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_新人教.doc_第1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_新人教.doc_第2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_新人教.doc_第3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_新人教.doc_第4页
2010-2011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_新人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语文测试试题第三单元测试(本套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骋怀() 癸丑() 窈窕( ) 冯虚御风()B. 虚诞() 愀然() 形骸() 山川相缪()C. 流觞() 酾酒() 舳舻( ) 褒禅山()D. 遨游() 嗟悼() 扁舟 () 举酒属客()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B. 窈窕淑女 余音袅袅 正襟危坐 沧海一粟C.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 当务之急D. 前仆后继 既往不究 深思慎取 奇伟瑰怪3. (2010安徽凤阳)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融危机爆发后,那些怀瑾握瑜的珠宝商后悔不迭,因未能及时脱手,导致财富急剧缩水。B9日凌晨,以色列军队空袭了加沙地带的一所房屋,导致6名平民死亡,这真是祸起萧墙。C. 中国首富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拘,这位商界奇才知法犯法,身陷囹圄,让人不可理喻。D. 二十一世纪,亚洲国家在世界上发挥巨大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4. (2010辽宁实验中学)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BCD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王羲之被后世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后世评价认为可与其父比肩的书法家。B 苏轼的散文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发展了新天地。C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D. 王安石和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取诸怀抱取:取得B. 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C. 感慨系之系:附着D. 终期于尽期:期限7. 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当其欣于所遇亦将有感于斯文B. 夫人之相与及其所之既倦C.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引以为流觞曲水D. 其致一也列坐其次8. 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B. 当其欣于所遇C. 不能喻之于怀D.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B.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C.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D.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C.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思矣 D.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智勇多困于所溺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B.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 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2.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 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 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 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的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 将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3分)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3分)(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4分) 14(2010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分)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王羲之兰亭集序)(2)青山依旧在,。(杨慎临江仙)(3)失之东隅,。(范晔后汉书冯异传)(4)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五、(12分)16. (2009湖北高考)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4分)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17. (改编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衔接连贯,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画线部分修改为:18. (2010湖南模拟)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4分)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将于8月16日8月21日在星城长沙举行,来自中央及驻湘机构、各省市、港澳等地媒体记者云集长沙。设在蓉园宾馆5号的中运会新闻中心现已正式运行。组委会提供了便捷而广泛的网络信息服务。这其中提供的设备有16台台式电脑、2台复印机、6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大屏幕高清电视以及电话机和打印机共10台。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闻中心设备非常齐全,网页刷新快速,可以浏览到运动会的全部进展过程,记者们就是不带任何东西都可以完成他们的工作。”要求:自拟标题。正文不超过100个字。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白露为霜虞邯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猎猎的火焰;也不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色泽,此时为最;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露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来,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来了,随同一个终古美丽的名词。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源头,溯流而下,唐风宋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一直到今天,它和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心底柔软部分的名词。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有三个最美的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关于对宇宙、所爱与自身存在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来重温梦境,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第一个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八个字读出来,凡识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诗三百是诗歌,也是原典。即使没有后文“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的伊人,这八个字,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统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静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慨然千古、怆然泪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说:“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辽远之感。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礼记月令里说:“孟秋之月,用始行戮。”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即使没有实力出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秋后正法”。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秋官”,而文人不遇,迟暮无成,多半被称为“秋士”。秋天被赋予的感伤色彩越来越浓厚,人们面对秋天时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偏于血亲人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乡怀远的深情,和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来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了一种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烙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露,然而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追、乐土不返的悲凉。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了,就永远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流失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丽,我们保有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来越清冷幽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起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吞吐宇宙的豪气。和他同行的友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将起来。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我们与草木同腐,如何不伤心?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靡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天写出来的那草尖上可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竟可以横大江接水光,让他歌诗“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眼看就要秋深了。19. 请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1)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2)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20. 文中第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胡杨、枫叶和蒹葭?(5分)21. “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根据文章第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渲染这八个字的美丽境界的。(5分)22. 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七、(60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第四单元测试(本套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150分钟)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干禄干练干戈干裂干脆利落B. 空白空灵空闲空缺空口无凭C. 鲜有鲜见朝鲜鲜耻鲜为人知D. 轴承线轴地轴轴心压轴大戏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蜕变巍峨不言而喻崇山峻岭B. 嫉恨污篾豁然开朗繁芜丛杂C. 建树签暑心急如焚摇摇欲坠D. 枷锁文凭旁稽博采开城布公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未来走势还很难。(2)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而很有价值的书则是应当消化的。(3)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各级政府的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A. 琢磨品味许诺B. 琢磨咀嚼许诺C. 捉摸咀嚼承诺D. 捉摸品味承诺4. (2010湖北黄冈)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于1月26日上午正式亮相,引得台湾市民趋之若鹜,台北市立动物园开园1小时,就涌入约5 000民众抢看。 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C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一些新闻工作者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良知督促他们要站出来;另一方面,许多同行遭遇打击、报复的事实又让他们投鼠忌器。D最近有网友曝料,春晚之后一夜成名的小沈阳原是孝子。近日,他豪掷140万为其父母购置了一栋三层的别墅,真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5. (2009江苏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 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 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世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就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评论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6.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冒号后的文字来看,这个“规律”是什么?(3分)7. (1)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意在强调什么?(2分)(不超过20个字)(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意在突出什么?(2分)(不超过15个字)8. 第段中恩格斯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哪两个层面上热情赞扬了马克思的辉煌成就?(2分)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巡传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选自资治通鉴)【注】 张巡:“安史”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潮闻玄宗已幸蜀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B. 巡阳许诺阳:假装C. 贼笑不设备备:防备D. 潮惭益兵围之益:更加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 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C.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客从外来,与坐谈D. 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吴人焉敢攻吾邑11. 下列六句话,全部表现张巡有智谋的一组是()巡阳许诺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其后复夜缒人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令狐潮率军包围了张巡,还以书信劝降;张巡的六名将领也劝他投降,张巡设计杀了他们,士气因此大振。B. 在城中箭已用尽的情况下,张巡捆扎了千余草人,向贼兵“借”来数十万支箭,表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机智。C. 通过交锋,令狐潮很佩服雷万春和张巡的治军,并以天道称赞他们,结果遭到张巡的斥责,并被打得落荒而逃。D. 张巡有勇有谋,接连打败贼兵,而且对俘虏分别处理,恩威兼施,贼兵中的许多百姓都来归附他。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 将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4分)(2)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3分)(3)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3分)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 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话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4分)(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3)落日心犹壮,。(杜甫江汉)(4)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五、(12分)16. “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4分)(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李斯特的言外之意:17. (原创题)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照不同目的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每处不超过30字)(4分)目的(1):应聘记者。目的(2):应聘播音员。18. (创新题)请点评下面一则新闻,写出正方与反方的观点。(4分)春晚小品捐助让大家领略了赵本山的“推广能力”,而央视开年戏乡村爱情故事的植入式广告则比捐助有过之而无不及。该剧刚刚播出几天,就因为“无孔不入”的植入式广告而遭到网友板砖:“分不清它是广告剧还是电视剧”、“请大叔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如今,看本山大叔的作品,边看边数广告似乎成为了观众的新习惯”“本山大叔太低看我们的审美水平了”也有人认为,看电视就图个快乐,何必在意那些广告,只要能给大家带来笑声,这就足够了。网友沧海一粟说:看了捐助与乡村爱情故事之后,还是忍不住地笑,本山大叔太牛了!一如既往地支持!反方:正方:六、(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梵高的坟茔(节选)范曾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凛冽,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迹。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绘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着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农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只不过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性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打破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疏懒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留给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在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7 150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九泉之下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19. 为什么说梵高是“艺术殉道者”?阅读第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回答不超过30字)(5分)20. 在第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21. 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5分)22.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七、(60分)23. 花开似欲言,花落若有思。请展开想象,以“花开花落”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测试1. D解析:扁。2. D解析:究咎。3. D解析:A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B祸起萧墙:指祸患发生在内部;C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4. B解析:由确定应选B项。5. C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认为”后加上“是”。B句子的主语应是“苏轼”,而不是“散文”;“发展”和“新天地”不搭配,可改为“开拓了新天地”。D“他”指代不明。6. D解析:期:至、及。7. A解析:A介词,对于。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到达。C动词,成为/动词,作为。D代词,代人们/代词,代曲水。8. A解析:A为定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9 . B解析:“和”读h,应和,跟着唱。根据语法结构分析可知,“和”后面是代词宾语“之”,“和”应为谓语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故B错。对文言实词词义可以联系上下文推断。10. A解析: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拿”的意思。B中“其”,分别是代词它(指鹤)、表反问的语气词。C中“而”,分别是顺承连词、表修饰的连词。D中“于”,分别为介词“到”和介词“表被动”。 11. C解析:A中“明年”,文中义指(那一年的)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古今异义。B中“适当”,文中义指刚好挡住,今义是形容词,“合适,恰当”的意思,古今异义。D中“南面”,文中义指面朝南方,今义是方位名词,南方,古今异义。 12. D解析: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为苏轼。 13. (1)在这个亭子里饮酒,感到很快乐。 (2)用这来保全他们的本性并在后世著名。(3)独自整天在河涧、山谷中,啄食青苔,脚踩白石。【参考译文】熙宁十年秋,彭城暴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屋,洪水漫上他家大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山人搬家到原来住屋的东面,在东山的山脚下。山人登高眺望,找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它的上面造了一座亭子。彭城地方的山,冈岭四面围拢,隐约地像个大环;只缺它的正西一面,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月冬雪,使广阔的大地一片洁白;在刮风、下雨、阴暗、晴朗的天气中间,景色瞬息万变。山人有两只鹤,很驯服,而且很会飞。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听任它们飞到什么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田野里,有时飞翔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郡守苏轼时常带着幕友和下属去看望山人,在这座亭子里喝酒,感到很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朝南坐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易经上说:鹤在山上的北面叫,它的孩子雏鹤在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低洼的地方叫,声音一直传到天上。这是因为,作为鸟类来说,鹤的品格清高、深沉、安静、自在,超出于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明智的人、有才能的人和身怀高尚品德的人。跟它亲昵,跟它玩耍,好像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没有什么像酒那样严重的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用这来保全本性,而且名声传到后代。唉!朝南坐的君主,即使是清高、深沉、安静像鹤那样的,还不能爱好;如果爱好它,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像酒那样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从这看来,国君和隐士的快乐是不可以放在一起讲的。”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说:“鹤飞去呀,望着西山的缺口,在高空飞翔,向下面观察,选择它们认为应该去的地方。很快地转过身体,收起翅膀,似乎打算飞下来休息,忽然看到什么东西,又昂首飞向天空,准备再作奋然一击。独自整天徘徊在溪涧、山谷之间,嘴啄青苔,脚踏白石。鹤归来了,在东山的北面。那下边有个人,头戴道帽,足蹬草鞋,身穿葛衣,正在坐着弹琴。他亲自种田生活,把那剩余的粮食喂你。归来吧!归来吧!西山不能够长久停留。”14.(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愉悦人心。(2)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15. (1)齐彭殇为妄作(2)几度夕阳红(3)收之桑榆(4)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16. 示例: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17.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解析:要把握好这几个句子的意义类别。“鸿雁”“口信”应为一类,“博士帽”“红5分”应为一类,“山珍海味”“野果小花”应为一类。然后再分析每一类中有两个句子,应按照句意的大小、远近、珍贵普通排列其先后。18. 标题:中运会网络信息服务便捷广泛正文: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将于8月16日8月21日在星城长沙举行,大会新闻中心设在蓉园宾馆5号楼,现已正式运行。组委会提供了便捷而广泛的网络信息服务,记者们就是不带任何东西也可以完成写稿、传稿工作。19. (1)提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