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doc_第1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doc_第2页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教学案例张 龙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品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色;2、翻译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3、理解“舍生取义”、“保持其本心”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赏析品味孟子散文的人文魅力。教学难点:把握中心论点,理解比喻、类比、举例、对比、排比等论证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认识孟子,激情导入由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引出作者孟子,走进鱼我所欲也。请学生说说对孟子的了解“孟子知多少”。 学生发言:生1: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生2: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教师根据情况利用多媒体补充关于孟子生平,“性善说”的理论或孟子辞万钟厚禄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孟子高贵品格的敬佩。(见课件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重要代表,被人们称为“亚圣”;2、“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孟子的知识,课上学生的表现积极踊跃。二、自主学习,诵读课文1、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情感;2、读一读,记一记(请学生注音)一箪(dn)食 一豆羹(gng) 蹴(c)尔而与(y)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3试辨识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三、翻译课文,疏通文意请约四名学生翻译,其余学生准备纠正补充。注意以下重点句子的翻译: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不也应该停止了么?)5请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提倡互动探究性学习,教师负责引导、指正。学生们表现积极活跃,疑惑较多,不仅提到了“兼、苟、已”等难把握的字词,而且涉及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并非“舍生取义”等探究性问题。当教师不再越俎代庖,真正给了学生时间,他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有所发现,体会到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四、探究学习,赏析难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本文由“舍生取义”出发进而论证了“人应保其本心”的中心论点。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2.孟子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又是怎样论述其观点的明确:(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举行道之人、乞人的事例说明他们有羞恶之心,可后来有人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保持其本心”;(3)从上述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喻,到举行道之人、乞人的事例,及不吃嗟来之食与受万钟之禄的对比,可看出作者设喻巧妙,举例妥帖,对比鲜明;通篇排比,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孟子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人们,突出了“保持其本心”的中心论点。 以上问题,学生在互助合作下都能说出要点,教师可适当补充。五、放飞心声,拓展延伸2000多年以前,孟子为他的“性善说”奔走呼告,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他笑傲王侯,轻身赴险,把权势、财富、美色看得一文不值,把理想、正义、人格看得高于一切;2000多年过去了,孟老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人们依然在吟颂着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仍然在称道着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常用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勉励自己;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是否有许多话想说给大家听,那就请放飞心声吧!有三个小题目可供参考:我心中的孟子、孟子,请听我说、孟子,我们呼唤你。六、结束语同学们,回顾这篇充满浩然正气的散文,你学到了什么?巧妙的比喻,严密的逻辑,善辩的文采,舍生取义的精神(让学生归纳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仅仅是打开了学习孟子的一页篇章,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孟子,研究孟子,学习孟子,因为他会让我们终生受益!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总认为文言文深奥难懂,学生自己几乎不能自主学习,所以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一字一句,从来不敢有所怠慢,希望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不再有疑惑,。但我发现,无论怎样尽力,学习效果都很难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屏弃串讲的模式,贯彻新课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当学习的主人。另外文言文教学不仅承载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其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渐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鱼我所欲也一文时调整了教学重心:既注重文言基础的积累,又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厚实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真正品位到孟子的魅力,内化其高尚的人文精神。本节课的收获有:1、重点文言词语用法,可以在文言文单元学习前教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归纳梳理,能举一反三;在运用文言文五步教学法的方法之后,课堂变条理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清晰了。2、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力求人人尽享成功的喜悦。改变单一的老师提问,点名叫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自己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积极性很高。3、美读吟诵是学习本文的秘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师生一起去品味孟子散文的意蕴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理解,从而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目标。4、把时间还给学生。文言文学习可在课前给学生一节预习或自学时间,课上精讲少析,给学生充分的理解、体悟时间,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也能走出文本,联系社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5、链接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素养。教学中把知识相互贯通,让学生既认识战国时的孟子又感悟“舍生取义”在今天的伟大意义;帮助学生积淀中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意志,提升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