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现代大国学”的内涵和魄力当今“国学热”的兴起使中国人舒解了那种长期郁积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文化精神焦虑,启动了一种新的文化心理机制,开始重建文化自信,重振文化尊严,重新评估国学在应对全球化浪潮和强势文化的赐予及挑战中的根本价值,进而探讨国学与民族全面振兴相适应的当代创新形态。那么,何为国学?国学既然姓“国”,它就不是一家或几家的私学,而是一种综合的公共的知识共同体,融汇着这个国家数千年的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族群民俗,蕴涵着国魂、国脉、国宝、国本,是中国人的尊严所在、根基所在,以原创性的智慧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源泉所在。这就是所谓“大”,这就是中庸所说的:“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这就是说,“大”就要大到有吞吐天地山川的内涵和魄力。因此国学价值的重新认定,理所当然地既激活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心头的那份智慧的刚强,又激活世世代代流动在中国人心头的那份深情的柔软。它首先是中国人的性命之学。我们不避千辛万苦地穿越时间和历史,把今日之复兴和古老之文明在内在精神脉络上对接起来,是包含有几分感恩的,枝繁叶茂感恩于根系发达。感恩中孕育着创造,以创造来弘扬传统,使创造成为不失根本的、可以不断生长着的生命过程。国学的当代形态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两个传统:一个是五千年的老传统,另一个是百年的新传统,二者之间难免有所扞格,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二者已有所融合。超越扞格,古今贯通,抛弃画地为牢的小家子气,实行有根柢的深度创新,“致广大而尽精微”,乃是一个现代大国的文化魄力之所在。把国学昌明从保守主义的陈陈相因的套数中剥离出来,乃是改革开放中深化思想解放的一项独特的收获。之所以称“独特”,有两重含义。首先的一重含义是,它打破了传统与现代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重建中国文化现代性创造的主体性。究竟是把现代性创造扎根于自己的主体性土壤中,还是把现代性创造嫁接在他人的主体性枝杈上,这是现代文化转型的百年难题。割裂现代性和主体性的联系,陷入文化自虐的迷局,这种“失根创造”似乎追求“低成本”,实际上是游离了世界上属于一流的中国文化经验和智慧的优势的。如此追求文化上的“同步”,即便手忙脚乱地挦扯皮毛,也很难避免邯郸学步的尴尬。鲁迅曾经感慨:“中国的古书里有一个比喻,说:邯郸的步法是天下闻名的,有人去学,竟没有学好,但又已经忘却了自己原先的步法,于是只好爬回去了。我正爬着。但我想再学下去,站起来。”从爬到站,这是文化自主创造的姿态。当代国学形态的探索和创建,可能提倡一个新的契机,恢复文化创造主体的完整生命形态,首先站稳脚跟,同时总览世界当代思潮,把发现中国与发现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生命去拥有和消化林林总总的知识和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开拓现代大国文化创新体系的路子。历史的契机是要用文化自觉来把握的,不要再延耽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彷徨之中了。其次的一重含义是,国学的升温超越了汹涌而至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世俗价值理念,在遭遇商品大潮中,坚守着人文精神价值的尊严。人文精神之用,不在于充饥,不在于炒股,也不能在金融风暴中“救世”。人文精神之用,乃是“无用之大用”,大在其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记得一位前辈学者曾经做出如此精彩的发问: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总之,国学的当代价值,应该成为我们文化创造的主心骨,文化对话的身份证,文化旅行的精神家园。然而,国学遭遇商品大潮和进入现代传媒,在它被大众化从而做大做火的同时,也潜在着被异化的危险。民间的国学热情应该珍视,应该充实和提高,不容把它戏弄成为虚热或泡沫。这就足以使我们明白,当代国学的品格,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尖端性。没有基础,尖端容易坍塌;没有尖端,基础则流于浅陋而庸俗。这就令人联想到胡适的一句名言:“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引申而言之,讲的是当代国学的功能与出路,既追求高度创新,又追求广泛传播,把握住原创性和共享性这两个关键,使之各有侧重,又互动互补,在不同的维度上把国学做大、做新、做强。这部不可不知的国学一千问,邀请北京一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就文、史、哲等十个科目的一千个国学知识点,以解惑释疑的问答体,提供简明扼要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配合中央电视台“开心学国学”栏目开展全国性的大型国学知识竞赛活动而编纂的,旨在使国学知识如春风化雨,千点万滴洒入民众的心田。我们又回到孔夫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智慧也是含笑的。开心学国学如果能够抵达学思的好与乐的境界,那么它开启的就不是嬉皮笑脸的闹心,而是智慧的心扉向文化的尖端笑吟吟地敞开。1.第2段中“国”字为什么加引号?(2分)2.第3段“枝繁叶茂感恩于根系发达”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3.辨析第3段和第6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4.“独特”有两重含义,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国学要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回归传统。B.现代国学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主体性。C.国学的价值不在于充饥,不在于金钱,不在于物质消费。D.国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表面看起来好像是无用的。5.推断这本书的书名填写在第6段横线处,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6.依据本文内容,写一段话说服你的同学参加学校的国学社团活动。(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8分北方有盛宴吴惠子直到十一岁,我才吃到这辈子第一个汉堡包。这都归功于我妈,她年轻的时候卖红枣,常驻北京办事处。我妈卖得风生水起,因为见多识广,所以一直走在时尚前沿,逛赛特,烫卷毛,穿短裙,背名牌包。有一回她出差回来,突然觉得我很土,便二话不说买了两张火车票,让我跟她去北京见见大世面。我捧着软软的汉堡认真地咬了一口,又认真地咬了第二口。崩溃!又黑又黏的胡椒酱,滋味奇怪,难以下咽。我抬头看看我妈,再看看周围,大家分明都吃得比我香。由于担心我妈嫌我土,我勇敢地把汉堡吃完了,心情非常复杂。可谁知道这种被全世界背叛的感觉,竟随着北方的盛宴接踵而至。第一次喝到固体状的酸奶,第一次吃到从水里捞出来的不仅不带汤还要蘸醋的饺子,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尖椒肉丝还有甜甜腻腻的京酱肉丝,第一次端起撒了葱花和香菜的咸豆腐脑我狭隘的味觉突然就慌了。我妈带着我吃遍了北京,那个寒假,我的每顿饭都像盛宴,我鼓励自己在带着冰碴的生拌牛肉里振作,也纵容自己在晶莹剔透的锅包肉里沉沦,彻底明白了我妈为什么说我土。我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横扫地球,吃遍天下所有的飞禽走兽。回家的火车上,我妈给我买了一包真空包装的卤鹌鹑,啃起来奇香。我回味着北方才有的盛宴,胃口大开,无肉不欢。念高中时,我妈跟单位申请,出差的时间缩减了一半,所以总能在家里给我做饭。可是由于我妈做饭实在太好吃,以至于我经常因为中午吃得太饱,下午的数学课上大脑缺氧,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有一回在我一口气吃了半锅饭后,我妈忍不住大发雷霆。她说我成绩不好,饭都白吃了。可是饭怎么会白吃呢!我胖了,真胖了。我妈给我买了一种非常甜的进口减肥食品,勒令我每顿最多吃一碗饭,还不让我压得太实,并没收了我的全部零食。那一阵儿,每当我端起碗,我妈就会问我:“还要吃?”胖真是一种无法呼吸的痛。但是一想到没肉吃,我便更加心痛。思忖再三,觉得“人生得意须尽欢”,便毅然决然离开小县城,到北京念大学。北方有盛宴,我和同学经常跨越半个北京,去西四北大街排队买煎饼,或是车从望京跑到南小街吃卤煮,夏天晚上的据点,通常都在对外经贸大学对面的车棚烧烤摊,冬天沿着东河沿,去南门涮肉、喝啤酒,清新脱俗。铜锅咕嘟咕嘟冒着泡,窗户上雾气蒙蒙,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影影绰绰。朋友笑问我如果一顿没肉还能不能吃下饭,我光是听就急了,说不能,绝对不能没肉吃。我外婆总说,人有多大胃,就吃多少饭,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讲,世事无常,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外婆说得对。我妈得了癌症,整整十八个月,我一口肉都没吃过,也照样把每顿饭都吃下去了。那时候病急乱投医,束手无策跑到雍和宫跪了三个小时,发愿说只要我妈身体健康,我愿意吃素不杀生。我妈知道后气急败坏,说我书都白读了,太愚昧。我妈问我:“人如果不吃肉,身体还能好吗?女人不喝猪脚汤,皮肤还能好吗?如果吃素就能治病,还要医生干吗?”但是我固执,觉得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我说我在雍和宫见佛就跪,跪一次就说一遍心愿,绝对不能食言。最后我妈还是没拗过我,接受了我不吃肉的决心。刚开始吃素很痛苦,因为没有动物脂肪,饿得很快,经常刚吃完饭马上就饿,半夜有时候还会饿得睡不着,人一下子变得很焦虑,瘦了好多。有一回我馋得不行,做梦吃饭,夹了一块蒜香排骨,结果又在梦里清楚地告诉自己不能吃,于是放进嘴里的排骨,又被我吐了出去。早晨醒来后我坐在床上大哭一场。医生妙手回春,我妈的病彻底好了,她的精神甚至好过从前。我在朋友和我妈的反复劝说下,终于开了荤。但因为太久不吃肉,第一口老鸭汤,感觉很腥。我发现,肉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现在跟客户吃饭,山珍海味满满一桌,大家你来我往把酒言欢,我的食欲却大不如从前,美味入口却味同嚼蜡,经常走神。奇怪,这不就是我曾经心心念念的北方盛宴吗,高朋满座,热闹非凡,但盘子里的肉,味道怎么像是变了。心口仿佛有一束光,沿着喉咙撞过来,把舌头上的肉味鲜香都冲淡了。才明白:。小时候我信誓旦旦,要吃遍全球,可眼下,风风光光的北方盛宴,恐怕再使劲也推不到高潮了吧,因为生命里真正的高潮早就出现了:妈撸起袖子,在厨房三下五除二露一手凉拌木耳、白灼芥兰、丝瓜炒蛋、清蒸老虎斑,配一碗干贝白菜汤,添一碗喷香的白米饭。四菜一汤,尽是滋味,千金不换。7.第段加点字“慌”用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3分)8.第段划线句的作用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铜锅咕嘟咕嘟冒泡烘托出“我”内心的惬意和愉悦。B.用雾气蒙蒙和人影绰绰反衬出南门盛宴的清新脱俗。C.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表现“我”对北方盛宴的怀念。D.这句描写与后文下决心不吃肉食形成对比,升华主旨。9.分析第段的作用。(3分)10.根据文章表达的主旨和情感在第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4分)11.任选角度,赏析第段。(5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1)执手相看泪眼,。(柳永雨霖铃)(2),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5),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6)皓月千里,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7)桃李不言,。(史记)(8)知人者智,。(老子道德经)(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一丛花溪堂玩月作陈亮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注】陈亮:南宋著名词人,倡言恢复中原,数次因言获罪。鸣榔:渔人捕鱼时敲击船舷使作声。13.“一丛花”是这首词的。(1分)14.对这首词中“山河影转”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句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B.“转”与“辗”相照应,写出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C.光与影的转换,使得山河景象发生了一些变化。D.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古今变迁的感慨。1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溪堂玩月”?(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8分)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督府横取秋苗,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岁大饥,人相食。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注】无艺:没有定法。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农病之()(2)改知尤溪县()(3)鹿卿入白其母()(4)劝居民收字遗孩()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调南安军学教授B.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C.由是理义之学复明D.督府横取秋苗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2)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19.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曲线句子。(3分)20.概述真德秀称徐鹿卿“有忧爱之诚心”的具体表现。(4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处州照水堂记(宋)苏舜钦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咸平初,杨文公起凝霜阁,下览平旷,得遥岑远林之赏,当时固已为嘉处。景祐中,孙公元规以言事南迁,移守此郡,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又得西北隅绝巘之巅,刬去丛秽,化出异境,溪山之势,奔放坌来,始规地命名,诏徙他郡。后更三守,泯然不寻。李君然明之来,刷剔隐滞,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景与意并,正获乎元规之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摩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有长溪者,源自闽来,趋过槛下,前向南明山,盖王方平之旧隐也,苍峰古刹,阴晴隐见。又于东南创月轩,稍却为燕阁,阁之右又为风亭,亭前启轩曰夕霏,是皆出于照水,而乃有斯胜也。华榱髹楯,下上相焕,易去榛莽,与政俱新,盖基于元规,成于然明,使元规之久,则然明乐成其成矣。然明之去速,则来者其谓斯何!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后先。一日然明书来,求予文其事,予慨然东望,神爽坐驰,恨不能剧饮酣歌,俯仰周览于其上;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山水之胜,徒胸中耿耿,终日有所思,然明或能图以为贶,使予对而销忧,尚可更发咏歌,以足其未至者矣。21.分析第段划线句的作用。(2分)22.文中第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1分)A.耶B.哉C.乎D.矣23.概括第段“而乃有斯胜也”中“胜”的内涵。(3分)24.下列对第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照水堂由三人修建完成,作者都做了详细记录。B.每次修缮照水堂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造。C.照水堂周围的山水之胜作者无法一一加以描述。D.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为了满足没有到达之人的愿望。25.孙元规和李然明“二君”的“默契”体现在哪里?(3分)二写作(70分)26.有人说:“如果你改变自己的欲望和记忆,那么你将变成另一个人。”对于这句话,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松江参考答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1(2分)此处赋予了“国”以特定的含义,与“私”学相对应,强调国学的丰富性与博大的特点。2(2分)今日文化的发达得益于国学传统的深大、博厚。3(3分)“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的是国学基于文化传统继承与创新。“要能广大要能高”强调的是国学的功能与出路既追求高度创新,又追求广泛传播。两处引用具体生动形象,增强了说服力。4(3分)A5(3分)开心学国学(推断理由:这本书是配合中央电视台“开心学国学”栏目而编纂的;后文强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国学如果能够抵达学思的好与乐,智慧也是含笑的。)6(5分)(参考答案):xx同学,诚邀你加入我校的国学社团,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国家数千年的思想学术、典籍制度、百行百艺、族群民俗等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同时对你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和文化素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学是中国人的尊严所在、根基所在。它以原创性的智慧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源泉所在。(学生找出至少四个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8分)7.(3分)答:不合适(1分,但是没有理由就不给分),理由是“慌”是形容心情的,与“味觉”搭配不当。(理由充分,3分)答:合适(1分,但是没有理由就不给分),理由是,用“慌”字,形象地写出了味觉的不适应带来的心理上的感受(1分),表现北方盛宴给我带来的震撼感觉(1分)。8.(3分)A9(3分)此段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外婆说“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讲,世事无常,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引起下文世事无常母亲得了癌症这一事件的叙述。10.(4分)原文是:人最先变老的原来是味觉,即使杯觥交错、缤纷筵席,吃份儿新鲜,也吃不出团圆的味道。(要点:与主题相关的团圆、亲情等)11(5分)角度(1分):动作,色彩(或者是白描,引发想象)。如“妈撸起袖子、露一手”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麻利与能干;“木耳的黑”、“白米饭”、“丝瓜的绿”这些色彩丰富的食肴的搭配了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平淡但很温馨的画面,也凸显了母亲的形象;菜品的清淡精致又与北方盛宴的丰盛形成对比,形象地表达真正地盛宴不在丰盛的菜肴,而是来自家人的团圆。(角度1分,举例1分,赏析3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6分)(1)竟无语凝噎(2)熊咆龙吟殷岩泉(3)郴江幸自绕郴山(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5)半亩方塘一鉴开(6)静影沉璧(7)下自成蹊(8)自知者明(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13(1分)词牌名14(3分)B15(4分)化静为动或动静结合。如“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