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看知识点第一节营养基础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 需能量占总能量的 50 60%,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占总能量的 2530%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DA):4.活动所需:5.排泄 损失能量:+ I. o, l, # Y n) E+ S9 b) z1 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 110kcal/(kg.d) ,每三岁减去 10kcal 简单估计。初乳一般指产后 4 天内的乳 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5 K: _3 T4 N. t I过渡乳是产后 510 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成熟乳为第 11 天9 个月的乳汁。! w$ q0 s# s% y% ) a8 Z$ J晚乳指 10 个月以后的乳汁。2 u+ L7 i, x6 x5 U5 l2 J- t) V# l3.喂养方法: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 24 小时 1 次,每次哺乳 1520 分钟。4.断奶:46 个月起可添 加一些辅助食品,12 个月左右可完全断奶。(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 主,不易消化。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 58%的糖。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 1/5。(2)牛奶制品:全 脂奶粉:重量 1:8 或体积 1:4 配制。蒸发乳:酸奶: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 150ml/kg。100ml 含 8% 糖的牛乳约能供应 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 100120ml/kg。例如一个 3 个月婴儿,体重 5 公斤,每日需喂 8%糖牛奶量为 550ml, 每日需水 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 200ml。全日奶量可分为 5 次喂哺。) X5 b& J* M9 f7 & x; k, s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 B12 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M! y! 5 W O4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最后为面颊。度:体重低于 1525,度:体重低于 2540,度:体重 低于 40以上。. ?; G B1 p( g1 - y(三)并发症: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 A 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 | Z 5 m, j7 M轻度营养不良:热量自 120kcal/(kg.d) ,蛋白质自 3g/(kg.d)开始。3 n. t0 X2 A: s8 L6 C) H2 E中度营养不良:热量自 60kcal/(kg.d) ,蛋白质自 2g/(kg.d) ,脂肪自 1g/(kg.d)开始,逐渐增加。重度营养不良:热量自 40kcal/(kg.d) ,蛋白质自 1.3g/(kg.d) ,脂肪自0.4g/(kg.d)开始,首先满足患儿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渐增加。促进消 化:各种消化酶,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肌注苯丙酸诺龙,食欲极差者可试用胰岛素葡萄糖疗法1.初期:多见于 6 个月以内,特别3 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 y* 8 s/ D h4 Z7 l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3 4 j+ _ 3 L7 D! w6 d(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 36 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 89 个月以上小儿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 Q4 V% $ I9 I; i2 B s9 T(2)胸廓:胸廓畸形多发于 1 岁左右小儿肋骨串珠肋膈沟(赫氏沟)鸡胸或漏斗胸。(3)四肢:腕髁畸形:多 见于 6 个月以上小儿,状似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1 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 “O”型腿或“X” 型腿。. H# # R$ Z( B+ Y& x(4)脊柱后突或侧弯,骨盆畸形。& w4 6 a( f) U8 C6 l. b! j3.恢复期:4.后遗症期:多见于 3 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0 P) Q# S9 P4 f: K x6 d: U1.预防:自出生 2 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 D,维生素 D 每日生理需要量为400800U。(2)维生素 D 制剂 口服法:每日给维生素 D0.20.4 万U ,24 周后改为预防量。突击疗法:肌注维生素 D32030 万U ,1 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 口服/ d6 H9 B: a0 h3 k1.足月儿:指胎龄37 周至42 周(259293 天)的新生儿。2.早产儿:指胎龄37 周(259 天)的新生儿。3.过期产儿:指胎龄42 周 (294 天)的新生儿。足月儿生后第 1 小时内呼吸 6080 次/ 分,1 小时后降至 4050 次/分。新生儿生后 24 小时内排出胎便,34 天排完。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力低,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的主要原因。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 态: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出生体重 1.0kg 的早产 儿,适中温度为 3533;2.0kg 的早产儿为 3332。(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 别# U9 A9 h6 u, g( T1 t6 N1.生理性黄疸:生后 25 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 14 天内消退,早产儿 34 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 般205mol/(12mg/dl ) ,早产儿257mol/(15mg /dl) ;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 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mol/ Rh 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ABO 溶血病: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阳性具确诊价值;患儿血清游离抗体阳性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抗 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确诊。1.Rh 阴性妇女在娩出 Rh 阳性婴儿72 小时内,肌注抗 RhDIgG 300g,下次妊娠 29 周时再肌注 300g,效果更好。2.Rh 阴性妇女有流产史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 Rh 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 量。2.新生儿治疗:第一关(生后 1 天) ,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第二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第三关(2 周2 月)纠 正贫血。光照疗法:一般用波长 420470mm 的蓝色荧光灯最有效。换血量为 150180ml/kg(新生儿血量的二倍) 。胎儿缺氧(宫内窒息): 早期胎动增多心率快;晚期胎动减少,心率慢,羊水黄绿。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 征 1.复温:肛温30置于适中温度暖箱, 6-12 小时恢复体温;肛温2 月五、几种肠炎 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起病急,常先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呕吐,之后出现腹泻;大便三多:量多、次数多、水多,蛋花汤 样。镜检多无异常,偶有白细胞;常有脱水(等渗性) 、酸中毒;自限性,病程约 38 天。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和新生儿。夏季多发。大便: 黄绿色或蛋花汤样,伴较多粘液,有腥臭味,每日 510 次,轻症无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伴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镜检少量白细胞。3.产毒素性大肠杆 菌肠炎: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流行于夏季,发热、呕吐、频繁多次水样便,多伴有脱水、酸中毒,镜检常无白细胞。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 儿童,夏季多发,发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脓血便,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镜检:大量红、白细胞。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夏秋季好发, 先腹痛、后腹泻,初为稀便或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大便镜检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发生于长期用广谱抗 生素者,大便为暗绿色海水样,大便镜检大量脓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 月小儿, 外观虚胖,生后不久就出现大便次数多而稀,食欲好,无呕吐,体重增加正常,添加辅食后自愈,不需治疗 补液 量:轻度脱水:50ml/kg 中度脱水 50100ml/kg 补液时间 812 小时补足累计损失量。脱水纠正后转入维持补液阶段,需将余量加等量水稀释使 用。口服补液盐(液体张力:2/3 张钾浓度:0.15%)9 x. Y& m; z, v7 A9 b静脉常用液体成份(mmol/L )累 积损失量补充 9 i! n. h3 F: X, K% ( f V补液量:一般按下量的 2/3 给予。轻度脱水:50ml/kg 中度脱水:50100ml/kg 重度脱水:100120ml/kg补液成份 等渗性脱水:1/2 低渗性脱水:2/3 高渗性脱水: 1/39 % 9 W6 U3 m+ 9 w4 o$ z补液速度:8-12 小时补足重度脱水补液开始先扩 张血容量:液体成份是 2:1 含钠液;量是 20ml/kg。速度是 1/2-1小时。 钾的补充:见尿补钾,浓度150mg/d 异常 尿糖:阴性 沉渣镜检:RBC50%肾小球受累 2 增生性: 内皮细胞,系膜细胞 3 渗出性: 急性期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4 重症: 轻或中度的新月体(上皮细胞)形成 F2 , x n4 i$ e7 C5 W, H; w四、肾炎型肾病综合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BUN10.7mmol/L,排除由于血容量不足等所致低补体血症:持续性: ; J& b) J: ( |; C, wPNS 临床分型 9 C- e n( O0 P单纯型肾炎型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 低白蛋白血症 4 p# e2 4 P% 肾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持续低补体血症水肿 7 Z2 I* Z1 $ T0 _1.病理生理大量蛋白尿(1)NS 必备(2)电荷屏障破坏:选择性蛋白尿孔径屏障破坏:非选择性蛋白尿(3)病生理改变的始动因素2.病理生理低白蛋 白血症( 1)NS 病生理改变的中心环节,诊断必备直接导致:水肿、高脂血症 6 S9 C Z, S; Y$ L3.病理生理高胆固醇血症(1)继发性改变: 低血浆 Alb 肝脂质蛋白合成 脂质蛋白清除 U# e. L/ E F& N9 K+ J! i4.病理生理水肿并发症(1)感染 (2)高凝状态(3)电解质紊乱(4)肾上腺危象(5)急性肾衰, j6 y6 y1 x- x8 N6 r并发症感染 最常见,致死的主要原因 8 p- H8 # 3 1 |1.PNS- 治疗激素疗法(目前诱导缓解的首选药)8 6 d3 ?& g9 |! r( Z9 诱导缓解阶段:泼尼松 1.52mg/kg,最大量 60mg, 分次服,蛋白转阴后巩固 2 周(4周,8 周)巩固维持阶段:改成隔日顿服, qod 顿服,缓慢减量,每 24 周减量至停药2.PNS-治疗-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二)生后造血 4 p+ Z# T$ w; u4 x/ 1.生后的头 5 年内,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N3 $ K6 N; R4 4 a) X2.造血缺少代偿能力,需要时出现髓外造血。0 W# Z& P. B( O8 d* k, l* z (三)髓外造血 3.部位:肝、脾、淋巴结 4.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7 J) ) c5 _! a0 h& t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 anemia)生后 23 个月时血红蛋白降低 RBC 31012/L,Hb 110g/L贫血定义末梢血中单位容 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血红蛋白 新生儿 145gL14 月 90gL 46 月 100gL 6 月6 岁 110gL 6 岁14 岁 120gL轻度: 血红蛋白 90120g/L 中度 6090g/L 重度: 3060g/L 极重度: 30g/L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铁的吸 收和转运 Fe+ 小肠粘膜吸收 转铁蛋白转运至骨髓、肝、脾等处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1)血清铁蛋白(2) 血清铁(3)总铁结合力(4)转铁蛋白饱和度(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6)骨髓可染铁: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3 d$ . 1 _* P, |$ d g4 # / 预 防 1.母乳喂养的小儿半年内不易出现缺铁,半年后应及时添加辅食 2.牛奶不是理想的婴儿食品。可用铁强化奶粉。3.早产儿应于生后 2 月开始补充铁剂治 疗! p/ V* g# R1 B0 F: F$ m+ B! I3 I.铁剂治疗(1)口服,Fe2+容易吸收。 (3)Hb 正常后继续服用 2 个月,补充贮存铁。8 ?. n0 A9 9 S8 M2 P$ L$ V1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1.叶酸和 VitB12 参与 DNA 合成 2. VitB12 是维持神经髓鞘正常结构及功能的重要因素。 1.红细胞的下降比血红蛋白下降明显。MCV,MCH,MCHC 正常。 2.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大红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不明显。中性粒细胞亦可出现胞体增大及核分叶过多。2 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 1.骨髓增生活跃,以原始红及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2.各期红细胞出现巨幼变。3.巨幼红细胞表现胞体增大,核染色质疏松 4.粒细胞及巨核细胞也呈现巨幼 变。维生素 B12:肌注,用于维生素 B12 缺乏,治疗后神经、精神症状好转较快,完全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治疗 1 月以上。4 4 F3 g. f: y9 | I布氏征、克氏征在 18 月以下的正常婴幼儿也可以阳性: X: o& v: i3 g- K5 K8 K N(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 13cm。 (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 12.75cm。左右各一。(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 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 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5cm。2 |1 d; I D 7 j; x; I$ a8 2 x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0cm。(三)骨盆出口 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 带。出口平面有 4 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 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11.5cm。 (2)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9cm。 (3)前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 6cm。 (4)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 8.5cm。若出口横径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 和15cm 时,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骨盆以髂耻线为界分 为假骨盆及真骨盆。4 Q7 7 f# 9 $ # H假骨盆与产道无关,但径线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径线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6 R) 0 1 U4 - f9 Z ! u% s真骨盆(骨产道)是胎儿出娩通道。真骨盆:骨盆入口与骨盆出 口。出口和入口之间为骨盆腔。0 O/ r0 k+ t7 X% ! P) Y) l1.在正常女性型骨盆中,其骨产道最小径线是坐骨结节间径 2.骨盆最小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段) U1 2 1 I) h$ j- p3.(2002)初产妇,25 岁。妊娠 38 周。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 18.5cm 髂棘间径 27cm,坐骨间径 7.5cm。本例孕妇的骨盆诊断为漏斗型 骨盆一、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 膜组成。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前部:尿生殖三角;后部:肛门三角。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 3 层。 ?6 . R, z b浅肌肉层(3 对肌肉及一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耻尾 肌;髂骨肌;坐尾肌。肛提肌有加强盆底托力的作用。会阴侧切时会切到 哪些盆底肌肉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耻尾肌* g9 # x- o8 B X7 K& a8 S$ & 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0 i( + v! . c6 G& t子宫:1.形态:倒置梨形,重量 50g,长 78cm,宽 45cm,厚 23cm,容量约 5ml。 A3 U T x/ s R7 $ Q# R# V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 1:2,成年妇女为 2:1,老人为 1:1(2)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子宫峡部,非孕期长 1cm。 (3)妊娠末期子宫峡 部伸展达 710cm子宫下段# 8 M7 w P5 n宫体: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 。(1)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2)脏层腹膜:膀胱子宫 陷凹,直肠子宫陷凹为盆腔最低部位。(3) 宫颈的特点:宫颈管粘膜:单层高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宫颈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 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m* B$ D# S/ D e5 z R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H# C: e1 % F/ a0 e( J. T4 r子宫韧带:4 对(1)圆韧带:维持子宫呈前倾。 (2)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宫颈横韧 带):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4)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5 H z/ C/ C- 9 w& b. e按输卵管的形态可分为 4 部分:(2)间质部(3)峡部 4)壶腹部(5)漏斗部或伞部,游离端呈漏斗状,有“拾卵” 作用。$ S B6 J1 d2 G5 s9 u7 P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1.卵巢动脉:右肾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左卵巢静脉回流至左肾静脉。2.子宫动脉:为髂 内动脉前干的分支,在子宫颈外侧约 2cm 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 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并分出 4 支:痔下动脉;会阴动脉;阴唇动脉;阴蒂动脉。, ?+ F7 s% h6 b) R* t2 ) P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出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 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h. w+ V5 , ?9 # N% t) _9 B5 t; p8 J女性,35 岁,因月经过多月经期延长、贫血,血色素仅 56g/L 而决定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主刀医师在考虑手术各部的注意事项时,下述哪项可不必顾虑 (D)% N) F! m2 R0 E. sA.推离膀胱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膀胱 B.推离直肠子宫腹膜反折时,避免损伤直肠 P% ) d6 W5 z. g$ R. J: l7 TC.切断子宫骶骨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D.切断圆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 x8 h! - y W, O AE.切断子宫动脉时,勿损伤输尿管3.卵巢囊肿 发生蒂扭转时,其蒂的组成是(B)A.骨盆漏斗韧带,输 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圆韧带B.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 W T# N5 m! C; # y- ?2 C.骨盆漏斗韧带,圆韧带,卵巢韧带D.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圆韧带E.输卵管,卵巢韧带 H9 S* z z: D% C$ A$ |$ k4 Z一、月经生理 1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2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月经初潮年龄多在 1315 岁之 间。3 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两次月经第 1 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 2830 日。提前或延后 5 日左右属正常范围。4 正常月经持续时 间为 27 日。月经血量多于 80ml 即为病理状态。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月 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有大量的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产物。% X9 O+ ! Y% z! n9 |* g5 _排卵卵巢生殖功能 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二)排卵排 卵 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 14 日左右 (三)黄体形成 排卵后 78 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 22 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四)黄体退化 卵子未受精,在排卵 910 日黄体 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一般黄体寿命为 1216 日,平均 14 日。( R$ B r% t) e3 I* o1.卵巢合成和分泌: (1)雌激素( 2)孕激素(3)少量雄激素2.肾上腺皮质:少量雌 激素和孕激素(主要排卵前)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雌激素的 主要来源。排卵后黄体细胞孕 激素与雌激素。$ j6 w0 u; D X# b4 O+ b1 b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降解产物。 2 2 N9 J2 a& , |( Y子宫内膜:(一)功能层:又分为海绵层与致密层。 (二)基底层。/ . l4 L0 q- a7 S: + d/ V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随卵巢呈周期性变化 1.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增生期。2.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分泌期。3.一个月经周 期为 28 日,可分为 3 期。 (1)增生期(2)分泌期(3)月经期/ i s2 r+ c7 Z$ ?5 A在月经周期的第 14 日。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无孕激素存在。(1)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和输卵 管(2)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彩礼不退怎么写在协议书
- ups巡检维护协议书
- 2025年RCEP项下玩具行业原产地规则应用考核试卷
- 牙科矫正退费协议书
- 疫情期捐赠协议书
- 人工施工安全协议书
- 装修款补充协议书
- 城市更新与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航空港口行业智能物流枢纽建设与航空港口物流业务拓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岗位晋升考试数字人交互设计与应用跨域融合考核试卷
- 《检察院档案管理》课件
- 小学生冬季预防流感知识
- 临床试验质控
- 中小学报账员岗位职责
- 结核病科护理工作总结
- 克罗恩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 广东省珠海市金砖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校企合作意向书范本样式
- 项目6 配置与管理NFS服务器
- 2024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