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单元计划课题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和巴西的自然概况。2、 学会利用资料说明一个国家的种族和民族构成。3、 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影响。4、 认识农业专业化区域生产的优势,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学科思想综合利用多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5、 认识美国和巴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培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1、 种族、民族构成特点及社会效应。2、 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3、 美国和巴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课时安排总课时数共5课时第一节 美国 3课时第二节 巴西 2课时第一节 美国单位:店张中学 主备人:郭烽火 课题第一节 美国(1)课型单一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西半球概况。2、 认识美利坚民族的特点,理解多元文化的效应。方法与过程1、 通过课前预习、阅读地图了解美国的自然概况2、 分析相关资料(数字、图表)认识美国民族、种族的构成揭示美国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积极和不利影响,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认识美国多元文化的特点,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2、 在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美国多元文化的效应。教学难点美国多元文化的效应。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归纳。教具学具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检查课前预习教师出示挂图(世界政区图、美洲地形图),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南、北美洲与哪些大洋相邻?2、叫两名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主要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3、叫两名学生在美洲地形图上找出主要地理事物:科迪勒拉山系、阿巴拉契亚山、大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巴拿马运河等。4、美国地处 带。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澳大利亚等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来学习一个新的区域西半球的国家一、 西半球概况。1、 教师对刚才学生读图方法做适当点评,并对学生的回答做以积极鼓励为主的评价。2、 教师归纳补充: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作北美,美国以南的地区因为通用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在第九章,我们将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学习西半球的国家。15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后,为了开发这里,向美洲开始移民,快速发展的北美洲同时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使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二、 移民国家1、移民的概念: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才可以称这个国家为移民国家。2、学生阅读途9.2认识美国的种族构成。(数据对比)教师归纳: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居住在这里的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都是在近200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3、多元文化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1、 学生自读P80阅读材料、P81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种族的人在美国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居美华人也是这些移民的一份子。2、 学生分组讨论P81活动2,谈谈自己的感受。4、教师归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民族的劳动人民为美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共同创造了美国美国的人口、美国的民族、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经济、美国的社会。、不同民族、种族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使美国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课堂检测1、 北美和拉丁美洲是如何划分的?2、 南、北美洲各有哪些主要的国家、山系、高原、平原?3、下列情况哪些属于移民:、出国留学 、到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到法国旅游 、到英国工作且加入英国国籍4、美国被称为“移民国家”,移民的进入对美国社会有哪些影响?作业布置1、 收集有关介绍美国民族、种族问题的材料,加深对美国社会问题的认识。2、 收集介绍美国自然环境的材料,预习下节内容。板书设计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一、 西半球概况二、 移民国家1、 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2、 社会问题突出。课后反思所得:所失:所改:第一节 美国单位:店张中学 主备人: 郭烽火课题第一节 美国(2)课型单一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美国的自然概况。2、 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认识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点。3、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等资料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与过程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合作;在分析美国农业带分布及成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考虑农业问题时要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学生进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意识形成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确农业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灌溉、人口、市场交通等,做到因地制宜。体会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重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优势表现、分布及成因。教学难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成因。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启发探究教具学具美国地形图;美国降水量分布图;美国农业带分布图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检查课前预习1、美国的国土面积排世界第 位。2、美国共有多少个州?本土以外的两个州分别是什么?美国的首都是什么?3、五大湖具体指哪五个湖?4、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什么?5、美国国旗有什么含义/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半球的概况,认识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那么这个移民国家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而走上超级大国之路的?一个国家发展经济首先是从农业开始的,而农业必须依靠自然环境。下边我首先带领同学们去认识美国的自然环境。一、 美国的自然概况1、 出示世界政区图,让学生明确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2、 出示美国政区图,让学生认识美国的领土构成。这里要强调学生注意地图下方的补充窗口所显示的两个海外洲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洲。3、 出示美国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课文P84活动1、活动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地图着色去认识地势的高低及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4、 教师归纳:1、 美国幅员辽阔,主题部分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属于温带地区,除本土的48个州另外在海外还有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州,面积居世界第四位。2、 美国的地形以西部由多条平行山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和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为骨架,中部形成面积广大的中央平原。在西部高山区有大面积的山间高原,被称为大高原。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大西洋沿岸有低平的沿海平原,这些平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 由于受南北纵列地形引导,东部低山及平原地区降水多余西部高山,另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灌溉,从而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条件。总的来说,辽阔的耕地,丰富降水及便利的灌溉为美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而明显的自然环境差异更造就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二、 农业地区专业化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83阅读材料(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通过具体的数字让学生感受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进而得出“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的结论。2、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9.6和图9.7两幅显示美国农业生产场景的图片,设问:在第一幅图片中,那么大面积的庄稼地里为什么做工的只需很少的人?养鸡场的设施先进吗等,通过疑问引导学生得出“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进而再设问: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有什么好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节约劳动力,提高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当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调动时,教师应再引导学生去探究:美国的农业专业化有什么表现?又是如何形成的?3、 指导学生阅读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完成P84活动3.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每一农业带的具体名称,然后让学生阅读A、B方框内的注释,设问“温带”、“春夏气温较高”、“气候冷湿”这些语句描述的是哪个地理要素?“地势平坦”又是描述哪个地理要素?乳畜带靠近城市和人口稠密区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农业带分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然后以A、B、C三项的模式完成D(小麦带,位于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少,适合小麦生长)、E(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位于西部高山地区的大高原,干旱少雨,草原面积广阔,农作物需要灌溉)、F(亚热带作物带,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属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非常有利于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的注释。4、 讨论提高,思维拓展、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有什么好处?(便于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便于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美国农业的发展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发?(要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科技兴农等)课堂检测1、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 化和 化。2、美国的农业带有 、 、 、 、 、 。3、美国位于五大湖区的农业带为 。4、农业地区专业化有什么好处?作业布置1、收集有关美国农业发展的资料和图片,加深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认识。2、收集有关介绍高新技术产业的材料,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地图中找出美国主要的城市,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板书设计第一节 美国移民国家多元文化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经 济 发 展社会问题突出课后反思所得:所失:所改:第一节 美国单位:店张中学 主备人:郭烽火 课题第一节 美国(3)课型单一课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美国工业发展概况,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巨大推动作用。2、 认识美国的发展是建立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3、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与过程1、 通过自我阅读,感受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通过工业分布图找出美国主要工业城市,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2、 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对比数据,感受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巨大作用。3、 通过图表分析认识美国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4、 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中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2、 在认识美国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中,树立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观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2、 认识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对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教学难点以美国对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教具学具美国工业分布图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检查课前预习1、出示美国政区图,叫两名学生在图中找出华盛顿、纽约、波士顿、亚特兰大、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底特律等主要城市?2、列举出几个你所知道的高新技术产品。引入: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发达的经济不仅仅依靠其很有特色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发达的工业为坚强后盾的,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美国工业的发展情况。一、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 学生阅读P86阅读材料(美国居世界第一、二位的工业产品),让学生感受美国发达的工业,从而能对美国的经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教师总结归纳:美国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体系完整,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2、 指导学生阅读P86图9.12(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让学生找出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通过工业城市的分布感受美国工业的分布,通过图中特定的颜色认识美国工业最集中的区域为五大湖区。教师讲解:五大湖区开发历史长,人口稠密,自然条件优越。这也正说明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工业分布的导向作用。3、 让学生观察P86图9.13(美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使学生在感官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有一个认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媒体补充一些图片(如卫星模型图片、机器人图片、航天飞机图片等),以达到增强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设问承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有什么推动作用?4、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讨论完成P87活动2。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材料,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来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2、 设问:高新技术产业为什么对经济有如此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激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承接:美国发达的经济一方面得益于其发达的工农业,另一方面也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二、 资源消耗大国1、 学生阅读P88图9.15,通过表示能源消费的柱子高低对比和简单计算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的倍数说明美国是世界超级消费大(这里还要以美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4.6来衬托说明)。承接:大量消耗能源必然会排放大量废气严重污染环境。2、 学生阅读P89图9.16,按照上边的模式说明美国也是世界污染大国。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美国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增强对美国污染环境的认识。教师归纳:能源消费只是一个方面,美国发展经济也在大量消耗其他的资源,大量排放其他的污染物。3、教师版画P88图9.14,总结出:美国是世界的超级大国,工农业特别发达,但是美国的超级大国之路是以大量消耗世界资源和破坏世界环境为代价的,因此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同时也启发我们: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注意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移民国家所形成的多元文化、以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为特色的发达农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促使美国走上超级大国之路,这是我们学习美国这一节内容必须抓住的主线;但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世界资源,严重破坏了世界环境,同时也存在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等社会问题。美国的发展启发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科技兴国”的道路,必须要注意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课堂检测1、美国的首都是 。2、美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为 区。3、旧金山东南的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4、美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但同时也是资源 大国、环境 大国。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有关显示美国环境污染的资料和图片,以巩固课文所学内容。2、 布置下一节的预习任务:收集有关反映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的资料和图片,结合P90图9.18(巴西的地形)完成P92活动1.板书设计第一节 美 国移民国家多元文化以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为特色的发达农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超 级 大 国其他因素课后反思所得:所失:所改:第二节 巴西单位:店张中学 主备人:郭烽火 课题第一节 巴西(1)课型单一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识记:巴西两大地形单元,巴西首都,南美的种族、民族构成特点,2、 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色,认识殖民主义对拉美文化的影响。知道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特点,认识殖民主义对巴西经济的深刻影响。方法与过程1、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地图、收集资料了解巴西基本概况(人口、面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所处的温度带)。2、 通过介绍拉美的简要历史、阅读相关资料和图片,认识巴西的种族、民族构成和文化特点,理解殖民统治对拉美文化的影响。通过二战前后对比及相关资料和图片认识巴西的经济发展,理解殖民主义对巴西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影响,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本质,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教学重点1、 拉美的文化特色及形成根源。2、 巴西工农业发展特点。教学难点巴西工农业发展特点。教学方法分组学习,讨论交流教具学具巴西挂图、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2、巴西的两大地形单元为 平原和 高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为 河。3、巴西的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 带。4、巴西东邻 洋,有哪些邻国?一、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1、 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最早来到拉美的殖民者是 洲人。、拉美当地的土著居民叫做“ 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称呼?后来为什么出现了欧洲白种人和非洲黑种人?3、 殖民者为什么要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4、 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相互通婚,便使拉美形成了有大量 种人的社会。其中 混血种人占得比例最大。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释疑归纳讲解:拉丁美洲距离欧亚大陆遥远,15世纪以前欧亚大陆的人还不知道这里还有陆地,因此称这里为“新大陆”。15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发现这块新大陆,为了积累财富,他们开始发展种植业,但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能提供很少的劳动力,于是他们开始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即把黑人当做奴隶贩卖到拉丁美洲充当劳动力。于是,欧洲的白种人、非洲的黑种人和当地的印第安人长期共同生活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相互通婚,不同种族、民族的社会文化得以相互交融,便形成了现在很有特色拉美文化。当然,我们从拉美的简要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拉丁美洲长期受殖民主义的统治,其社会文化也就自然被深深地打上殖民主义的的烙印。这是我们学习巴西这一节内容必须要抓住的主要线索。2、 举例说明课文语句“印第安人创造了与欧洲同样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含义,体会古印第安人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先进悠久的玛雅文明。(印第安人种植业文明为我们今天提供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以古印第安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工程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能对坚固的石料进行雕刻加工;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经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的运动规律;彩陶、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让学生阅读P92图9.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所提供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讨论它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小步子设问引导:1、 A图中葡萄牙远在欧洲,非洲也距离巴西恨遥远,为什么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教乐、舞蹈能在遥远的巴西得到完美的结合?2、 B图中狂欢节欧洲天主教的节日,它为什么能在遥远的巴西的长盛不衰?3、 C图中,足球起源于英国,为什么它能在遥远的巴西很普及且水平比较高?4、 A、B两幅图中人们的穿衣服饰各式各样,很特别,这又说明了什么?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释疑归纳结论:随着殖民者(欧洲白人)和奴隶(非洲黑人)的到来,欧洲和非洲的文化也流传到拉丁美洲,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拉美文化,也正说明了社会环境(殖民统治、民族交融)对民俗的深刻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其经济的发展。三、 发展中的工农业1、 让学生自读P9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归纳巴西在二战以前的经济特征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1、 在不同时间段,巴西主要的经济部门有哪些?(殖民初期,出口木材;16世纪中期,种甘蔗制糖;17世纪末期出口矿石;19世纪初种植和出口咖啡)2、 这些部门的产品和相应的工业品相比,哪个收益高?3、 巴西的这种经济结构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有相似之处?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归纳讲解:单一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主要以生产和出口一两种农产品和矿产品为主,工业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这种经济结构主要是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残酷剥削而形成的,其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低价卖出原材料,以高价买回工业成品,导致本国的原材料和资金大量流入殖民者手中,加剧了当地的贫困。2、学生阅读课文P93第二、三段课文,结合图9.22(巴西的难产、矿产和工业)讨论完成下列问题认识二战后巴西经济的发展。、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巴西的主要工业城市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里有哪些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资源就近,节省运费;靠近海洋,便于出口等)、巴西地处 带,主要经济作物有 、 、 等,这些作物集中分布于哪一地带?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集中于巴西东南部的大西洋沿岸,这里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势较平坦,经济作物种类多等)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归纳:二战以后,为改变单一经济结构,政府充分利用本国矿产资源丰富以及热带经济作物品种众多的优势,加快了工农业的发展步伐。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巴西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课堂检测1、 拉丁美洲是有大量 种人的社会。2、 巴西国土广大,其面积居世界第 位。3、 古印第安人在公元4-9世纪创造的 文明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4、 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拉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有明显的 特色。作业布置1、 收集有关玛雅文明的相关材料,感受其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2、 收集有关亚马孙平原的材料,预习下节内容,并思考: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有何重大作用?板书设计第二节 巴 西民族大熔炉单一经济结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鲜明特色的拉美文化殖民统治课后反思所得:所失:所改:第二节 巴 西单位:店张中学 主备人:郭烽火 课题第二节 巴西(2)课型单一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世界环境的重大意义,理解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 认识亚马孙雨林的现状和遭到破坏的原因,找出相应的保护措施。3、 了解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可以分析出其原因。4、 知道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参与意识。方法与过程1、通过阅读图片感知热带雨林的重大意义。2、通过自学课文,分析图片认识亚马孙雨林的现状和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找出相应的保护措施。3、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分析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城市化的进程,认识“城市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热带雨林所遇到的危机,初步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2、 启迪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要注意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借鉴巴西迁都所反映的发展思想,学位我用。教学重点1、 热带雨林的现状及遭到破坏的原因。2、 城市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教学难点分析雨林危机和城市化问题,教育学生树立人口、环境、资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归纳讲授教具学具巴西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巴西地形图,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检查课前预习1、世界第一大河为 河。2、为什么要保护热带雨林?3巴西的首都是 。引入:同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到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一、热带雨林危机1、学生自读课文P95自然段,归纳出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变现在哪些方面?(、外国公司掠夺式伐木。、采矿、开辟农牧场毁林。、开荒毁林。环保意识淡薄。)2、学生观察P95-P96图9.26(迁移农业),描述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认识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毁林开荒-耕种-养分耗尽-毁林开荒-耕种-养分耗尽-毁林开荒-3、 学生分组讨论:热带雨林受到破坏有什么后果?(引导学生对照雨林的作用思考)1、 对全球气候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减弱。2、 制造氧气的能力减弱。3、 水土流失严重。4、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4、 学生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1、 适度开发。(课文P96图9.27)2、 摈弃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迁移农业。3、 增强环保意识,让人们做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可简要介绍21世纪议程)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归纳讲解: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对整个地球环境有巨大的保护作用,开发的保护好它有着重大的意义。人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注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以21世纪议程为指引,做到可持续发展。二、城市化问题1、引导学生阅读P97图9.28(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讨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于何处?为什么分布于这一地带?启发:1、 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巴西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相比之下,哪一种气候类型更适合人们居住?2、 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早,交通便利,这与气候恶劣的亚马孙平原和开发难度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出口fob合同范本
- 酒店品牌合作合同范本
- 监控电脑工程合同范本
- 美容院入干股合同范本
- 酒店保安雇佣合同范本
- 统计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社区商铺买卖合同范本
- 连带责任担保合同范本
- 药品招商代理合同协议
- 社保减员解除合同协议
- 《智能设备故障诊断》课件
- 2025年江苏南京鼓楼城市管养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 3598-T-469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要求》知识培训
- 人防竣工验收方案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2025年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高考数学专项讲义第03讲复数(原卷版+解析)
- 幼儿园新教师艺术领域培训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餐饮服务联合体招投标协议模板
- 医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