俯角 1 1 B点到M N点的俯角 2 2 A B的距离d 如图所示 第一步 计算BM 由正弦定理BM 第二步 计算BN 由正弦定理BN 第三步 计算MN 由余弦定理MN 自主体验 如图所示 有一条河MN 河岸的一侧有一建筑物AB 一人位于河岸另一侧P处 手中有一个测角器 忽略测角器的高度 可以测仰角 和一个可以测量长度的皮尺 测量长度不超过5米 请你设计一种测量方案 不允许过河 并给出计算建筑物的高度AB及线段PA的公式 希望你的方案中被测量的数据的个数尽量少 解 测量方案如图所示 在水平线PA上取一点Q 需要测量的数据有PQ a BPA BQA 有tan tan AP AQ a 所以有AB PA tan AQ tan 即 AQ a tan AQ tan AQ 所以有AB 1 一船向正北航行 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 继续航行半小时后 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 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 则这只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A 5海里B 5海里C 10海里D 10海里 解析 如图 依题意有 BAC 60 BAD 75 所以 CAD CDA 15 从而CD CA 10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可得AB 5 于是这只船的速度是 10 海里 小时 答案 C 2 某人向正东方向走xkm后 向右转150 然后朝新方向走3km 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是km 那么x的值为 A B 2C 或2D 解析 如图所示 设此人从A出发 则AB x BC 3 AC ABC 30 由正弦定理 得 CAB 60 或120 当 CAB 60 时 ACB 90 AB 2 当 CAB 120 时 ACB 30 AB 答案 C 3 2010 青岛模拟 从高出海面hm的小岛A处看正东方向有一只船B 俯角为30 看正南方向的一船C的俯角为45 则此时两船间的距离为 A 2hmB hmC hmD 2hm 解析 如图OA h ACO 45 ABO 30 则OC h OB h 又 COB 90 BC 2h 答案 A 4 甲 乙两楼相距20米 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 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 则甲 乙两楼的高分别是 解析 如图 依题意有甲楼的高度AB 20 tan60 20米 又CM DB 20米 CAM 60 所以AM CM 米 故乙楼的高度为CD 20 米 答案 20米 米 5 在 ABC中 若a 3 cosC S ABC 4 则b 解析 cosC sinC 又S ABC 4 即absinC 4 b 2 答案 2 6 如图 港口B在港口O正东120海里处 小岛C在港口O北偏东60 方向 港口B北偏西30 方向上 一艘科学考察船从港口O出发 沿北偏东30 的OA方向以20海里 小时的速度驶离港口O 一艘快艇从港口B出发 以60海里 小时的速度驶向小岛C 在C岛装运补给物资后给考察船送去 现两船同时出发 补给物资的装船时间为1小时 问快艇驶离港口B后 最少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和考察船相遇 解 设快艇驶离港口B后 最少要经过x小时 在OA上的点D处与考察船相遇 如图 连结CD 则快艇沿线段BC CD航行 在 OBC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